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 地    图

当前位置:查字典地理网 >地理百科 >威尼斯大运河

威尼斯大运河
查字典地理网 来源|

地理百科

  •   威尼斯大运河(Grand Canal)是意大利威尼斯市主要水道。沿天然水道自圣马可教堂至圣基亚拉教堂呈反S型,把该市分为两部分。威尼斯有一条长4公里、宽30~60米的主运河,与177条支流相通,全城由118个小岛组成,城市里共有2300多条水巷。威尼斯的房屋建造独特,地基都淹没在水中,像从水中钻出来似的。威尼斯大运河被誉为威尼斯的水上“香榭丽舍”大道。威尼斯古城兴建于公元452年,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到14世纪末,它已发展成当时地中海最大的贸易中心之一。

  •    名称: 威尼斯大运河 英文名: Grand Canal 地理位置: 意大利威尼斯市 源头: 圣马可教堂

  •   历史发展

      威尼斯大运河2威尼斯大运河,意大利语作CanaleGrande。大利威尼斯市主要水道。沿天然水道自圣马可教堂(SanMarcoBasilica)至圣基亚拉教堂(SantaChiaraChurch)呈反S型,把该市分为两部分。

      素有“亚得里亚海明珠”之称,是世界上著名的水上城市;威尼斯运河有着“水上香榭丽舍”的美誉。

      河两岸的建筑风格迥异,艺术家的足迹随处可寻。威尼斯古城兴建于公元452年,当时,沿岸居民因逃避他族迫害,被迫迁往威尼斯湖中定居。

      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到14世纪末,它已发展成当时地中海最大的贸易中心之一。

  •   商业繁荣

      威尼斯大运河4威尼斯的商业在历史上曾盛极一时,就是到了今天,在威尼斯的很多角落,你仍然可以窥见一丝当年商业繁盛的痕迹。里亚尔托桥附近有威尼斯最著名的商业区,它被誉为威尼斯的“水上华尔街”。早上,如果你乘坐水上巴士,在你旁边埋头看早报的家伙说不定就是商业区里大名鼎鼎的股票经纪人。伟大的剧作家莎士比亚曾经在其大作《威尼斯商人》中提到过“水上华尔街”,在剧中,夏洛克这样问:“里亚尔托桥可有什么动静?”今天,人们还会这样问,在商人眼里,里亚尔托桥代表着市场的走向。

      威尼斯大运河,背景为丽都桥。大运河的形状很像一个逆形的“S”,在中世纪,这个形状代表着奇迹和神秘。数百年来,大运河确实也见证了无数的故事。

  •   地理人文

      灵感之地威尼斯大运河6理查德,瓦格纳(1813-1883,德国作曲家,擅写浪漫歌剧)当年曾经住在文德拉明宫,并于1883年在那里去世。如今,每年冬天,文德拉明宫都会开放赌场。据说,有一天,瓦格纳坐在钢琴旁,突然听到了贡多拉船夫在急转弯时的喊号子声,由此受到启发,其歌剧《特里斯坦》中新加了一段牧羊人的笛曲。在卡雷茨沃尼科宫附近,是满载蔬菜和水果的船只进行交易的地点,19世纪,伟大诗人罗伯特勃朗宁(1812-1889,英国著名诗人)曾经在那里居住并写作。在运河边,朗宁写下了很多精美的诗句,它们像那些镌刻在爬满青苔的墙壁上的诗词一样优美。比如,勃朗宁这样赞美意大利,“啊,意大利/打开我的心,你会看到/那里镌刻着意大利的名字”。

      吉尔伯特与苏利文(19世纪著名的两位轻歌剧音乐家)共同创作了《贡多拉船夫》,在歌剧里面,他们大量运用了威尼斯船夫的民谣,从而谱写出了欢快轻松的歌剧音乐,但马克"吐温声称“无法容忍他们持续不变的像猫叫春一样的音乐。”然而,这位前密西西比河上的船员有一次有机会游览了威尼斯大运河,过后,他这样描述贡多拉,“(它)自由而又优雅,像一条大蛇在滑行”。

      水上巴士游览大运河,有很多不同的交通工具。最便捷、最经济的方式莫过于乘坐“水上巴士”了。“水上巴士”可是威尼斯大运河的一道独特的景观,它们小巧玲珑,色彩鲜艳,不过通常也比较拥挤。

      最富有威尼斯特色的是贡多拉。威尼斯的贡多拉表面涂满油漆,异常光滑,着运河的两边,它们被拴在理发店五颜六色的门柱上。贡多拉的船首外包钢皮,昂然翘立,在运河里行走时,贡多拉在浪花上腾越,肆意飞奔,气势宛如一匹从栅栏里放出的野马。

      在过去,头戴草帽的行吟诗人常常划着这种既古老又高贵的交通工具,沿大运河游览,他们一边划船,一边吟唱那不勒斯的情歌。现在,那不勒斯的情歌很少能听到了,取而代之的多是普雷斯利(猫王)的摇滚音乐,在这里也可以听到百老汇的曲目,比如在研究院木桥附近,你可以经常听到歌剧《梦幻骑士》优美的乐曲。但是,要提醒一下,乘坐贡多拉兜一圈所需的花费远远高于乘坐汽艇的费用,前者大概是75美元/50分钟,而后者一张票才几美元。

      风光无限威尼斯大运河7如果要全面欣赏大运河的风光,最好是在圣马可渡口乘坐汽艇出发。当然,在上船之前,可以先好好游览一下圣马可教堂,这座教堂建于公元839年,据说,公元827年,威尼斯两位商人率领十艘船前往埃及亚历山大城,任务是取回圣马可的遗骨。为安放圣马可遗骨,威尼斯人特别兴建了圣马可大教堂,教堂融合了拜占庭、哥特式等各种建筑风格。教堂内还存有许多十字军东征所劫掠的奇珍异宝,有绿宝石、红宝石、罕见的非洲大理石、以及镶金的宗教绘画。此外还有从君士坦丁堡掠夺回来的雪花石膏艺术品。据说,公元1204年,尼斯总督恩里科登达罗派军队攻占并洗劫了君士坦丁堡,有趣的是,当时这位总督已经双目失明,而且年逾九旬。

      随着水上巴士在河道中蜿蜒前进,会注意到河岸两侧有很多美丽的小花园,或者鱼市,也会看到黄铜圆顶的教堂,教堂主楼两侧则是罗马式的钟塔。在运河岸边,两座异常巨大、然而又很漂亮的建筑物,它们以前是德国和土耳其商人进口商品的储存仓库,现在,被改造成了一家邮局,另一座则变成了一家自然历史博物馆。

      在里亚尔托码头附近的拐角,会看到建于15世纪的卡多洛金屋,它的正面是哥特式的大理石圆柱,上面是弧形的美丽的阳台。很多人认为,如果把沿岸的建筑比喻成大运河脖颈上的粒粒珠宝,那么,卡多洛金屋可以称得上大运河的皇冠上的珠宝。

      威尼斯大约有450座桥,但是只有3座桥横跨大运河。第一座是通往研究院美术馆的研究院大桥,第二座就是里亚尔托桥。最后一座是斯卡路茨桥,这座桥靠近火车站终点站,因而交通格外繁忙。

      众生百相数百年来,大运河目睹了太多的众生百相。那里有宗教徒的长队,有狂欢节的游行,还有男女老少参加的贡多拉龙舟赛,举行盛宴和舞会的船只上高挂着明亮的日本灯笼,快速的游艇载着名人和政客抵达豪华的酒店,巨大的商船满载电视机、百事可乐以及高级地毯,垃圾船则吸引着一群群海鸥尾随,从亚得里亚海捕鱼归来的船只装满了新鲜的贝类和乌贼,它们顺着运河直奔码头边的酒店。

  •   自助旅行

      沿着大运河一路走来,会发现许多来自世界各地的背负旅行袋的大学生,他们可以滔滔不绝地向人讲述发生在大运河边的故事。他们会告诉人,在岸边某所不起眼的房子里,亨利,詹姆斯(1843-1916,美国作家和评论家,他是一位从心理学角度反映现实主义小说的先锋)曾在那里写他的大作,或者马塞尔普鲁斯特(1871-1922,法国作家)为了 《追忆似水年华》中17页的内容同妈妈争执不休的趣事。

      他们还会告诉人们在哪个码头下船可以参观教堂,修道院,在哪些地方人们可以欣赏到诸如提香、乔尔乔涅、丁托列托等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们的作品。他们也会提示人们哪些地方不收费,哪些地方必须买票参观等等。收费最贵的场所就是博物馆了,那里一般陈列着意大利历史上最杰出的艺术作品。

      马奈的油画作品《威尼斯大运河》

      【名称】马奈画威尼斯大运河马奈《威尼斯大运河》

      【类别】油画、名画

      【年代】1875年作

      【作者】爱德华·马奈

      【规格】58×71厘米

      【属地】现藏法国谢尔班美术馆

      【简介】

      马奈(EdouandManet,1832-1883)是十九世纪法国具有创新精神的画家。他是古典传统的革新者,具有独特的画风,他的许多著名代表作(如《草地上的午餐》)都不是印象派的画法。据说在1874年以后,他才开始探索“外光作业”。这幅画就是采用印象派画法的代表作。作品描绘威尼斯的运河景色,一艘贡多拉小船行驶在运河中。画家着重表现阳光下河水颤动闪烁的波光,和远处建筑物及近景水上座标的耀眼光彩。尤其作者运用船与周边环境的强烈色彩对比,以及那断断续续生动而率意的笔触,既表现出大自然的本色结构,又表答出一种轻快的情趣,令人赏心悦目。

      爱德华·马奈是一位很有自信心的艺术家。尽管他与莫奈、雷诺阿、毕沙罗、贝特·摩里索、德加、塞尚等人一起展出过自己的作品,但他没有打算加入他们的行列。他也被这些画家在户外阳光表现效果方面的成就所鼓舞,可他寻求的是自己的路子。1873年,他在沙龙展出了一幅《一杯啤酒》之后,名声大震,加上一年前画商丢朗·吕厄买下了他23幅画,几乎囊括了马奈画室里的全部作品,马奈心情非常得意。这是他艺术的光辉时期。他从中也意识到充分表现户外光的分散和聚合作用,是丰富油画表现手段的一条十分重要的途径。他相信印象派画家们的艺术风格的未来价值。随后,他出去画了几幅风景画,如《巴黎的一局槌球戏》(1873年作)、《阿让特依》(1874年作)、《铺路工人·莫尼埃大街》(1878年作)以及这一幅作于1875年的《威尼斯大运河》。这几幅风景画是马奈在发现与探索印象派手法成就方面最具代表性的实验性创作,尤其是这一幅《威尼斯大运河》。

      这幅画是马奈旅行威尼斯时的成果之一。他把充分享受着光的颤动的运河上的各个细节,以饱和的白色来处理,用以加强水色与反光。这些极强的反光在人体和建筑物上的反射力,足以使观者感到目眩。但并不象新印象派画家那样以点彩来分隔光色的综合作用,而是紧紧地利用写实的技巧,充分注意到大自然的本色结构。表现在从和谐的整体上突现一些深色调子,如这幅画上的那艘深褐色的游船,闪变而又十分柔和的水色。远处建筑物及近景上的水上座标的耀眼的亮色,相互搭配得十分协调,令人赏心悦目。那些断断续续的刺目笔触,一点也不使人感到与物体无缘。

      这是马奈中年后期的外光杰作。如果说前面他的一些作品看不到多少印象派艺术的独特手法展现的话,那末在这幅画上,他以自己的艺术表示了他对印象主义的创造的全面拥护。此画有58×71厘米大,画幅较小,却别有一番构思情趣。现藏法国谢尔班美术馆。

      中新网3月1日电据意大利欧华传媒网报道,2月27日上午意大利威尼斯警察在大运河发现了一具男尸,从外观上判断,死者大约30岁,可能是中国人,因为死者身上没有证件,他的身份还不能最后确认。

      从衣着分析,此人可能是当地某店铺的服务员,前一天夜里几个过路人曾经看到一个人掉到河里,很可能是喝醉了,警方估计此人就是那个落水者。尸体已经被送到指定地点,将由法医进行尸检,以确认死因。经初步检查,尸体上未发现暴力行为的痕迹,警方目前尚未得到人员失踪报告。

  •   运河简介

      威尼斯大运河1大运河可以和世界上最美的林荫大道媲美。它蜿蜒3.5公里穿过市区,深约6米,宽40-100米,两边立有别致的房屋。沿运河两岸矗立着近200栋的宫殿豪宅和7座教堂,这些矗立在水中,任凭潮汐侵蚀的建筑物,多半是兴建于14-16世纪,有拜占庭风格、哥特风格、文艺复兴式、巴洛克风格、威尼斯式等建筑风格,像条令人眼花缭乱的建筑艺术走廊。

      欣赏水上宫殿群最方便和经济的交通工具就是“水上公共”(Vaporetto)。其中沿着大运河各重要景点而行的1号路线几乎平均每10-20分钟就有一班。还可以乘坐豪华舒适的贡多拉,搭乘配有乐师的贡多拉享受有音乐相伴的运河之旅则更加浪漫。

  •   逸事趣闻

      威尼斯大运河5据说,在一次酒后,诗人拜伦爵士曾畅游大运河,而他所抛弃的一个情妇曾经在大运河投河自尽。英国小说家乔治埃利奥特真名为玛丽安埃文斯,1819-1880的丈夫曾经从旅馆的窗户掉进了大运河里。而富有传奇色彩的意大利美男子卡沙诺瓦的故事更加有趣,传说他曾经追逐过威尼斯伯爵夫人和伯爵的情妇,并同她们在私人游船上卿卿我我,事情败露后,被总督关在总督府顶楼的牢房里。

      而我们这位有趣的“情圣”,最后竟然成功地从屋顶的一个洞口逃跑。《纽约时报》的幽默作家罗伯特本奇利(1889-1945,美国幽默作家、戏剧批评家及演员)游览威尼斯时,刚从一艘贡多拉小船上跳下来,就给国内发电报说:“我现在置身于一条美丽的水街,你们能猜到是哪里么?”

      亨利詹姆士(1843-1916,美国作家和评论家)曾经评论说:“世界上所有运河中,高贵的就算是威尼斯大运河了。它的起始端宏伟壮丽,河左边有圣母玛利亚教堂美丽的八角形建筑;唯一遗憾的是,运河末端是火车站,附近还有更加丑陋的停车场,这是大运河的一处败笔。”

  •   香榭丽舍

      威尼斯大运河3威尼斯有一条长4公里、宽30~60米的主运河,与177条支流相通,全城由118个小岛组成,城市里共有2300多条水巷。威尼斯的房屋建造独特,地基都淹没在水中,像从水中钻出来似的。威尼斯大运河被誉为威尼斯的水上“香榭丽舍”大道。在河道的两边,散布着各式各样的古老建筑,既有洛可可式的宫殿,也有摩尔式的住宅,当然也少不了众多的富丽堂皇的巴洛克和哥特式风格的教堂。

      文艺复兴时代,许多伟大的艺术家都在这些教堂里面留下了不朽的壁画和油画作品,至今仍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无数游客和艺术家。此外,遍及运河两岸的店铺、市场以及银行等等,也给这个水上大都市增添了无穷的活力。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