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 地    图

当前位置:查字典地理网 >中考地理指导:利用地理知识分析解决地理问题

中考地理指导:利用地理知识分析解决地理问题
查字典地理网 来源|2015-12-22 发表|教学分类:地理学习

中考地理指导:利用地理知识分析解决地理问题

中学各门课程之间的知识是相互渗透和交叉的,因此在思考某门学科问题时,可借助相关学科的知识来解决。地理这门课程综合性是很强的,既包括自然地理知识,也包括人文地理知识。所以在思考问题时,可运用其它学科的知识来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下面就举几个利用地理知识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的例子。

一、比例尺的大小问题

比例尺等于图上距离除以实地距离,不同的比例尺大小不同。怎样来比较比例尺的大小呢?可以把比较的几个对象首先都化成数字式,且图上距离都化成数字1。根据地理比例的知识,当分子相同的情况下,比例尺的实际距离越大(分母越大),比例尺就越小。如:1/10001/100001/1000000。

二、地球自转的速度问题

要理解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和线速度的大小变化规律,可借助地理上速度的公式来理解。地球某地线速度等于该地所在的纬线圈的周长除以地球自转的周期,地球自转的周期各处都相同(近似为24小时),而不同纬度的纬线圈的周长在理想状态下(表面没有起伏)从赤道向两极逐渐减小,两极为零,由公式(v=s/t)可得:线速度的变化规律就是从赤道向两极逐渐减小,两极为零。同理可理解角速度的变化规律,即某地的角速度等于某地转过一周的角度(360)除以地球自转的周期(近似为24小时),而这两个量除两极外,各处是相同的,所以角速度的变化规律是除两极外,各处大约为360/24时=15/小时,两极为零。

三、时差的计算问题

时差计算的法则是等于两地所在时区数之差,同侧减(同为东区或西区),异侧加(一个东区,另一个西区)。为什么要同侧减,异侧加呢?可以借助地理上的数轴知识理解,即把中时区当作原点,东区的区号为正数,西区的区号为负数,同为东区或西区就相当于它们同为正数或负数,一个东区,另一个西区就相当于它们一个为正数,另一个为负数,运用有理数的加减法原则,便可理解同侧减,异侧加这个计算时差的法则了。理解了这个法则,在计算时差的过程中便会减少错误。

四、坡度的陡缓问题

在同一幅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缓;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陡。怎样来理解这个问题呢?可以把它转化为一个地理上的三角函数问题,即坡度的余切函数等于它所对应的垂直高度与水平距离的比。用公式表示为tga=H/L。由于同一幅等高线地图上,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差(H)是相等的,所以坡度的大小与相邻两条等高线的水平距离(L)成反比。等高线稀疏,这个水平距离大,余切值就小,根据余切函数为增函数的地理知识,所以坡度就小(缓);同理等高线密集,这个水平距离小,余切值就大,坡度就大(陡)。


【中考地理指导:利用地理知识分析解决地理问题】相关文章:

中国地理基础知识填空170题

高三地理考点:巧用数轴解地方时和区时试题

高中地理难点:中国农业地理的综合分析

2011年高考地理复习:地球运动专题

近年高考地理地图试题分析

高中地理必背考点(地理环境)

高中地理考点:非洲地理分区概况

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考点 分类例谈地理图形的解题方法

高一地理中国的国土整治知识点

高中地理难点辅导:关于季节的判读分析

最新地理
热门地理
精品推广
随机推荐地理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