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 地    图

当前位置:查字典地理网 >地理百科 >大理镇

大理镇
查字典地理网 来源|

地理百科

  •   大理镇是中国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下辖的一个镇,是第一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大理古城所在地。面积57.9平方公里,人口5.4万人。大理市大理镇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是四十四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之一。曾被评为全国优秀旅游城市。

  •    中文名: 大理镇 下辖地区: 龙龛村、才村、上鸡邑村、下鸡邑村、小岑村、东门村、南门村、西门村、三文笔村、上末村、阳和村、下兑村。 面积: 57.9平方公里 人口: 66632人(2005年) 地理位置: 大理古城 著名景点: 大理古城、崇圣寺三塔

  •   三月街

      大理镇5碧翠的点苍山中和峰下,古老的大理城西郊,每年农历三月十五,四面八方的人们踏着春的脚步,和着春的韵律,流水般地涌到这里,来赶遐迩闻名的大理三月街这千年古集、现代盛会。

      拒白族佛教故事集《白国因由》传说,隋末唐初,恶魔罗刹久踞大理,挖人眼吃人肉,百姓深受其苦。唐贞观年间,观音从西天来到大理点苍山中和峰下向罗刹借地,施法术制服罗刹。百姓为感激观音,年年三月十五,聚于中和峰下,以蔬食祭之,名曰祭观音处。后人于此交易,传为祭观音街,即今之三月街。

      现存最早记载三月街贸易集市的文献是400多年前明代李元阳编纂的《云南通志》。这部书的《地理志.大理府.风俗》一节中载:观音市,三月十五日在苍山下贸易各省之货。自唐永徽年间到今,朝代累更,此市不变。知是观音入大理,后人至日烧香,四方闻风,各以货来。《大理县志稿》载:“盛时百货生意颇大,四方商贾如蜀、赣、粤、浙、桂、秦、缅等地,及本省州县之云集者诸大宗生理交易之,至少者值亦数万。”

      根据大理三月街历来特产云集、贸易兴隆、民族会聚、歌舞通宵、影响广泛的特点,大理州1991年将它定为大理白族自治州三月街民族节。

      今日的大理三月街比之于过去,不论是街场的环境条件,也不论是上市交易的货品,亦或是街期的民族文化活动内容,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大理三月街街场是一片缓坡地,位于点苍山中和峰下,北有崇圣寺三塔,南有弘圣寺一塔,南北塔白如玉笋,隔场相望,擎天屹立。整个街场占地面约6万多平方米。自1980年以来,大理州、市把三月街作为民族经济贸易的窗口、欢度民族节日的场所来建设,树起了石牌坊,建起了刚架货棚,道场变得平坦宽阔,自来水管里流淌着苍山清泉,街场周围绿树成荫,是昔日古老的集市变得年轻,充满活力。街期,当夜幕降临,天上浑月如银盘,照得大地朦胧清幽,街场的一片灯火如灿烂星海。

  •   三道茶

      大理镇6三道茶是大理白族节庆婚嫁时敬献宾客的饮品,同时也是一种礼仪形式。三道茶独特之处就在于,各道茶各有特点,可概括为“头苦二甜三回味”。

      头道茶,苦茶。制作头道茶的方法是,先把上好茶叶放入土陶罐中用文火烤,边烤边抖,直至茶叶微黄并发出清香味,然后冲入开水,茶罐内即发出声响并冒出水泡。待水泡沫散去,陶罐内即留下少许又苦又香的浓酽茶汁。头道茶因开水冲入罐时有响声,故又叫雷响茶。

      二道茶,甜茶。配制方法为先将核桃仁片与烤乳扇(牛奶制成的扇状食品)和红糖等配料放入茶杯,然后冲入滚烫的茶水即可敬献客人。第二道茶又甜又香且有乳香味,十分可口,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

      三道茶,回味茶。制作方法是先将蜂蜜、花椒、姜片、桂皮末等按比例放人细瓷杯,然后冲入热茶水即成。此道茶集甜、麻、辣、茶香于一体,饮时别有风味,令人回味,故名回味茶。白族三道茶除美味可口,饮来别有情趣外,由于先苦后甜,再回味,颇具生活哲理。所以深受白族群众喜爱并发展成一种完整的茶文化礼仪。

  •   人文地理

      大理镇3大理市是云南最早的发祥地之一,而大理镇地处大理市的特殊地理位置,有深远的历史渊源。据考古发掘,新石器时代遗址广泛分布在以洱海为中心的高原湖泊群周围。白族、彝族等少数民族的先民在这块美丽、富饶的土地上种植水稻、驯养家畜,从事采集、渔猎,创造了大理地区的远古文明。公元前109年,大理叶榆县隶属益州郡。东汉时,属永昌郡。三国蜀汉和东晋时期隶属云南郡;魏晋与北朝时归属东河阳郡。隋时属南宁州。公元七世纪中叶,洱海地区出现6个较大的民族部落,史称“六诏”。公元738年,南诏统一洱海地区,建立南诏国,定都太和城。公元779年建都羊咩城。今大理市域为南诏国中心统治区。公元937年,通海节度使段思平建立大理国,也以羊咩城为都城。元代设大理陆军民总官府,时、清时设大理府,设太和县、赵州。辛亥革命后,太和县改为大理县,赵州改为赵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先后设大理县、凤仪县、下关市。而大理县可以说是大理镇的前身。

      大理作为国务院首批公布的二十四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而大理镇则是其核心区,素有“文献名邦”之称,有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早在4000多年前,大理的白族先民就在这里繁衍生息。随着汉文化的流入,大理城区的经济也有了较大的发展。唐朝时期,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南诏国在这里崛起,宋朝初期大理国又在这里建立,使大理的政治、经济、文化得到了飞速的发展,成为当时云南甚至西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南诏、大理国历时500多年,加上元、明、清等历史时期,大理人民始终不断吸收各种优秀的中原文化和先进技术,并经过长期的融合和酝酿,创造了辉煌灿烂的古老文明,留下了众多珍贵的民族历史文化遗产。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大理古城,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崇圣寺三塔、南诏德化碑、元世祖平云南碑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杜文秀墓、杜文秀元帅府等众多的文物古迹,星罗棋布,独放异彩;唐代南诏时期创作的大型乐舞《南诏奉圣乐》、南诏中兴二年创作的《南诏图传》、元末明初首创于大理被誉为“中国古代音乐活化石”、“广陵绝响”的大理洞经古乐等艺术精品名播四海。

      大理民族众多,民族风情浓郁,民族民间文化丰富多彩。遍布于苍洱之间,源远流长、神秘古朴的白族本主文化;儒、道、释共荣共存的宗教文化;以“长年赶一街,一街赶千年”的“三月街”、有白族狂欢节之誉的“绕山灵”及“载秧会”、“火把节”、“耍海会”等和众多“本主节”为代表的节日文化;充满人生哲理的“三道茶”文化;独具匠心、典雅秀丽的以“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为风格的白族民居文化;艳丽多姿的民族服饰文化及以大本曲、白族调、霸王鞭、八角鼓等为代表的民间艺术;以驰名中外的大理石画、大理扎染等为代表的民族民间工艺;浩如烟海的以本主神话、龙神话、观音神话等为代表的民间神话、传说、故事等等,它们构成了大理一幅幅多彩的民族风情画,辉映着苍洱大地,辉映着辉煌灿烂的中华民族文化百花园,让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

      明清两代,大理大兴书院,人才辈出。先后办有桂香、龙关、西云等12个书院,培养了大批文人学士,明代进士40人,清代进士50人,而著名的西云书院等则位于我镇的中心地段。明代的诗作刻《山花碑》,流传至今。史学家们的《大理府志》、《云南通志》等,与丰富的历史碑刻一起,使大理成为闻名四海的“文献名邦”。

  •   历史

      大理镇2大理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是云南最早的文化发祥地之一。远在四千多年前,白族先民就在这里繁衍生息,苍山马龙峰、中和峰、海东鹿鹅山曾出土大批新石器时期的石刀、石斧、石坠、粗陶器。汉代,大理同中原有往来,与印度也有交往,是四川通往印度的“南方丝路”(蜀身毒道)中转站,汉武帝在这里设叶榆县。隋及唐初,居住在洱海区域的原始居民从事狩猎、捕鱼,以及种植水稻和饲养家畜,有较高的农业生产水平。并在洱海西面建筑了太和、羊苴咩、大厘等较大的城邑,洱海的南岸建有石和、石桥等城。一度成为云南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秦汉之际,大理与内地的交往由于蜀身毒古道而极为密切。博望候张骞西域归来后关于这条通道的报告,引发了汉武帝经营西南边疆的雄心。

      西汉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汉朝在此设隶属益州郡的叶榆、云南、邪龙、比苏、巂唐、不韦等县。

      唐初,洱海地区出现了六个较大的部落,史称“六诏”,即蒙舍诏(今巍山东南部、因在六诏之南,又称南诏)、蒙巂诏(今巍山北部漾濞一带)、邓赕诏(今洱源邓川)、浪穹诏(今洱源剑川一带)、施浪诏(在浪穹诏东北)。越析诏(今宾川)。公元737年,蒙舍诏在唐王朝的支持下,征服了其他六诏,统一了洱海地区,迁都太和城(今大理太和村),建立“南诏国”。公元779年又迁都羊苴咩城(今大理古城),南诏国共传13代王,历史165年。

      公元902年,南诏权臣郑买嗣夺去了政权,建立“大长和国”。

      公元927年,剑南节度使杨干贞灭“大长和国”,扶持清平官赵善政,建立“大天兴国”,10个月后杨善干贞又废赵善政,自立为王,建“大义宁国”。

      公元937年,通海节度使段思平推翻大义宁国,建立“大理国”,仍建都羊苴咩城。大理国共传22代主,历时316年。

      大理历史悠久,文物古迹众多,在大理古城及周围分布甚广,它们以古城为中心,沿苍山之麓、洱海之滨呈线状分布。大理市现已确定不同级别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0处。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修建并完整保留至今的大理古城,屏山镜水环境优美,古朴典雅生意盎然,并成为当地历史文化的主要载体,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崇圣寺三塔……等文物古迹,纵贯了唐(南诏)、宋(大理国)、元、明、清及民国等各个历史时期。

  •   崇圣寺

      大理镇4大理三塔,位于大理城北约一公里处。雪峦万仞、镂银洒翠的点苍山峙其后,波涛万顷、横练蓄黛的洱海嵌于前。三塔鼎峙,撑天拄地;玉柱标空,雄浑壮丽,为苍洱间的胜景之一。

      “胜地标三塔,浮图秘鬼工。”三塔的主塔名叫千寻塔,高69.13米,为方形16层密檐式塔,与西安大小雁塔同是唐代的典型建筑。塔下仰望,只见塔矗云端,云移塔驻,似有倾倒之势。塔的基座呈方形,分二层,下层边长为33.5米,四周有石栏,栏的四角柱头雕有石狮;上层边长21米,其东面正中有石照壁,上有黔国公沐英后裔沐世阶题的“永镇山川”四个大字,庄重雄奇,颇有气魄。照壁后有省人民政府立的《重修三塔记》。

      塔身的第一层,高13.45米,是整个塔身中最高的一级。东塔门距基座平面2米,西塔门则在近6米处。塔墙厚达3.3米。第2至15层结构基本相同,大小相近。第16层为塔顶。以第二层为例,高约2米,宽约10米,上部砌出叠涩檐,凡17层砖,每层挑出0.05~0.07米不等,檐的四角上翘。塔身东西两面正中各有佛龛,内放佛像一尊,龛两侧另有亭阁式小龛各一,莲花座,庑殿式顶,中嵌梵文刻经一片。南北两面,中间有一券形窗洞,直通塔心。第三层则南北为佛龛,东西为窗洞。以上各层依次交替。塔身愈往上愈收缩。

      塔顶高8米,约为塔身的七分之一。挺拔高耸的塔刹,使人有超出尘寰、划破云天的感受。顶端是铜铸的葫芦形宝瓶,瓶下为八角形宝盖,四角展翅,安有击风锋;其下为钢骨铜皮的相轮;最下为覆钵,外加莲花座托。塔顶四角,原有金鹏鸟,相传“龙性敬塔而畏鹏,大理旧为龙泽,故以此镇之”。现金鹏已无存,复修前仅残存金鹏鸟足。千寻塔中空,置有简易木梯,可达塔顶。千寻塔西,等距约70米远的地方,有南北两座小塔,是八角形10级密檐砖塔,各高42.19米,塔身有佛像、莲花、花瓶等浮雕层层各异。一至八层为空心直壁,内撑十字架。基座亦为八角形。两小塔间相距97米,三座塔形成鼎足之势,布局统一,造型和谐,浑然一体。

      三塔旁,原有规模宏大的崇圣寺。据《南诏野史》(胡本、王本)、《自古通记》等史籍记载,寺基方7里,圣僧李成眉贤者建三塔,屋890,佛11400,铜40590斤,建于南诏第十主丰佑,保和十年至天启元年(公元834至840年),费工70800余,耗金银布帛绫罗锦缎值金43514斤。

      崇圣寺及三塔建成后,寺院保存较好。元武宗时曾“降圣旨”封释觉性为住持僧,保护寺产,免征粮税。元代亦曾加以维修,使得“殿庑焕然复兴,三塔峙立,金碧交辉,巨丽与山坪(相等)”。明代,李元阳重修,亦有“三阁、七楼、九殿、百厦”。当时寺中有五宝:三塔、巨钟、雨铜观音、证道歌碑和佛都匾。至徐霞客到大理时,仍见崇圣寺前“三塔鼎立,……塔四旁皆高松参天。其西由山门而入,有钟楼与三塔相对,势极雄壮”,楼后为正殿,正殿后为“雨珠观音殿,乃立像,铸铜而成者,高三丈”(《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八》)。据说,寺中的鸿钟,为“建极十二年”(公元871年)造,“径可丈余,而厚及尺”,“其声闻可八十里”。“万古云霄三塔影,诸天风雨一楼钟”,历来为人所乐道。雨铜观音,庄严静美,细腰跣足,造型精美,为南诏遗物。然世事沧桑,巨钟已毁于清,雨铜观音毁于十年动乱,证道歌碑与佛都匾连同寺院一起,今已无存。

  •   概况

      大理镇1大理市大理镇位于大理古城及其四周地,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享有“东方日内瓦”的盛誉。它东临碧波荡漾的洱海,西倚萦云载雪的苍山,南、北分别与下关镇、银桥镇接壤,形成“一水绕苍山,苍山抱古城”雄秀相间、刚柔并济的山水环境格局。境内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丰富的历史文物古迹和人文景观,是集历史文化名城、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全国环境优美镇四项桂冠于一身的中国优秀旅游城镇。

      全镇辖区面积76.4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4630亩,人均耕地面积为0.6亩。辖12个村委会,61个自然村,156个农业生产组,居住着白、汉、回、彝等14个民族,总人口66632人,总户数22307,其中农业人48239人,非农业人口18393人。全镇共有13个党总支(含12个村级党总支和1个教育党总支)、1个党组(古城保护管理局机关党组)、76个党支部(含1个机关党支部、54个村级党支部、5个社区党支部、5个直属单位党支部、10个教育党支部),共有党员2360名。

  •   民族风情

      大理镇7白族民居

      白族民居一向外观整齐、庄重、大方,白墙青瓦,古朴大方。房屋由大量石料建成,墙基、门头、窗头、横梁皆用石头砌成,屋顶以板瓦为沟,筒瓦为顶。民居内部庭院多有讲究,往往依据住家的富裕程度而有所不同,大体上有四种形式:一为“两房一耳”,即两幢楼房互相垂直,交叉处有一耳房;二为“三房一照壁”,即三幢楼房,主房对面为照壁;三为“四合五天井”,即有四幢楼房,每一处交叉点都有一耳房;四为“六合同春”,即有两个大院,每院三幢楼房,各方的楼廊彼此相连,通行无阻,称为“走马转角楼”。

      白族民居尤为讲求盖门楼,通常盖门楼的形式为“一滴水”,即为普通的坡屋,朴素大方,而另一种形式“三滴水”则显现了一种华丽,其建筑十分精美,飞檐翘角,宏伟壮观。

      白族民居中的照壁也显现了民居的特色。照壁是装饰性的建筑,象征了吉祥、福禄与安康。各种各样的照壁也体现了主人的意愿与企盼,堪称白族民居建筑的精美艺术品。

      白族宗教信仰

      白族的宗教信仰体现为本主崇拜。据查,本主崇拜的宗教信仰形成与南诏时期,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地完善,内容也越发丰富。

      本主崇拜是一种多神崇拜,每个村寨都有自己的本主神,也有的是几个或几十个村寨共同信奉一个本主神。本主神也是多种多样,如:自然本主有石头、水牛、猴子等;神灵本主有山神、谷神、太阳神等;英雄本主有杜朝选、段赤诚等;佛教与道教本主有观音、李靖等。

      本主信仰不同于佛教的修来生,也不同于道教的化神仙,它只是对现世五谷丰登、风调雨顺的一种期盼。“以死勤事者则祀之,以劳定国则祀之,能御大灾则祀之,能悍大患则祀之”是本主崇拜的总原则。

      本主崇拜是白族人民向往美好生活的宗教表现,至今不衰。

      白族服饰

      白族服饰在色彩上大多为红白相间,采用对比鲜明、明亮的色块反衬出色调的协调。女子服饰艳丽、朴素,上身衣装以及头饰较为复杂,下身裙饰比较简单、朴素,而且,年轻姑娘的服饰较为艳丽,年长女子的服饰崇尚淡雅。年轻姑娘好梳辫子,头饰叠成长条形盖于头上,红色的绳子绕辫挽上,形成上为龙马角,下为龙凤尾的格局,左侧一条缨穗垂于耳畔,随风飘扬。“苍山绿,洱海青,月亮白,山茶红,风摆杨柳枝,白雪映霞红”正是对白族服饰的真实写照。

      白族舞蹈

      霸王鞭舞是白族民间舞蹈的特色代表。舞蹈表演所用的彩棍为山竹所制,竹间穿有一串三枚或两串六枚的铜钱。舞蹈时,舞者右手持彩棍,左手拨动鞭的两端,并用鞭轻打身体各关节。

      霸王鞭发出的清脆悦耳的声音配合这音乐的节奏,更加优美动听。霸王鞭舞有上百种舞鞭方法,舞蹈动作连贯,轻盈矫健,而且常常能与其他舞种相合拍,组成多种动作,形成“一条龙”、“四梅花”等队形图案。

      霸王鞭舞老少皆宜,并且人越多气氛越热烈。民族节日期间,每每于各白族村寨之中欣赏到如此趣意盎然,动作美观、轻灵的舞蹈。

  •   行政区划

      龙龛村、才村、上鸡邑村、下鸡邑村、小岑村、东门村、南门村、西门村、三文笔村、上末村、阳和村、下兑村。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