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 地    图

当前位置:查字典地理网 >地理百科 >咸塘镇

咸塘镇
查字典地理网 来源|

地理百科

  •   咸塘镇位于衡阳市以北、耒水下游,距衡阳市9公里处,总面积52平方公里,属半丘陵半平原地带。镇政府驻花江村白蚁塘组,辖3个居委会,13个村委会,153个村民小组,总户数6840户,21104人。

  •   基本信息

       中文名: 咸塘镇 所属地区: 中国 湖南省 面积: 52平方公里 人口: 21104人(2003年) 地理位置: 位于衡阳市以北、耒水下游,距衡阳市9公里处 地方特产: 楠竹、茶油、板栗、鲜鱼、湘黄鸡、蜂蜜 知名企业: 浏阳花炮厂、红星冶炼厂、旭升化工、百炼铜业

  •   地理概况

      咸塘镇,山地占土地面积52.6%,丘陵25.1%,岗地占7.9%,平原占13.1%,水面约占1%,地处北纬27°51′—28°34′,东经113°10′—114°15′。境内山丘绵亘,西南稍平衍,东北半山谷,浏阳河横贯其中,萦回百折,全镇多年平均径流总量43.85亿立方米。亩平耕地882立方米。全镇有效灌溉面积95.85万亩,旱涝保收面积80.25万亩,分别占98%、83.1%。全镇旱土面积13.35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14.18%。水田为水稻土类,有淹育性、潴育性、渗育性、潜育性、沼泽性、矿物性水稻土等6个亚类,30个土属,105个土种。旱土分属红壤、紫色土、潮土、黄壤土、黑色石灰土、红色石灰土、山地黄棕壤、山地草甸土等8个土类,12个亚类,33个土属,76个土种。境内以红壤为主,因地形不同而有非地带性土壤,如黄壤、黄棕壤及冲积土等。主要成土母质为板页岩、第四纪红色粘土,河流冲积物等,且各类土壤呈地域性分布。大围、连云、九岭山脉以松散的紫色土为主。丘陵地带以粘重的红壤、黄壤为主。全镇以板页岩风化的土壤为主,占72.2%,土层深厚,保水、保肥能力较强,含磷钾丰富,呈微酸性至酸性,适种性广,宜于稻、油、果、蔬、茶等多种作物生长。咸塘镇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四季分明,春夏潮湿多雨,秋冬寒冷干爽。夏季多为东南风,冬季转偏北风,热量充足,无霜期长,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6.7-18.2℃,≥10℃活动积温5030—5353℃,年日照时数1490-1850小时,年辐射量为100-112千卡/㎡,全年无霜期235—293天,年降水量1457—2247㎜,平均风速20米/秒。

  •   特色农业

      咸塘镇4咸塘镇地处衡南县西南部,距衡阳市区36.5公里。因清嘉庆年间,南岳兴建圣帝庙,曾在这里取瓷泥烧制硫璃瓦而得名硫磁坑,居民日增,形成集市,逐渐演称为硫市。1995年5月,撤原硫市区建咸塘镇。 硫市是一片富有的土地。境内蕴藏着丰富的煤、石灰石、铁矿石。这里的铁矿石含量高,覆盖层薄,相传吴三挂盘居衡阳在此造干铸戈。石牛峰南麓的石峰茶场,一到春天穿云入雾,吸大地之灵气,采日月之精华,而得其“云雾茶”,其味芬芳四溢,可与南岳“云雾茶”相媲美。带有远古气息的硫瓷泥(琉璃瓦材料)期待着人们再次开发。

      衡南县咸塘镇石峰村征地250亩,用于开发百果园。这是咸塘镇党委、政府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优质果园的一个缩影。咸塘镇距衡阳市区仅20公里,交通十分便利。同时,咸塘镇土质肥沃,是生产绿色食品和农产品深加工的好地方。为开发利用好土地资源,最大限度地增加农民收入,帮助农民致富,咸塘镇党委、政府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入手,积极发展观光农业、休闲农业,着力引进老板回乡创业,积极发展果园经济,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咸塘镇楠竹、茶油、板栗、红提、鲜鱼、湘黄鸡、蜂蜜、优质稻等八大农产品逐步走俏市场,镇内红提、杨梅、大棚蔬菜、养殖大户等农产品基地也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省欣怡林业公司又在咸塘镇建设工业原料林基地3500亩,有力地促进了咸塘镇退耕还林和果木林建设。咸塘镇又引进长沙老板回乡创业,投资60余万元连片开发1000亩百果园基地。首期投资20余万元开发250亩果园已正式动工,栽上了糖橙、早熟梨、懒汉梨等优质水果品种。同时,咸塘镇积极发展优质稻生产,积极引导和鼓励农民发展牲猪、家禽养殖。咸塘镇现每年种植优质稻2万余亩,出栏牲猪3.5万头,出笼家禽20余万羽。在基地(公司)+农户的推动下,咸塘镇农村经济逐步活跃,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咸塘镇60%的村实现了通水泥路,小城镇面积扩大了三倍,农民纯收入年均增长达30%。

  •   简介

      咸塘镇2镇域东界衡东县、大浦镇、石滩乡,南邻泉溪镇,以耒河中线为界。邻珠晖区酃湖乡,西抵珠晖区茶山坳镇,北依湘江中线为界,靠衡阳县樟木乡、衡山县塘铺乡。改革开放以来,咸塘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硫市作为一个农业大镇,粮食生产稳中求增。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其产品销往广东,远销东南亚。乡村公路四通八达,农副产品琳琅满目,小城镇建设日新月异,基础设施日臻完善,邮电通讯飞速发展,程控电话、无线寻呼、移动电话进一步把硫市推向信息时代。硫市正朝着工、贸、农一体化方向发展。衡南县咸塘镇作为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中,衡阳市唯一的试点乡镇,日前提前启动了这一规模庞大的系统工程。咸塘镇人口众多、离城区较近,既有工业企业,又有党政机关,囊括了众多的普查对象和内容,因此被衡阳市选为这次经济普查的试点乡镇。由于第一次经济普查的对象是除农业以外的全部经济活动,涉及的单位众多、项目繁杂、技术要求也相当高,为了保证普查的质量和效果,给全市开展全面普查提供经验,咸塘镇在八月中旬就对选派出来的28位普查员进行了强化培训,并且明确了领导责任。

  •   经济概况

      咸塘镇3咸塘镇地处衡南县西南部,由原硫市、龙确、古山三个乡镇合并而成,辖43个村,2个居委会,总人口4.2万,咸塘镇东邻车江,西接茅市,南眦栗江,北连洲市,总面积120平方公里。硫市交通发达,南(乡铺)古(山)硫(市)栗(江)公路纵贯南北,衡(阳)枣(木铺)高速,车(江)硫(市)公路横穿东西,距衡西互通仅15公里。硫市地域辽阔,土质肥沃,资源丰富,是生产绿色食品和开发农产品深加工的好地方。楠竹、茶油、板栗、鲜鱼、湘黄鸡、蜂蜜等为六大主导产品。

      咸塘镇交通优势明显。湘江、耒河途经境北、境西,境内建有两个货运渡口,京广铁路穿越五个自然村,衡大高速公路由西向东横穿境内4个自然村,315省道沿京广铁路而行,武广高速铁路全线穿越5个村。咸塘镇是个农业大镇,有几大农产品生产基地,牲猪、湘黄鸡、优质稻、甜瓜、香葱等远销省外。境内矿产资源丰富。据勘察地下芒硝、石膏、卤水的储存开采价值约46亿人民币,特别是芝硝的储存量位居全国第三。咸塘镇土质肥沃,是生产绿色食品和农产品深加工的好地方,其楠竹、茶油、板栗、红提、鲜鱼、湘黄鸡、蜂蜜、优质稻等八大农产品逐步走俏市场,镇内红提、杨梅、大棚蔬菜、养殖大户等农产品基地也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2006年,省欣怡林业公司在咸塘镇建设工业原料林基地3500亩,有力地促进了咸塘镇退耕还林和果木林建设。2005年前,咸塘镇还没有一家工业企业,大交通格局形成后,咸塘镇招商引资来势看好,先后有浏阳花炮厂、红星冶炼厂、旭升化工、百炼铜业等7家企业落户咸塘镇,境内丰富的金、铜、铁、煤等矿产资源更是引得投资商纷至沓来。大交通迎来大发展。几年来,咸塘镇小城镇面积扩大了三倍,农民纯收入年均增长达30%,人民的物质生活和精神面貌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