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 地    图

当前位置:查字典地理网 >地理学习 >学习资料 >再筑北方生态屏障 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工程解读

再筑北方生态屏障 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工程解读
查字典地理网 来源|2016-11-03 发表|教学分类:地理趣闻

地理学习

学习资料

内蒙古自治区治沙承包户正在收割芦苇。芦苇不仅可以喂养牲畜,还能用做造纸原料。CFP供图

国务院常务会议不久前讨论通过《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工程规划(2013—2022年)》。根据《规划》,我国将用10年时间,投入877.92亿元,实施这一规模宏大的生态工程。我国京津风沙源治理已经超过10年,为什么要继续实施这一工程?记者就此采访了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有关部门。

巩固和提升一期工程建设成果

2000年,为改善北京、天津的大气质量,国家紧急启动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在工程实施的前10年,国家累计安排资金412亿元,累计完成退耕还林和造林9002万亩,草地治理1.3亿亩,小流域综合治理1.18万平方公里,生态移民17万多人。工程区森林覆盖率提高到15%。

据发展改革委介绍,虽然一期工程建设已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工程区生态环境仍然十分脆弱,局部地区生态继续恶化的趋势还没有从根本上扭转,林草植被覆盖度仍不高,土壤抗蚀能力差。

目前,一期工程建成的人工植被大多处于中幼龄期,且树草种比较单一,稳定性较差,抗干旱、抗风蚀、抗病虫害能力弱,极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而发生逆转。

截至2009年,工程区内尚有待治理沙化土地面积541.27万公顷,治理任务非常艰巨。另外,工程区生态防护体系还不是很完善,还有大面积农田、草原没有得到有效保护。因此,为了进一步改善京津地区的生态环境,提高治理成效,亟须启动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工程。

进一步减轻京津地区风沙危害

发展改革委表示,影响京津地区沙尘天气的传输路径分为西北路、北路和西路三条,分别占影响京津地区沙尘天气发生频次的50.8%、29.5%和19.7%。从对重点风沙源区进行集中治理和国家财力承受能力的角度出发,一期工程的治理范围只覆盖了北路路径的沙尘源区和加强区以及西北路和西路路径的部分下游地区。

经过10多年的治理,虽然使影响京津地区的扬沙天气减少,但是没有覆盖到距离京津地区较远的沙尘源区和加强区,对主要发源于远源沙尘源区和加强区的浮尘天气影响较小。

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表示,2000年以来,总体上看,北京市沙尘天气的发生有减少趋势,但是沙尘天气每年仍有发生,尤其浮尘天气问题尚未解决。因此,要进一步减轻京津地区的风沙危害,降低沙尘天气对京津地区的影响,继续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并适当扩大治理范围,是十分必要的。

构筑北方生态屏障落实林业“双增”目标

发展改革委表示,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构想。2007年,中央领导同志考察内蒙古自治区生态建设时指出,要建设好祖国北方生态屏障。构筑北方绿色生态屏障,是抵御生态灾害、维护生态安全的战略举措。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是我国北方生态屏障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2009年,我国领导人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承诺,争取到2020年,我国森林面积比2005年增加4000万公顷,森林蓄积量比2005年增加13亿立方米。

发展改革委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所在区域宜林荒山(沙)荒地的面积还很大,是落实林业“双增”(森林面积和蓄积量双增长)目标的主战场。

改善民生和建设小康社会

发展改革委提供的信息显示,项目工程区除北京、天津外,大部分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还很低,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还没有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农牧业人口和贫困人口的比重仍然较高,40%的工程县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或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分布县。

发展改革委认为,目前,工程区后续产业的规模还不大,对区域经济和农牧民脱贫致富的带动作用还很小。因此,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改善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工程是必要的。

根据规划确定的目标,到2017年,工程区农牧民收入稳步增加,增长幅度不低于本省(区、市)农牧民收入增长水平,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到2022年,工程区农牧民收入稳定在全国农牧民平均水平以上,生产生活条件全面改善,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发展道路。(江国成)

■解读数字

治理范围扩大到138个县

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了《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工程规划(2013—2022年)》,决定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工程,工程区范围由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5个省(区、市)的75个县(旗、市、区)扩大至包括陕西在内6个省(区、市)的138个县(旗、市、区)。

据发展改革委介绍,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工程建设期为2013年—2022年,建设目标包括:到2022年,一期工程建设成果得到有效巩固,工程区内可治理的沙化土地得到基本治理,总体上遏制沙化土地扩展趋势,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生态系统稳定性进一步增强,基本建成京津及华北北部地区的绿色生态屏障,京津地区沙尘天气明显减少,风沙危害进一步减轻。

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工程建设目标还包括:到2022年,整个工程区经济结构继续优化,可持续发展能力稳步提高,林草资源得到合理有效利用,全面实现草畜平衡,草原畜牧业和特色优势产业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取得重大进展。

二期工程规划包含7大任务

据悉,为期10年的“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工程规划”包含7大任务,包括加强林草植被保护和建设,提高现有植被质量和覆盖率,加强重点区域沙化土地治理,遏制局部区域流沙侵蚀,稳步推进易地搬迁37.04万人,降低区域生态压力等。

为加强林草植被保护,提高现有植被质量,整个项目工程区将对公益林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管护,对退化、沙化草原实施禁牧或围栏封育,规划公益林管护730.36万公顷、禁牧2016.87万公顷、围栏封育356.05万公顷。

为加强林草植被建设,增加植被覆盖率,整个项目工程区将在适宜地区,人工造林289.73万公顷、飞播造林67.79万公顷、飞播牧草79.15万公顷、封山(沙)育林育草229.16万公顷。

此外,对工程区25度以上的陡坡耕地,实施退耕还林;对严重沙化耕地,实施退耕还草。

为加强重点区域沙化土地治理,遏制局部区域流沙侵蚀,整个规划区将开展工程固沙37.15万公顷。

为合理利用水土资源,提高水土保持能力和水资源利用率,整个项目工程区将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2.11万平方公里,建设水源工程10.36万处、节水灌溉工程6.01万处。

■相关链接

我国巩固退耕还林成果4亿多亩林木得到保护

记者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获悉,2008年—2011年,中央财政累计安排专项资金462亿元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目前各项建设任务进展良好,促进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取得了明显成效。

据发展改革委介绍,4年来,我国不断加大退耕还林工程区补植补造力度,使4亿多亩退耕林木得到有效保护。

据统计局监测结果显示,截至2011年底,工程区退耕还林面积保存率达到98.9%。通过大规模退耕还林还草、荒山荒地造林、封山育林和补植补造,工程区林草植被盖度进一步增加,风沙危害不断减轻,水土流失明显减少,碳汇能力显著提高。

截至去年年底,项目区累计建成稳产高产基本口粮田2653万亩,参加基本口粮田建设的退耕户人均累计建成1.48亩,亩均增产粮食50公斤以上,解决了近2000万退耕农民的吃饭问题。

退耕还林工程进一步解放了农村劳动力,促进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工资性收入成为退耕农户收入增长的主要来源。2007年以来,退耕农户人均纯收入年均实际增长11%,比全国同期水平高出1.4个百分点。其中,工资性收入年均增长25%,对退耕农户收入增长的贡献率达55%。

目前,项目区累计建成户用沼气池129万口,节煤节柴灶(炕)127万台(铺),太阳能灶71万台,太阳能热水器33万套,清洁能源和新能源消费方式逐步成为农村能源消费的新亮点。据估算,由于能源结构的改善,保护了2000多万亩森林资源免遭砍伐破坏。

实施退耕还林是党中央、国务院在世纪之交为改善生态环境作出的重大决策。退耕还林工程在全国25个省(区、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全面实施,截至2006年底,累计完成退耕地造林1.39亿亩,配套实施荒山荒地造林和封山育林2.25亿亩,涉及3200多万农户、1.24亿农民,工程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

2007年,国务院决定将退耕还林工程从全面推进转入巩固成果阶段,并明确了两大目标和两大政策:确保退耕还林成果切实得到巩固,确保退耕农户长远生计得到有效解决;延长和调整对退耕农户的直接补助,建立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资金。

【再筑北方生态屏障 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工程解读】相关文章:

科学家解开宇宙超大质量黑洞形成机制之谜

等潜水位线图的常见问题

全球生物多样性正消失 危及人类生存

让矿山地质环境治理走向规范化

我国大洋一号完成大洋科考凯旋

区域地理地图

卫星太空拍袭击美国东北部罕见特大暴风雪

谷歌地图边界标错 南美两国火拼争地

四川自贡威远交界处发生地震30余人受伤

西北太平洋常见几种台风异常路径

最新地理学习资料
热门地理学习资料
精品推广
随机推荐地理学习资料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