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阳县于公元前221年建县,位于江西省东北部,总面积4215公里,是江西省面积第二大县,人口最多县,县政府所在地为鄱阳镇。中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因县而得名,鄱阳县因鄱阳湖而扬名。现辖14个建制镇,15个乡、2个水库管理局、一个农科所,535个行政村(含居委会),总人口145万(多为汉族江右民系)。
-
交通状况
区位独特,交通便利。鄱阳地处“昌九景”金三角腹地,它西接庐山,北望黄山,东依三清山,南靠龙虎山,是环鄱阳湖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鄱阳湖畔区域的中心城市。在东部开放和西部开发中,具有重要的承接和中转作用。
鄱阳县史有“舟车四达”、“百货归墟”之美誉。县城距景德镇、九江机场、南昌昌北机场分别为半小时、1小时、2小时车程,1小时经济圈已基本形成。境内乐安河、西河、潼津河、昌江经鄱阳湖直通长江,鄱阳港是江西省重要港口,千吨货轮可直达长江。“两高一铁”(景婺衢铁路)建成后,鄱阳将进入江浙沪4小时经济圈。
-
历史名人
范仲淹,字希文,苏州人。景祐三年(1036年)五月范仲淹遭宰相吕夷简报复,贬官饶州。到任不久,就着手建饶州郡学,免征百姓茶税,整顿吏治,重新审理冤案,疏通沟渠。为了防止火灾发生,他还下令在城内挖了很多水井。1995年,鄱阳县人民政府拨专款,在芝山重修“碧云轩”,为范仲淹塑像,以示纪念。
姜夔,字尧章,别号白石道人,又号石帚。饶州鄱阳人。南宋词人。他少年孤贫,屡试不第,终生未仕,一生转徙江湖。早有文名,颇受杨万里、范成大、辛弃疾等人推赏,以清客身份与张镃等名公臣卿往来。今存词八十多首,多为记游、咏物和抒写个人身世、离别相思之作,偶然也流露出对于时事的感慨。其词情意真挚,格律严密,语言华美,风格清幽冷隽,笔调瘦硬清刚,词意柔媚婉约。兼通音律,善吹箫弹琴,有乐论著述,能配合词自创曲谱,成为南宋唯一词调曲谱传世的杰出音乐家。他的书法也为人称道,有论书法的《续书谱》传世。
-
历史沿革
春秋为楚番邑。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年)置番阳县,治今址,以处番水之北得名,属九江郡。吴芮时为番令即此。西汉名鄱阳县,属豫章郡。建安十五年(210年)属鄱阳郡,为郡治,郡县均治今古县渡。三国吴赤乌八年(245年)鄱阳县还治今址。南朝齐鄱阳郡还治鄱阳县。梁承圣二年(553年)分江州立吴州,领鄱阳郡、州郡同治鄱阳县。隋平陈属饶州,为州治。大业初复为鄱阳郡治。唐武德五年为饶州治。天宝元年(742年)为鄱阳郡治。乾元元年(758年)为复为饶州治。元为饶州路治。明为饶州府治。1912年废府属省。1914年属浔阳道。1926年复属省。1952年属上饶专区。1957年改名波阳县。1971年属上饶地区。2003年12月17日经民政部批准,波阳县县名恢复为鄱阳县。
1983年7月,将波阳县的渔山公社及荷塘垦殖场划归景德镇市昌江区管辖(国函字[1983]146号)。
1984年5月24日,波阳县设置九个区建制。谢家滩区辖石门街乡、谢家滩乡、肖家岭乡;侯家岗区辖侯家岗乡;油墩街区辖银宝湖乡、油墩街乡、湖滨乡、莲山乡、桥头街乡、响水滩乡;田畈街区辖田畈街镇、田畈街乡、柘港乡、金盘岭乡、枧田街乡;高家岭区辖游城乡、珠湖乡、站前乡、高家岭乡;团林区辖四十里街乡、团林乡、磨刀石乡、双港乡;古县渡区辖古县渡乡、昌洲乡、古南乡;凰港区辖凰岗乡、东溪乡、太阳埠乡、神山乡;芦田区辖芦天乡、饶埠乡、桐山乡。三庙前乡、莲湖乡、水上乡为县直辖乡(赣府字[1984]117号)。
1985年4月18日,设立莲花山、莳山、白沙洲、聂家、鸦鹊湖乡(赣府厅字[1985]230号)。
1986年2月23日,撤销石门街乡,设置石门街镇(赣府厅字[1986]74号)。
1992年7月27日,撤销水上乡(赣民字[1992]138号批复)。
1994年11月25日,撤销油墩街乡、谢家滩乡、四十里街乡、古县渡乡、双港乡、饶埠乡,设立油墩街镇、谢家滩镇、四十里街镇、古县渡镇、双港镇、饶埠镇(赣民字[1994]238号批复)。至此,全县辖9个镇、32个乡:鄱阳镇、石门街镇、谢家滩镇、油墩街镇、田畈街镇、田十里街镇、双港镇、古县渡镇、饶埠镇、莲花山乡、肖家岭乡、侯家岗乡、响水滩乡、桥头街乡、莲山乡、枧田街乡、莳山乡、湖滨乡、碧山乡、柘港乡、金盘岭乡、鸦鹊湖乡、银宝湖乡、游城乡、珠湖乡、高家岭乡、白沙洲乡、站前乡、凰岗乡、东溪乡、聂家乡、太阳埠乡、团林乡、古南乡、神山乡、昌洲乡、磨刀石乡、莲湖乡、三庙前乡、芦田乡、桐山乡。
1999年5月4日,饶丰综合垦殖场改制设立饶丰镇,镇政府驻红土山;乐丰良种繁殖场改制设立乐丰镇,镇政府驻包家(赣民字[1999]112号批复)。
2000年6月27日,撤销金盘岭乡、高家岭乡、凰岗乡,设立金盘岭镇、高家岭镇、凰岗镇(赣民字[2000]143号批复)。至此,全县辖14个镇、29个乡。
2001年12月3日,撤销磨刀石乡,划归鄱阳镇;撤销莳山乡,划归田畈街镇;撤销聂家乡,划归双港镇;撤销站前乡,划归高家岭镇;撤销湖滨乡,划归油墩街镇(赣民字[2001]570号批复)。
2003年10月21日,撤销东溪乡、太阳埠乡、神山乡,成建制划归凰岗镇管辖;撤销碧山乡,成建制划归田畈街镇管辖(赣民字[2003]273号批复)。
2003年12月17日,经民政部批准,波阳县恢复鄱阳县名。
2004年底,全县辖14镇20乡:鄱阳镇、谢家滩镇、石门街镇、四十里街镇、油墩街镇、田畈街镇、金盘岭镇、高家岭镇、凰岗镇、双港镇、古县渡镇、饶丰镇、乐丰镇、饶埠镇、肖家岭乡、侯家岗乡、莲花山乡、响水滩乡、桥头街乡、莲山乡、枧田街乡、柘港乡、鸦鹊湖乡、银宝湖乡、游城乡、珠湖乡、白沙洲乡、团林乡、古南乡、昌洲乡、庙前乡、莲湖乡、芦田乡、桐山乡。
2006年1月20日,撤销鄱阳县古南乡,成建制划归古县渡镇管辖;撤销鄱阳县桐山乡,成建制划归乐丰镇管辖;撤销鄱阳县莲山乡、桥头街乡,成建制划归油墩街镇管辖;撤销鄱阳县肖家岭乡,成建制划归响水滩乡管辖(赣民字[2006]5号批复)。
-
地方特产
传统的珠湖银鱼、东湖鲫鱼、鄱湖藜蒿、春不老菜等,堪称天然食品一绝。此外,还有鄱阳生产的甲鱼酒、新芝安食品系列及脱胎漆器、鱼钩等。
-
旅游景点
风光旖旎,名迹众多。鄱阳县有曾产灵芝的芝山,有晋文学家郭璞尖五峰,有范仲淹称为的“小海南”——湖中鸟岛瓢里山,有朱元璋大战陈友谅的遗址—巍峰峭壁的狮子叠嶂、云雾缭绕的避暑胜地莲花山。莲花山风景区内既有丰富的森林植被,各种天然名贵树种保存完好,又有全国大二型水库—军民水库,此地居民皆为典江南民居造型。
鄱阳县拥有鄱阳湖较大的水面,是世界上最大的白鹤越冬地,聚集了世界上98%的湿地候鸟种类,是世界重要保护湿地。丰水期,湖上“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湖面浩浩荡荡,滚滚东去;渔民们正如诗人左河水在词《渔歌子·鄱湖渔民》中所描写的那样浪漫:“渔民悠荡彩云间,顿顿佳肴作便餐。游万水,赏千山,丝网一拉鱼满舢。”
枯水期,草洲辽阔,芳草萋萋,芦花飞舞,候鸟出没期间,或闻鹅嘶鸣,或观鹤舞白。也如诗人左河水在词《西江月·冬入鄱阳湖》中所云:“水退寒来洲起,沼成浪静冰封。绿毡百里染霞中,怀抱几盘彩镜。轻步藜蒿沙地,鹤鹅溅起无踪。微风飘近卖鱼声,圆我佳肴旧梦。”这时期,荡舟赣江碧波,可观鄱湖日落日胜古迹众多,有宋朝年间的永福寺塔,有江万里率全家投河以身殉国的止水亭,有陶侃衣冠冢,有古老的文庙,有可与西湖媲美的十景东湖,有全省最大的莲山古汉墓群等。
-
物产资源
鄱阳得鄱阳湖滋润,饱汲天地之精瑞。地大物博,资源丰富,山林绵亘,江湖密布,234万亩山地郁郁葱葱,141万亩水域流金淌银。
鄱阳县拥有鄱阳湖捕捞面积111万亩,内陆可养水面30万亩,可渔低洼农田34万亩,是全国第二大水产县,是全国水产百强县、重点县。
鄱阳有悠久的渔业生产历史,有浩大的渔业生产队伍,鱼类品种繁多,水产资源极为丰富,尤其以珠湖银鱼、鄱阳湖虾蟹、鄱阳湖水生植物藜蒿、白莲等享誉全国。
鄱阳有耕地面积110万亩,山地面积34万亩,特色农业发展迅猛,是中国粮、棉、油、猪重点生产区。
鄱阳县借倡导环保春风,扬优成势,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产业,并按照农业产业化的要求作好农业工作,基本实现了“县有主导产业,乡有经济强项,村有骨干品种,户有主营项目。”湖滨地区养殖甲鱼、银鱼、鳜鱼、青虾、河蟹等。山区种植黑芝麻、百合、烟叶、莲子、蔬菜、药材、板栗。全县突出抓好“二水”(水产、水禽)“一药”(中药材),水禽畜禽及牛羊工程已具规模效益。
矿产资源丰富,有金、银、铅、锌、煤和莹石等,其中莹石矿储量70万吨,花岗石存量1亿方,瓷土、石灰、煤、金、钨等矿产具有较高开采价值。
-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古代,鄱阳曾在科举考试中涌现人才。唐朝鄱阳诗人吉中孚中进士;北宋鄱阳人彭汝砺系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乙巳科状元;清朝鄱阳人胡克家在乾隆四十五年(1780)中进士。
进入21世纪,鄱阳县积极推进感恩教育、法制教育、交通安全教育。2014年高考中,博文中学一考生被清华大学提前录取。县内主要中学有博文中学、鄱阳中学、鄱阳一中、鄱阳二中。
社会保障2013年,鄱阳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07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300元。实施了5个乡镇6万余人口的饮水安全工程。完成了205个贫困村整村推进工程。
社会团体鄱阳县信鸽协会:成立于1986年,已发展会员80余人,积极参加各季各级别比赛。
鄱阳县摄影家协会:成立于2010年4月10日,旨在号召广大摄影工作者和摄影爱好者在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摄影艺术素养和专业技艺水平的同时,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摄影文化的重要任务,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拍摄出更多更好的、反映鄱阳新变化的摄影作品。
此外,鄱阳县还有文联、志愿者协会、佛教协会、葡萄产业协会等民间组织。
文化活动鄱阳县2012年曾举办长江湿地保护网络年会。多次举办环鄱阳湖国际自行车大赛、中华龙舟大赛。
-
经济发展
鄱阳县产业结构主要以大农业为立。素有“鱼米之乡”、“富饶之州”、“银鄱阳”的美誉,是国务院列入的全地商品粮、商品鱼生产基地之一。
1986年被国务院定为贫困县,有国家的大力扶助下,扶贫开发历经几十年来,贫困人口逐渐减少,贫困地区的农牧水产业迅猛发展,更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亟待开发。
2010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6.96亿元,较2009年增长15.2%;财政收入5.3亿元,增长35.9%;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0.3亿元,增长35.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7亿元,增长30.8%;外贸进出口总额4300万美元,实现翻番;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6亿元,增长21.5%;金融机构年末各项存款余额111.23亿元、各项贷款余额46.1亿元,分别增长27.6%和22.6%。
截止2012年已开辟“鄱阳湖工业园”、“芦田工业区”等数个大型工业园区,已进驻数十家大型企业,为鄱阳的经济和工业建设拓开新的契机。
-
自然地理
鄱阳县地处东径116°23′45″至117°06′15″,北纬28°46′26″至29°42′03″之间,位于江西省的东北部,鄱阳湖的东岸,北与彭泽县和安徽省东至县交界;南同余干、万年接壤;东于景德镇、乐平市为邻;西北同都昌县山水相连。水域面积948.7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22.5%,其中鄱阳湖约有313平方公里水域在该县范围内,境内大小河流225条,总长2070公里,大、中、小型水库359座,总库容6.5亿立方米,水资源非常丰富。
土地全县土地总面积达4215平方公里,其中低山丘陵占全县总面积的45%。耕地总面积108.02万亩,其中水田81.74万亩,旱地26.28万亩,山地面积234万亩;林地面积14万余公顷,覆盖率达29%。
气候鄱阳县属典型的中亚热带季风区,四季分明,热量丰富,雨量充沛,年平均日照数达2098小时,平均气温在16.9℃-17.7℃,1-2月为最冷天气,月平均气温为4℃-5℃,极冷最低温度日为零下8℃,7-8月份平均气温高达28.8℃-30℃,一年中极端最高温度为39.9℃。年平均降雨量1300-1700毫米,4-6月为集中雨季占全年降水量50%以上,7-9月为台风雨季带,全年无霜期275天,太阳辐射数为115千卡/平方厘米。
-
荣誉称号
鄱阳素有“中国湖城”之称。
2004-2013连续十年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称号。
2005年获“中国鄱阳湖淡水鱼之乡”称号。
2010年获“国家首批绿色能源示范县”称号。
2010年、2012年获“中国新能源产业百强县”称号。
此外,鄱阳县还有“推进城乡一体化先进县”、“全省新农村建设先进县”、“全国文化戏剧之乡”等荣誉称号。
-
行政区划
全县辖14个镇、15个乡:鄱阳镇、谢家滩镇、石门街镇、四十里街镇、油墩街镇、田畈街镇、金盘岭镇、高家岭镇、凰岗镇、双港镇、古县渡镇、饶丰镇、乐丰镇、饶埠镇、侯家岗乡、莲花山乡、响水滩乡、枧田街乡、柘港乡、鸦鹊湖乡、银宝湖乡、游城乡、珠湖乡、白沙洲乡、团林乡、昌洲乡、庙前乡、莲湖乡、芦田乡。共有32个居委会、495个村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