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 地    图

当前位置:查字典地理网 >地理百科 >贡山县

贡山县
查字典地理网 来源|

地理百科

  •   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地处滇西北怒江大峡谷北段,位于东经98。08′-98。56′,北纬27。29′-28。23′之间,东与云南省德钦、维西两县相连,南与怒江州福贡县相邻,北与西藏自治区察隅县接壤,西与缅甸联邦毗邻,国境线长达172.08公里。全县地势呈"三山夹两江"高山峡谷地貌,最高海拔5128米,最低海拔1170米,海拔高差达3958米,立体气候和小区域气候特征明显,年平均气温16°C,年降雨量在2700-4700毫米之间,空气湿度达90%以上,日照时数1100-1400小时,无霜期280天。

  •   基本信息

       中文名: 贡山县(指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 所属地区: 云南·怒江 下辖地区: 1个镇,4个乡 面积: 4506 人口: 34240 地理位置: 云南省西北部 著名景点: 碧罗雪山、高黎贡山、担当力卡山、怒江、独龙江 电话区码: 0886 邮编区码: 673500 行政类别: 自治县 车牌代码: 云Q 气候条件: 34240

  •   交通运输

      贡山县5按照"南下北上,东进西出"的建设思路,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大内需、在边境地区实施"兴边富民"工程等重大历史机遇,先后修通了瓦贡公路贡山段、独龙江公路、贡丙公路、丙察(丙中洛-察隅)公路、丹珠公路等重要公路,沿江一线的公路(腊早-丙中洛)完成了油路改造,目前加紧实施的项目是德贡公路,已完成前期工作,计划在年内开工,该公路的修建,将打破贡山道路交通口袋底现状,促进"三江并流"世界自然景区开发,推动项目所在区域的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据统计,截止2006年初,全县公路通车里程达571.36公里,乡道181公里,专用公路212.1公里,四级以上公路里程319.16公里,等外公路252.3公里。在桥梁建设方面,建成了一批江河吊桥,完成,目前全县跨怒江和独龙江吊桥共有23座,全长3195.2米。努力实施村村通工程,全县已实现乡乡通公路,26个村委会中有20个通公路,通车率达77%。全县路网密度达12.55千米/百平方千米,交通对经济发展的"瓶颈"制约得到缓解,改变了过去人民群众出门就爬山,运输靠人背马驮,过江靠划船过溜索的状况。

  •   人口民族

      全县辖四乡一镇,26个村委会,两个居委会,242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4240人。境内居住着独龙族、怒族、藏族、傈僳族等15种民族,少数民族人口32954人,占总人口的96%,其中独龙族5288人,怒族6071人。国土总面积4506平方公里,人口密度7.6人/平方公里。

  •   农业经济

    贡山县8 农田基本建设比解放初期大幅度增长,截止2005年,贡山县耕地面积达45771亩,其中旱地41863亩,人均耕地1.7亩。农业科技推广力度不断加大,先后成功引进玉米、水稻、小麦、油菜、蚕豆等蔬菜水果优良品种上百种,各种高产栽培技术数十种。目前,玉米最高亩产达723.5公斤;水稻最高亩产达719.3公斤;粮食产量最高达300万公斤,均比解放前翻了几翻。农作物平均亩产为178公斤,比解放前增168公斤,农业经济总收入3228万元,人均纯收入达814元。农业人才队伍不断壮大,现在的县农业局有职工78人,拥有作物栽培、植物保护、园艺、农业经济管理等大中专毕业人才75人,设立有十几个科室。

      畜牧业:解放初期,贡山县仅有大小牲畜329头(匹),且牲畜种类极少,经过五十年的励精图治,畜牧业现已成为自治县一个支柱产业。截止2005年,全县有大小牲畜58921头(匹),比1953年的7071头(匹)增加51848头(匹),增长8.3倍。2005年,贡山县肉类总产量达1564吨,畜牧业总产值达2547.27万元,占农村经济收入的28%,畜牧业人均收入198.27元,在农民人均收入中占25.98%。

  •   历史沿革

      贡山县1 贡山县,因高黎贡山而得名。西汉时为越嵩郡边徼地。唐南诏时属剑川节度。宋大理时属谋统府管辖地。元属临西县,属丽江路军民宣抚司。明为维西康普、叶枝土千总管辖,属丽江军民府。清属丽江府维西厅;乾隆年间,北段受西藏察瓦龙土千总管辖,南段为维西康普、叶枝土千总管辖;雍正元年(1723年)“改土归流”后直属维西厅。 民国元年(1912年)为兰坪营盘街“殖边总局”管辖,置菖蒲桶殖边公署;民国二年(1913年)置菖蒲桶行政委员会;民国五年(1916年)改菖蒲桶行政委员公署,后置贡山行政区;民国七年(1918年),归属维西县;1922年置菖蒲桶行政区,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设贡山设治局。

      贡山县21949年8月25日和平解放,1950年3月11日成立贡山临时政务委员会,同年4月8日成立贡山县人民政府。1956年10月成立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

      1997年辖1镇、4乡:

      茨开镇 面积779平方千米,人口1.1万人。辖满孜、茨开、嘎拉博、丹珠、双拉娃、吉速底6个村委会。

      普拉底乡 面积422平方千米,人口0.7万人。辖力透底、腊咱、禾波、补久娃、咪谷、其达6个村委会。

      捧当乡 面积488平方千米,人口0.6万人。辖闪当、马西当、永拉嘎、迪麻洛4个村委会。

      丙中洛乡 面积823平方千米,人口0.6万人。辖丙中洛、双拉、甲生、秋那桶4个村委会。

      独龙江乡 面积1994平方千米,人口0.4万人。辖孔当、孟当、迪政当、龙云、献九当、马库6个村委会。

      贡山县3 以上区划名录、面积、人口数据根据《中国政区大典》,资料截止1997年。

      2000年,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辖1个镇、4个乡:茨开镇、丙中洛乡、捧当乡、普拉底乡、独龙江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34746人,其中:茨开镇12460人、丙中洛乡6062人、捧打乡5807人、普拉底乡6248人、独龙江乡4169人。

      2001年,全县辖1个镇、4个乡、个民族乡:茨开镇、普拉底乡、捧当乡、丙中洛乡、独龙江乡。

      2003年末总人口3.462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84万人,占83.8%,独龙(0.51万人)、怒(0.63万人)、傈僳(1.79万人)、藏(0.16万人)族为世居民族,人口3.25万人,占总人口的95.5%。

  •   电力能源

      贡山县6 至2005年末,全县共有小(微)型水电站10座,总装机容量6067.5KW,比1978年的326KW增长18.6KW,年发电量达到1680万度,基本实现电力自给,以普拉河电站和独龙江五座微型电站为代表的县域水电能源供给体系初步形成。电网建设通过一、二期农网改造工程和城网改造工程,建成了由福贡马吉至茨开110千伏输电线路、覆盖怒江沿江三乡一镇的35千伏输电线路等组成的骨干电网,为全面开发水能资源铺平了道路。

  •   自然资源

      贡山县4 县内资源丰富,已查明的矿点38处,其中锡矿5000多万吨,铅锌矿44万吨,羊脂玉大理石10亿立方米,硅矿100万吨。大小河流42条,年径流量577亿立方米,水能蕴藏量1368.6万千瓦。全县森林覆盖率为77.2%,县内的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面积24.3万公顷,占整个保护区面积的三分之二,占全县总面积的55.6%。

      区内野生动植物物种非常丰富,目前已知的保护区种子植物有163科764属2686种;哺乳动物有8目25科74属192种;鸟类269种;昆虫1690种,隶属20目167科。其中地方特有的野生植物239种,隶属103科14属,特有野生动物17种,素有"南北动植物的走廊"、"第四纪冰川活动时期原生物的避难所"、"世界意义的陆地生物多样性关键地区"和"有色金属和动植物王国"之美誉。

      全县40%左右的面积属于规划中的"三江并流"风景名胜核心区。首批规划认定的景区有5个片区49个景点(不含独龙江),其中特级景点3个,一级景点8个,二级景点18个,三级景点20个。由于地处中缅、滇藏结合部,多民族杂居,天主教、基督教、藏传佛教、原始宗教四教并存,使贡山成为多民族文化与东、西方宗教文化交汇的地方。这里民族节日众多,民族文化异彩纷呈,有独龙族"开强瓦"节、怒族"仙女"节、傈僳族"阔时"节……丰富的"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资源和多元的民族文化在这里沉淀,使这里成为集世界自然遗产和独特民族文化为一体的"三江明珠"。

  •   辉煌成就

      五十年来,贡山各族群众在上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团结一心,同甘共苦,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特别是2002年三江并流地区被世界教科文组织认定为世界自然遗产以来,贡山县委、县政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抓住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和带领全县各族人民,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克服了发展中遇到的诸多困难,进一步理清了思路,明确了目标,打牢了基础,培植了产业,开辟了稳定的财源,拓宽了农民增收的渠道,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精神文明建设、民主法制建设和党的建设得到加强,取得了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族团结、边疆稳定的巨大成就,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开始步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三江明珠品牌响彻云霄。自从三江并流地区申报世界自然遗产成功,贡山县委、县政府就在思考该打什么牌,才能让贡山在异彩纷呈的三江地区更加引人注目,通过集思广益,深入调查研究,作出了打造"三江明珠"旅游品牌,走生态民族文化旅游发展之路的英明决定,提出了建设"生物经济强县、矿电经济富县、民族文化旅游活县"的战略目标。历史与实践证明,这个战略决定是正确的,是符合贡山实际的,是真正能为贡山人民带来实惠的。现在,贡山已成为全省旅游的前沿阵地,成为怒江的龙头,更成为三江并流地区一颗璀璨的明珠。反映我县解放以来所取得的新成就的专题片、纪录片以及宣传我县自然风光、人文景观的图片、文章、音像制品如雨后春笋般在诸如中央电视台、云南电视台等权威媒体刊播,标志着三江明珠的知名度和影响力空前提高,贡山正以崭新的面貌展现在世人面前。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综合经济实力显著提高。截止2005年底,全县国民生产总值为14151万元,比1978年的343万元增长13808万元。按总人口3.46万人计算,人均生产总值达4090元(493美元),胜利完成了跨越400美元温饱线的基本目标;地方财政收入1146万元,比1978年的1.6万元增长1144.4万元,增长716培;农民人均经济纯收入814元,比1978年的107.24元增长706.76元;各项税收收入达4594347.55元,比1994年增长了2.7倍多,平均增幅达13.82%,达到了贡山国税史上的最高点。经过贡山各族人民群众五十年前赴后继的奋斗,今天,我县的基础设施建设大大改善,全县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

  •   通讯事业

      贡山县7 954年4月成立贡山邮电营业处时,全县只有一部15W发报机和收讯机,如今,基本形成了光纤通讯、微波通讯、宽带网通讯相结合的完善的通讯网络。沿江四乡均开通了程控电话和移动电话。2004年,独龙江卫星移动电话的开通,结束了独龙族没有通讯的历史,也标志着贡山县的通讯事业迈上了新的台阶。目前,贡山县固定电话用户达2395户(2004年),移动电话用户达2200多户。同时,广播电视事业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覆盖率分别达到84%和87%,现在,贡山县城的电视用户可收看16个频道的节目,各乡镇也能收看到4-7个节目。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