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 地    图

当前位置:查字典地理网 >地理百科 >图们江

图们江
查字典地理网 来源|

地理百科

  •   图们江(满语:Tumen ula),位于中国吉林省东部,图们江本是中国内河,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界河,临近入海的部分则是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与俄罗斯联邦的界河。图们江发源于长白山东南部,干流全长525千米,注入东面的日本海。2012年4月国务院正式批复设立"中国图们江区域(珲春)国际合作示范区"。15世纪之前,图们江两岸由中国的少数民族女真族所领。

  •   基本信息

       中文名: 图们江 所在地: 吉林 全长: 525千米 类别: 景区 气候类型: 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   中国开发

      长吉图先导区2009年8月,国务院近日批复了《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纲要——以长吉图为开发开放先导区》

      长吉图介绍

      图们江10长吉图包括吉林省长春市、吉林市部分区域和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这也是中国图们江区域的核心地区,地处东北亚区域地理几何中心和新欧亚大陆桥中心,既有俄罗斯丰富的资源,又有日本和韩国的科技与资本,还有中国的市场与人力资源,中国最大的朝鲜族人口集中居住地延边州亦位于此。

      规划纲要

      在充分认识长吉图地区的发展基础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经过测算,提出了两个阶段的发展目标。到2012年力争经济总量翻一番,从2008年的3640亿元达到7280亿元,这需要保持年均19%的增幅。到2020年,长吉图地区实现经济总量翻两番。

      工程进度

      长吉图区域内一大批重点建设工程已经陆续启动。贯穿长吉图区域的近400公里的长春至延吉高速公路已全线通车,两地行车时间节省近3小时。

      对外道路不畅制约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17年,国际大通道畅通工程把东北亚地区6国紧密相连 。

      “对外道路通而不畅一直是制约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的关键因素。畅通国际大通道是长吉图开发开放的关键任务,也是进行《规划纲要》允许‘先行先试’的主要内容之一。”吉林大学副校长王胜今教授说。

      国际大通道畅通工程,主要指合作开发利用俄罗斯远东、朝鲜北部地区港口为导向的综合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合作项目,经蒙古国通往日本海贯通东北经济区的中蒙国际运输通道,以及通过提升和完善长春龙嘉机场通关综合能力来打造的国际空港物流通道。

      珲春示范区2012年4月,国务院正式批复设立"中国图们江区域(珲春)国际合作示范区",这标志着图们江区域国际合作和珲春开发开放进入一个新阶段。

      国务院办公厅2012年4月13日下发关于支持中国图们江区域(珲春)国际合作示范区建设的若干意见。意见以加强与东北亚周边合作为主线,以构建跨境经济合作新模式为目标,明确了珲春国际合作示范区的功能定位、总体要求、发展目标、建设布局和支持政策。

      在区域上,图们江区域的开发将与辽宁沿海经济区规划相互衔接,同时也很好地呼应了俄罗斯的远东地区发展规划,必将有力地推进东北振兴、图们江开发和东北亚国际合作进程。吉林省长春市、吉林市部分区域和延边州(简称长吉图)是中国图们江区域的核心地区。

      无国界旅游区2015年2月12日,吉林省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上表示,在图们江下游中俄朝交界地带打造一个“无国界”的图们江三角洲国际旅游合作区已经得到三国认可。吉林省已经成立了专门推进组,推动这个合作区尽早建成。

  •   出海权史

      权史简介图们江8据1886年签订的《中俄珲春东界约》,插有中国国旗的船只,可以经由图们江驶入日本海,俄国“不可阻拦”,这为中国争取到了由图们江进入日本海的出海权。1938年,日苏交战,中国的出海权被迫中止。此后70年,几经波折,中国始终未能重新行使出海权。

      珲春距离日本海最近的地方仅有15公里,图们江由这里流淌入日本海。

      清朝时期1858年到1860年,沙皇俄国武力威胁下,中俄前后签订了《爱珲条约》、《北京条约》,使黑龙江口至图们江口大约100万平方公里的沿海地区划归俄国,从而使中国失去了日本海的出海口。

      1886年,中国官员吴大澄受命与俄国重新勘定边界。抱着“一寸土地尽寸心”的决心,与俄国人展开了三个月针锋相对的谈判,签订了《中俄珲春东界约》,明文规定了,插有中国国旗的船只,可以经由图们江驶入日本海,俄国“不可阻拦”。

      条约签订后,中国沿江的各族人民利用此出海航行权,“跑崴子”(指到海参崴和摩阔崴——今俄罗斯称波塞图港,进行贸易),出海捕鱼、晒盐、经商,还曾开辟了由珲春到日本海沿岸各国的航线,广泛开展了对俄(苏)、日、朝的贸易,沟通了往来联系,进行繁忙的海上经济活动。

      民国时期民国初年的珲春资料还记载,珲春县城有码头、海运公司,并开辟内河——近海国际航线,火轮常由图们江出海,往来于日本海沿岸的元山、釜山、新潟、长崎等港,并远达上海。

      直到1938年日苏爆发张鼓峰战役,日本战败封锁了图们江口,中国才被迫停止出海航行贸易。1886年至1938年,中国共行使出海航行权52年。

      建国以后建国后,中国外交部门为维护出海权,做了大量的谈判工作。

      1964年,中国外交部又向朝方提出中国船只沿图们江出海航行的问题,希望朝方同意。朝方答复说:“朝鲜认为中国船只通过图们江下游没有任何问题!”

      1990年5月28日经苏朝两方同意,吉林省成功地进行了沿图们江入海河段的科学考察。当时担任吉林省延边州委书记李德洙上下奔走,多方联络,得到了宋健、钱其琛等中央领导及当时省领导的大力支持。

      1991年5月《中苏东段边界协议》签署,该协议明确规定,挂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的船只可以在图们江下游自由航行。

      1991年底苏联解体,俄方表示尊重苏中签署的一切有效协议,并声称不推翻苏联在与中国边界问题上的立场。

      1991年6月3日,中国成功地进行了中国第二次图们江入海科学考察,又一次象征性地行使了中断52年之久的图们江出海权。

      但是,1992年,中韩建交之后,朝鲜非常气愤,这段边界出现紧张的气氛,再加上其他各种复杂情况,致使从那时开始,一切航行、考察和出海活动,都归于沉寂和停滞。

      民间的争取活动很积极。珲春图们江日报社的副总编吕鉴与其他有识之士推动成立了“图们江开发通海促进会”,来自吉林市的商人刘崇志甚至不惜与妻子离婚,放弃生意,自己出资在边境上建立了“张鼓峰纪念馆”,到处奔走为恢复出海权而奔走。

      “社会民众了解的也不多,民间运作还需要资金、人力等方面的支持。”吕鉴说。

  •   历史简介

      图们江本是中国内河,15世纪之前,图们江两岸由中国的少数民族女真族所领。明王朝成立后通过招抚女真族,在图们江两岸设置了地方行政机构,图们江南岸亦一度为明朝领地。李氏朝鲜通过剿杀、驱赶女真部落,不断向北扩张领土,于15世纪中叶沿图们江南岸设置了六个镇,标志着图们江开始成为中朝两国的界河。

      中国与朝鲜山水相连、境土相接,历史上两国边界线之底定历经波折,屡有变迁,最终形成了以鸭绿江和图们江为界河的中朝边界。15世纪中叶,图们江流域开始成为明王朝与朝鲜的分界地,此后五百余年间,中、朝两国几次对图们江上游地区不甚明晰的边界地段做了进一步划分。时至今日,中、朝两国以图们江为限的基本界河状况未曾变动。

  •   名称介绍

      图们江位于吉林省东南边境,是中国与朝鲜的界河,下游为俄罗斯与朝鲜的界河。

      名称由来图们江1图们江在清朝时按满语读音译作“土门江”。“土门”其实并非汉语,也不是朝鲜语,“土门江”满语原称“土门乌拉(穆麟德:Tumen ula)”,其河源称为“土门色钦(穆麟德:tumen sekiyen)”,土门意为“万”,色钦意思是河源,亦即“万字江”或“万水之水”之意。光绪初年,朝鲜借“土门”这两个汉字挑起和清政府之间的领土争端,谓今长白山天池以北黄花松沟子“有土如门”,实为真“土门江”,而指今图们江为“豆满江”,是为“土门、豆满两江说”。朝鲜以二者之间地区为“间岛”或“垦岛”,为朝鲜民人私自越界垦种开脱,并且妄图借此侵占今延边地区。清廷委派官员与朝鲜方面进行了严正交涉,朝鲜方面也发现其所指的“土门江”的下游竟然流入松花江,故而不得不放弃了以黄花松沟子为“土门江”的说法。与此同时,中国方面改用与原来读音相近,但没有意义的“图们”来作为这条河流的译名;而朝鲜半岛方面则使用“豆满江(Tuman Gang)”这个名称。而后朝鲜政府被日本控制,日本加紧开展殖民工作,遂有大批朝鲜族移入延边地区之事。但在清朝政府的经略之下,日本不得不于1909年签订《中日间岛界约》承认延边地区为中国领土,中朝以图们江(豆满江)为界,并以石乙水为图们江正源(之前中国主张以红丹水即今朝鲜红湍水为正源,朝鲜主张以红土山水即今中朝边界为正源),建国后新定中朝边界时,中国边界向北退却至红土山水。

      名称释义图们江,英语Tumen River(地名单一罗马化:Tumen Jiang),满语(穆麟德):tumen ula,朝鲜与韩国称“豆满江”。(朝鲜语:두만강)。

      “图们”之名,在古籍中用字很不统一,有“统们、驰满、土门、豆满”之称,皆同音而异字,都是指图们江。据《中国古今地名辞典》记载:“ 图们”意为“万”、“众”,“色钦”意为“源”、“ 河源”,“图们色钦”即“万水之源”之意, 后来略去“色禽”,简称“图们”。

      图们江辽代称驼门。金、元称爱也窟河,其下游段称统门河。明代称啊也苦河,其下游段称徒门河。清代称河源段为大浪河, 康熙年间称土门,高宗( 乾隆) 钦定《金史语解》中称图们。1962年中朝两国协定,“红土水”与溺流水以下称图们江。朝鲜语称豆满江。

      朝鲜李朝《新增东国舆地胜览》卷五咸镜道庆源都护府豆满江(图们江):“女真语谓万为豆满,以众水至此合流,故名”。长白山:“女真语谓善颜阿林,以白色的山峰,故名,胡(女真)人奉之为神山。”《李朝肃宗实录》记载:十七年十一月丙寅:“长白山,胡人(汉族人)或称白头山,以长白故也”。

      主要支流嘎呀河,旧称十三道嘎呀河、噶哈里河(满文穆麟德:gahari bira)发源于吉林、黑龙江交界,南流经汪清县、百草沟、石岘镇,在今图们市附近入图们江。

      布尔哈通河(满文穆麟德:burhatu bira)发源于安图县,东流经延吉市,在今长安镇附近入嘎呀河。

      海兰江,亦称海兰河,辽金时称曷懒水(满文穆麟德:hailan bira),发源于南岗山,在延吉以西入布尔哈通河。

      珲春河(满文穆麟德:huncun bira)发源于珲春市春化镇境内,数源汇合,经马滴达、哈达门、珲春市,在英安镇入图们江。

      红湍水,又称红丹水,图们江正源,发源于长白山天池下三汲泡,在茂山入图们江。

  •   地理概况

      图们江3图们江发源于长白山东南部石乙水,流经中朝边界,向东北又折向东南,其干流流经和龙、龙井、图们、珲春四市。珲春市敬信镇于防川土字牌在东经130度42分,北纬42度17分处出境流入日本海。干流全长525千米。

      流域面积:中国一侧2.2万平方千米。中朝界河段510千米。土字牌以下15千米为朝俄界河段。河道总落差1200米。

      在中朝边境的一段,河的北岸是中国吉林省的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南岸是朝鲜咸镜北道。不少从朝鲜逃脱的难民(脱北者)就是在这一段边境越江而进入中国边境。不过,边境受到朝鲜人民军的严密监视下,以阻截这些难民。

  •   明朝建制

      明朝时的地方建制

      15世纪之前,朝鲜的北部领土尚未抵图们江南岸,图们江两岸一直由中国的少数民族女真族所领。1403年,明成祖朱棣即位之后,进一步加强对东北地区的经略。

      安抚女真

      首先,着力招抚图们江南、北两岸各部的女真人。1403年,明成祖下诏招抚女真吾都里、兀良哈部, “使贡献”。1404年,明王朝又招谕了参散、秃鲁兀等十一处女真人,分别为:溪关(今珲春河口高力城屯) 、参散(朝鲜咸镜南道北青郡) 、秃鲁兀(咸镜南道端川郡) 、洪肯(咸镜南道洪原郡) 、哈兰(咸镜南道咸兴市) 、大伸(亦名泰伸,朝鲜咸镜北道吉州以北五十里处) 、都夫失里(亦名海洋,吉州) 、海童(亦名海通) 、阿沙(亦名利城,咸镜南道利原郡) 、飞干合(咸镜北道镜城郡) 、阿都歌(亦名阿汉,吉州附近) 。1405 年,明廷遣使到吾音会(今朝鲜咸镜北道会宁市) 招抚了猛哥帖木儿所率的斡朵里部, 随后招谕了毛怜(今吉林省珲春一带地区)的兀良哈和兀狄哈等部。

      设置卫所

      其次,设置了奴儿干都司。都司是明廷设置的相当于“省”级的军政合一的地方政权机构,下设卫、所来行使民政管辖权。卫设有指挥使、指挥同知、卫镇抚等官职;所(千户所) 是卫的下级,设有正千户、副千户、所镇抚等官职。以上各级机构须服从明朝中央政府的统一辖制,这些行政机构所辖地区的领土主权均隶属于明。在图们江地区,明廷先后设置了如下几个卫:

      建州卫。建州卫是明王朝在东北地区建立最早、影响最大的卫。1403 年,女真首领阿哈出来明王朝朝贡,被明成祖任命为建州卫指挥使:“女直野人头目阿哈出等来朝,设建州卫军民指挥使司,以阿哈出为指挥,余为千百户、所镇抚,赐诰印、冠带、袭衣及钞币有差。” 建州卫最初设置于旧开原(巨阳城、开元城) ,即图们江以北的今吉林省珲春地区。1423 年,建州卫西迁到婆猪江(鸭绿江支流佟家江) 一带。由于朝鲜的侵犯,又于1438 年迁移至今辽宁省苏子河上游、清王朝的“龙兴之地”——兴京。

      毛怜卫。1405 年,“毛怜等处野人头目把儿逊六十四人来朝,命设毛怜卫,以把儿逊等为指挥、千百户等官,并赐诰印、冠带、袭衣及钞币有差”。毛怜卫最初设置于古庆源和斡木河之间,“其地离新庆源(今朝鲜庆兴市) 三日程也”。把儿逊又记载为“八儿速”:“兀良哈,则土门括儿牙八儿速”。“土门”即指图们江,“括儿牙”为姓氏,意为女真首领八儿速(把儿逊) 居住于图们江地区。1410 年,把儿逊被朝鲜杀害。次年,明廷任命猛哥不花为毛怜卫指挥使。明永乐后期,毛怜卫被迫迁移至鸭绿江北岸的佟家江地面,后来逐渐并入建州卫。

      古鲁浑山卫。于1407 年设置于珲春东南部地区。

      合兰城卫。于1407 年设置于图们江支流海兰江流域。

      童宽山卫。于1408 年设置于今珲春市东北约二百五十里的通肯山。“通肯山卫城,东北距县治二百五十里,在兰家子东沟与三人沟附近通肯山上。”

      禾屯吉卫。1409 年, “禾屯吉河等处女直野人头目粉甫等来朝,设禾屯吉、失里木二卫,命粉甫等为指挥、千百户、镇抚”。设于流入松花江的禾屯吉河,即今古洞河流域,在今安图县万宝镇境内。

      爱和卫。位于今图们江上游阿也苦河流域。1409 年,“爱河女直头目乞塔纳等来朝,设爱和、把河二卫,命乞塔纳等为指挥、千百户”。

      卜忽秃河卫。“卜忽秃河”是“布尔哈通河”的谐音。卜忽秃河卫设立于1414 年,位于今吉林省延边地区的布尔哈通河流域。

      建州左卫。明廷在图们江南岸曾设置建州左卫。建州左卫的先世和建州卫先世一样,元代时该部曾居住于牡丹江下游地区,元末明初始向牡丹江上游地区迁徙。1405 年,明廷“置建州左卫于朝鲜镜城阿木河”, 猛哥帖木儿被明廷任命为建州左卫第一任指挥使。关于建州左卫的初设地点,国内学术界主要有两种观点,一为始设于今图们江南岸的朝鲜会宁; 另一种观点为原本初设于朝鲜咸镜北道庆源、镜城地区,后来由于朝鲜的驱逐,被迫迁至会宁。

      为了躲避朝鲜的杀戮,1411 年建州左卫西迁至图们江北岸的凤州(也写作奉州、方州,今辉发河上游北山城子一带) , 与建州卫合置,猛哥帖木儿部与阿哈出、释家奴父子部落会合。

      1423 年,建州左卫又迁回会宁,图们江南岸的会宁地区仍由以猛哥帖木儿为指挥使的女真部所领。猛哥帖木儿死后,建州左卫北受兀狄哈的骚扰,南受朝鲜驱逐。1440 年,时任建州左卫都督佥事的猛哥帖木儿之弟凡察将建州左卫重新移至图们江北岸。从此,明王朝在图们江南岸的行政机构消失。

      管理政策

      明廷对所置各卫实施的是“因其部族”“官其酋长”, “给予印信,自相统属”的管理政策,各卫主要行政长官均由皇帝颁旨任命。仅建州卫,明廷就先后委任官吏达400 余人次。以上各卫、所均须服从明廷的辖制,有战事时各卫、所的武装力量均服从于明廷调配,其中建州卫和毛怜卫屡建功勋。各卫之间发生矛盾,也由明廷出面调停处理。

      此外,各卫还要向明廷定期缴纳土特产品。明廷对各卫缴纳“贡赋”有严格的规定:须按时纳贡,不得违期,违者治罪;不按规定条例贡赋,则依法惩处;“贡到方物,例不价”。需注意的是,各卫、所向明廷缴纳“贡赋”是纳税,其表现形态为上税,是子民向政府尽义务,其性质不同于明王朝的周边藩属国向明廷朝贡的“献方物”。图们江流域各卫、所辖下的女真人均为明王朝子民,由明王朝子民居住和治理的图们江地区当然是明王朝的领土。

      综上,明王朝在图们江流域设置了以卫、所为形式的地方行政机构,虽然各卫、所的首领和高级官员都由原居于该地的女真部落首领担任,但这些地区均在明朝中央政权的统一辖制之下,其行政主权隶属于明王朝。明廷以委派女真首领为各卫行政长官的方式,行使中央对边疆地区的行政管辖权。

  •   朝鲜置镇

      朝鲜于南岸置六镇

      界线形成

      历史上,朝鲜曾多次向中国提出过领土要求。735年,唐玄宗应新罗之请将大同江以南之地相送。993年,辽圣宗“取女真鸭绿江东数百里之地”赐于高丽,高丽在鸭绿江南岸的女真聚居地筑城始于此。1368年,明王朝建立之始,已经进入末世的高丽向明廷提出将铁岭(今朝鲜咸镜南道与江原道之交界岭)以北的土地划归其所有,被明朝拒绝。明太祖朱元璋指出,中原皇朝在“铁岭已置卫”,高丽此举属“自生衅端”,命礼部转告高丽国王“安分毋生衅端”。

      事实上,高丽朝时期朝鲜的北部疆界尚在今朝鲜咸兴以南地区。朝鲜李朝建立后,通过驱逐女真人,使本国疆域不断向北推进,一直拓展到鸭绿江、图们江两江流域。明廷虽招抚了图们江流域的女真部落,却不保护女真人利益,满足于朝鲜的“事大至诚”,同时忙于安抚周边,任凭朝鲜将图们江南岸的女真领地尽收囊中。最终,建州左卫由图们江南岸迁至图们江北岸,致使明王朝在图们江南岸的领土尽失。15世纪上半叶,朝鲜将其东北边界北拓到今图们江中下游南岸地区,先后设置了六个镇。可以说,图们江南岸朝鲜六镇的建立,标志着中、朝图们江边界线的最初形成。

      朝鲜在图们江南岸所置六镇

      朝鲜在图们江南岸的女真属地建立六镇,始于猛哥帖木儿被害之后。诱杀把儿逊后,朝鲜不敌女真部落的报复,于1410年将庆源府移于镜城,“兵马使无与守者,遂罢其镇”。猛哥帖木儿遇害后,建州女真实力大为削弱,1434年朝鲜趁机迅速将庆源府北移至苏多老;将原置于石幕的宁北镇移至伯颜愁所,后又移至阿木河(斡木河),置会宁镇。1435年,朝鲜在伯颜愁所的宁北镇设钟城郡,以镇节使兼知郡事,后将该郡移至愁州,升为都护府。1437年,朝鲜于孔州置庆兴郡,后升为都护府。1440年,朝鲜于多稳置稳城郡,“徙庆源及吉州以南,安边以北各官户实之”,翌年升为都护府。1449年,朝鲜于石幕增设富宁镇。

      至此,朝鲜在图们江中下游南岸地区置成六镇,并采取了招募民夫修筑邑城、设置镇堡等措施来巩固对新开拓地域的管理。朝鲜沿图们江,从会宁的秃山烟台起,直至庆源训戎镇修筑了数百里长城和数十个城堡,并颁布实施优惠政策动员南部地区人口向六镇迁移,不断加强北部六镇地区的防卫和开发。

      可以说,朝鲜沿图们江南岸设置会宁、富宁、钟城、稳城、庆源、庆兴六镇,标志着今图们江中下游地区的中、朝两国东段边界线的形成。《李朝世宗实录》曰:“新设四邑,我祖宗肇基之地,以豆满江为界……豆满江,天所以限彼我也。”

      此外,在图们江南岸建置六镇的同时,朝鲜还在鸭绿江中上游南岸先后设置了西北四郡,即:闾延郡(1416)、慈城郡(1433,闾延郡西南)、茂昌郡(1440,闾延郡东南)、虞芮郡(1443,闾延郡西南、江界和今楚山之间)。并在以上地区也修筑了城堡,总计16座大城,25个小堡,将朝鲜内地的居民大量迁入以实边。至1443年,朝鲜将鸭绿江南岸地区纳入了版图,鸭绿江随之成为中、朝两国西段边界的界河。

      综上,15世纪中叶起,中、朝两国政府虽未以公文形式明确约定国界线,但图们江和鸭绿江事实上已开始成为双方认可的习惯上的天然分界线。

  •   森林公园

      简要介绍图们江5图们江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吉林省珲春林业局敬信林场,1997年建园,面积为32678公顷。该园东与俄罗斯接壤,界长55千米;西南边以图们汇为界与朝鲜为邻,界长75千米;北靠珲春市板石镇。公园是以森林景观和森林游憩文化为主题,以山水为依托、以民俗氏风为重点、以边境风光为特色,融观光旅游、生态保护、休养度假、娱乐健身、跨国旅游、边境贸易等综合功能为一体的国际性森林公园。

      地理位置公园距日本海较近、气候属中纬度中温带近海季风性气候,冬暖夏凉、山清水秀,景色宜人。位于中、俄、朝三国交界处、距珲春市区75千米的"东方第一村"--防川是闻名海内外的东北亚"金三角"辐轴中心。从防川的"土 字牌"沿江而下15千米便到达碧波浩淼的日本海。

      旅游资源图们江国家森林公园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有以林海雪原为代表的自然生态 旅游资源;有以防川省级风景名胜区为代表的防川"一眼望三国"边境自然风光和荷花、沙丘等生态旅游资源;有以朝鲜族、汉族民族风情为代表的民俗旅游资源;有以张鼓峰、土宇阶等边关风 貌为代表的自然人文旅游资源:有中俄、中朝边境旅游资源;有中、俄、朝跨国旅游资源。此外还有当时在中国引起极大反响,在中朝人民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的斗争中,只身闯入哈尔滨火车站击毙伊藤博文的安重根义士的故居,它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

      凉水断桥

      图们江6位于图们市凉水镇图们江上,距离图们市26公里。图们凉水断桥与朝鲜稳城郡的稳城断桥本是一座大桥,1936年施工,1937年5月竣工,桥长525米,宽6米,桥墩21个,修桥目的是日本侵略者把在中国掠夺的物资通过朝鲜运回国内。1945年8月13日,东北抗日胜利前夕,日本侵略军不甘心自己的失败,派遣特务把此桥炸毁,桥龄只有8年。站在图们凉水断桥上,可一睹一江之隔的朝鲜稳城郡城区及朝鲜著名的王在山革命事迹地纪念塔的全貌。凉水断桥是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图们口岸

      图们江国家森林公园图们口岸是国家一类国际客货运输口岸,是吉林省唯一有公路桥、铁路桥与朝鲜相连的口岸,也是国家第一批批准的“中外籍人员出入境陆地通行口岸”。口岸国门高13.77米,建于1988年。国门两侧刻有反映中国人民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热爱和平、珍惜友谊为主题思想的浮雕。可以登上国门眺望朝鲜南阳城市风貌,领略异国自然风光,国门附近有边防宾馆、图们江旅游观光纪念品商店和饮食业等旅游服务设施。国内外游客尤其是韩国游客到延边来,国门是必游景点。

      饮食文化

      这里的小吃和烧烤,特别是羊肉串非常可口,还有狗肉火锅非常过瘾。

      附近景点

      防川,红旗村,井泉,六顶山,渤海墓群,龙虎石刻,城子山山城,墩台遗址,人民公园,干沟子山城,延边古长城,浴池山,小山度假村,玄武岩柱石,草帽龙泉,师恩纪念碑,敖东城,延吉道尹公署楼,六顶山风景区, 明月湖,满天星风景区,边墙,仙景台自然风景区,帽儿山国家森林公园,天佛指山自然保护区,图们江国家森林公园,白河自然保护区,黄泥河自然保护区,正觉寺,萨其城。

      旅游线路图们江国家森林公园融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为-体,现已推出了几十项观光旅游项目。鸡鸣闻三国,莲花湖公园、沙丘公园、望海阁、土牌、安重根遗址、UN世界公园集特、奇、美为-体、日益受到海内外游客的青睐在边境旅游方面、已开通了珲春--斯拉夫扬卡二日、三日游。珲春--斯拉夫扬卡--莫斯科十日游,珲春--海参威--莫斯科--圣彼得八日游,珲春--朝鲜罗津先锋市二日至七日游。

  •   河流特色

      图们江2图们江,在朝鲜也叫豆满江,是中朝两国的界河。千百年来,这条江水不仅凝结了中朝两国人民的友谊,也抚育了两岸的大地,造就了东北亚地区一方的历史文明。从和龙市出发,经仙景台、南坪口岸,沿图们江直至图们江源头,这也是一条去往长白山的旅游公路,沿途景点之多,景色之奇,有很多的第一,让人倍感新奇,堪称延边旅游之绝。

  •   流域详解

      支流

      滞道平均坡降1.6%,沿途接纳10公里以上的支流180条,30公里以上的支流30条。主要支流:中国侧有红旗河、嘎呀河、珲春河等;朝鲜侧有西头水、延面水、城川江、会宁川、五龙川等。图们江与红旗河汇流处以上河源区,为长白山主峰地域,崇山峻岭 ,森林茂密,人烟稀少,交通不便。

      上游

      图们江4河流穿行于玄武岩熔台地的深谷中,谷深达百余米,河道坡度陡,平均坡度下降2%。水流急,河槽窄深,河底多大孤石,水声轰鸣,数里可闻。三合镇以上为上游,有两条源流:红土水和溺流水。红旗河口以下平均水面宽约50-100米,河道坡降陡,平均坡降为2.36‰,水流湍急,水量足,丰枯变化小。上游两岸山势陡峻、多峭壁。山地多次生林,河道异常弯曲,河槽宽窄不一,狭窄地段,洪水水面仅宽190米,开阔地段龙渊洪水水面可达1000米。

      中游

      三合至甩弯子为中游,河谷逐渐开阔,流域面积约增加两倍,水量猛增。河面展宽,水流变缓,平均水面宽60-240米,水深约1.2-3米。汛期水位猛涨猛落,变化急剧,经常造成洪水灾害。山地森林逐渐减少,沿江人烟密集,两岸多农田,交通方便。开山屯镇至图们江一带,形成较宽的河谷盆地,河床为沙卵石,局部弯曲段冲刷剧烈,多汊道、沙洲。嗄呀河汇入后,河面展宽。

      下游

      甩弯子以下为下游,进入珲春河谷平源,地势开阔平垣,坡度减缓,河面宽阔,水流平稳,水量大增,河道平均坡降为0.2‰~0.1‰,水面宽为240-250米,河道水流主淄易左右摆动,江中形成岛屿和沙洲。

  •   界务条款

      图们江中韩界务条款

      1909年,日本与清政府谈判解决清韩边界划分问题。双方签订了《图们江清韩界务条款》,其中明确规定:图们江为清韩两国国界,并以石乙水为江源。

      图们江71907年8月,日本派人闯入我吉林省延吉县龙井村,擅自成立日本朝鲜统监府派出所,制造所谓“间岛问题”(时日韩称中国吉林省延吉、汪清、和龙、珲春4县为“间岛”),企图分割中国领土,引起中日交涉,历两年之久。双方几经谈判,终成协议。1909年9月4日,清政府外务部尚书会办大臣梁敦彦与日本驻华公使伊集院彦吉于北京签订《图们江中韩界务条款》,又称“间岛协约”。 共7款。附中日往来照会各1件。主要内容:

      1、以图们江为清韩两国国界,其江源地方自定界碑起至石乙水为界。

      2、开放龙井村、局子街、头道沟、百草沟,允许外人居住及贸易。

      3、在图们江以北开垦的土地上,仍然允许韩民居住。

      4、居住该地的韩民须服从清国法律,归清国地方官宪管辖与裁判,与清国人同样履行纳税义务及听候其一切行政处置。

      5、间岛内韩民所有土地房屋,可与清国人民财产同样受到保护。在图们江沿岸设渡船,双方人民可自由来往。

      6、将来把吉长铁路延长到延吉南境,在韩国会宁同韩国铁路接轨。

      7、韩国总督府及其文武各员于两个月内撤离。同时在上述通商地点开设日本领事馆。

      条款签订后,日本企图分割中国东北领土的野心未能得逞。

  •   联合国规划

      图们江91992年,在中国、朝鲜、韩国、俄国和蒙古国的共同建议和参与下,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制定了图们江地区发展规划,对图们江沿岸进行积极开发。中国已在位于图们江下游的珲春市设立珲春边境经济合作区,朝鲜也把靠近图们江的罗津和先锋两市划为罗先直辖市,指定其为经济特区,引进外资加以开发。

      同时,为了在豆满江河口附近的北朝鲜方面有连接北朝鲜铁路和俄罗斯西伯利亚铁路的“豆满江站”,两国间的铁路因为轨距不相同,在这里旅客列车交换转向架,货物列车货物的倒装被进行。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