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 地    图

当前位置:查字典地理网 >地理百科 >威海湾

威海湾
查字典地理网 来源|

地理百科

  •   威海湾位于威海市区东部,三面环山,面积约83910亩,平均水深7.32米,海湾海岸线长30余公里。威海湾的海岸近似半圆形,三面环山,刘公岛横列于东,为天然屏障。威海湾是海防要地“威海及山东之东,三面环海,一城负山,形势十分险要。

  •   历史

      威海湾2威海湾是天然港湾,远古时代人们就在这里打鱼行船发展、生息,至元朝海运兴起,南北往来的船只多在此停泊。

      明清时代船可行高丽、日本、辽东、天津。

      到英租威海卫时间,于1901年辟为自由港,海运业尤为兴旺,客货轮来往于天津、烟台、香港、青岛、上海等地。

      文字记载

      威海湾山川形势:“龙盘虎踞,风翥鸾翔”,“螃蟹簸珠,岛在中央”(康熙《威海卫志》)。

      威海湾方舆形胜:“远则西连齐鲁,东极扶桑,南浮桴而达乎江汉,北舟楫而至辽阳”(明代王悦《威海赋》)。

  •   环境

      环境破坏

      威海湾4人工养殖:

      由于受利益驱动和生产结构调整的影响,威海湾的人工养殖面积逐年扩大,养殖品种不断增加。至2004年,该湾已发展筏式养殖33500亩,养殖品种近10个,而威海湾可提供人工筏式养殖的有效水面只有50410亩,以每养1亩占有水面5亩计算,实际可养面积只有10082亩,大大超出了该湾的养殖容量,其结果不仅不能实现精养高产,还导致了病害的发生。

      底质:

      从底质的角度看,威海湾由于长期超负荷养殖,养殖生物的脱落、动植物尸体、残饵和粪便以及陆源污染物的排放,大量沉积到湾底,使底质的性质发生了变化。主要表现在铅含量比较高,石油、铜、锌有一定的容量。有机质含量较高,平均为1.62%,氮、磷含量亦较高,底质较肥,但须注意富营养化的影响,尤其是威海湾的西北部已有污染迹象。

      海流:

      从海流的角度看,两次大范围的测流完全可以说明威海湾内的水交换能力太差,无论是涨潮流还是落潮流,都不等老水完全排出就开始回潮,从一定意义上讲威海湾基本上是一湾子死水。

      水质:

      从水质的角度看,由于工业污水的排放和养殖的自身污染,使威海湾的局部海区水质发生较大的变化,给养殖生产造成很大损失。

      环境修复

      威海湾根据养殖容量的承受能力,合理搭配布局养殖品种及面积。并在适宜的海区有计划地投放人工鱼礁,礁体排列以顺流走向为宜,形成人工流渠,加大流速,以利于有害物质的冲刷,同时也起到垂直利用水体,多品种综合养殖的作用。

      在适宜的海区采取移植大叶藻和增殖大型褐藻的方式,营造海底“森林”和“草场”,这样既净化水质,增加水体含氧量,又可固沙息浪。水体中溶解氧和浮游生物量大幅度增加,海参、海胆、鲍鱼、扇贝等海珍品将会在海藻中大量出现。

  •   简介

      威海湾1威海湾(WeihaiWan)在威海城区东部,即以为名。旧志称其为威海司海口。威海湾水域面积约54平方公里,形状近似半圆,纵深8公里,一般水深6~9米,最大水深34.5米,多属泥沙底质。海岸线弧长约26公里。沿岸有城南河、望岛河、长峰河、黄南河、徐家河等流入。湾口介于北山嘴与赵北嘴两岬角之间,宽约10公里,向东北敞开,刘公岛横列于中央,将湾口分为南北二口。

      沿岸群山环绕,海拔多在400米以下,山与海之间是威海城区所在地。湾内风平浪静,航道可常年通行。历史上有羊角濩口、庙前口、兀口、三官营口、辽东濩口、长峰海口等大小海口20余处,海运通行时,常有粮船、兵船数百艘锚泊于此。湾内建有货运、客运、旅游和渔业码头10余座,威海港是中国国家一类开放港口。

  •   自然地理特征

      底质

      威海湾3威海湾底质构成主要包括中砂、细砂、粉砂质砂、砂—粉砂—粘土、粘土质粉砂、粉砂质粘土。

      其分布情况是中砂呈条带状分布在近海岸海域,细砂分布在杨家湾顶,呈弧形条带分布,粉砂质砂分布在杨家湾,粉砂分布在龙王岩附近海域,砂粉砂粘土主要分布在杨家湾湾口、金线顶海域和刘公岛东角,威海湾绝大部分海区为粘土质粉砂,约占海湾面积的65%以上。

      海流

      威海湾内的潮流是缓慢的,周日中最大底层(离海底2米水层)流速为0.19节(10厘米/秒),一般都在0.10节(5厘米/秒)以下。湾内最大表层(海面以下2米水层)流速1.01节,出现在金线顶岬角外海,越向外流速越大。

      威海湾以金线顶岬角为界分为南北两湾,两湾的潮流明显不同。北湾的涨潮流大于退潮流,同时涨潮流持续时间长;南湾相反,退潮流持续时间较长,有的长达10小时,而涨潮流仅持续4小时就开始转向。南湾流速大于北湾,有时大三倍左右。北湾余流小,流向东南;南湾余流大,流向东北。南北两湾都是表层流大,底层流小,表底两层有时流向相反,尤以强风和潮流转向时最为明显。

      水质

      威海湾的水质长期以来由于水体交换能力差、工业污染严重和养殖的自身污染,导致水环境恶化,养殖生物连年遭到病害的威胁。

  •   资源

      威海湾的生物资源,从1982—1984年的全国海岸带和海涂资源综合调查结果看是比较丰富的。

      浮游植物26种,浮游动物17种,鱼卵、仔(稚)鱼12种,底生植物51种,底栖动物147种,游泳动物100种。这一生物多样性和可观的生物量,足以说明当时威海湾的海况条件和生态环境是适合各种生物生长的。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