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 地    图

当前位置:查字典地理网 >地理百科 >保加利亚人民共和国

保加利亚人民共和国
查字典地理网 来源|

地理百科

  •   一九二三年六月,保加利亚反动军人集团政变。建立法西斯政权。保加利亚共产党在9月起义,失败。1944年九月,苏军解放索非亚,成立祖国阵线政府。1945年11月,选出国民议会,1946年9月,废除君主政体。9月15日,保加利亚人民共和国正式成立。保共总书记季米特洛夫当选为第一任部长会议主席。自1954年开始,日夫科夫先后任保共中央第一书记、总书记、部长会议主席、国务委员会主席。保加利亚政治上处于僵化阶段。1989年,保政局开始发生重大变化,11月,姆拉德诺夫取代日夫科夫出任保共中央总书记和国务委员会主席(1990年4月改称总统)。1990年,保共决定实行多党制和市场经济,后保共也改称保加利亚社会党。11月大国民议会决定将国名改为保加利亚共和国。

  •   基本信息

       中文名: 保加利亚人民共和国 英文名: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bulgaria 所属洲: 欧洲 国庆日: 1945年9月15日 政体: 苏维埃制 执政党: 保加利亚共产党 面积: 110911.5 人口: 852.4万人(1970年) 首都: 索非亚

  •   历史

      保加利亚人民共和国2一九二三年六月,保加利亚反动军人集团政变。建立法西斯政权。保加利亚共产党在9月起义,失败。1944年九月,苏军解放索非亚,成立祖国阵线政府。1945年11月,选出国民议会,1946年9月,废除君主政体。9月15日,保加利亚人民共和国正式成立。保共总书记季米特洛夫当选为第一任部长会议主席。自1954年开始,日夫科夫先后任保共中央第一书记、总书记、部长会议主席、国务委员会主席。保加利亚政治上处于僵化阶段。1989年,保政局开始发生重大变化,11月,姆拉德诺夫取代日夫科夫出任保共中央总书记和国务委员会主席(1990年4月改称总统)。1990年,保共决定实行多党制和市场经济,后保共也改称保加利亚社会党。11月大国民议会决定将国名改为保加利亚共和国。

  •   建国前历史

      保加利亚人民共和国3保加利亚人民共和国建国前历史简况 保加利亚是一个有悠久历史的国家。色雷斯人是在保加利亚土地上居住的最早居民。公元前4世纪马其顿国王征服了色雷斯各部落。到公元前1世纪,色雷斯人又为罗马帝国所统治,大批色雷斯人沦为奴隶。著名奴隶起义领袖斯巴达克即为色雷斯 人。公元395年色雷斯人处于拜占庭帝国统治之下。公元681年,自多瑙 河北岸南下的斯拉夫人和自高加索北部西迁的保加尔人战胜拜占庭帝国,建立了保加利亚国家,史称第一保加利亚王国。1018年再次被拜占庭王国吞并。1187年通过著名贵族阿森和彼得两兄弟领导的战争,保加利亚重获解放,建立了第二保加利亚王国。1396年土耳其奥斯曼帝国占领了保加利亚。1877年爆发俄土战争,土耳其败,保加利亚于1878年宣布独立,结束了土耳其奥斯曼帝国长达500年的统治。保加利亚建立公国,开始实行君主立宪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保加利亚于1915年8月同德国签订秘密友好同盟条约,与德、奥匈、土耳其结成军事同盟。战后,根据1919年签订的纳伊和约,保加利亚作为战败国,失去了大片领土和通往爱琴海的出口。1923年6月,保加利亚军人集团发动政变,建立了法西斯政权。保共于9月领导了反法西斯政权的武装起义,但遭失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保加利亚于1941年3月加入德、意、日法西斯集团。保共、农民联盟等党派领导开展了游击战争。1944年9月9日在苏军的帮助下保共领导了武装起义,推翻了法西斯统治,保加利亚重获解放。

  •   简介

      保加利亚人民共和国1国名:保加利亚人民共和国(The People's Republic of bulgaria) (1945.9.15—1990.11)

      面积:十一万零九百一十一点五平方公里

      人口:八百五十二万四千人(一九七〇年底)

      首都:索非亚(Sofia)

      国旗:保加利亚人民共和国由三条同样大的水平横向区域组成,上部为白色,中部为绿色,下部为红色,左上方的白色区域绘有国徽。这些颜色代表自由与和平(白色)、森林与农业(绿色)和为自由战斗所洒的鲜血。

      国徽:为盾徽。蓝色盾面上为一头金狮,周围环绕着饰带和麦穗,正上方有一枚红色五角星,正下方有一金色齿轮。

  •   首府索非亚

      保加利亚人民共和国4索非亚是一座海拔550米的城市,四季气温相差不大,冬天不太冷,夏天不太热。市区所有街巷、广场、公园、机关、学校、厂矿、企业等,都掩映在一片葱绿丛中,一排排菩提树、阿拉伯橡胶树、法国梧桐树、加拿大白杨树等,整齐地排列在条条马路两旁。市区最大的公园——自由公园,是一座半人工半自然状态的公园,秀丽迷人。鲜艳的花圃,齐整的草坪,更是遍及城区每个角落,家家户户门前窗下,房前屋后,都栽种着生机盎然的花草。全市许多条街道上都设有出售各种鲜花的商店、花摊,居民们普遍喜欢种花、买花和互赠鲜花。漫步市区,几乎处处都能闻到扑鼻的花香,整个城市犹如一朵盛开的鲜花,加上那一幢幢白色或淡黄色的房舍,索非亚显得格外美观幽雅。  

      索非亚现有人口122万,城市面积180平方公里,新颖的现代化建筑群比比皆是,笔直宽广的马路纵横交错,新老 辉映的住宅区毗连成片。索非亚城市布局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每一个住宅区自成体系,犹如一座独立的小城镇,有学校、幼儿园、医疗站、商店、图书馆、饭店、娱乐场等设施。在全市600多处街心公园、马路公园以及大小公园里,耸立着许多精雕细琢的塑像和纪念碑,其中有保加利亚历代民族解放运动的先驱、才华横溢的作家和诗人,还有在为争取祖国独立自由战争中献身的无名战士。索非亚的许多花园里有精美的喷泉,条条水柱从造型为跳跃的鱼口、虾口的喷水管里射向空中,水雾在阳光映射下,现出道道彩虹,真有些让人眼花缭乱。市区和郊区还有许多温泉,泉水晶莹透亮,不含任何沉淀物,喝起来有一丝淡淡的甜味,索非亚许多居民长年饮用,这些被誉为“长寿水”的温泉水,也为游客们所喜爱。 索非亚市区著名建筑很多,有圣乔治教堂、圣索非亚教堂、波亚那教堂、德拉格勒夫茨修道院、议会大厦、国家歌剧院、索非亚大学、考古博物馆、人种学博物馆等。索非亚正是以它宜人的气候、多彩的风光和著名的古迹吸引着大量游客,使它成为欧洲著名的游览胜地。[3]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