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 地    图

当前位置:查字典地理网 >地理百科 >曹丿镇

曹丿镇
查字典地理网 来源|

地理百科

  •   曹丿镇位于苏中沿海,江苏省东台市境内,东台镇以东35公里处。地处南通、泰州、盐城三市交界处,属于长江三角洲沿江经济开发带。境内一马平川,气候温和湿润。全镇总面积83.8平方公里。总人口约3.4万。

  •   基本信息

       中文名: 曹丿镇 本词条内容尚未完善,欢迎各位编辑词条,贡献自己的专业知识!

  •   【人口数据】

      第五次人口普查

      总人口 32404

      男16236

      女 16168

      家庭户数 11723

      家庭户总人口 32324

      户口本地住在本地 30685

  •   【地方语言】

       

      东台方言泰州方言圈,学术上一般称之为泰如方言片或通泰方言片,为下江官话的一个亚区,下江官话也称江淮官话,含泰州、姜堰、泰兴、兴化、海安、如皋、如东、东台、大丰等县市,覆盖了泰州、南通、盐城三个地级市,总人口大概900多万。

      泰州方言圈自地级泰州被撤销之后,长期处于扬州、南通、盐城三市的边缘地带。

      1996年,江苏省向国家申请把泰州、东台和宿迁三市升格为地级市。结果泰州和宿迁升地成功,而东台升地则被搁置。据说,东台的得名是源自“东泰”,即“泰州东乡”的意思,后来的海安、大丰,大丰原名台北都是从东台析置而成的。元末明初与朱元璋争夺天下的“吴王”张士诚、明朝“泰州学派”创始人王艮,史书上都说其为泰州人,但事实上他们是现在的东台人,只因当时东台属于泰州。泰州升地的成功,使得泰州重新恢复了泰州方言圈的西部各县;但泰州方言圈的东部各县却因为东台升地的失败而继续寄人篱下。

      泰州方言圈内部的相似不仅仅是方言的相似,还有族群、习俗的相似。事实上,泰州方言圈东部人主要都是从泰州迁移过去的移民。移民也带去了当地的风俗习惯,比如泰州有一个极有特色的美食—鱼汤面,东台也有,姜堰也有。泰州人大体是形成于明代,因元朝时期的战乱,泰州城被毁。后来的泰州城是明初从当地和苏州等地召集人群重建的,泰州人乃至泰州方言也因此形成。自明朝起直到今日,泰州再也没有发生过大的战乱,故而族群和风俗得以延续下来。泰州方言圈位于长江以北,因长江天堑的分隔而与江南吴语区在文化、血缘上都有所差异,但泰州人中却有相当部分人是来自江南。明初,江北因宋元明时期的战乱而人口凋零,故从苏州调集了大批人口迁移到泰州区域,史称“洪武遣散”。其结果就是,泰州方言中有不少元素与吴语区是一致的,泰州方言也是中国的官话体系中与吴语最接近的区域。另一方面,泰州位于江苏中部的里下河地区以南,向北交通不便,故而相当程度上也阻隔了北方的移民。地理的相对孤立使得这片地区得以保持了相对独立的方言和种群。

      泰州方言圈在中国版图上居于南北相对适中的地区。中国的南北分界线是秦岭和淮河,所以严格的来说,这里属于南方。但这里的人不会特别执着的以南方人自居,因为毕竟在长江以北;当然也更不会说自己是北方人。正因为此,所以泰州人管北方说下江官话北片、中原官话和山东官话的人为“侉子”,管南方说非官话方言的人为“蛮子”,俨然一副居中自傲的态度。这种南北居中的状态其实是有不少好处的。泰州方言圈的人处于官话与吴语区的交界处,对吴语和其它南方方言区有着一定的认同和理解,另一方面,对官话区也不排斥,其结果就是该地区人处于一个左右逢源的位置,对于中国作为一个整体较有认同感。众所周知,中国最出人才的地区是吴语区,因为这里是历次中原精英移民的目的地。但中国最出大官的地区,却是吴语区的北缘一带,即泰州方言圈、扬州、镇江、南通、盐城等地。可以作为解释的是,这块区域的人脑子也还算灵光,但相比吴语区人更能融入中国这个整体。

      如今,由于在姜堰出生及长大的胡总书记的原因,使得这片土地得到世人越来越多的关注。前任江总书记出生于扬州,而现任总书记虽然祖籍安徽,但是从他的曾祖父辈开始即迁居于泰县经营生意。胡总书记的小学、中学都是在泰州念的,据说江苏省泰州中学至今还保留着胡总书记读书的教师和课桌。这虽然是巧合,但是其中又包含了许多必然。这片土地上,自古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近代以来更是重礼仪兴教育,因此培养了近现代中国各行业一大批杰出的人才。这里经济发达且稳健厚重,人民富足且安居乐业,社会安治更是全国最好的地区,堪称和谐社会的典范。

  •   【地理面貌】

      曹丿镇属北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四季分明,日照充分,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1044毫米,年平均气温15.6℃,年日照2209小时,年平均无霜期237天。境内属长江中下游冲积平原 ,土质偏沙,土壤有机质含量为1.4%。

      地形比较平坦,但也微有起伏,形成南高北低、东高西低的地貌。少数地区最高达5.1米,最低为1.4米,大部分地区在2.6-4.6米之间。

      丰富的土地资源和产品资源是培育和发展的经济增长点。大片的滩涂也孕育了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植物主要以芦苇、白茅、罗布麻、大米草、水杉、刺杉、竹为主:动物有对虾、梭子蟹、文蛤、泥螺、竹蛏、黄鱼、鲳鱼、鳗苗以及珍禽丹顶鹤、黑嘴鸥等。

  •   【曹丿镇概况】

      曹丿镇位于苏中沿海,江苏省东台市境内,东台镇以东35公里处。地处南通、泰州、盐城三市交界处,属于长江三角洲沿江经济开发带。境内一马平川,气候温和湿润。

      全镇总面积83.8平方公里。总人口约3.4万。

      市人民政府住所地:江苏省东台市望海东路32号;邮政编码:224200;电话区号:0515。

  •   【曹丿镇简介】

      曹丿镇,始建于17世纪初。“丿”,古为烧盐制盐用的锅的意思。

      苏州阊门移民北迁镇江、丹徒一带,后于清初迁至泰县,而后到达曹丿一带海边落户。

      有曹姓在本地用撇烧盐,以此谋生。曹丿因此而得名。

  •   【特色农产品】

      棉花、蔬菜

  •   【经济概况】

      随着改革开放浪潮的不断冲击,乡镇企业的兴起,给曹丿经济带来了新的活力,逐步走上了以工业为主体、农副工三业并举的综合发展新路。镇村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种植业结构经过科学调整,收益逐年增加。多种经营向特水、特禽的规模养殖方向发展。现在该镇已拥有机械、橡塑、建材、食品、缫丝五大支柱产业,涌现出10家镇级龙头企业;种植业逐步形成棉花、粮食、油料、蔬菜和特种经济作物五大产业化种植区域;副业生产走“增养”加“特养”的路子。

      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全镇的社会福利事业也同步发展。曹丿中学、曹丿小学、中心幼儿园教学设施逐步改善,儿童入园率及中小学生入学率均达100%。曹丿中心卫生院、镇卫生院分设于曹丿、华撇两地,乡村医疗保健网络健全,人民群众的卫生健康条件得到较好保障。

  •   【行政区划】

      截止2009年

      下辖11个行政村、3个居委会。

      居委会:曹丿居委会、张港居委会、华丿居委会;

      村委会:顾丿、韩文、蒋泊、南胖、下舍、潘港、双中、新中、港东、南洼、姜祝。

  •   【风土人情】

      “送灶”是先秦以来重要祭祀“五祀”之一。按照礼记.月令; 所载:“孟夏之月,其祀灶。”秦时的孟夏,是指正月。然而祭灶的具体日期,来历说法不一,各地亦有差异。

      盐城境内城乡居民,旧时称腊月二十三为“送小灶”二十四为“送大灶”每当祭灶这一天,家家都要将灶台.案台.锅碗瓢盆收拾得干干净净,在神龛前设丰盛的祭品送灶时,要把神龛中间的旧神位接下来,焚香点烛,同时将旧神像在香炉前焚烧。焚烧时,全家都要跪拜叩送,表示送灶神上天去“汇报情况”了。到了除夕晚上还要将灶王爷接回来,称迎灶或接灶。这时,要将大红纸书写的“东厨司命府”和灶君神像贴进神龛,两旁还贴上“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对联,表示对王爷的恭敬。新灶神贴上之后,要放鞭炮,全家叩拜。此俗建国后逐步消失。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