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 地    图

当前位置:查字典地理网 >地理百科 >瓯江

瓯江
查字典地理网 来源|

地理百科

  •   瓯江发源于浙江省庆元县(浙闽边境洞宫山西北),东北流至丽水城郊附近折向东南,流经龙泉县、云和县、丽水市、青田县、永嘉县、瓯海区,从温州市流入东海。全长388公里,总落差1080米,流域面积1.79万平方公里。瓯江青田段长82.6公里,落差30.1米,河宽200-400米。瓯江是浙江第二大河,蜿蜒800里,河岸峰峦叠翠,风光旖旎,沿线人文荟萃,遗迹漫布,是瓯越文化的主要发祥地。

  •   基本信息

       中文名: 瓯江 英文名: Ou River 所在洲: 亚洲 流经区域: 浙江省 流域面积: 17900 长度: 388 源头: 浙江省庆元县 特色物种: 鼋、大鲵、水獭、花鳗鲡、香鱼、虎纹蛙、崇安髭蟾 旅游景点: 漂流乐园 总落差: 1080米 所在地: 温州 票价: 免费 地址: 浙江省温州市龙湾区 类别: 风景名胜 开放时间: 全天

  •   历史传承

      北宋时期瓯江流域,历代兵家必争。北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方腊起义军大将洪载驻军于斯。解放战争时期,红军游击队经常于此活动。

      南宋时期龙门,原称汤候门,南宋宰相汤思退(1117—1164)府邸。始祖从京都营迁处州汤候门、渡蛟村隐居不仕,《汤氏宗谱》载:“十一世公思退,系南宋高宗绍兴十五年进士,官拜右丞相。”汤氏是唯一非汀州人的支系。渡蛟村的汤氏居地,原称“议事厅”,后因代代言传,就改称“米子亭”。1982年,于坝址处发现汤氏古墓,出土黄金百两,被汤氏后裔均分。

      明朝时期这一带是银矿开采的主阵地。渡蛟银垄、田铺桥下、菖蒲垄等地遗留多处银矿洞。在瑞滩银矿洞旁边,尚存一座朝廷派出监督银矿开采的宦官坟墓,乡人称之为“太监菩”。叶留宗矿工起义军在瓯江流域屯扎,并在砻空等地设置了多个军事要寨对抗朝廷官兵。

      清末民初清太平军将领石达开领兵会集于此。民初北阀军孙残部由瓯江水陆并进而进入全浙。

      民国中期1934年,国军18军军长罗卓英、67师师长黄雄为“剿共”而踌躇于此,进退两难。抗战时间,浙江省保安司令部、其它省军政机关驻此三年,1942年,21师部队全军驻扎于此

  •   基本简介

      名称: 瓯江(Ou Jiang)

      瓯江1地理位置:中国浙江省

      瓯江因温州古称瓯而得名

      浙江省第二大河。山溪型河流。河长379.93千米;流域面积18168.75平方千米。瓯江青田段长82.6公里,落差30.1米,河宽200-400米。

      瓯江上游转折迂回于崇山峻岭形成许多急流险滩,下游北岸为永嘉、乐清,南岸是温州市区。江面宽阔,由于江流海潮相互激荡,彼此消长,泥沙沉积,形成了西洲岛(鹿城区)、江心屿(鹿城区)、七都涂(鹿城区)、灵昆岛(龙湾区)四个江中沙洲。其中江心屿与鼓浪屿、东门屿、兰屿并称“中国四大名屿”。

      瓯江干流自源头至丽水市大港头称龙泉溪,属上游河段;大港头至青田县石溪称大溪,属中游河段;石溪以下始称瓯江。主要支流自上而下有松阴溪、好溪、小溪和楠溪。瓯江中上游河段除局部小平原外,全系山区,河流转折在崇山峻岭之中,水急滩多,水力资源丰富。流域四周为重要木材基地,多以木筏外运;下游为台地及滨海冲积平原,江面较宽,潮汐影响所及之河段可通小轮。

      瓯江是瓷都的摇篮。这里出土国宝级的文物有:梓枋宋墓出土的“青瓷瓜棱执壶”,梓枋窑址出土的南宋“玲珑鸟食品缸”等。1982年人口普查显示:赤石乡1287户,5780人;龙门乡1099户,4782人;大源乡1242户,5501人;紧水滩镇819户,5195人。

  •   干流概况

      瓯江发源于浙江省庆元县(浙闽边境洞宫山西北),东北流至丽水城郊附近折向东南,流经龙泉县、云和县、丽水市、青田县、永嘉县、瓯海区,从温州市流入东海。全长388公里,总落差1080米,流域面积1.79万平方公里。瓯江青田段长82.6公里,落差30.1米,河宽200-400米。

      瓯江是浙江第二大河,蜿蜒800里,河岸峰峦叠翠,风光旖旎,沿线人文荟萃,遗迹漫布,是瓯越文化的主要发祥地。如何从自然景致和文化遗存的融合角度来欣赏和游略瓯江,是感受自然和人文魅力的真谛,同时如何保护和修复瓯江自然文化景观更是需要独到的理念眼光和技术手法。

  •   旅游资源

      漂流乐园

      是瓯江竹筏漂流的起点,位于丽水市碧湖镇白口村边的松树林,是由丽水市瓯江漂流有限公司创办,以竹筏漂流为主,并集餐饮、娱乐、休闲为一体,实行规范化管理的度假中心。漂流终点是丽水市城郊桃山,全程近二小时。瓯江三百八十八公里的水路,留下不止三百八十八个传说,“千古一吻”诉不尽的难分难舍,“夫人庙”寄托着众生的期盼;苏埠深潭中的鼋,流传着无数个谜底;“渔家村”的炊烟,更显诗情画意……“偷走江月透筏影,一杆长蒿觅小星。” 瓯江竹筏夜漂的悠然、恬静、令人心旷神怡。在清风习习、波光倒影的江中夜色里,月下一壶酒、筏间一杯茶,双双对对、三五成群,随波荡漾,或拨弦高歌,或私语切切,或聆听涛声独自陶醉

      奇之瓯江,在于奇妙。瓯江揽“奇峰、异洞、幽谷、流泉、密林、飞瀑”于一域,还有众多的摩崖石刻、古建筑群、宗教寺观等,江流过处,有松古平原、碧湖平原、壶镇平原等河谷盘地点缀其间。境内植被和生态系统保护

      瓯江7良好,有浙江绿谷之称。瓯江九曲十八湾的滩头,括苍山郁郁葱葱的林海,仙霞岭崎岖险峻的山道,乡间清幽恬静的村舍………瓯江奇妙在于江岸沿线的立体纵深的自然景观,瓯江尽揽奇妙幻境于一地。

      峻之瓯江,在于峻幻。举目瓯江,尤其是中上游两岸,座座冈峦拱绿耸翠,蓊郁莽莽,灼灼青青。放排溪流,扬帆波涛,但见山岚缥缈,聚散无定,冉冉旋升,时有直插霄汉熠耀峰端的孤兀峭立石笋飞虹追月,幻作云仙……峻为浑厚山峦的天地造化,幻为云烟氤氲的万千气象,瓯江的美是隐约、腾越和变幻的,在这里,生命被意象烘培着,岁月被幻想烧燃着。

      清之瓯江,在于清盈。中游的瓯江水就像一支灵气飘逸的画笔,画出了秀丽清盈的瓯江山水画卷。瓯江的中游是轻缓淡幽的,临岸漫步,但见江水清绿凝碧,在暖阳的拂照下,耀金闪银,鳞波泛泛。轻风吹皱了江面,缕缕潋滟的光带,宛如一条条素绢在水面上飘动。微风徐去,江中倒映出山、树、鸟、兽的倩影……这种如旅桃源般的心绪,很快就释解在这荡漾的春水里了。

      幽之瓯江,在于幽雅。云舞轻纱天尽蓝,牛羊满坡垂柳青。瓯江的性情是幽雅的,这种幽雅尤其体现在两岸的人

      瓯江8居村落,夜尽晨曦初现,草露沾襟微寒,鸡啼晓雾轻散,袅袅炊烟,檐下雏雀呢喃,耕读传家,悠然自得。地处瓯江中游的丽水古称处州,意为未经开垦之地,亘古历世,处州土地肥沃,物产丰富,民生安逸。“处州处州,屋里鬏鬏”就是源自对瓯江中游幽雅氛围的留恋,极有意味地表达了处州人依恋故土的情结。瓯江的幽雅在于民风和江景的呼应,在于古朴村落和优美景致的合一。

      威之瓯江,在于威壮。江流关不住,众水向东流。瓯江自青田连续折弯,从源头的涓涓细流,演化为下游的江天一色,顿时显得十分壮宽,“万壑江流满,群山迎朝阳”,江流似蛟龙翻腾,群山似云展云舒,直目远眺,烟雨浩淼,百帆争流,浩浩荡荡直向东去。瓯江能把柔媚蜕变为张扬,把秀色曼延成宏伟,真是基于这种磅礴的气势。

      两岸群山绵延,群山起伏,山转水转,松涛起伏,绿草茵茵,芦花摇曳,卵石闪金,田园毗邻,炊烟袅袅,景色十分美丽,可与桂林漓江相媲美,有“华东漓江”之称。江中滩多潭深,甲鱼、石斑鱼、娃娃鱼等鱼类资源丰富,而且还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鼋。沿江南北两岸金温铁路、330国道贯穿而过,有省级风景名胜区石门洞以及陈诚故居、鲤鱼山、太鹤山、石郭坑底、温溪榕堤、洲头古民居群等众多景区景点,是浙南奇山秀水旅游线上的黄金地段。

  •   水系介绍

      小溪位于浙江省景宁县境内。乃瓯江最大支流,与瓯江平流大溪汇合于青田县石溪村境,互为Υ角之势。上、中游自西南向东北流贯县境。溪源有二:其一发源于庆元县百山祖北麓,流经黄湖、英川、隆川、鸬鹚等乡镇称英川港;其二发源于百山祖南麓,与来自闽北之水汇合于交溪亭入境,经下圩村至桥局与秋炉坑汇合,流经毛垟、莲川乡,称毛垟港。两港汇合于沙湾镇交见圩村,流经沙湾、标溪与标溪港汇合;流经梧桐乡,与梧桐坑、金兰坑汇合;流经大均乡,与大均坑、大赤坑汇合;流经外舍乡,与鹤溪水汇合;流经金钟乡,与岭根坑、陶州坑汇合;流经渤海镇乡,与旦水坑、上源坑、门潭坑汇合;流经大顺乡,与炉西坑、大顺坑汇合;流经陈村乡,与小顺坑汇合流经乡境,从鹤口入青田县境。境内流长122公里,流域面积1726.55平方公里。流经区域山高林茂,降水充沛,流量充足,河谷深邃,滩多流急,水力资源丰富,渤海以下河段可通2吨位船只。

  •   河流分段

      瓯江上游转折迂回于崇山峻岭形成许多急流险滩,下游北岸为永嘉、乐清,南岸是温州市区。江面宽阔,由于江流海潮相互激荡,彼此消长,泥沙沉积,形成了西洲岛、江心屿、七都涂、灵昆岛四个江中沙洲。

      瓯江干流自源头至丽水市大港头称龙泉溪,属上游河段;大港头至青团县石溪称大溪,属中游河段;石溪以下始称瓯江。主要支流自上而下有松阴溪、好溪、小溪和楠溪。瓯江中上游河段除局部小平原外,全系山区,河流转折在崇山峻岭之中,水急滩多,水力资源丰富。流域四周为重要木材基地,多以木筏外运;下游为台地及滨海冲积平原,江面较宽,潮汐影响所及之河段可通小轮。

  •   河流湿地

      丽水市湿地

      范围湿地包括近海及海岸湿地、河流湿地、沼泽湿地和人工湿地等4类11型。其中,近海及海岸湿地包括河口水域、河口三角洲2型;河流湿地包括永久性河流、泛洪平原2型;沼泽湿地类包括沼泽化草甸、森林沼泽、地热湿地3型;人工湿地类包括蓄水区、淡水养殖水面、灌溉用沟渠、水田共4型。

      现有面积8公顷以上的各类湿地面积127921.92公顷,占全市土地总面积的7.40%。其中天然湿地面积36848.99公

      瓯江2顷,占全市湿地面积的28.81%;人工湿地面积91072.93公顷,占全市湿地面积的71.19%。近200万亩湿地对瓯江、钱塘江、闽江等6条江河干支流的洪水抵御、径流调节、蓄洪防旱、污染控制、气候调节、土壤侵蚀控制、促淤造陆、美化环境等生态安全和生态机理方面起着其他系统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各种类型湿地中,河流湿地成为天然湿地的主体。河流湿地总面积36053.43公顷,占全部天然湿地面积36848.99公顷的97.84%。瓯江作为浙江省第二大内河,其流域面积占浙江省陆域面积的五分之一、丽水市的四分之三,被丽水地区人民尊为“母亲河”。丽水湿地资源中仅河流湿地面积中就有82.12%属于瓯江水系,其他的湿地类型,如河口水域、三角洲、蓄水区、沼泽湿地、泛洪平原也大多源于瓯江水系,瓯江成为整个丽水市湿地资源独一无二的承载体。以瓯江为中心,丽水河流纵横,衍生出的湿地类型丰富,如河口水域、江心洲圩、河漫滩、库尾消落区、滨水沼泽地、农田和主要泄洪、滞洪区等。

      丽水良好的湿地生态环境孕育了多样性丰富的生物资源,其中水生维管束植物共40科73属116种,且珍稀濒危物种多,仅列入国家一级保护野生植物就有中华水韭、东方水韭、长喙毛莨泽泻3种;珍稀濒危的湿地动物种类也很多,如鼋、大鲵、水獭、花鳗鲡、香鱼、虎纹蛙、崇安髭蟾等。湿地还是大量水禽的越冬地和珍稀候鸟迁徙的中转站,具有明显的区域优势。

      湿地资源包括生物资源和非生物资源两大类,湿地资源囊括了浙江省除海洋资源外的几乎所有类型,生物资源和非生物资源非常丰富,是丽水巨大的资源宝藏。尤其是以“秀山丽水·浙江绿谷·六江之源”为代表的湿地景观旅游资源,优势独特,具有非常大的开发潜力。

      景宁望东垟高山湿地自然保护区

      内有高山湿地6块,其中最大的面积为40公顷。望东垟动植物资源丰富,特别是分布在湿地中的森林群落江南桤木,不仅在浙江绝无仅有,在全国也十分罕见,保护区内共有国家一级保护动物5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34种,省级重点保护动物44种。

  •   流域概况

      龙泉市曾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兵器和瓷器产地,龙泉剑为传世之宝,剑光闪烁,剑锋磨砺、剑鞘雅致,著名的越王剑干将莫邪、威武的三军仪仗指挥剑即产于此。龙泉青瓷产品晶莹润滑,纹路纤细,形态亮丽,早在十七世纪即远销欧洲,被称为雪拉洞。境内青田县产的青田石为中国名贵的玉石,其雕刻作品价值连城,曾获公元1925年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奖。这里还是世界培植香菇的发源地,香菇区域产量世界第一。

  •   渔业生产

      江中养鱼中国首例

      1972年温州地区水产局即向省水产厅与温州地区革委会呈交《关于开发利用瓯江养鱼生产报告》,随后,省厅将瓯江列为省开发利用重点江河,安排专项资金10万元,温州地革委于1972年10月份下文建立温州瓯江养鱼筹备小组,并由地区水产局与温州市、永嘉县各抽调干部组成工作班子,并要求在二、三年内把瓯江养鱼搞上去,解决好人民群众的吃鱼难问题。江中养鱼,在中国尚属首例,无经验可借鉴,全靠在实践中“摸石子过河”。其方式采取增、养殖相结合:即在

      瓯江4瓯江水域大规模地放养淡水鱼苗种(青、草、鳙、鲢四大家鱼),并动员沿江社员参与生产管理。1973年1月20日在梅岙水域上游首批放养鱼苗种83万尾,由沿江公社选派专业生产管理员,加强水域巡查。至1974年底,先后投放鱼苗种共170万尾,当年每尾可长0.75-1公斤,是年捕获量达400吨。

      蟹苗鳗苗大战

      瓯江作为江南“天然鱼仓”,自古以来是蟹苗、鳗苗溯河而上的主要通道与索饵场。长期以来,沿江群众对那米粒般大的蟹苗和火柴杆长的鳗鱼均不屑一顾,渔民们捕到鳗苗往往用以炒鸡蛋,当作佐酒下饭的佳肴。

      20世纪八十年代初,国内外掀起了水产养殖热,因人工繁育苗一时难以突破。温州盛产天然鳗苗、蟹苗的消息不胫而走,苗种采购者蜂拥而至,随即引发了一场场蟹、鳗苗大战。一时间,瓯江水面上,一只只废油桶,一个个旧轮胎,一块块泡沫塑料以及水下鱼网,组成了道道封锁线。蟹苗、鳗苗的价格扶摇飚升。原市水产局淡水处刘处长说:“河鳗苗先是出口日本,每尾收购价仅一至二毛钱。转眼不到10年工夫,至上世纪九十年代,每尾18元,翻了100多倍。蟹苗的价格更是夸张,八十年代初每公斤不到5~6元,至九十年代每公斤高达20~30万元。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全国鳗苗产量30~40吨,蟹苗产量80~100吨,而从瓯江产出的鳗苗与蟹苗分别达3吨与20吨,占全国总量10%%与20%%,不少聪明的温州人靠捕苗、贩苗发家致富,他们率先将细小的蟹苗(大眼幼体)放在在稻田中进行培育,其效益连翻10多倍。瓯江之畔的村落中也冒出不少花园式小别墅,那是”蟹老板“、“鳗老板”发迹的标志。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全国子鲚年产量4500吨,瓯江产量600吨,占了全国八分之一。当地百姓喜欢将子鲚烤干放在酒埕里密封起来,作为招待客人的佳肴。有的还邮寄到国外,让身居异国他乡的侨胞以解“乡愁”。现在虽不能说它已绝迹,但也寥寥无几,酒店饭馆的凤尾鱼大多来自太湖、长江流域。

      瓯江中还有香鱼,此鱼因背脊有道香腔诱发香味而得名。明万历《温州府志》载:“香鱼长三、四寸,味佳而无

      瓯江5腥”。香鱼肉质细嫩,鲜香美味,独具风韵,历代作为贡品。

      最令人痛心的还是名贵鱼类鲥鱼的消失,该鱼虽以长江、钱塘江一带的最为著名,而瓯江也曾盛产鲥鱼。自从上世纪七十年代鲥鱼从瓯江消失后,便一去不复回,而长江、钱塘江的鲥鱼如今也濒临绝迹。

      渔业资源减少原因

      一:是诸多的水利工程,阻隔了鱼虾的洄游路线,如长达17公里的拦海大坝没有留出鱼道,原先的鳗苗、蟹苗以及香鱼、鲥鱼、凤尾鱼再也无法光顾瓯江

      二:是渔业生态环境恶化,大量的挖沙船云集瓯江,给渔业资源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大量底栖生物被挖、大片水生植物被毁、大批产卵场被破坏

      三:是沿江化工、电镀、制革、造纸等工厂企业林立,每日约有30~50万立方米的污水排放到瓯江,岂不叫水族遭受灭顶之灾。

      四:是捕鱼工具现代化也加速了鱼类资源的减少,而产量日趋稀少,又刺激鱼价上涨,捕捞者更趋利滥捕,形成恶性循环。

  •   港口设施

      瓯江口航道

      治理一期工程航道界线以及北导堤水域新增设、调整航标灯浮6座,行经以上航道时要了解动态,以策安全。新增设、调整的航标均为直径2.4米的深水型灯浮标,分别为“瓯江D9”至“瓯江D14”,其视觉效果较好。瓯江口航道治理一期工程位于瓯江口区乐清黄华至洞头大门岛水域,主要由11.1公里的航道疏浚、4公里的北导堤及助航工程组成,其治理目标为6米航道水深,航槽底宽140米的单向航道,满足2万吨级集装箱船和3.5万吨级肥大型浅吃水散货船乘潮进港要求,工程总投资为9988万元,工程一期已完成航道挖深至5.5米。

      温州港

      是我国沿海25个主要港口之一。瓯江口内现有万吨以上9个深水泊位,但进港航道黄大岙最浅处只有4.2米,仅能

      瓯江6趁高潮水的时候通过万吨级船舶,且乘潮保证率仅30%,泊位的通过能力受到制约,不能充分发挥现有码头的作用。温州港内这种港航不配套现状,已严重阻碍了港口特别是七里港区的快速发展。必须尽快对瓯江口进港航道进行治理,打通拦门沙,使航道和港口相匹配。

      瓯江口航道治理目标为航道水深7米,分两期进行整治,整治范围从乐清的岐头山至大门岛口,长16公里多,一期工程总投资1亿元。一期航道整治为水深6米,满足1.5万吨集装箱船和2万吨级散装货船乘潮进港。二期航道整治到水深7米,可以满足 2.5万吨级集装箱船、3万吨级散货船乘潮进港。工程于去年6月份动工,经过一年多的施工整治,目前航道已经疏浚至水深5.5米,比原来最浅处3.8米深了近1米多。助航工程的第一阶段5座灯浮标也已抛设,并投入使用,导堤上的4座灯标基础路基2座已安装就位,到年底整个工程完成,万吨巨轮即可自由进出温州港。

  •   环境保护

      人类只管享受瓯江的恩惠而忽视真爱、善待、美化瓯江,瓯江也时有突破限度的表现,水流横流,水侵堤岸,抑或河床收缩、植被退化、鸟兽疏远,这迥异的感受,盖源自瓯江局部在遭受侵袭的担忧,水源被废弃物淤塞,河床被无序采掘,水形态被人类频度活动妨碍,如此继续,坐视莫待,耸听的将不再是危言

      瓯江最俱原生态风貌的中流---玉溪至开潭段的水生态系统的保护与修复的规划已做了全面的论证,干流水利、水质保持、湿地保护与物种多样性,景观生态、河流游憩、交通体系等有关此河道整个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已经通过系统的视野和生态化的手法得以一一规划。

  •   瓯江大地

      瓯江,她曾转折迂回于崇山峻岭,舒缓于宽广深潭,有过急流险滩,有过静谧安详。托起她的土地,是两岸绵延起伏的群山,但见松涛起伏、绿草茵茵、芦花摇曳、卵石闪金、梯田稻浪、炊烟袅袅。谓之曰“华东漓瓯江江”绝不为过。两岸居民繁衍生息的村落星罗棋布。我无法用语言逐一描述,谨以肤浅散乱之记忆呈献点滴。事实上,出身于瓯江领域的学有所成的文人学士们,自然也绝难忘却瓯江对自己的哺育之恩的。如著名诗人、学者、文学家阿袁(即陈忠远)先生就曾在一次回乡与师友团聚的过程中,因有感于瓯江对自己的哺育之恩,遂即席吟诗道:“星霜三度客寒窗,口手殷勤酒一缸。总为十年师弟谊,诗心千里绕瓯江。”(具见《顺生酒店即席吟兼赠在座诸君》)这“诗心千里绕瓯江”,可是何等的情意款洽哦!正是这母亲河的哺育,终于走出了一代诗人;而诗人无疑也是感恩于这母亲河的滋养的。瓯江,固然是多么地令人眷恋的啊!

  •   瓯江截流

      破土动工紧水滩,顾名思义。瓯江从百山祖源头出,经过千回百转,在紧水滩峡谷处,山势陡然收紧,水流突然湍瓯江急,故名紧水滩。1978年10月,两岸的杜鹃因“十月小阳春”而星点怒放,峡谷急流雾气腾生,峭壁悬崖间,青松昂然,斑鸠幽鸣。一支工程队带着重型机械,打破了这里的宁静,紧水滩电站开始破土动工。1981年10月,大坝主体工程动工兴建,1986年6月24日,大坝下闸蓄水。

      悲剧发生这期间,还有悲壮的瞬间。1984年5月15日下午4时,大雨骤降不止,至晚上11时,降水量达144.3毫米,溪水暴涨,大坝导流洞泄洪不及,围堰过水。库区居民100多户房屋被淹,500多亩绿油油的稻田毁于一旦,居民损失物资价值45万元,1人被大水夺去生命。

      紧水滩坝高194米,坝顶弧长351米,顶宽5米,底宽25.74米,校核洪水位192.7米,设计洪水位

      190.29米,正常蓄水位184米,死水位164米。总库容量13.93亿立方米,正常水位库面积34.3平方公里。集雨面积2761平方公里,占龙泉溪流域总面积的77.8%。

      库区淹没了云和的龙门、大源、赤石、库北4个公社,56个生产大队,71个自然村,迁徙居民2034户,10711人。淹没耕地8232.3亩,山林21522.17亩,拆迁房屋面积348231平方米。

  •   瓯江潮候

      农 历 涨 潮 平 潮

      初一 十六   六点五分  十点三十分

      初二 十七   六点三十分 十一点正

      初三 十八 七点二十五分十一点四十分

      初四 十九 七点五十分 十二点二十分

      初五 二十 八点三十分 一点正

      初六 廿一 九点正    一点四十分

      初七 廿二 九点四十分 二点三十分

      初八 廿三 十点二十分 三点二十分

      初九 廿四 十一点三十分四点三十分

      初十 廿五 十二点二十分五点四十分

      十一 廿六 一点五十分 六点四十分

      十二 廿七 三点正  七点三十分

      十三 廿八 四点十分八点二十分

      十四 廿九 五点十分九点十分

      十五 三十 五点五十分 九点五十分

  •   生物资源

      温州历代地方志,有关雁山瓯水的物产记载比比皆是。从明洪武至清乾隆的各种《温州府志》中就有鲤、鲈、鳗、鳎、鲚、鲻、鲶、鲥以及香鱼、斗鱼、石斑鱼等土著鱼种45种,还有鼋、鳖、龟、蟹、虾、蛤、蚬等水生生物。

      瓯江鼋

      系脊索动物门爬行纲龟鳖目鳖科。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云:“甲虫惟鼋最大,故字从元,元者大也”。《西游记》一书曾描绘,当年唐僧西天取经,路过通天河,被八百里河水阻隔,正犯难时,一只大鼋浮水作舟,驮着大师徒四人和白马过河。老人说,鼋背壳略凹的花纹,便是唐僧等人的足迹所致。相传朱元璋与陈友谅血战鄱阳湖,朱败被追,陷入绝境时,也幸得大鼋驭江脱险。朱称帝后,即封为“大将军”,或许鼋其貌不扬,头部常散生疣状突起,故被戏称之“癞头

      瓯江3鼋”,《红楼梦》中宝二爷也曾说过“明儿掉到池子里,叫个癞头鼋吃了去”之语。且又有“团鱼精”之俗称。据介绍,鼋极驯良,以鱼、虾、螺、蚬为食。鼋体椭圆、纵扁、头宽、前端呈环形、喙短、颈粗、头可缩回壳内、背甲呈暗绿色。鼋喜栖水质澄清,水流缓慢的深水江河中或山涧深潭、水库里。白天很少活动,夏秋时,遇天气闷热常浮水面,以肺呼吸,每年11月至翌年4月长达半年为冬眠期。但生长较快,250克的幼鼋经一年生长体重可达2公斤,成年鼋一般体重30公斤~50公斤,体长可达1.2米,每年5月~9月间为繁殖期。交配后的雌鼋,常趁夜幕来临或拂晓之前,悄然爬上砂滩,在向阳、干燥处用后肢扒沙,挖一深穴,将卵产入后即扒沙覆盖,并紧缩四 肢,以身躯抹平压实后离去。通常每次产卵十多个至几十个,最多可达100个,可谓“英雄母亲”。卵圆色白,直径40毫米,靠日光辐射进行孵化,一般约需一个月左右。奇怪的是,当到鼋浮游水面,肯定近日的气象会起变化,或台风、或燥热、或暴雨。如果鼋头朝潮上游方向翘头,可预测三天内即有暴雨洪水。准确、灵验、成为“晴雨表”。鼋全身是宝,肉性温、营养价值高,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用炙鼋甲泡黄洒,可治瘰疠、恶疮、痔瘘、风顽疥疮及杀虫,驱风之效”;内脏用于杀百虫、解丹毒、续筋骨、治妇人血热;脂可治麻风;胆性寒有毒、化生姜 薄荷叶,可作催吐剂,亦可治喉痛,富于腹汁的鼋裙与熊掌并列,为最名贵佳肴,难怪《左传》中有郑灵公和公子宋为争食鼋肉,染指于鼎的记载。

      瓯江作为鼋之故乡,也曾有辉煌。本世纪五十年代,瓯江水域常见大鼋身影,邑人为之津津乐道并引以为自豪。据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的调查:瓯江大鼋的资源量在1966年还是十分可观的。“文革”时期,瓯江上出现专以滚钓捕的鼋人,几乎使大鼋遭受灭顶之灾。一方面,人类的酷渔滥捕使瓯江大鼋资源日见稀少,成了珍稀水生生物。另一方面因建筑需要大量挖掘沙石,使鼋的产卵场遭受破坏;日益繁忙的瓯江航运业以及日趋严重的水质污染,给瓯江大鼋的生存也带来了极大的威胁,因而使“大将军”家族日趋衰落。据最近科学部门的考察估计,瓯江现存鼋的总数不超过200只。

      瓯江鱼虾丰盛,捕捞历史悠久。据《永嘉县志》记载:宋绍兴年间,瓯江专设捕鱼公所,负责调理渔事。清时立碑禁止滥捕鱼虾。民国时期,瓯江两岸重点渔村如六岙、梅岙、寺后、港口、江头等渔村,产量均在数百担以上,据解放初期调查统计,瓯江下游(温州境内)沿岸有渔户928家,总人口4798人,专业捕捞渔民1785人,大小渔船近1000艘,主要捕捞对象为鳙、鲢、鲤、鲚、鲶、鳗、鼋、鳖等。1949年瓯江捕捞总量约2400吨。

      曾有鱼类百多种,上世纪七十年代初,一支由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与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联合组成的瓯江水生动物资源调查组来瓯江考察,瓯江水产资源调查历经二年,基本上摸清了瓯江鱼类的家底:共有鱼类111种,隶属于13目33科83属,其中纯淡水鱼71种,河口性鱼类19种,混合类17种,经济价值较高的鱼种占总数的45%%;还有不少珍稀动物:如中华鲟、鼋均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大鲵、花鳗鲡、江猪、海豚、水獭等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此外鲥鱼、香鱼、凤尾鱼(子鲚)、河鳗、中华绒螯蟹均为名贵水产品,值得一提的是,瓯江中一种属鲤形目鲤科的厚唇鱼(俗称鱼军鱼)为温州特有的土著鱼种,故被生物界冠以“温州厚唇鱼”之名。

  •   相关文化

      昨夜春水深,半没山腰树,奇滩五十九,顷刻下东瓯

      瓯江历来有龙之江之称,其名所得不仅是源从地图上的形状,或是龙泉、龙游、龙港等名谓的巧合,在我们这些游历者看来,是更应了瓯江的自然形态和人文历史的和谐。凭借“为有源头活水来”的天成造势,形成了瓯江上游清醇甘滋、纤细淡雅的幽静;举目“一折青山一扇屏”的秀丽,迎面而来的是瓯江中游的苍郁恬美、润厚缓漫的天性原形;领略“浩浩荡荡向东去”的磅礴气势,折射青田十八弯的迂回激荡,瓯江顿显一股雄浑和豪壮。如此一看,不正是:豪迈的龙头扬颌昂首向大海,蜿蜒的龙身盘踞穿越过崇山,而百溪汇流的上游犹如龙尾龙爪的纵横交叉,真可谓:绵延八百里,盘踞千岭间,气宇含宝珠,奔腾向东海。

      晋代名人谢灵运、葛洪、王羲之的登临游历,浪漫主义戏曲代表作《牡丹亭》作者汤显祖的临江而作;历代书法家如唐朝的李阳冰、李邕,宋代的米芾、沈括,元代的赵孟,当代的沙孟海等都在这里留下摩崖石刻;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预言家刘伯温曾在境内的石门洞研读兵书,他在几百年前即对今天的许多事情作了预言,据说都被一一证验。畲族文化汇聚的天籁之音、山哈舞艺,华侨文化扩散的商贾周转,工艺流传;所有这些无不在诉说:一方山水养一方人的经典。灿如明珠的人类文明依赖着瓯江,丰富着瓯江。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