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 地    图

当前位置:查字典地理网 >地理百科 >鸭子河

鸭子河
查字典地理网 来源|

地理百科

  •   根据资料,鸭子河在中国至少有两条,一为现今的松花江(辽代称鸭子河),二为四川三星堆遗址附近的鸭子河。

  •   四川鸭子河

      鸭子河2四川省广汉市鸭子河,又名湔江,因每年冬季有成千上万只来自北方的雁形目候鸟(俗称野鸭子)在此越冬而得名。鸭子河湿地是各种水禽在成都平原最重要的越冬地之一,其数量和种类都比较丰富,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及营造景观方面有其独特而不可替代的地位。

      据成都观鸟会2004年冬季至今对鸭子河湿地的观察显示,目前该区域有水禽66种,猛禽5种,隶属9目15科。其中,国家一级野生动物1种:中华秋沙鸭;国家二级野生动物9种:白琵鹭、白额雁、雀鹰、鸳鸯、普通鵟、短耳鸮、长耳鸮、游隼、红隼;四川重点保护野生动物6种:小、黑颈、凤头、鸬鹚、大麻鳽、彩鹬、鹤鹬;IUCN(世界自然保护联盟)规定的易危种:花脸鸭,近危种:白眼潜鸭;CITES(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一保护物种:游隼,附录二保护物种:白琵鹭、花脸鸭、雀鹰、普通鵟。并在此记录四川省鸟类新记录4种:白嘴潜鸟、长尾鸭、红颈滨鹬、流苏鹬。若再加上鸭子河两岸灌丛疏林地之亲水鸟类及林鸟,鸭子河鸟类品种超过110种。

      但是,由于当地部分居民长期以来在此捕鱼、养殖家禽、挖沙采石,对原有水生态环境造成了明显的破坏,减少了野生鸟类的食物来源,压缩了其栖息觅食的空间,对其正常的栖息觅食行为造成巨大的干扰,对这些珍稀野生动物的生存产生了严重的威胁。

      此外,鸭子河从广汉穿城而过,各种越冬鸟类在鸭子河上栖息、觅食,营造了一道非常独特的城市生态景观,给广大市民以及到广汉来的游客带来了美的感受。但是,挖沙采石、养殖家禽、捕鱼等行为破坏了鸭子河原本自然、和谐的氛围,与广汉打造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目标背道而驰,也影响了三星堆古蜀文化遗址这一旅游品牌的形象。

    => NULL,
  •   辽代鸭子河

      鸭子河1辽金时称松花江为鸭子河,亦称混同江。女真阿骨打在此大败过辽军。鸭子河也可能专指今吉林扶余附近的一段松花江。松花江是黑龙江右岸最大支流。东晋至南北朝时,上游称速末水,下游称难水。隋、唐时期,上游称粟末水,下游称那河。辽代,全河上下游均称混同江、鸭子河。金代,上游称宋瓦江,下游称混同江。元代,上、下游统称为宋瓦江,自明朝宣德年间始名松花江。

      据《宏简录·李俨传》载,辽道宗清宁四年(公元1058年),还从鸭子河(今松花江)到混同江(今第二松花江)之间,修了一段长城,长24里。其遗迹迄今犹存,分布在第二松花江右岸舒兰县境内,是东南——西北走向。《辽史·地理志》云:“统和十七年(公元909年),迁兀惹户,置刺史于鸭子、混同二水之间。”这段长城可能是用兀惹人戍守,以防女真的。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