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 地    图

当前位置:查字典地理网 >地理学习 >学习资料 >“天坑”现象为何频频被误读?

“天坑”现象为何频频被误读?
查字典地理网 来源|2016-11-03 发表|教学分类:地理趣闻

地理学习

学习资料

7月7日,无锡;7月3日,北京;7月1日,上海;6月16日,南京……一些大城市接二连三冒出的“天坑”,顿时揪紧了人们的神经。与此同时,美洲、欧洲、非洲等地关于“天坑”的报道也甚嚣尘上。社会上的恐慌情绪一度蔓延,关于“地震预兆”“2012现象”等多个版本的说法在人群中传播。
“天坑”到底是怎么出现的?它是不是预示着灾难的降临?连日来,本报记者实地走访了其中几个所谓的“天坑”后发现,被冠上“天坑”的名头,或许是当下争夺“眼球经济”的一种手段。有关的地质学家对此表示,“天坑”是一个地质专业术语,如今通过传媒的报道,造成社会公众的集体误读,甚至是被误读。
南京:大坑已填但隐忧犹存
南京夫子庙长乐路与箍桶巷的交界处,是南京闹市区主干道,每日人流、车流十分密集。6月16日傍晚6时40分,“轰隆”一声巨响,斑马线上出现了一个直径数米的大坑。消息传出,顿时引发全国关注,这个大坑被认为是“天坑”,首次出现在闹市中心。当记者近日重访事发现场时,那里已经了无当日的痕迹。
关于为何南京闹市突现大坑,江苏省地震局副局长张振亚介绍,江苏省和南京市地震部门在事发前后都没有监测到异常迹象,大坑的出现可能与施工有关。
“多大事”,是南京方言里表达没什么大不了的意思。家住箍桶巷的建筑业退休工人老赵说:“马路上出个坑,多大事,我看不少报纸都要把它和地震联系起来,小题大做。”老赵自称是这里的坐地户,打小就在夫子庙一带长大,马路塌陷时,他就在附近饭后遛弯。据他回忆,幸好当时正逢红灯,斑马线上没有行人,否则可能要有伤亡事故。
由于正好在事发现场,又具备一定的建筑知识,老赵成了和街坊邻居聊天时的中心人物。也许是年龄的关系,老赵和邻居们没有联想过任何“2012”之类的话题,他们更担心这坑是否会哪天突然出现在家中的客厅或卧室里。“这些年,夫子庙一带不停地改造、施工,人流、车流也多,哪个建筑、哪条路如果造的时候基础没做好或选址不当,完全可能再出大坑。”
这是小型地陷,不是“天坑”
夫子庙附近的居民老赵凭着自己多年一线建筑工人的直觉和生活经验,无意间点出了各类“天坑”报道的核心问题。上海华东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地理系副教授范安康告诉记者:“大部分所谓‘天坑’的报道,都是在张冠李戴。”
地质意义上的“天坑”指的是,具有巨大的容积,陡峭而圈闭的岩壁,发育在厚度特别巨大、地下水位特别深的可溶性岩层中,平均宽度与深度均大于100米,底部与地下河相连接的一种特大型喀斯特负地形。范安康介绍,由于出现“天坑”的地区一般都发生在交通极不发达地区,所以一直都没有引起学界的关注。随着交通建设的加强和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大,自上世纪80年代起,关于“天坑”的报道开始逐渐出现。当时学界还曾错把“天坑”当成是超大规模的漏斗。所谓漏斗,在地貌学上指直径和深度小于100米,呈斗锥状的负地形。后来,地质学家发现,这是完全不同的两种地质形态。于是,中国地质学界将其命名为“天坑”,并在2005年得到国际学界认可,“tiankeng”的说法开始通行世界。
“我国是‘天坑’现象多发的国家。”范安康说:“能够产生‘天坑’的石灰岩地区在我国南北都有,尤其是西南地区密度最高。广西、云南、贵州三地,仅是赤裸在地表的石灰岩地区面积就达到55万平方公里,接近法国的国土面积,埋藏地下的那就更多了。”
虽说我国在地理条件上具备“天坑”成因的地区较多,但范安康表示,“‘天坑’是有很严格的限定,并且‘天坑’的出现和地震没有关联。只要仔细看一下最近大量关于各地‘天坑’的新闻报道,就可以发现绝大部分都是些几米或几十米的小坑,把这些小型地陷说成‘天坑’,首先就是不严肃、不科学。”他说:“通俗地讲,‘天坑’必须符合三个条件才能称为‘天坑’。”范安康认为:第一,坑的直径和深度必须大于100米;第二,发生在石灰岩地区,也是通常说的喀斯特地貌地区;第三,天坑是大型地下河流或溶洞的顶板坍塌形成的,所以天坑必然和地下河或溶洞相连。

【“天坑”现象为何频频被误读?】相关文章:

高中地理考点:地理区域的定位与特征比较

日本探测船钻地幔

高考地理专题辅导

高三人文地理知识点归纳

南极昆仑站雪面基础完成

专家称西南等地天坑系因岩溶现象所致

太平洋板块中部扩张导致七级以上强震频发

世卫确认中国防范流感措施有效

你绝没听过的新奇发电方式

高考地理时间计算问题

最新地理学习资料
热门地理学习资料
精品推广
随机推荐地理学习资料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