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 地    图

当前位置:查字典地理网 >地理百科 >勐混镇

勐混镇
查字典地理网 来源|

地理百科

  •   中文名是勐混镇,所属地区是中国云南省n勐混镇政府办公大楼勐混镇位于勐海县东南部,国道214线景混等级公路末端,与景洪市、勐海镇、勐遮镇、格朗和乡、布朗山乡、打落镇接壤,辖区面积329平方公里。

  •    中文名: 勐混镇 下辖地区: 勐混、曼国、曼蚌、曼赛、曼扫、贺开、曼冈 面积: 329平方公里 人口: 31028人(2008年) 地理位置: 位于勐海县东南部,国道214线景混等级公路末端,与景洪市、勐海镇、勐遮镇、格朗和乡、布朗山乡、打落镇

  •   主要产业

      1、稻米种植亩产值比一般品种增收100—200元,最高亩产达1600市斤,平均单产800市斤,最高可达2.4元/公斤,可作为优质稻米种植基地。

      2、纸和松脂项目有林纸基地8.1万亩。采脂林基地1万亩,天保工程0.92万亩。2003年生产松脂522.5吨,产值836000元。

  •   优秀荣誉

      全镇共有精神文明单位5个,其中:州级精神文明单位1个,县级精神文明单位4个。文明村9个,其中:省级文明村1个,县级文明村8个,青年民兵之家11家,青年文明号4个,“十星级文明户”12个村民小组1549户。

  •   历史

      勐混地名的由来勐混镇2勐混系傣语地名。勐:平坝或区域;混:倒退。勐混:意为河水转道之坝。传说境内的南混河是从格朗和流向东南方,经释迦牟尼施法,用拐杖指向西流入勐混坝子,故名南混河。坝以河名,区以坝名。 勐混原为一土司地。明隆庆四年(公元1570年)设十二版纳时,勐混、勐板为一版纳。一九一三年设普思沿边行政总局时,隶第三区行政分局(勐海)。一九二七年设县时,隶佛海县。一九五0年称勐混区,隶佛海县,辖今勐混、布朗山、打洛。一九五三年建州重划十二版纳时,更名为版纳勐混;布朗山划出。一九五七年十二月十二版纳合并为五个县级版纳时,隶版纳勐海。一力五八年七月复称勐混区,隶勐海县。一九六二年打洛划出。一九六八年更名为曙光公社,一九七三更名为勐混公社,一九八四年复称勐混区。 本区境内有两座佛塔,一称塔囡,坐落在南开河畔。传说勐混傣族王叭哈兔死后,其子阶达桑万领承袭父位治勐有方,深得百姓信赖,阶达桑万领死后,百姓为纪念他而建此塔;一称塔竜,建造历史传说已有二千多年,现已倒塌。

  •   地理地形

      境内地形以河谷为主,勐混、曼国、曼蚌、曼赛、曼扫5个村委会地处勐混坝子,地势平坦;贺开、曼冈属山区村委员会.地形以山地为主。全镇共有23个村民小组处于山区。勐混镇最高海拔为贺开村委会的曼迈阿珠各脚山,海拔1826米,最低海拔为曼扫村委会的大呼拉村民小组,海拔1181米,镇人民政府驻地景勐混海拔1200米,是全镇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全镇实现农村经济总收入10594.07万元;地方财政收入54.8万元;粮豆总产量1927.6万公斤,甘蔗总产量72600吨;茶叶产量641355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2492元,人口自然增长率为4.3‰。

  •   基础建设

      勐混镇7全乡工农业总产值5095万元;农村经济总收入5467万元;乡级财政实现收入126.69万元;财政支出612万元,财玫自给率20.7%,农民人均有粮439公斤,农民人均纯收入1235元。粮经种植比例为60:40,人口自然增长率3.5%。

      有各类企业471个,从业人员681人。其中,有限责任公司2个,个体私营企业469个,营业总收入2276万元。有1所中学,10所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99.6%,巩固率99.2%;初中学生入学率99.5%,巩固率99.5%,全乡有耕地面积48261亩,共中,水田14518亩,旱地33743亩,可机耕面积8387亩(占17.38%),有热区面积54758亩,已开发利用15890亩(占29%)。有林地面积25331公顷,森林覆盖率51%,活立木畜积量242.9万立方米,累计完成沼气池建设2190口,沼气普及率45%,平均每2.2户拥有1口沼气池。有一个蓄水量1250万立方米的中型水库太平水库一座,水利化程度为43%。81.2%农户用上了自来水。境内有铜、铅、锌、煤、钴等矿藏资源,目前探采的有安乐勐良勐兴铜矿厂,尹家山铜矿点和八落回头山铅锌矿点。2003年末,全乡通电村民小组113个,用电户数达3764户,村民小组通电率达70%。全乡电话用户达1252户,移动电话也已开通。

  •   文化教育

      勐混镇6勐混镇党委、政府历来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多方筹措资金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力度,切实加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优化配置教育资源,多形式、多渠道开展勤工俭学,“两基”、“普九”工作在巩固中提高,素质教育成绩显著。勐混镇现有村级完小6所,占地总面积为117.16亩,在校学生3077人(含学前班的636人),有教职员工161人,其中专任教师154人,管理人员4人,后勤人员3人。入学率为98.54%,年巩固率为98.81%;有初级中学1所,占地面积为55.77亩,在校学生1544人,有教职员工79人,其中专任教师69人,管理人员5人,后勤人员5人。入学率为98.78%,年巩固率为97.09%;有成人技术学校1所,该校始终坚持以促进当地经济建设为中心,培养农村新型劳动者为办学方向,按教育规律办学。自2002年以来,我镇为抓好成技校的工作积极探索办学新思路、实施举办了办学模式为二点五和二加一的分流班,到目前为止,已经毕业6个班,受训学生达275人。镇党委政府认真贯彻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的文化发展方针,积极培育先进文化占领农村阵地。随着投资140多万元建成的电视光纤网络工程,有2600户开通了有线电视。全镇有66个村民小组通电视,电视覆盖率达81.48%。

  •   旅游资源

      勐混镇11勐混镇较有名气的是勐混大白塔佛寺,由基达和尚始建于唐大历年间(777年).1949年右召玛哈丙重建,于1985年有杜哈波甩臂再次组织重建。现在建筑为佛塔,佛殿,舍利塔等.最为特别的建筑为大白塔,大量文物埋于其中。现在金粉的大白塔是经过重新刷了,其实以前整座塔是雪白如玉的,顾名思义叫做大白塔。长长的阶梯,美丽而神圣,这是后来修的。先前的大白塔没有这么全是土路,车是无法开上来的.现在,在后山已修建一条水泥铺成的道路,方便了所有的参观团。

  •   民族民风

      勐混镇8到过西双版纳的人,都说傣乡风光旖旎,美丽迷人。其实,只要你深入傣家村寨,深入到傣家人的日常生活中,就会感到傣家人民风淳朴,有着它独特而又绚丽多姿的习俗,勐混镇是以傣族为主的多民族乡镇,就以傣家人的恋爱、婚姻、家庭及手工制造业做个介绍吧。

      傣族婚姻,实行一夫一妻制(解放前贵族及土司头人则有纳妾现象),上门入赘比较普遍。婚前,男女青年的社交及恋爱都很自由。其谈情说爱的方式很多,也饶有风趣。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社交恋爱:傣语称“约骚”,当地汉族则叫“串姑娘”。这种“约骚”的方式较多。十七、八岁的男青年常在夜间串访谈情,姑娘会应声而至,与小伙子幽会谈情。到了冬夜,姑娘们会在寨场上点燃箐火集会,小伙子进入,就会在中意的姑娘面前停住,用歌声、笛声倾诉对姑娘的爱。姑娘如有意,就会从裙摆下抽出一只凳子,让伙子坐在身边,开始情意绵绵的深谈。

      丢包:丢包既是青年们喜爱的一种娱乐、体育活动。也是他们选择对象、寻找知音的传统方式。当男女青年有了意中人后,就将心爱的布包丢给他(她),对方若有意,会将包欣然接住。然后,相约着退出活动场所,到村前寨边或僻静处互吐爱慕之心。

      对唱山歌:这也是青年男女寻找对象的好形式。

      关系确定后,双方要互送定情物。男方告诉父母,托媒到女方家正式提亲,只要子女同意,双方父母均不会阻挠。定婚之后,须选择“良辰吉日”举行婚礼。婚礼一般在女方家举行,主要仪式是拴线,傣语叫“树欢”,意即“拴魂”,即把新郎新娘的魂拴在一起,把两颗心拴在一起,婚后从妻居,上门入赘,一般是从结婚那天起,先在女方家里住三年,然后,征得女方家里同意,丈夫带妻子回自己家里住三年,又回妻子家里住三年。如此往复,直到继承一方财产,建立新家庭为止。这种情况现已有所改变,上门时间不一定要满三年。假如男方家有困难,征得女方家同意,上门几个月即可带妻子回到自己家里,通常情况下,新郎上门没多久就和妻子搬出来另立门户了。

      新农村、新风尚如今的傣族青年已遵循了男方婚龄不得小于22周岁,女方婚龄不得小于20周岁,且必须具有初中以上毕业证书,并凭合法有效的证明才能办理婚姻登记的新规定。

  •   民族特色产品

      勐混镇9 手工造纸走进勐混傣乡,不时可看见当地傣族群众利用生产之余的时间所从事的一些特殊劳动。手工造纸是傣家人至今还保存完好的传统手工艺之一。在曼扫村委会的曼召村小组,手工造纸业正涣发出勃勃生机。曼召村小组群众的手工造纸是以当地一种叫“葛树”的树皮为原料,经过浸泡、蒸煮、捣碎、搅拌、过滤倒入模具晾晒的过程后便可制成一张张原始的手工造纸。最初手工造纸被运用到诸如和尚抄写经文等同佛教祭祀有关的活动中,随着普洱茶的热销,手工造纸以其纸张厚、耐折皱、易吸水的特性成了包装上等普洱茶饼的首选用纸。如今的曼召村小组有80%的家庭从事同手工造纸业有关的活动。按大纸张1.5元/张,小纸张0.7元/张的市价出售,曼召村小组的手工造纸供不应求,市场前景广阔。

      竹编勐混镇10在傣乡竹编是一项很普及的手工劳作,多数的傣家人都擅长编织,诸如竹笆、竹篓、篾盒、餐桌、竹凳等竹编用具。但能把竹编形成一定规模,并且具有良好市场前景的产业,则要数曼扫村委会的曼英、曼扫村小组以及贺开村委会的曼贺勐村小组,这三个村小组的群众都有长期从事竹编业的历史,曼贺勐村小组以编作直径20厘米左右的盛茶篾盒而出名,而曼英、曼扫村小组则以编作套装成件普洱茶用的竹筐而见长。随着制茶市场的发展,盛茶用的篾盒及套装成件普洱茶用的竹筐的用量增大,利用当地丰富的竹林资源,加上傣家竹编人灵巧的双手,曼英、曼扫及曼贺勐村小组的群众,为制茶企业编作了大量的多种型号的篾盒、竹筐,即支援了制茶企业的发展,也推动了本村寨竹编业的发展,同时还改变了这三个村小组过去单一的粮食种植方式,茶叶和竹编已经成了这三个村小组群众经济来源的主要方式。

  •   气候降水

      勐混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降雨量1300-1500毫米,坝区年平均气温18—19℃,最热月份平均气温22.3—22.9℃,最冷月份平均气温11.8—12.8℃,极端最高温36℃,极端最低温-5.4℃,年霜期31天左右。风向以西南风和东南风为主,常风小、静风多。土壤分水稻土、旱地土、砖红壤性红壤和红壤四大类,其中水稻土分布在坝区和坝区周围的缓坡地带,宜种水稻及冬季作物,旱地土多为缓坡地,砖红壤性红壤和红壤分布在山区,宜种旱稻、玉米、茶叶、甘蔗、云麻等旱地作物和其它经济林木。

  •   水利资源

      勐混镇3境内水利资源丰富,水利条件较好,主要河流有南开河、南混河、南养河、南卡河、南歪河等,均属澜沧江水系。镇境内最大河流为南开河,自东南向西北穿过勐混坝子中部,全长47公里,流域面积509.2平方公里,灌溉农田9000多亩。现有中型水库1座(那达勐水库)总库容4943万立方米,该水库是集防洪、灌溉、供水发电及解决勐海县城居民供水为一体的综合性水库,小(一)型水库1座130万立方米,小(二)型水库4座,总库容155万立方米,坝塘3座,总库容25万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积8080公顷。已建有装机容量为12600千瓦时的那达勐坝后水力发电站和装机容量为750千瓦时的曼养小型水力发电站。

  •   特色产业

      勐混镇4勐混镇立足镇情,充分利用本镇区域内独特的资源优势,以市场为导向,发展具有特色和竞争力的产业。

      1、粮食按照“稳粮调结构,提质增效益”的粮食生产方针,勐混镇围绕市场定计划,明目标、办现场、树榜样、抓措施、保落实,狠抓粮食生产,粮食生产稳步发展。2006年末粮食产量达1686万公斤,较上年增长0.67%,粮食生产水平和比较效益有了新的提高,在稳定粮食总量的情况下,2006年勐混镇适时地对精品“201”优质稻的种植面积扩大调整,使“201”优质稻的种植面积达14145亩,占耕地面积的25.2%。经过筛选,初步确定了曼蚌村、曼国村为勐混原种“201”优质稻的繁种基地。

      2、冬季作物勐混镇5按照“政府引导、部门服务、企业带动、农民自愿”的原则,勐混镇大力发展以亚麻、蔬菜、冬玉米等为主的冬季作物开发。2006年共种植亚麻863亩,产量220566公斤,实现产值32万元。2006年引进个体私营经济以“企业+农户+基地”的模式订单种植冬作蔬菜。共种植冬玉米、西兰花菜等为主的晚秋作物1331亩,实现产值72万元。

      3、畜牧业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围绕“引良种、抓示范、促推广、抓规模、活流通、强防治、控疾病、增效益、促增收”的工作思路,引导扶持农户开发生猪、家禽、黄牛养殖,抓好畜禽疫病防治及肉食品检疫工作,有效防止疫病发生,在曼国村委会的曼代老寨新建牛冻精改良点1个,争取项目支持,投资30万元,对试点村进行畜品种改良,大力推广科学饲养。2006年全镇生猪出栏10757头;大牲畜出栏1675头;家禽出栏73089只;肉类产量达85.1万公斤,实现畜牲业产值221.3万元。

      4、茶叶贺开村委会自然成片的9700亩古茶园是云南省茶叶原产地之一。古茶园的高等级大叶种茶是精制上等普洱茶的原料,价格不菲。勐混地处亚热带、热带,这里土地肥沃,雨量充沛,气候温和是优质高产的云南大叶种茶树最理想的生长环境。2006年全镇参与种茶、制茶、售茶的人口达1.45万,当年采茶面积19207亩,茶叶产量9639公担,实现茶叶收购总值1267万元,茶叶已成为勐混山区群众的主要经济收入之一。

  •   简介

      勐混镇1勐混镇位于勐海县东南部,国道214线景混等级公路末端,与景洪市、勐海镇、勐遮镇、格朗和乡、布朗山乡、打落镇接壤。辖区面积329平方公里。辖勐混、曼国、曼蚌、曼赛、曼扫、贺开、曼冈7个村民委员会,1个社区(大河沟),81个村民小组。镇人民政府驻地景勐混,距县城勐海17公里,距州府景洪64公里,是一个发展中的小集镇,历史悠久,民风纯朴,民俗多样,素有鱼米之乡、古树茶之乡的美誉。2008年末,全镇有总户数6770户,人口31028人,其中:农业户数6297户,人口29845人,占乡村人口的96.2%,居住着汉、傣、哈尼、拉祜、布朗、佤族等16种民族,少数民族人口29643人,占总人口的95.5%。全镇耕地面积55704亩,其中:水田37472亩,占67.3%,旱地18232亩,占32.7%,人均占有耕地1.86亩。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