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 地    图

当前位置:查字典地理网 >地理百科 >庙前镇

庙前镇
查字典地理网 来源|

地理百科

  •   青阳县庙前镇位于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之西,座落在著名的佛教名山九华山的北麓,是青阳县西片的经济、文化、商贸中心。全镇总面积58平方公里,五九、青杜、蓉十等三条公路贯穿全境,交通十分便利,辖9个行政村,143个村民组,1个街道居委会,总人口2.4万人,街道人口0.7万人,辐射人口达10万人。

  •   基本信息

       中文名: 庙前镇 所属地区: 中国 面积: 58平方公里 人口: 2.4万人(2003年) 地理位置: 位于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县之西,座落在著名的佛教名山九华山的北麓 地标建筑: 北纬30°30′35″~30°41′44″,东径117°40′48″~117°49′56″ 地方特产: 蚕桑、茶叶 知名企业: 环保建材、砂石铁、丝绸厂、三净园

  •   土地现状

      镇域总面积为58平方公里,人口毛密度为427人/平方公里,全镇耕地面积为1860.3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32.45%,人均占有耕地1.19亩,其中水田1627.2公顷,占耕地总面积的87.47%,旱地183.4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9.86%,全镇林地面积为2502.7公顷,约占土地总面积的43.66%,全镇共有水面积184.63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3.22%,主要是河流、坑塘、水库水面。

  •   地形地貌

      庙前镇2庙前镇地处北纬30°30′35″~30°41′44″,东径117°40′48″~117°49′56″。集镇四周群山环绕,三条溪水(濂溪河、九都河、八都河)贯穿全镇,地貌宛若小“四川”盆地之势,是中低山丘陵岗地区,位于青阳县西部,九华山北麓,镇域南临九华乡,北接五溪新城区,西至杜村乡,东达县城蓉城镇,镇域面积58平方公里,镇域内公路畅通,主干线有五溪—九华山线和青阳—杜村线,两线均与318国道相连。

  •   基础设施

      庙前镇3庙前镇交通主要依靠公路,S219省道及青杜公路纵横穿越本镇,道路等级较高,为二级,是去九华山和杜村乡的交通主干线,交通量逐年增加,公路占有用地约26.9公顷。村镇道路东西向以华阳村至石山村公路为骨架,南北以三河村、窑西村至一心村村级道路为主线,连接各行政村及镇区联系起来,形成道路网,村级道路以沥青、砂石路为主,宽度为3.5—5.5米,路面等级较低,水利方面有:九华河、八都河、九都河贯穿境内,全镇共建水库4座,塘坝527个,沟渠配套9.5公里,共有水面184.63公顷,水利设施用地53.7公顷,灌溉面积达1627.2公顷。电源来自青阳县城,镇区现有35KV变电所一座,沿路或取直架设10KV线路5条,向各用电单位或村庄供电。用电普及率达100%。华阳电站所生产的电力已并入电网。全镇电话普及率为90%,已开通了移动通信及寻呼业务。

  •   常宁市庙前镇

      庙前镇12庙前镇位于常宁市南部,境东南界桂阳县和本市白沙镇、西岭镇,西接弥泉乡,北连罗桥镇,全镇面积78。6平方公里,耕地14938亩,其中水田13310亩,旱地1628亩,有林地63150亩,全镇有23个村,1个居委会,173个村民小组,4051户,16068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70人,境内山地、平原、丘陵相间,土地肥沃,盛产槄谷,森林资源,矿产资源,旅游资源丰富。潭水源于桂阳天子岩,纵贯全镇,水利资源丰富。省道214线贯通全镇,南入桂阳,北达常宁,交通便利。境内旅游景点多达100余处,现已开发的景点有中国印山、财神洞、石马景区,现已晋升为省级3A景区。

  •   招商引资

      庙前镇62006年庙前镇党委、政府紧抓招商引资工作不放松。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出台优惠措施,进行任务分解,实施奖惩考评。截止3月份,签约项目五个,合计资金7000万元,即与浙江客商签订的九华丝绸加工项目,占地35亩,总投资2000万元,目前已征地35亩,到位资金30万元;与上海金谷集团签订的玉屏林业开发项目,覆盖面积3150亩,签约资金1015万元,已到位资金60万元;与合肥客商签订的三河林业开发项目,总投资800万元;香港释能仁投资3000余万元重建六泉生态园回龙寺项目;十字石材厂项目,投资150万元。同时还达成意向投资项目3个,总投资15680万元,即江苏南京客商禽产品加工项目,占地5亩,投资额500万元;九华佛茶园景区开发项目,一期工程占地100亩,投资额9980万元;“本草纲目”项目,占地200亩,投资额5200万元。正在联系洽谈的2个服装加工项目和四星级宾馆项目,投资5000余万元。总之,2006年庙前镇招商引资工作职责明,措施力,开局良好。

  •   新农村建设

      庙前镇7庙前镇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指示精神,结合省、市、县工作部署,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明确目标,完善措施,加快发展,取得可喜成绩。十字李村、华阳六房北村示范点成为市、县新农村建设工作亮点。2008年,为巩固新农村建设成果,扩大建设范围,拓展建设内容,并发挥长效作用,庙前镇把“创建优美人居环境,完善农村基础设施”作为农村工作重点,努力打造“稳定详和,民富镇强,整洁卫生”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一、巩固成果,发挥新农村建设长效机制作用。

      庙前镇十字村、华阳村是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在上级政府及主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在镇村两级“大投入,强推进”和真抓实干下,新农村示范点建设成效显著。为巩固新农村建设成果,发挥好新农村建设长效性作用,镇出台相关工作措施,成立工作组织。为杜绝乱堆乱放,乱搭乱建现象发生,镇政府为市容监察中队添置市容巡逻车一辆,对镇区及示范点进行巡查。积极开展卫生环境整治,设立垃圾收集箱,确保镇容村貌整治卫生,文明创建工作扎实有效。

      二、实施民生工程,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新农村工作包含的内容多,涉及面广,是一项民生工程。为确保新农村建设取得实实在在效果,2008年,庙前镇把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新农村工作的重要环节抓紧抓实。

      庙前镇8一是注重水库除险,确保安全度汛。为认真落实青防指(2008)2号文件精神,政府非常重视,于三月二十二日和四月二十七日对全镇4座水库和重要的大山塘进行2次汛前检查。特别是鲤鱼山水库坝外坡滑坡,对违规填筑倒滤体土方用挖掘机进行了清除,同时投资3万多元,对倒滤层脚外高涵排水沟进行护砌。对三义水库溢洪道进行了拓宽护砌,完成土石方1200方,修通了大洼塘道路,准备对大洼塘进行灌浆处理,从而确保下游三义水库安全。

      二是认真做好30公里“点点通”工程。在河道疏竣过程中,政府充分利用现有砂石资源,有计划地安排全镇9个村30公里“点点通”砂石垫层铺设,目前完成华阳、星星、庙前、三义四个村15公里“点点通”砂石垫铺任务,投入建设资金37.5万元。通过招投标方式,组织有资质的单位进行施工。

      三、创优人居环境,做到新农村建设与旅游集镇创建相互融合。

      按照集镇规划修编,结合九华河旅游景观带建设。上半年,政府组织实施了华西南路、华西北路、秀华路、慕善路四条镇区公路拓宽、改造工程,项目正在组织施工,项目建成预计投入资金146万元以上。

      去冬兴修从望华桥至秀华桥右岸河堤长374米,进行了浆砌石护坡,完成浆砌石1300方,疏竣河道砂石19700方。水毁修复秀华桥1座,桥长48米,宽4米,投入河道、桥梁建设经费74.5万元,其中河道护坡34.7万元,秀华桥修复35万元,仿古条石护栏4.8万元,现在完成安装任务。

      今春对望华桥上游河道进行了拓宽,征地6.4亩,培宽加高了九华河双桥段河堤长580米,完成土石方14500方,投入建设经费36.1万元。庙前段培宽加高河堤长260米,征地8.3亩,投入建设资金33.32万元,完成土石方6460方。全镇目前投入河道治理经费在143.92万元,累计完成土石方4.19万方,培宽加高河堤1214米。计划今冬对九华河双桥、庙前段1214米进行浆砌石护坡,总投资113.2万元,完成浆砌石护坡5554方。该工程的实施,有力推动九华河旅游休闲项目建设进度,深得群众和落户旅游企业支持。

      庙前镇9四、发展特色产业,提高农业经济效益。

      新农村建设是建立在“生产发展,生活宽裕”基础上。为此,庙前镇把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特色产业、高效农业作为新农村建设重要内容,精心培植,加快发展,强力推进。蚕桑生产、棕扫把加工、佛事用品加工等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初具规模。结合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庙前镇在六泉大畈建设高新农业科技示范区,目前正在组织规划,在双石、十字、双桥三村建设千亩大棚蔬菜基地。项目建设内容以“绿色生态蔬菜——养猪——沼气”为主,采用环保节能生产模式,相关编制正在组织实施,确保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上半年,在九个行政村相继开展“阳光工程”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着力培训“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讲文明、守法制”的社会主义新型农民,也为高新农业技术推广和高效农业项目实施提供人才保障。

  •   资源优势

      庙前镇5庙前镇地处九华山北麓,与柯村新区九十九米大铜像相距5公里。近年来,该镇不断加快旅游产业发展、加大集镇建设力度,提高集镇品味、打造古镇品牌,向省级旅游乡镇跃进。2007年镇党委、政府抢抓机遇,以“加快集镇开发,推进新庙前旅游奋力崛起”为主题,作为党委、政府1号文件下发,进一步掀起旅游集镇创建高潮。 一是投入300万元实施望华路及镇区主要路段“美化、亮化”工程。完成10000平方米的街道城区路段彩砖铺设。投资40余万元完成望华路、华西北路、秀华路路灯工程,投资37万元,完成镇区下水道建设。实施望华旅社拆迁改造,拟建河滨一条街,进行九华河堤坊加固工程,投入资金43.62万元。规划设计华西南路拓宽改造,拟建旅游观光走廊,工程有望年内动工。

      二是充分利用外资企业发展,努力把庙前打造成为承接九华山风景区旅游接待基地。铜陵营造集团投资4000万元的九华河旅游休闲项目到位资金600万元,规划论证通过评审,正在组织实施。5月底以2910万元成功完成砖瓦有限责任公司37亩土地挂拍工作,拟建旅游服务市场,为城镇建设注入强劲动力。

      三是为扎实开展旅游市场综合整治工作,庙前镇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为组长的旅游市场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和交通整治,佛香市场管理,广告、市容综合治理三个工作组,确定专人负责,具体工作遵照实施方案列上日程,定人、定点、定时、定位,确保工作取得实效。在“五九”公路十字段设立旅游市场整治办公室,抽调专人办公,为旅游产业良性发展提供服务和保障。组织开展环境整治,清理卫生死角,发放环境整治告知书5000余份。统一广告标牌制作,统一佛香经营,规范旅游接待秩序。坚决取缔、打击非法经营寺庙和假僧尼,整顿、关闭寺庙二座,处理假僧人一个,对合法经营寺庙进行二十四小时监督,确保佛教旅游市场秩序井然。积极开展交通秩序整治,对无牌无照马自达进行处理,拘留五人,并对其每人进行300元行政处罚。

      四是以镇区拆违工作为着力点,改善镇容镇貌。政府成立了以党政一把手为组长的拆违工作领导小组,出台《创建工作实施方案》,明确职责分工,全面落实创建责任。明确工作标准,时间要求和保障措施,逐级分解落实到责任人。以望华路、华西北路为重点,对违法建筑进行摸底、登记造册。6月份进行拆违,拆违工作任务已全面完成,确保镇区道路宽敞,环境优美。

  •   资源状况

      庙前镇4改革开放以来,庙前镇以稳农业、强工业、促三产为抓手。农业是庙前镇的主导产业,主要种植水稻,其次是蚕桑、茶叶、蔬菜,全镇耕地有27904亩,桑园528公顷,茶叶100.2公顷,林地37540.5亩。众多的资源奠定了庙前镇农业强镇的基础,近三年来,镇党委、政府始终坚持无农不稳、无工不富加快发展思路,在强抓农业的同时,积极招商引资,发展工业园区及旅游开发,目前,有环保建材、砂石铁、丝绸厂、三净园等众多企业在庙前落户,在2006年全市中心镇评比中荣获第二名、2007年荣获安徽省旅游乡镇,镇里有多个行政村被列为生态示范村,窑西生态小学2005年荣获“全国绿色学校”光荣称号。

      同时,庙前镇提出“工业强镇、商贸富镇、旅游兴镇”的战略口号,狠抓“三项建设”,创优服务环境,不惜一切代价为外商投资搭建理想平台。镇政府成立招商引资领导组,分部门、分性质成立五个招商团,实行团长负责制。结合上级文件精神,统一执行,出台优惠政策,在工作中严格兑现。如今庙前镇正由一个农业大镇、向工业富镇、旅游重镇大踏步的迈进。 发展浪潮急,奋进正当时。庙前镇热烈欢迎八方来客惠顾指导,共商庙前发展大计,共建和谐家园。

  •   连城县庙前镇

      庙前镇10庙前镇是连城南大门,宋末就有“莲南大门”之称,她东北两翼与本县新泉和莒溪接壤,西南方向与上杭县古田和蛟洋毗连。全镇共辖15个行政村,55个自然村,总人口3.2万;现有34个党支部,党员871人。 庙前镇地处梅花山国家自然保护区边缘地带,镇域面积177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5363亩,林地面积21.4万亩,森林覆盖率78.4%;庙前属亚热带气候,平均海拔350米,年平均气温22.3℃,无霜期308天以上,年平均降水量1896毫米。

      著名革命老区。毛泽东、朱德、邓子恢、张鼎承等老一辈革命家曾经在庙前辗转征战,也是革命老人、原国家卫生部部长、福建省省长江一真的故乡。全镇现有革命基点村14个,在册革命烈士287位,现仍健在的五老人员还有66人。

      人居环境优越。庙前镇境内客家民风纯朴,芷溪是福建省历史文化名村,历史悠久、各具特色、结构完整、建筑艺术精湛、珍藏文物众多的古宗祠就有70多座,明清古宗祠集鳢堂则被誉为“江南大宅门”。客家风情独具特色,“红龙缠柱”、“犁春牛”、“十番音乐”、“芷溪花灯”久负盛名。

      区位优势明显。庙前镇地处闽粤赣结合地带,319国道和龙长高速公路穿境而过并有互通相接,距205国道6公里,距赣龙铁路新泉货运站10公里,距冠豸山火车站32公里,距龙岩冠豸山机场48公里,距龙岩中心城市50公里,距厦门港口260公里,是闽西交通重要枢纽和物资集散地。

      庙前镇11自然资源丰富。庙前镇是福建省重要矿区,境内有锰、铅锌、煤、铁、铜、钼、石灰石等十几种储量大、品位高,开发前景好的矿产。连城锰矿是全国九大富锰矿之一。水电装机容量1.5万千瓦。 全境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最低温度6.8℃,无霜期300天以上,年可三熟,特别是庙前、芷溪二大盆地是主要产粮区。东部岩背、江畲、朱地一带,乃梅花山第一峒,山岭巍峨,群峰簇拥,庙金山海拔1754.8米,仅次于石门山和狗腻脑而为县内第三高峰。这里森林密布,木材、毛竹、松脂、土纸为其主要产品。

      庙前是县内的工业重镇,境内矿藏丰富,有煤、铁、锰、铅、锌、钨、钼、水晶、硫磺、石灰石等。省属企业有锰、钨等采矿机构;地属企业有铅锌矿和1500千瓦火力发电厂、高压电网、变电所等;县属企业有煤、铁等厂矿;镇办企业有水泥厂、铁厂、农械厂、石灰厂、钨矿、锰矿、煤矿和建筑队等。全镇从业职工2400余人,是县内得天独厚的山乡集镇。

      基础设施完善。已建成110千伏输变电工程、日供水3000吨的供水工程。日供水2万吨的工业水厂正在建设。城镇配套功能齐全。

      投资条件优越。庙前镇工业基础好,劳动力资源丰富,也是全市首批重点发展的15个乡镇工业集中区之一,享受市政府一系列扶持优惠政策。镇内现有企业127家,规模工业企业达25家,初步形成矿冶加工、建材制造、竹木加工、轻纺加工的产业格局,2006年实现工业总产值6.82亿元。

      在县委、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立足镇情,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实现了全镇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庙前镇2006年实现社会总产值8.79亿元,企业总产值7.66亿元,农业总产值1.22亿元,财政总收入2570.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477元。

      庙前,正以客家人特有的淳朴和务实精神,热忱地欢迎有识之士前来庙前参观考察、投资兴业,共展鸿图。

  •   青阳县庙前镇

      庙前镇1庙前镇古称慕善镇,形成于唐代,兴盛于宋代。现集镇建设日新月异,集镇功能齐全,道路建设面积达8万多平方米,拥有中学3所,中心小学1所,完小5所,幼儿园2所,县级卫生院1个,县派出机构国税分局、地税分局、工商所、公安派出所、林业派出所、法庭、农行、工行、信用社、邮政局、电信局、粮食收储公司等,企业有家俱厂、工艺厂、天方集团、银杏矿泉水公司等,电力设施完备,集镇区域内自来水通畅,电视台节目丰富。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