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查字典地理网 > 资源下载 > 地理教案 >高一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教案1
查字典地理网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教案1,以下就是部分预览,欢迎大家下载学习。
一、学习地球运动,关键在于掌握地球运动的规律,更重要的是要了解这些规律会产生哪些具有地理意义的自然现象,并且要注意这些地理现象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地球自转运动和公转运动的综合效应。例如,地球的自转和公转共同决定了黄赤交角的存在,二分二至点的存在,进而决定了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最终产生了天文四季的变化。
从本节起,教材开始介绍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在本节内容中,有些与初中知识联系密切,建议在讲课的过程中在有关联的地方适当复习。
二、本节教材共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昼夜交替;
第二部分地方时;
第三部分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
第一部分课本首先讲解了地球昼夜的形成原因,介绍了昼半球、夜半球的概念以及昼、夜半球的分界线——晨昏线(圈)的概念,引入了太阳高度的概念。
为了简明易懂,可以用实物演示的方法来讲解昼夜更替的现象。
在第二部分地方时这部分内容里,课文介绍了三种计时方法:地方时、区时及变通的计时方法。
变通的计时方法,就是根据本国的国情,或采用半区时(如印度,采用东5.5区的时刻)或采用国内某一时区的区时(如中国采用东八区的区时)作为该国的统一时间的计时方法。
第二部分知识,学生在初中时就已经接触过,在这里可以通过做一些习题达到复习旧知巩固新知的目的。
第三部分介绍了沿地表做水平运动的物体发生偏向的现象及原因。可以在地球仪的高纬度地区滴一滴红墨水,分别在静止及模拟自转的情况下,观察其流过的轨迹来说明这个问题,并通过分析得出结论:与运动方向保持一致时,北半球朝右偏,南半球朝左偏。
与“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教案1”相关文章
网友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