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 地    图

当前位置:查字典地理网 >地理百科 >阳明洞

阳明洞
查字典地理网 来源|

地理百科

  •   阳明洞阳明洞原名“东洞”,坐落在修文县城新开发的阳明大道边的龙冈山上,占地1.5公顷,是修文现有的唯一一个古树群,有名木古树50多种。

  •    开放时间: 08:00-18:00 票价: 6元 所在地: 贵阳 地址: 贵州省贵阳修文县 类别: 旅游景点

  •   概况

      阳明洞1 阳明洞明代著名的哲学家、军事家、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王阳明被贬谪为贵州龙场(今修文县城)驿丞时,曾结庐研读于此,他在这里大悟“格物致知”之旨,创立了“知行合一”的学说,形成了“致良知”的思想雏形,还创办了“龙冈书院”。遂将东洞更名为“阳明小洞天”,世称“阳明洞”。

      阳明洞山不高,洞不深,却因“千古大师”王阳明在此悟道讲学而名扬中外,海内外王学研究专家称这里为“王学圣地”。加上著名爱国将领、“千古功臣”张学良将军曾被囚禁于此3年,使阳明洞更加闻名于世。

      阳明洞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龙冈山古木参天,翠柏森森,亭阁相映,碑刻历历,风景幽雅,奇景宜人。阳明洞洞穴多窍,奇石丛生,洞中有洞,前后贯通,真是别有洞天。它历史久远,因人及物,知名度高。这里是王阳明行踪遗迹和张学良囚禁之处保存得最完整的地方,建筑完好,文化内涵丰富。在明、清、民国年间就是王学研究者和文人学士经常拜谒游览的佳地,也是现代进行国际文化交流、历史文化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的好场所。龙冈山上除有阳明洞外,还有王阳明所建龙冈书院、何陋轩、君子亭、宾阳堂和后来为纪念他而建的王文成公祠等建筑,还有后人瞻仰阳明洞书刻的许多摩崖碑刻。

      学者有云:犹如研究孔、孟必到山东,研究二程(程颢、程颐)必到河南,研究朱熹必到江西一样,研究阳明之学,不能不到贵州,不能不到修文,不能不到阳明洞

      阳明洞原名“东洞”,坐落在修文县城新开发的阳明大道边的龙冈山上,占地1.5公顷,是修文现有的唯一一个古树群,有名木古树50多种。明代著名的哲学家、军事家、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王阳明被贬谪为贵州龙场(今修文县城)驿丞时,曾结庐研读于此,他在这里大悟“格物致知”之旨,创立了“知行合一”的学说,形成了“致良知”的思想雏形,还创办了“龙冈书院”。遂将东洞更名为“阳明小洞天”,世称“阳明洞”。

      阳明洞山不高,洞不深,却因“千古大师”王阳明在此悟道讲学而名扬中外,海内外王学研究专家称这里为“王学圣地”。加上著名爱国将领、“千古功臣”张学良将军曾被囚禁于此3年,使阳明洞更加闻名于世。

      阳明洞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龙冈山古木参天,翠柏森森,亭阁相映,碑刻历历,风景幽雅,奇景宜人。阳明洞洞穴多窍,奇石丛生,洞中有洞,前后贯通,真是别有洞天。它历史久远,因人及物,知名度高。这里是王阳明行踪遗迹和张学良囚禁之处保存得最完整的地方,建筑完好,文化内涵丰富。在明、清、民国年间就是王学研究者和文人学士经常拜谒游览的佳地,也是现代进行国际文化交流、历史文化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的好场所。龙冈山上除有阳明洞外,还有王阳明所建龙冈书院、何陋轩、君子亭、宾阳堂和后来为纪念他而建的王文成公祠等建筑,还有后人瞻仰阳明洞书刻的许多摩崖碑刻。

  •   相关历史

      修文因王阳明在此潜心悟道而得名,并被称之为“王学圣地”,这其中最为令人瞩目的当然莫过于阳明洞了。

      城东一里地,在万亩田畴中隆起一小山,名“龙冈山”,山腰有古洞,早先称之为东洞。自然界多少年的风霜雨雪,并没有改变它的风貌,人世间多少代的血脉传承,也没有增加它的灵气,这山依然是这山。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偶尔的不经意有时会成就伟大的历史巧合。历史的车轮走进明朝时,时任兵部主事的王阳明因上疏营救同僚得罪专权宦官,被贬谪为贵州龙场驿丞,王阳明历尽艰辛来到了穷乡僻壤的龙场。当时当地,又有谁会想到,王阳明的到来竟会成就如此伟大的文化事件。后来,因为王阳明的心学思想逐步传播开来,东洞也就声名鹊起,被虔诚地称之为“阳明洞”,进而被神圣化了;再后来,因为张学良将军被软禁于斯,蒋介石三次到此等,更成就了阳明洞的与众不同。

      阳明洞之于修文,就如遵义会址之于贵州,可以不知道贵州,但不能不知道遵义会址,可以不知道修文,但不能不知道阳明洞。对于阳明洞,大多数县人对它是即熟悉又陌生的,或者说是熟悉到陌生的程度。大家都知道阳明洞是县城边上一小山头,山上有一洞,称为阳明洞,因为近年来举办阳明文化节,山上的建筑多了起来,至于它为什么叫阳明洞、为什么有如此大的名声、为什么每年都有红头发蓝眼睛的外国人前来参观、为什么县委县政府兴师动众举办文化节等等一切是可以不管、不问的。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