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查字典地理网>地理学习>学习资料>地理科普
- 德国秋日美景 美到让人醉
- 当地时间2010年10月26日,德国柏林,一名行人在树下行走。当地时间2012年10月22日,德国柏林,街头一辆红色的小轿车上落满金黄的叶子。一到秋天,德国的景色就像是被打翻了的染料盘,温暖的阳光,碧蓝如洗的天空,层林尽染的秋色。五彩斑斓,仿佛置身于油画之中。德国:这个曾经过分热衷硝烟的帝国,时至今日在大多数世人的眼中不再严肃刻板,精湛的工艺,街头漂亮的哥特式建筑,清新的自然景观……如朵朵馥郁芬芳...[阅读全文]
2019-10-17
- 上帝视角看世界最美秋天 邂逅一场色彩的盛宴
- 秋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在这个季节里大地被涂上绚烂的色彩,红的、黄的、层林尽染、美不胜收。为了饱览这美丽的秋色,让我们从一个特殊的角度,跟随镜头,从上帝的视角去欣赏这场色彩的盛宴,看尽最美的秋天。秋天是一个美丽的季节,在这个季节里大地被涂上绚烂的色彩,红的、黄的、层林尽染、美不胜收。为了饱览这美丽的秋色,让我们从一个特殊的角度,跟随镜头,从上帝的视角去欣赏这场色彩的盛宴,看尽最美的秋天。秋天是一个美...[阅读全文]
2019-10-15
- 一口一辆小汽车!原来你是这样的霸王龙!
- 机械霸王龙的头骨上,有一块已被咬断的骨头,霸王龙强大的咬合力可见一斑。这是相关研究的部分内容。考古学家认为,虽然外观上有接缝,但霸王龙的头骨无比坚硬,足以带来毁灭性的打击。霸王龙不仅能轻松咬碎骨头,甚至可以摧毁一辆车,那些不幸的受害者将遭遇重达6吨的暴击。不过,虽然多方证据表明,霸王龙咬合力惊人,但它的头骨看起来有些松散,它是怎么做到这一点的呢?答案是霸王龙的头骨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一个新的模型...[阅读全文]
2019-10-10
- 医疗领域里能否没有塑料?
- 医院里到处都是一次性的无菌塑料制品。环保人士希望能减少浪费,保持医疗卫生。我们可以主动拒绝餐厅里的餐具,但当我们不省人事,躺在手术台上时,却很难对医院里的塑料说不。一次性塑料制品正面临有史以来最严格的审查,而医疗行业是个例外,毕竟个人消费者几乎没有什么发言权。非营利组织“实践绿色健康”(Practice Greenhealth)致力于让医院更具可持续性。他们估计,一家医院产生的医疗废物有25%是塑...[阅读全文]
2019-10-10
- 格陵兰岛冰封下的隐秘世界 78年老船宛如被时光冻结
- 丹麦格陵兰岛,格陵兰岛全岛终年严寒。斯科斯比松位于世界上最大的峡湾系统上,终年气温低于0摄氏度,通常要靠着狗拉雪橇才能够进入。每年有六个星期的时间,冰层融化,船只得以进入冻结的水域。在伦敦出生的摄影师Joe Shutter就抓住这个机会拍摄了一组非凡的照片。其中一张图尤其精彩:一艘已有78年历史的帆船在冰冷的海面上航行,巨大的冰拱道让它仿佛被时光冻结住了一般。在伦敦出生的摄影师Joe Shutte...[阅读全文]
2019-10-08
- 甘肃张掖深秋迎首场降雪 雪后的祁连山壮丽妖娆
- 受寒流侵袭位于甘肃张掖境内的祁连山麓降下了首场大雪,雪后的祁连山群迤逦,银装素裹,妖娆多姿,积雪覆盖了山下的草原,兰新高铁在壮丽祁连山中驰骋,农户还没收完的庄稼闪耀着金色的光,放眼望去犹如一幅美丽的风景画,美不胜收。受寒流侵袭位于甘肃张掖境内的祁连山麓降下了首场大雪,雪后的祁连山群迤逦,银装素裹,妖娆多姿,积雪覆盖了山下的草原,兰新高铁在壮丽祁连山中驰骋,农户还没收完的庄稼闪耀着金色的光,放眼望去...[阅读全文]
2019-10-08
- 浙江仙居秋季丰收 梯田稻谷渐黄景美如画
- 仙居县朱溪镇杨丰山梯田稻谷渐黄,阡陌田垄、乡间公路和村庄交织在一起,从空中俯瞰宛如一幅美丽的田园画卷。金秋时节,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朱溪镇杨丰山上2000多亩古梯田层层叠叠,高低错落,稻浪翻滚,遍地金黄,美不胜收。近年来,仙居县朱溪镇杨丰山村党支部依托杨丰山古梯田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采用“合作社+农户+优质大米+电商”模式,发展适宜山区种植的高山生态农业、绿色(有机)农业,开发以农耕梯田和民宿...[阅读全文]
2019-10-05
- 青海唐古拉山口日出美轮美奂 蔚为壮观宛如一幅水墨画
- 2019年9月27日,青海省海西州格尔木市,拍摄的唐古拉山口日出美轮美奂,非常震撼。当日清晨,唐古拉山口云彩渐渐多起来,跟着明亮起来,浅薄处透得像纱般轻盈,只有远处山丘的线条显得更柔和、更婉转。天与地的颜色浓淡适中,云与山则动静相宜,看起来像一幅水墨山水。“唐古拉”,藏语“高原上的山”,由于终年风雪交加,号称“风雪仓库”。唐古拉是青海和西藏的分界线,海拔5231米,山口处建有纪念碑及标志碑,是沿青...[阅读全文]
2019-10-02
- 要想阻止气候变化,我们还剩多少时间?
- 9月29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将近一年之前,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提出警告称,要想在本世纪末之前将全球变暖上限控制在1.5摄氏度以内,“就需要社会的各方各面都做出迅速、深远且前所未有的改变。”那么,我们遏止气候变化的时间是否已经所剩无几了呢? 一些政治家和作家已经“缴械投降”,称如今为时已晚,人类文明已经无力完成这一任务。其他人则将这篇报告视为“战斗的号角”,从中解读出了这样的信息:要想阻止...[阅读全文]
2019-09-29
- 陈立奇:全球气候临界点将提前至本世纪中叶
- 中国首次北极科学考察队长兼首席科学家陈立奇 全球气候临界点将提前至本世纪中叶9月27日,中国第10次北极考察队完成主体考察任务返回青岛。从1999年中国首次北极科学考察,到今年第10次北极考察,20年间,北极的快速变化及其在全球气候变化中的反馈作用,一直是中国北极考察的重点。 日前,中国首次北极科学考察队队长兼首席科学家、国家海洋局极地考察办公室原主任、自然资源部海洋-大气化学与全球变化重点实验室...[阅读全文]
2019-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