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 地    图

当前位置:查字典地理网 >地理百科 >更合镇

更合镇
查字典地理网 来源|

地理百科

  •   更合镇,中国行政区划名,隶属于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位于高明区西部,地处珠江三角洲城镇群东西两翼交汇的中轴位置,至高明中心城区荷城35公里,是佛山连接粤西的重要通道,也是佛山市的西大门。总面积约365平方公里。

  •    中文名: 更合镇 面积: 365平方公里 GDP: 34.56亿元(2007年) 地理位置: 位于高明区西部 地方特产: 香椿树

  •   农业发展

      更合镇是传统的农业大镇,80年代以前,农业以水稻为主,80年代后,在农业方面,我镇按照“一村一主品”的原则,逐步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抓住特色农业的发展、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合水的西瓜、粉葛、更楼荔枝、新墟龙眼、沙葛、白瓜、紫色茄等效益高的农产品取代传统的农产品,并推进“公司+协会+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现今我镇白鸽、粉葛、鸡苗的产销形成规模,通过引进外资,建成了一批规模化、现代化的庄园式农场。

  •   地形地貌

      镇内大部分为低山丘陵及台地,属低山丘陵区,总面积约365平方公里。其中合水镇土地总面积15846.24公顷,丘陵山区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82%,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中部为合水河河流谷地或小盆地。更楼镇山地面积广阔,总面积为175650亩,山地植被覆盖率95%以上,全镇耕地36000亩。耕地集中分布于更楼河谷,高明河谷及丘陵间的坑洞。这种地形主要是在侏罗记晚期的地壳运动即燕山运动期间,有大量花岗岩侵入形成,属侵蚀地貌。山岗和丘陵高度一般在100——400米之间,个别700——800米,台地高度在50米以下,坡度在10至30度左右。合水镇内有老香山,以山上盛产香椿树得名,是高明区第二高峰。镇内耕地以沙土壤为主,山地以红壤为主。

  •   地质条件

      镇域内主要为燕山运动期间入侵的黑云母花岗岩,由于黑云母易于风化分解,在暖湿气候条件下,风化侵蚀作用特别强烈,无机岩类淋失快,铝铁沉积强,因而产生较深的红色土层和风化壳,形成了厚层赤红土壤,而砂砾岩在风化破裂后,多成为碎屑,受洪流的冲洗,一般都形成薄层赤红土壤,其母质多为坡积物或洪积物,间有谷地冲积,个别盆地和支流的出口处,峒面较宽,发育为宽谷冲积稻土。

  •   时岁习俗

      (一) 春节

      更合镇2

      更合镇居民称除夕和春节(农历初一)为过年。节前,乡民们无论贫富都想方设法办年货,同时备办节日食品,具体以下有:裹蒸粽、粉春、煎堆、油角、炒米饼。在除夕晚,全家一起吃团年饭。年初一,人们穿著光鲜,见面互道“恭喜发财”,长辈向晚辈派利是,人人笑面相迎,避免争吵,村村敲锣打鼓,狮子临门到家家户户拜年。这天人们禁忌打扫,不下地干活,也不探亲访友。年初二至年初六是探亲访友日子。

      (二) 清明节

      清明是更合镇乡民家家户户怀念逝去亲人的节日。当地人有在清明当日就到祖坟拜祭的习惯,俗称“行正清”,人们带烧猪、糕点、香宝蜡烛等到祖坟拜祭,在缅怀故人的同时,祈求一家人平平安安。自从殡葬改革后,人们就从到祖坟拜祭改到公墓拜祭。

      (三) 农历二月初三 吃角节

      这天,各家各户弄角仔( 更合镇3小吃)招待来访亲友(多是外嫁女回娘家吃角),角仔种类有油角、粘米角、艾角(艾与“捱”同音,意为吃了艾角就会身强体壮、工作捱得,有干劲)。 

      (四) 三月三

      更合有些村落会在农历三月三煮煎糍(又名朴撑),寓意家庭和睦、团结。

      (五) 鬼仔节

      农历七月十四俗称盂兰节也叫鬼仔节,入夜妇女们在自家屋前屋后焚香烛,撒酒撒饭和果品,烧五色衣纸。但合水有些村落不是在农历七月十四那天过节,他们提前在农历七月十四前焚香、烧衣做节。

      (六) 冬至

      在冬至那天,更合人们有吃汤丸(也叫冬丸)的习俗,古有“冬大过年”之说,以前已嫁女子一律不准在娘家过节,在有些村落有“冬至吃鱼生、吃狗肉”的习俗。还有其他节日如元霄节、四月初八牛王诞、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等,其庆祝方式跟其他各乡镇大同小异。

  •   气象气候

      因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区,日照充足,太阳辐射强,热量丰富,雨量充沛,年降雨量平均为1913毫米。气候温和而湿润,年平均温度21度。无霜期长。因地靠南海,受季风影响大,亦常出现春季阴雨,冬季干旱,夏秋有台风,暴雨,晚秋有寒露风,冬季有低温寒冷。有时还会出现龙卷风和冰雹等灾害性天气。

      自然 还有丰富的森林资源如老香山的桫椤及野猪、穿山甲、金钱龟山羊、黄狼等野生动物资源。

  •   水文条件

      河流主要有横贯东西的高明河(沧江)及其15条支流,水系比较集中。高明河发源于合水镇的老香山托盘顶,全长82.4公里,干流流经合水、更楼等镇(街),于海口塔侧注入西江。其主要支流有更楼河,发源于更楼镇鬼顶岗,长17.84公里,干流于白石桥附近汇入高明河。深步水水库位于更楼镇西南约6公里处,集雨面积30.9平方公里,总库容1540万立方米,是灌溉、发电、养殖综合利用的中型水库。高明河明城以上河段,饮用水源水质达到国家地面水环境质量二类标准。

  •   矿产资源

      区内岩浆岩活动强烈,花岗岩分布广泛,断裂构造交叉,具有较好的成矿条件,现已发现的矿产有饰面石材(辉绿岩)高岭土等,还发现了独居石和锡砂两个矿点,其中辉绿岩已开发多年,为当地经济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锑、瓷土自然较丰富。

  •   经济发展

      2007年1-10月份地区生产总值34.56亿元,同比增长36.07%。工业总产值91.58亿元,同比增长39.4%。固定资产投资12.12亿元,同比增长30.89%。招商引资8.45亿元,完成全年任务的70.42%。工商税收总收入为10131.42万元,首次突破亿元大关,同比增长45.17%,实现了经济与税收的同步增长。社会各项事业也稳步推进。

  •   风土人情

      传统小吃

      更合镇在传统民间节日中,城乡居民多自备传统应节小吃,较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濑粉、团仔、煎糍、汤丸、裹蒸粽、粘米角、面角、粉春、芋头、芋糕、萝卜糕、番薯包粉、松糕。其中合水濑粉和裹蒸粽小吃美誉在外,在2004年高明美食节大赛中,取得高明十大名小食称号。 

      更合镇还有些美食远近驰名如合水禾味狗肉、美味爽脆山坑螺。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