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 地    图

当前位置:查字典地理网 >地理百科 >胶河

胶河
查字典地理网 来源|

地理百科

  •   胶河自高密市柏城镇空冲水村南入境,流经柏城镇、朝阳街道、夏庄镇、胶河疏港物流区,在东风村汇入胶莱河。在高密市境内长62.5公里,流域面积202.4平方公里。

  •    中文名: 胶河 所在洲: 亚洲 流经区域: 出王五水库从北侧流经李家营、柏城、姚哥庄、朝阳、夏庄、河崖6个镇街道办事处,继续流至东风村东出高密市,复入市,于花园村汇入南胶莱河。 流域面积: 608 地理位置: 高密市 长度: 106.5 平均流量: 1.01亿立方米

  •   人文景观

      千古地标于疃,位于高密市区东北约9公里胶河右岸。但就是这样一个普通村庄,却被许多地理名著、权威文献及胶河沿岸各地方志和专门资料特别记载,足见其地理位置的重要。前文提及,古今胶河自源头至于疃,其走势并无大异。而自于疃始,胶水或直达“深渊”,或入泽“北入新河”“入北海”;或“筑鱼潭堤,令西北流”,将古湖泊“淤成高埠百有余顷”;或“鱼潭堤决,复流东北”,使胶水相易胶河。于疃成了千百年来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与先人共同演绎胶河变迁、古湖泊由盛及衰终至堙灭的历史见证。

      于疃,本名“鱼潭”、“鱼潭口”。口者,河口之口,入湖(夷安泽)之口;潭者,深水之池,喻古湖泊之深;鱼者,言潭中富鱼,誉“佃渔之利”。随着暖湿多雨向干旱枯水的大气候转变,尤加元代至元十九年(1280年)阶梯式胶莱运河开通,夷安泽湖水锐减,另有胶河挟大量泥沙侵入,鱼潭渐淤,成“淤潭”;而随着湖水的步步衰败退缩,胶河河道慢慢显露成型,鱼潭成为河道之一部而被淤成河滩,称“淤滩”;湖退河成,此长彼消,淤滩年增岁长,以堤相隔,终成田亩,曰淤疃;可见,先鱼潭、而淤潭、再淤滩,后淤疃,最终雅化为今之于疃,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进程的。

      先人择居高密历史悠久。据考古证明,远在5000年以前,先人即择胶水而居,繁衍生息。至春秋时期,已形成较大人口聚落数处,尤以夷维(今高密市治)为巨,时称齐国“大邑”。齐国名相、先哲晏婴即生于斯,而功于齐,其不朽业绩在中华民族史上留下了光辉的篇章。自西汉始,县治多设于胶水之侧,如胶西城、义城(又名古城)、故献、夷安城等。至唐武德六年(公元623年)夷安城最终成为高密之永久治所,更因形胜而享“凤凰之城”、“凤凰城”、“凤城”(见“凤凰城考”)之美誉,实为世代高密儿女的骄傲。

      地名文化 《太平寰宇记》云“水色如胶,故名胶河。”北魏孝庄帝永安二年(公元529年)置胶州。《学古编》:“初置胶州......以胶名州始此。”胶西(古郡、国、县名)、胶河(县名,1948年置、1953年撤)、胶南均以胶河为名。而平度在隋、唐、宋、元诸朝的数百年间,概以胶水县为名。进而,胶州湾亦以水、以州为名。

      十分有趣的是,胶河以东自古皆以胶为名,时至今日,胶州仍因古名。而胶河以西概称密(诸城古时称密州、高密郡,昌邑东部及平度西部称下密),高密至今仍以密称。一河相润,况高密受胶河影响甚于胶州,缘何东“胶”西“密”、“胶”东不“胶”西?这不啻是一个千古不解之谜。

      胶河名胜有宋以来,各县风景名胜,多八景之说。而早时高密八景之“长陵春色”、“东浦荷香”、“古城晚照”、“晏冢穹碑”和胶州八景之“胶河澄月”皆与胶河有关,现略述于后,权做寻踪怀古吧!

      长陵春色旧志载,长陵在“县东三里,南北绵亘数里,状若长蛇。峦开耸翠,树木阴翳,野鸟飞空,百卉争艳”。长陵即东岭,古称莺来岭,东临胶河。旧时长陵“莺声柳色”已风光不再,今已成为市区,并设省级经济开发区于此。

      东浦荷香东浦位于“县东北三十里,汇水成潴。香荷盈浦,花红数里”。有先生说,东浦约在今夏庄泊子一带,而笔者认为,再东数里,土层土质为粘土的陈家屋子至大栏一带,更应该成为东浦荷香的景观所在。然浦已无,荷不再,“翠荷开十里”已被优质蜜桃之乡的桃花所取代,只是“盈盈香未已”。

      古城晚照旧志载,古城在“县西北二里”,“唐武德三年(公元620年)改郡为州,复置高密县,寄治义城堡,六年并胶西移治夷安城”,该城历时四年即废。义城,仁义之城、兄弟之城也。试想,胶西县允高密在其辖夷安城之侧设治,又一“寄”字,非“义”安能设此?!如今,“古城”早已鳞次栉比,融为市区。上世纪90年代初建于此处的凤凰公园,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上佳去处。

      晏冡穹碑清康熙志云:“县南三十里,古胶西城之左,晏冢在焉。......迄今苔土埋翳,碑断庙圮,无复旧观矣。”晏冢即晏婴之衣冠冢、纪念冢,并非真正的葬身墓地。冢前有碑,曰“穹碑”。何朝何人为晏婴设冢立碑,碑缘何只一“穹”字而无碑文,皆无考。庙即冢前之晏王庙。而今,冢、碑、庙已荡然无存,惟汩汩胶河却留着千古的记忆。

      胶河澄月为胶州旧八景之一。知州周于智赋诗云:“一片晶光映碧流,长川夜色尽澄秋。浮槎从此淩波去,定到清虚府里游。”这里的浮槎,系指来往于海上和天河之间的木筏,联想今之飞船,恐不过份。清虚府含“太清”、“太虚”二词,意指天空、天宇、天府。近人虽有以胶河水患而对该诗持批判态度者,然笔者想,如同黄河一样,胶河虽利害同在,仍无损于其家乡母亲河的博大、仁慈与美丽!

      然今人以现代景观补其缺憾,以提升现代城市的品位与魅力,实为当然之举。笔者想,决策者若取匹夫管见,审慎筹划,徐图实施,在胶河一线形成一批新的自然与人文景观,如南天碧波(王吴水库附近)、白羊(杨)玉带(柏城白羊山至姚哥庄大桥一线)、凤鸣朝阳(东部滨河处标志性雕塑)、白果伫水(王党银杏树及临河景区)、红粱桃乡(大栏一带)

  •   历史沿革

      胶河2胶河古称“胶水”,远古即已独立发育成河,《水经》、《水经注》及《齐乘》、《齐记》、《太平寰宇记》等地理名著及涉河省、府、县诸志均有记载。宋朝的《太平寰宇记》云:“水色如胶,故名胶河。”北魏孝庄帝永安二年(公元529年)置胶州。《学古编》:“初置胶州……以胶名州始此。”除了胶州,还有曾作为古郡、国、县名的“胶西”、曾作为县名的“胶河”、现在仍作为市名的“胶南”,这些地名均自“胶河”而来。而平度在隋、唐、宋、元诸朝的数百年间,也以“胶水”县为名。

      胶水自于疃始,即进入高密北部并高(密)胶(州)平(度)交界地区被称为夷安泽的古湖泊。约在崔家、亭口一带出泽西北后北流,沿今高平、昌(邑)平边界,经崔家集、周戈庄、流河、密埠、新河等地,于莱州海仓入渤海莱州湾。即《齐记》云:“胶水......北过高密,注潴泽与张鲁河合白泽,北入新河,入北海。”这里的潴泽与白泽即是夷安泽不同时期或局部的名称,张鲁河即今之墨水河,新河又称新开河,运粮河,即今北胶莱河,青岛及胶州地区称之胶莱北河。

      需简略提及,胶水在夷安泽消退乃至消亡的过程中,迁徙无羁,从东北方向今于疃、河崖、花园(位于高胶平三市交界处)一线,北方向于疃、崔家一线,至西北方向于疃、仁和(河)、安河、顺河、小康河口一线,呈大面积扇形尾闾摆动状,为古湖泊最终在清代末期因重复淤积而堙灭,终成肥田沃土,堪称诸河之最。旧志载,“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知县姜之琦筑堤於于疃,令西北流;乾隆七年(1742年),堤决,复由于疃东北流。”此记述恰为胶水迁徙摆动之有力佐证。在坚持远者为源、胶水经夷安泽入新河达北海为干流的同时,还须看到夷安泽在今胶州北王珠附近尚有东南出口,经元代以前之南胶河入南海(黄海)胶州湾,凸现了当时特定的“一河两流”、“一湖两流”的自然地理现象。

  •   发展

      “一片晶光映碧流,长川夜色尽澄秋。浮槎从此淩波去,定到清虚府里游。”这首知州周于智写的诗歌咏的就是“胶州八景”之一的“胶河澄月”,“浮槎”,指来往于海上和天河之间的木筏,清虚府含“太清”、“太虚”二词,意指天空、天宇、天府。这么绝美的诗句描绘的是胶河留给沿河人民的一道美丽景致。穿越千百年时光隧道,胶河不仅永葆秀美的风景,而且用她日夜流淌的甘甜河水,孕育出远近闻名的旅游观光和高效农业名牌:里岔的薛家河原始生态森林、良乡蔬菜基地,铺集的澄月湖水上公园、皇姑庵文化遗址等,始终跟随时代的潮汐,踏出与时俱化的步履。

      河水无形最刚强。胶河岸边的里岔、铺集人民性格踏实又灵活,淳朴又开放,能吃苦、敢创新,有胆魄、有胸襟。他们不惧区位的偏远、不畏基础的落后,干部队伍激情迸发,招商引资硕果盈枝,城镇建设日新月异,绿色农业强筋壮骨,民生事业一马当先,生态环境友好协调,发展后劲日益凸显,群众生活幸福平安。胶河两岸已成为我市西南翼工业经济的建设热土和富民产业的引领地带,昔日的小镇迅速向小城市华丽蜕变。

      走马里岔,“皇骐·理想家园”、“河北社区服务中心”的规划建设,向人们展示了现代化小城市的崭新面貌。漫步镇驻地,处处可见宽敞的通衢、热闹的商业街、网点房、秀丽的景观湖、休闲公园……里岔镇还依托胶河良好的水土资源,打出“生态观光牌”和“绿色农业牌”,打造了“里岔镇文化生态一日游”线路,有观光、访古、垂钓、采摘、农家宴,可瞻仰、可品味、可体验,融古今于一炉、汇人文自然于一体。为“好客山东”的旅游文化品牌增添了一盘活色生香的“胶州菜”。

      泥土无味最芳香。聪明的铺集人依托澄月湖秀美的水和林子,打造现代化小城市。聘请上海麦塔和深圳东大设计公司进行新一轮城镇总体规划修编,形成了小城市发展战略规划、总规、12.8平方公里控规、核心区城市设计四个体系以及行政办公、商贸居住、工业集聚、旅游休闲“四位一体”的功能布局。开发建设了金色阳光小区和澄月湖畔小区,利客来购物中心、三星级酒店、综合批发市场,打造特色商业街区,昔日“店铺林立,商贾云集”的繁荣景象已经重现。同时加快生态旅游开发,依托胶州古八景之一--“胶河澄月”品牌,建成万亩生态林、万亩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开发澄月湖旅游休闲中心。营造起城在林中,林在水中,十里碧波绕小城的亮丽景色,打造水上铺集、绿色铺集、人文铺集。

  •   开发利用

      从2000年至今,高密市累计投资1.5亿元,实施了胶河综合治理一、二、三期工程。按照20年一遇的防洪标准,对柏城大桥至王党大桥段河道进行了以疏浚河道、拓宽河槽、砌石护堤、建闸蓄水、两岸堤防绿化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治理工程,不仅增强了胶河的防洪抗汛能力,还可拦蓄地表水800万立方米,使河道蓄水总量达到2700万立方米,相当于新建一座中型水库;而且通过综合治理,使胶河成为集防洪排涝、蓄补水源、生态调节、旅游观光于一体的景观长廊,是市民亲水垂钓、泛舟观景、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总投资4.95亿元的文体公园,位于美丽的胶河西畔,包括体校、体育场、体育馆和博物馆、图书馆、科技文化馆、规划建设成果展示馆,成为一个集体育、文化、科研、会展、休闲、娱乐于一体现代化、多功能文化体育科研场所。显著提升了城市功能和品位,同时文体公园的建立、大桥以东水岸东方2400余户家庭住宅小区的开发、水岸公馆以及水岸别墅、花园洋房的别致,与胶河风景区相互衬托,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青翠碧绿的林木间,一栋栋别墅群矗立在岸边。每年一届的白羊山“文化艺术节”便在这里举行,艺术团献艺、茂腔戏演出,书画家泼墨,尽情展现着高密厚重的文化。

      依胶河东岸建起的“锦都生态园”,栽植着南国数百种植物群,是景区内著名的植物生态观赏餐饮园,诸多国内外游客游赏胶河后,大多在这里品尝高密独有的美味佳肴。前行不远,是著名景点“月亮湾”。这里碧水怀抱、草木扶疏,又是一个垂钓、休闲的好去处。与胶河贯通相融,别具洞天的蝴蝶泉公园,水域面积30余亩,水面形似展翅飞翔的蝴蝶,故得此名,周围绿树成荫,既使蝴蝶泉与胶河相通相融,又别成一片洞天。闲暇之余,人们在这里或垂钓,或游泳,是一个休闲娱乐的好地方。

  •   水文特点

      胶河1胶河源出胶南铁橛山,经六旺,北去沿胶州诸城边界,在里岔进入我市,流经铺集北入高密市境内注入王吴水库;出王五水库从北侧流经李家营、柏城、姚哥庄、朝阳、夏庄、河崖6个镇街道办事处,继续流至东风村东出高密市,复入市,于花园村汇入南胶莱河。在东南又南流,至前店口相汇大沽河,于少海新城内原码头村附近入黄海胶州湾。胶河全长106.5公里,流域面积608平方公里,年平均径流量1.01亿立方米。在我市境内河段,上游自孙家洼至邢家岭长22.7公里,下游自刁家丘至刘家花园前入口段长1.5公里。从地图上看,胶河自源头至海,恰好绕胶州湾西海岸转了一圈。

      胶河的突出特点是上宽下窄,上游多山丘,下游多平原。古时经常决口泛滥,形成水灾。据《胶志》记载,从元世祖至元二十五年(1288)到明太祖洪武七年(1374)的86年间,胶河就有三次特大水灾,留下饿殍遍地的悲惨记载。为了有效利用河流,发挥水利效益,从新中国建立起,政府对胶河不断进行治理,下游培筑堤防,挖河疏浚,扩大行洪断面,上游加强水土保持,拦蓄径流。建成中型王屋水库一座,小(一)型水库6座,塘坝300多座。还有国家在铺集镇建的水文站,我市沿河流域建的拦河闸,扬水站等,仅王屋水库就可浇灌我市与高密两市土地18万亩。

      大手笔建设胶河水利工程--胶河调水工程,在胶河建立拦河闸坝,拦蓄胶河地表径流,经引水渠道,依靠自然地形,使胶河水自西向东输送至山洲水库,大大提升了山洲水库向城区的供水能力,使山洲水库日供水能力增加2万立方米,同时可向里岔、张应、洋河、九龙、营海五个镇处的工业园以及高效农业基地供水。此工程建成后,还可以对胶河洪水进行调蓄,在汛期,减轻所汇入的河流胶莱河的防汛压力。此举是缓解我市水资源紧缺现状,合理调度和配置胶州境内水资源的明智之举、民心工程,为我市市区以及西南部的可持续发展、和谐发展筑牢了根基。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