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 地    图

当前位置:查字典地理网 >地理百科 >简嘎乡

简嘎乡
查字典地理网 来源|

地理百科

  •   简嘎乡镇宁自治县最南端,距县城106公里,总面积138.3平方公里,辖14个行政村,38个自然寨,52个村民小组。

  •    中文名: 简嘎乡 下辖地区: 辖14个行政村 面积: 138.3平方公里 人口: 1.1万人(2003年) 地理位置: 位于镇宁自治县最南端 本词条内容尚未完善,欢迎各位编辑词条,贡献自己的专业知识!

  •   传统农业有一定基础。

      在畜牧业方面,简嘎乡具有广阔的天然放牧场,农民素有爱牛养牛的传统习俗,农民养牛数量多,据调查,有些农户家中饲养的牛多达20头,有一定的畜牧市场潜力。本地品种黑猪,其营养价值高、味道鲜美,可与香猪相媲美,素有“小香猪”之称,颇受外来客商的青睐。种植业方面,经济作物主要有花生、黄豆、芝麻等,花生、黄豆种植面积大,专门有外地客商来订购。 简嘎乡辖区有清水河流经,具有丰富的水能资源,可在境内开发小型水电站,目前正在开发建设的翁元、板岩两个水电站,装机容量在4万余千瓦。电站大坝修建成后,将使原来的水位提高50余米,这对清水河沿岸的法绕、板岩、岜怀、翁解、翁元五个村发展水产养殖和水禽养殖提供良好的条件。

  •   位于

      简嘎乡镇宁自治县最南端,距县城106公里,总面积138.3平方公里,辖14个行政村,38个自然寨,52个村民小组。2003年总人口1.1万人,少数民族人口占98.3%,耕地面积6234.9亩,其中:田2594.5亩、地3640.4亩,人均耕地面积0.6亩;有林地面积2640余亩。其中:用材林1650亩,经果林990亩,适宜开发利用的荒山草坡面积10余万亩。2003年该乡被列为省、市、县新阶段扶贫开发一类贫困乡,全乡有一类贫困村8个,二类贫困村6个. 1997年以来,简嘎乡在镇宁自治县委、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得到以工代赈等扶贫项目的帮扶实施,得到市、县有关部门及社会各界的对口大力扶持,从实施 山、水、林、田、路、电入手,努力改善人民生产生活条件,帮助贫困群众解决温饱、增加农民收入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群众集资投劳修建通村公路30余里,5个村拉通了照明电,8个村解决了人畜饮水,建成了7000平方米的乡集贸市场,9个村建起村级活动室。  

  •   地理位置

       简嘎乡特殊,与紫云、贞丰、望膜三县接壤,简岜公路穿境而过,可直接进入黔西南州望谟县城,是对外交流的一个重要窗口。距南下出海口坝草码头40余公里,具有一定的交通区位优势。 简嘎乡具有经济发展的优势和潜力,一是人的优势,面对困难,简嘎乡干部群众不畏艰难、敢于挑战贫困,具备不屈不挠艰苦奋斗的作风。这两方面的力量都将是简嘎乡改变现状取着决定性作用。二是简嘎乡具有丰富的资源优势,简嘎乡是远离城市边远山区,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优越气候条件,年平均气温18—20℃,素有“天然温室”之称,全年无霜期,适宜种植早熟蔬菜和反季节蔬菜,是一块未进行全面开发的处女地,有着巨大的开发潜力。

  •   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

      简嘎乡少数民族人口多,最多为布依族,其次为汉、仡佬等民族,民族节日丰富多彩,其中最为典型的是三月三、六月六、七月十五等节日。布依族语系属第三土语区,语言绝大多数未被汉语化,仡佬族语言依然保留至今,民族服饰古朴、典雅。人民勤劳、善良、热情好客,当您来到简嘎时,您会觉得在这里没有生疏感、陌生感,而仿佛置身于民族关系融洽的“世外桃源”。 乡属各职能部门群策群力抓好业务、服务及协调工作,为经济建设、招商引资提供各方面的保证。

  •   特色产业丰富

      。简嘎乡属于低热河谷气候,平均海拔510米,日照长,年积温高,常年无霜,光热条件极佳,是典型的天然大温室,极适宜发展多种经济作物,俗称“子弹头”的小树辣,其辣而有味、肉质厚,利于运输,具备加工食品罐头的优点,每年七、八月份的赶集天,四面八方的外来客商专门到此收购。早熟蔬菜与反季节蔬菜已成一定规模,闻名的六马小辣椒成片种植,并在4月底可采收上市。同时还有板栗、李子、柿子、桃子、西红柿、马铃薯、茄子、小白菜及早玉米等多种水果蔬菜。 简嘎乡具有丰富的草山草坡资源,可利用面积达10余万亩,均未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是发展生态畜牧业的极佳资源,通过退耕还林(草),开展林地种草,草畜配套等措施,目前已引进适宜当地气候、土壤条件的维多利亚苜蓿、黑麦草、葟竹草等优质牧草种植,可发展肉牛养殖、经果林及药材栽培。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