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 地    图

当前位置:查字典地理网 >地理百科 >肇庆宋城墙

肇庆宋城墙
查字典地理网 来源|

地理百科

  •   肇庆“宋文化”景点之肇庆古城墙,位于广东省肇庆市端州区宋城路南侧,南邻西江,始建于宋政和三年( 1113年),周长2801.2米;披云楼附近城墙高出地面约10米,南城墙高出城内地面6.5米;东城墙长403.4米,宽8.47米至9.14米;西城墙长376.9米,宽度16.1米;南城墙长992.3米,宽8至10米;北城墙长1028.6米,宽度8至11米。城墙两边为砖墙(中间填土),厚 0.6—1.2米。城墙外围有28个突出的城垛。

  •   基本信息

       中文名: 肇庆宋城墙 所在地: 广东省肇庆市 始建于: 宋政和三年( 1113年) 周长: 2801.2米

  •   作用

      另外,古城墙在历史上防水患多于御敌,所以从明代开始,便将河堤与城墙相连,这样对保护城里百姓的人身和财产安全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从筑墙后的777年间,记载西江洪水为患的有104次,联围缺口13次。特别是在民国四年,西江河水暴涨,城外是汪洋泽国,城内却安然无恙,可见古城墙的建造不但起到了御敌作用,更显抗击洪水的功能。

      民国十三年至十五年(1924-1926年),由于事变愈剧,冷兵器世代结束,城垣占地面积广,平时即为交通的障碍,战时又无防守的可能,于是有拆城的提议。广州开先河,其他城纷纷效仿。当时的肇庆修理城壕公所总理梁赞,曾两度上书西江善后督办李济深,以“城墙一拆,田园店墓,顿成泽国”申述城墙在防洪和文物保护方面的重要性,力陈拆墙之弊,后经议定,保住了城墙。但城墙上的城门楼、角楼、雉堞、瓮城被全部拆毁,用以填塞城门和护城河以利交通,城墙除披云楼段外全部拆低了约七市尺。

  •   历史沿革

      肇庆是历史悠久的岭南名郡,位于广东省中西部,西江流域中下游,扼两广交通咽喉,控西江干道,历代为兵家必争之地。在宋代以前,肇庆没有城墙,1041年,广西部落首领侬智高起兵反宋。1052年,他率军沿西江挥师连续攻陷邕州(今南宁)、封州(今封开)、康州(今德庆)等州府后直逼端州(今肇庆)。当时的端州守臣丁宝臣,因无城可守而竟仓惶而逃。后来,朝廷派大将军狄青才平定了这场叛乱。鉴于这一历史教训,为抵御敌兵,知州江柬之在宋皇祐三年(1053年)根据建城要依山靠水的原则,修筑土城。城池坐北向南,背靠将军岭,面向西江河。将州衙、县署所在的两个小土岗及南面部分溪塘用城墙围起来,并在城西三台岗建真君堂、三圣堂等道教寺院,开始了官廨与道观为主的府城建设,当时土城也叫“子城”,主要目的是为了守护府衙。

  •   宋城墙简介

      肇庆宋城墙1城墙体上有宋、元、明、清、民国历代的青砖,甚至保留了整段宋砖筑砌的城墙,宋代青砖规格为:360×180×60(毫米)。砖有九种不同的规格,是历史上多次修葺的证据,明清两代历经近20次修聋,堪称“砖的博物馆”。宋代的城墙开四门:东曰宋崇、西曰镇南、南曰端溪、北曰朝天。城门之上各有城门楼1座,四门之外有瓮城,城墙四角各有角楼1座,城外还有护城河。端州宋城墙因保留了广东唯一的、全国极少见的主体及城周基本完整的宋代砖城墙,于2002年被列为第五批全国重点保护单位。

  •   重建

      1987年至于1996年间,肇庆市人民政府为保护名城的标志性建筑,发展旅游事业,曾多次拨专款抢修北段城墙,本着“整旧如旧”、“恢复原貌”的修缮原则,恢复了“朝天门”、墩台和雉堞,并重建了披云楼,使肇庆古城墙得以重现,肇庆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得以再度辉煌。

  •   重筑扩建

      宋政和三年(1113年),知州郑敦义在旧城的基础上周密规划,精心设计,重筑扩建后,改土城为砖城,城墙周长七百四十二长八尺、厚一丈五尺、高二丈二尺、城有四门,分别是宋崇、镇南、端溪、朝天。整座城墙建有护城河、水门、吊桥、瓮城、城楼、敌台、角楼、敌楼、点将台、马道、垛口、女儿墙以及漆木、擂台撞车、叉竿、飞钩等一系列守城器械和防御设施。城上还有大小炮台二十多座和兵房多间。北城墙西段有披云楼可俯视城内外,监察敌情。城南东段有始建于清朝的文昌阁望西江南北,这样就形成了一座完整的防御体系和作战指挥中心。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