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 地    图

当前位置:查字典地理网 >地理百科 >河口组

河口组
查字典地理网 来源|

地理百科

  •   1957年四川省地质局力马河地质队命名。命名地点位于四川会理县黎溪河口。为一套沉积-火山岩系,自下而上具有三个沉积旋回并据此划分三个段。

  •   命名:

      1957年四川省地质局力马河地质队命名。命名地点位于四川会理县黎溪河口。

  •   备考:

      亦有一些研究者称该组为河口群,并自下而上细分为黄草岭组、落凼及长冲组。

      编撰者:高振家

      作者1:四川省区域地层表编写组

      年份1:1978

      作者2:四川省地质矿产局

      年份2:1991

      系名:中元古界

  •   沿革:

      1957年命名为河口层,1959年全国地层会议改称河口组,指力马河组之下,康定杂岩之上的一大套沉积层;1966年及1970年四川省区测队在永仁幅、会理幅,将前述河口组一分为二,下部称河口组,上部建立通安组;1983年四川前震旦系总结研究时,称河口组为河口群,并划分为三个组级单位,自下而上为大营山组、落凼组、长冲组;四川省地矿局(1991)恢复河口组,将前述大营山组等三个组改称1、2、3段。参见会理群。

  •   特征:

      为一套沉积-火山岩系,自下而上具有三个沉积旋回并据此划分三个段: 第一段下部深灰-灰色炭质板岩、绢云千枚岩夹透镜状含铜大理岩,中部为浅灰色变质中粒砂岩及白云石英片岩,变砂岩中含磁铁矿层,上部为灰白色石英钠长岩与石英片岩互层,底部为石榴黑云片岩,大于1333m;第二段下部为浅灰色钙质云母石英片岩夹薄层大理岩透镜体及变砂岩含菱铁矿,中部为绢云石英片岩,炭质板岩夹大理岩透镜体及石榴角闪黑云片岩,上部为灰白色块状石英钠长岩,石榴黑云片岩(含铜)的韵律层、下部含磁铁钠长岩,厚度大于996m;第三段下部为灰白色白云石英片岩夹薄层变砂岩、透镜状大理岩及炭质板岩,中部深灰色石榴黑云片岩、石榴角闪黑云片岩,顶部夹薄层铁矿,上部为绿灰色绿泥石化石英钠长岩,夹白云石英片岩和薄层石英白云大理岩。总厚大于4000m。该组分布于四川会理河口及拉拉厂一带,与下伏康定杂岩未见直接接触(多为断层),与上覆通安组为整合接触。该组含微古植物Asperatopsophosphaera, Leiominuscula, Trachysphaeridium 等属。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