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 地    图

当前位置:查字典地理网 >地理百科 >宽甸满族自治县

宽甸满族自治县
查字典地理网 来源|

地理百科

  •   宽甸满族自治县位于辽宁省东南部,隶属于丹东市,坐落在鸭绿江畔,东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隔江相望,南接丹东市区,西与凤城市、本溪满族自治县毗邻,北与桓仁满族自治县、吉林省集安市相连。是辽宁省县级行政区域面积最大的县,是全国最大的边境县。清光绪三年(1877)设宽甸县,取宽奠谐音得名。1989年9月设立宽甸满族自治县。满族民俗风情浓郁,边境风光旖旎;这里是抗美援朝志愿军渡江地;这里被誉为北方长寿之乡、神仙住过的地方、鸭绿江畔的香格里拉。是“辽宁省旅游强县”、“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是联合国环境开发署认定的世界六大无污染地区之一。

  •   基本信息

       中文名: 宽甸满族自治县 外文名: Kuandian Manchu Autonomous County 别称: 鸭绿江畔的香格里拉 所属地区: 中国 辽宁丹东 下辖地区: 20个镇、2个乡 面积: 6193.7平方千米 人口: 43.4万 地理位置: 中国辽宁省东南部 著名景点: 天桥沟国家森林公园、青山沟、黄椅山火山公园、天 电话区码: 0415 邮编区码: 118200 火车站: 宽甸火车站 行政类别: 自治县 车牌代码: 辽F 气候条件: 温带半湿润季风气侯 下辖地区: 20个镇、2个乡 面积: 6193.7平方千米 人口: 43.4万 著名景点: 黄椅山火山公园等 电话区码: 0415 邮编区码: 118200 行政类别: 自治县 气候条件: 温带半湿润季风气侯

  •   ​概况

      宽甸满族自治县1宽甸位于辽宁省东部,鸭绿江中下游右岸。东南与朝鲜民族主义人民共和国隔江相望,东北与吉林省集安接壤,西接凤城,北邻桓仁,西北与本溪毗邻,西南与丹东相连。总面积6193.7平方公里,国境线长216.5公里,辖22个乡镇。

      宽甸属温带半湿润季风气侯,四季分明,冬暖夏凉,光照充足。年平均气温6.5 ℃ ,积温3000 ℃ , 平均降雨1100毫米,空气湿度70%,无霜期140天。

      境内鹤(岗)---大(连)国家级公路、铁(岭)---长(甸)省级公路,凤(城)----上(河口)铁路纵贯南北穿境而过。各乡镇之间黑色路面公路连接贯通。全县公路总里程已达1443公里。鸭绿江边设有太平湾、河口2个国家二类口岸。

      宽甸地域广阔资源丰富,开发利用潜力很大。 宽甸地质构造复杂,成矿条件较好,矿产资源充裕。已探明矿产57种,储量达8亿多吨。已开发利用28种,可供开采储量5.7亿吨。主要有硼、镁、硅、铁、铅、锌、铜、金、钼、煤、石灰石、滑石、玄武岩、方解石等。其中硼矿石储量居全国40%以上,产量居全国60%以上。

      现有板栗1100万株,居全国县级第6位,年产板栗11000吨,居全国第5位,被确定为国家板栗生产基地县。宽甸森林茂盛,林地面积730万亩,森林复盖率76.1%木材蓄积量2200万立方米。山珍野果漫山遍野,山葡萄、山里红、山核桃、猕猴桃等野生干鲜果年产量达5万多吨,可以加工多种食品、饮料。山野菜中的珍品刺嫩芽、大叶芹、蕨菜等年产量可达800万公斤。名贵稀有的野生香菇、榛蘑、松伞蘑、黑木耳等产量可观,近年来人工栽培香菇、滑菇、木耳等食用菌产品年产达2万吨。境内药用植物122科,960多种约占东北地区药用植物种类的70%,素有“天然中草药库”之称。辽细辛、辽五味、人参等名贵药材,年总产量100多吨。驰名中外的“柱参”,产于县内振江镇石柱子村,至今已有300多年栽培历史,药效可与野山参相媲美。

      宽甸水草丰茂,养殖草食动物条件优越。绒山羊被评定为国家优良品种,现已发展到年存栏达6万只。以省优良畜牧品种沿江牛为主的黄牛养殖存栏达7万头。澳大利亚良种奶牛---荷斯坦已落户宽甸,预计到2010年存栏可达5万头以上,年产鲜奶10万吨。优良野蜂“中华蜂”,现已养殖1万箱,年产优良蜂蜜20万公斤。传统优势产业---柞蚕,年放养量近万把,产茧700万公斤,为发展茧丝纺织业提供了资源保证。

      全县有大小河流548条,水域面积41万亩。境内较大江河水量充沛、落差较大。国家和县乡先后在这里建成3座大型水电站和20多座小水电站,装机容量达125万千瓦,年发电50多亿度。据测量,还可修建小水电站10 余座。投资42.9亿元的蒲石河蓄能电站即将开工建设。电站库区形成可养鱼水面22.5万亩。水中有机物质丰富,没有工业污染,适合各种鱼类生长。现有鱼类89种,其中鲤、鲫、鲢等大中型经济鱼类20多种,宽甸特产“池沼公鱼”远销日本等国家和地区。近年来网箱淡水养殖快速发展,年可提供商品鱼6万吨。药、补兼用的“中国林蛙”享誉中外,全县现已封沟养蛙2100多条,年产商品蛙2000多 万只,可加工林蛙原油1 .5万公斤。

      宽甸地处边陲,山水风光以其独特、险峻、奇秀、幽艳而着称,现已成为闻名省内外的旅游胜地。国家级鸭绿江风景名胜区,沿中朝界河鸭绿江入海口而上,有明代长城东端起点虎山长城、太平湾水库、河口断桥、水丰水库等景点,山光水色与异国风情融为一体,令人留连忘返。国家级青山沟风景名胜区、国家级天桥沟森林公园、国家级白石砬子自然保护区、省级天华山风景名胜区、省级黄椅山火山公园等景区,景观神奇,各具特色,千姿百态,浑然天成,已引起中外游客和投资商的极大兴趣。目前,各景区规划建设初具雏形,开发前景十分广阔。

      宽甸幅员辽阔;山青水秀,风和气清;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发展经济,得天独厚。宽甸人民诚望与海内外有识之士携手合作,共同建造经济发达、社会进步、环境优美的边境生态旅游名城。宽甸——鸭绿江畔的明珠,必将更加绚丽多彩、璀璨夺目。

  •   ​自然地理

      地形地貌宽甸满族自治县 宽甸位处长白山余脉千山山系,地貌多变,地形复杂,全境呈现西北高东南低的地势,可概括为“八山半水一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地貌特征。

      气候特点宽甸属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年均降水量度1000毫米,无霜期40天。

      水文状况宽甸水资源充沛,境内河川纵横,溪流密布,有大小河流549条,水系总长2798公里,统属鸭绿江水系。其中闻名中外的鸭绿江,是中朝两国的天然界河,流经宽甸县8个乡镇。人均占有淡水量是全省人均占有量的10倍。

      自然资源宽甸境内资源丰富。现已探明的矿产资源50余种,已开采利用的有27种,其中硼储量占全国储量的40%以上,年开采量占全国的60%,1995年被命名为“中国硼之乡”。宽甸林产资源丰富,有森林面积760万亩,木材蓄积量变2200立方米,森林复盖率达76.4%,均居辽宁省前列。宽甸特产资源闻名遐迩,板栗年产量6500吨,被国家定为生产基地县。以香菇、木耳、滑菇为主的食用菌产品和以刺嫩芽、大叶芹、蕨菜、猴腿为主的山野菜珍品远销世界各地。

      宽甸又是辽宁少有的天然中草药库,药用植物种类约占东北地区的70%,以“国之瑰宝,东北一绝”而驰名天下的柱参,可与山参媲美。中国林蛙药用价值极高,宽甸现有林蛙养殖点2000余处,保护野生种蛙4亿只以上。宽甸的细辛、龙丹草、淫羊藿等名贵中草药材年采集量可达千吨以上。宽甸水能资源条件得天独厚,全县有大小河流548条,已建成水丰、太平哨、太平湾三座国家大中型发电站、装机120万千瓦的蒲石河抽水蓄能调峰电站

      和18座小水电站,总装机容量245万千瓦。宽甸水域广阔,养殖水面可达到22.4万亩,人均占有水面0.5亩,为辽宁省人均占有淡水水面的10倍,现有70多种鱼类,资源量在1万吨以上,宽甸特产“池沼公鱼”远销日本等国家和地区。

  •   交通运输

      宽甸满族自治县6宽甸,以其良好的投资环境而令世人瞩目。境内鹤大公路、铁长公路、凤上铁路穿境而过,距丹东机场、丹东港不足百公里,交通便利。全县公路总里程已达1443公里。鸭绿江边设有太平湾、河口2个国家二类口岸。

      东北冬季漫长,很多地区每年有三四个月的时间冰雪复盖大地.为适应这一气候特点,人们发明了适合在冰雪道路上行走的交通工具——爬犁。爬犁也写作“扒犁”或叫“扒杆”,满语称为“法喇”,至晚在清代初年即已出现。其制作比较简单。用两根一丈多长的硬杂木杆,前端烘烤弯如弓形向上翘起,作辕子,后部为木架板箱,坐人或装货。如果专供人乘坐,还可以搭篷挡风御寒。爬犁的形状类似滑雪板,上翘的辕头可以减少阻力,两杆贴地的一面砍削得很光滑,又在硬滑的冰雪路行驶,所以不用太大的牵引力就能快速前行,比车还要方便。 目前,宽甸满族自治县境内已正式开通了太平湾、河口、哑巴沟三个对朝易正式口岸,另开通了大青、万宝、临江、北江、杨木杆、永甸港共六个对朝贸易临时过货点。

  •   人口民族

      全县总人口44万人,有满、朝鲜、蒙古、回、锡伯、壮、侗、柯尔克孜、瑶鄂伦春族、俄罗斯族等15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23.7万人,占总人口的51%。

      (一)人口变化

      宽甸境内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居住,明代前虽有建制,但无人口记载。明万历初年修筑“宽奠六堡”后,人口渐增,至万历三十年(1602年)达6.4万人。

      清初,宽甸为封禁地。同治年间清廷解除封禁令,迁入宽甸的人口渐多。光绪三年(1877年)宽甸建县,至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全县25010户、176018人,宣统二年增至28532户、225860人。

      民国初年,军阀混战,苛税繁多,加之灾害频仍,户有流亡,人口减少。民国4年(1915年)全县24248户、197039人,比宣统二年减少4284户、28851人。

      东北沦陷后,日伪当局强行集家并屯,战祸、瘟疫、灾害不断,人口锐减。民国21年全县有39300户、324680人,至民国29年减至34063户、236748人。9年间减少5237户、87932人,户均人口由8人减少到7人。这期间瘟疫流行,民国26年死亡7629人。民国28年因断炊饥饿而死者达13252人。同年水丰电站库区移民5860户、39000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人口发展较为缓慢。1949年末,全县有60259户、302714人,1953年第一次人口普查时减至56891户、294594人。1953—1957年,随着人民生活得到改善和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县内出现第一次人口生育高峰。1964年第二次人口普查时,全县总人口为348814人,人口出生率达44.6‰。1964年与1953年相比,11年间人口增加54220人,增长率为18.4%,年均增长率1.5%。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时,全县90057户、431096人,人口出生率为17.5‰,回落到1953年水平。1985年全县98635户、436001人,人口出生率为11.57‰,死亡率为5.2‰,自然增长6.37‰,比1982年增加5005人,人口增长1.16%,年均增长0.38%。

      1991年,全县115535户、444609人,人口出生4819人,出生率为1.08‰,死亡2399人,死亡率为5.3‰,自然增长率为5.42‰。1995年,全县总户数121312户、总人口447765人,年出生5210人,出生率1.16‰,死亡2490人,死亡率5.5‰,自然增长率为6.0‰。1999年,全县总户数123336户、447605人,年内出生4056人,出生率9.06‰,死亡2729人,死亡率6.09‰,自然增长率2.96‰。2005年全县总户数131269户,437651人,年内出生3741人,出生率8.55‰,死亡3007人,死亡率6.87‰,自然增长率1.68‰。

      1985年至2005年的20年间,由于计划生育国策的深入落实,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全县增加了32634户,但人口只增加1650人。户均人口由1985年的4.42人,至2005年减少到3.33人。人口发展较为缓慢,家庭趋于小型化,是宽甸县人口发展变化的一个显着特点。

      (二)人口分布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经济建设事业的发展,城乡人口比重变化较大。1949年全县302714人,城镇人口5393人,占总人口1.8%,农村人口占总人口98.2%。1953年全县人口294594人,农村人口占96%。1982年农村人口下降到90.8%,城镇人口上升到9.2%。1985年,经省政府批准先后建立灌水、长甸、永甸、太平哨镇和下露河朝族镇,城镇人口达66521人,上升到15.3%,农村人口下降到84.7%。1991年全县444609人,其中城镇非农业人口105773人,占总人口23.8%、农村人口占总人口76.2%。1995年全县总人口447765人,其中城镇非农业人口114249人,占总人口25.5%,农村人口333516人,占总人口74.5%。2005年,全县总人口437651人,城镇非农业人口103941人,占总人口23.7人%,农业人口333690人,占总人口76.3%。

      (三)人口密度

      宽甸县人口密度不断增加,地区间疏密差异较大。民国4年,县平均每平方公里30.4人,民国25年增加到47.2人。

      新中国成立后,1953年平均每平方公里47人,1964年增加到56人。1985年全县每平方公里70人,其中宽甸镇人口密度最高,平均每平方公里4191人,其次是城郊石湖沟乡,每平方公里129人。八河川乡人口密度最稀,每平方公里只有35人。同年,全县人口密度与民国4年相比,每平方公里人口增加2.3倍。2005年平均每平方公里70.66人,其中宽甸镇人口密度最高,每平方公里达6704人,其次是城郊石湖沟乡,每平方公里134.4人。八河川镇人口密度最稀,每平方公里只有34人。

  •   历史事件

      中日甲午虎山之战

      1894年(清光绪二十年)7月23日,侵入朝鲜,迫令朝鲜国王请日军驱逐牙山清军,并先后攻掠清政府驻朝鲜总理公署,突袭中国运兵船高升号,进犯驻守牙山的清军,发运了中日甲午战争。8月1日中方宣战,甲午战争的帷幕正式拉开。9月16日平壤陷落,17日日舰在黄海海面袭击清军北洋舰队,并掌握了黄海、渤海制海权,并由海陆两线直逼中国国门,虎视辽宁。与朝鲜隔江相望的宽甸虎山要塞,便成为敌攻我守的重要战场之一。

      9月,为加强鸭绿江防线,黑龙江将军依克唐阿受命率镇边军驰赴九连城与宋庆合作,联络各军,策划防御。

      10月10日、13日,宋庆和依克唐阿先后率军到达虎山一线,商讨了兵力配置。10月下旬集中在虎山附近鸭绿江右岸的清军兵力共达80营,2万3千人。防线以九连城为中心,左翼由依克唐阿指挥,分两个阵地:一为大安平河口、古楼子、大蒲石河一带,由倭恒额齐字练军马步6营1500人驻守;二为东阳河、苏甸及长甸河口一带,由依克唐阿自率镇边马步13营4000余人屯扎。另有聂士成所率芦榆军6营2000余人在虎山至栗子园一带听令。右翼至大东沟,亦调集重兵,修筑堡垒、炮台防守。

      宋庆率众将布防之后,日夜督饬各军赶修防御工事,在虎山至九连城、栗子园附近修筑大小堡垒40余处,垒高三四米,厚一米,十分坚固,日军炮弹难以贯通,垒外通一外壕,设置障碍。垒后高地置炮台20余座,控制江面。从兵力部署看,不可谓不厚;从构筑防御工事看,不可谓不坚。鸭绿江防线可谓重兵把守,工事坚固。

      日本陆军大将山县有指挥第一军5万人为右翼,抵达虎山对岸朝鲜义州朝鲜义州扎寨。24日,清军前线统领宋庆深知日军进攻在即,亲率聂士成、宋德胜、马金叙登临虎山实地察看。宋庆传喻诸将,“有能守此险要者受上赏”。分统马金叙自甘奋勇,率4营千余名壮勇,载5寸口径钢炮2门,据山防守,扼控江面,慎防日军偷渡。同时,宋庆又派总兵聂士成率所部驻扎栗子园,为策应援助之军,与马部形成犄角之势,上下呼应。

      日军第五师团野津道先派一部分兵力攻安平河口,此兴趣声东击西,迷惑并牵制清军,其进攻实力却在夺取虎山一线。双方隔江展开炮战,战斗进行一小时后,清军调来马队一营,向登岸日军发起冲锋,欲将其赶下江去,但因伤亡过重而失败。日军蜂拥过江;倭恒额率残部退至安平沟,清军所设鸭绿江防线,就这样被日军打开缺口,转而从左翼向虎山阵地推进。

      当佐藤联队涉水向安平河口进攻时,日军大队正竭力筹备架桥材料,准备当趁黑夜在义州与虎山之间的江上架设浮桥,以图迅速进攻清军阵地。

      九连城与义州之间的江中,由于泥沙冲积而形成沙州,将江水劈成三股支流,两侧支流宽约60米,水流较浅,人可徒涉,惟中流宽50米,江水湍急,最深处达3米以上,称“中江”。在中江两侧横一南北狭长的沙州,称“中州台”,往有少数民家并设有九连城警征局管理所,管理江上输出输入贸易。日军决定在中江北面有利地形架设浮桥渡兵。一夜之间,日军在虎山对面的中江江流和东侧的支流上,架起两座浮桥,而清军却毫无察觉。

      日军浮桥架成后,又派第五旅团长大迫尚敏率一部兵力为右翼,当日凌晨4时由桥上渡江与先期渡江的日军向右迂回,抢占虎山东方高地;另派第三师团桂太郎,率师团本部于6时越过浮桥,从正面各虎山阵地发起进攻。日军炮兵也用12厘米加农炮,从朝鲜义州“统军亭”附近,隔江以排炮向虎山清军阵地猛烈轰击,枪炮齐鸣,震撼山谷,点头异常激烈。面对来势凶猛的日军,分统马金叙、聂士成镇定自若,指挥应战。战斗一打响,马金叙身先士卒,与日军冲杀格斗,奋勇抵抗。激战一小时,发快炮180余发,毙伤日军川琦大佐以下10余名。此外,因浮桥狭窄,抢渡日军挤掉江里淹死甚多。7时许,大迫尚敏指挥右翼日军,抢占了虎山东面高地,从背侧向清军发起进攻。清军腹背受敌,形势危急,宋庆派马玉坤、宋德胜率清军2000余人,渡瑷河前来增援,与马金叙部一起抵抗日军。这时在义州“统军亭”督战的山县有朋见清军派出援军,立即令第十旅团长立见尚文率队组成左路队渡过浮桥,在炮火掩护下,绕至虎山两侧,截击支援的清军。清军各炮台也用野炮还击,炮声轰驰,声震数十里,战斗更加激烈。

      日军截断宋庆援军后,马玉坤、宋德胜被迫向栗子园撤退。在孤军无援的情况下,马金叙和聂士成退守山下,顽强抗击从右翼及正面发起冲锋的日军。战斗中,马金叙受伤20余处,仍坚持裹伤奋战;但援兵不至,马金叙率残部数百人放弃虎山阵地,渡瑷河西撤。上午11时,日军占领虎山。

      日军占领虎山后,山县有朋将司令部移于虎山,策划进攻九连城。26日拂晓,桂太郎率第三师团进攻九连城背侧;野津道贯率第五师团由东北侧进攻。总攻发起后,先由大炮轰击,城内默然无声,日军派士兵攀越城墙侦察,方知清军早无踪影。日军垂手占据九连城。

      中日两军虎山之战伤亡惨重,据日方公布,日军死伤将卒105人。清军战场遗尸达500余具,清军各种武器及军用物资损失也极严重,其中大炮78门,步枪4400支。

      甲午宽甸大捷1891年(清光绪二十年)10月27日,集结在朝鲜昌城、朔州等郡的日军“连日出队,隔江牵制清军”、“不断分股沿江上窜,逼近长甸。”12月初,驻守长甸河口、苏甸、东阳河一带的依克唐阿镇边军,畏敌如虎,弃防逃跑,沿途大肆骚掠。

      驻守宽甸城内的“扑盗营”外委陈日晋见清军败北,率队移防长岭子村宝和长烧锅大院,白天卧榻吸食鸦片,夜间领“弟兄们”回城,“抢劫纵火十余处”,实同土匪。县知事刘继勋,外号“刘估堆”,贪生怕死,惊慌万状,于农历十月初七日将库银揣入私囊,乘兵荒马乱之机弃官逃跑。日军踏破我国门之后,分兵两路,西犯凤城、岫岩,北犯宽甸境内,亟肆抢掳,无恶不作,乡亲父老背井离乡,陷入水深火热之中。

      10月末,凤凰厅同知间樾守备佑善,安东知县荣禧由于城池失守受到革职处分。他们为免交邢部治罪,决心戴罪立功,怀揣大印到达宽甸、桓仁一带,在新任东边道张锡銮的鼓励和支持下,于长岭子村宝和长烧锅大院内筹办团练会,委本县举人姜焕章为帮办,办理全县团练事宜。这一保家卫国之举受到各乡会保的积极呼应,纷纷率众参加团练会,很快成立起数千人的抗日队伍,分别编成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十大团。仁字团蒋天福,义字团王容,礼字团肖明礼,智字团孟兆瑞,吕寿山为总团练长。

      东边道张锡銮也积极扩兵备战,仅一个月时间,招募定边军7个营,计2500余人,特约天津武备学堂学生商德正任总教练,谙练军事。同时,又从奉天运来毛瑟枪800支,加强装备。虎山失守后,日军妄图夺取宽甸县城;往北伸展侵略魔爪。宽甸民团早有所料,就在城南馨岭支起两尊台炮,埋下伏兵,待机阻击来犯日军。约七八十名日军由长甸进犯宽甸城,当敌人行到永甸馨岭山腰,全部进入射程时,蒋天福一声令下,民团居高临下,两尊台炮并发,排枪齐鸣,正中敌群,打得敌人焦头烂额,四处逃窜,退回永甸。这一仗打死日军10余名,首战告捷。此后,日军深知“老台杆”的厉害,这种炮不仅射程远,杀伤面积大,且钢沙子弹击中就烂,日军十分恐‘

      日军四五百人,由九连城出动,经三道沟、金厂、梨树园子,绕道再次进犯宽甸城,待到城南一撮毛附近又遭到楚文彦所率民团迎头痛击。此战从入夜一直打到黎明,日军被迫撤到甬子沟,经双岭子逃往凤城。这一仗日军遗尸7具,生擒日军头上广田甚吉,缴获驮马1匹,大米300余斤,长枪数支,子弹若干粒。

      12日初,日军改变进攻路线,由凤城经安宽公路进犯宽甸城。在大水沟附近被出城巡逻的民团首领蒋天福、李庆堂、杨士林、康秀峰所率千余名会勇乌黑,二三百名日军身临困境,犹如热锅蚂蚁,东躲西藏。民团高举战旗,击鼓鸣锣,杀声震耳,向敌人猛攻。日军且战且退,由大野猪石退到长岗陡坡,3次空转均被打退。最后因民团缺乏弹药,日军集中火力,借黑夜经葡萄架岭逃窜。此战打死日军10余名,缴获步枪20支,驮马2匹,大米200余斤。

      日军三次进犯宽甸,民团三战三捷。东边道尹张锡銮和宽甸民团首领蒋天福,预知日军一定会卷土重来,又把兵力重新作了布置,将定边军和民团撤出县城。12月中旬,日军果然从安东、凤城各抽调一部分兵力,约三四百人,向宽甸进犯,途中受到“信”字团练分充康秀峰、李庆堂部阻击,战斗约2小时,由于敌我实力悬殊,民团被击散,20余名会通被俘。日军在县城大肆抢夺县衙物资,洗劫店铺,奸淫烧杀,无所不为。全城百姓久愤填膺,纷纷冒险出城,向定边军和民团通报消息,要求攻打县城,愿作内应。

      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2月25日,日军骚扰,在三道沟、葡萄架岭接连遭到定边军林营袭击,向县城败退。定边军和民团沿途尾追不放。日军于黄昏时刻退进县城,急将城门关闭,列队登上城墙观望,当时发现城西黄椅山和隋家堡子有民团在活动,而且兵力越来越多,便开始射击。此刻驻老道排、大川头一带的定边军吹起军号,日军闻声恐有伏兵。即刻占领南城墙和“点将台”制高点。这时林管带、蒋在福率部抢占了黄椅山,居高临下威逼日军。隐蔽城郊田野的民团一齐奋战,向日军发起猛攻,由东城门杀入城内。日军被迫由南门出城向丁家趟子逃窜,又遭到埋伏在东漏河的民团袭击。林营和民团尾追不入,一直追到二更时刻,不便再追,方收兵回城。日军被打得疲惫不堪,当夜逃到坦甸,在雪地里住了半宿,天刚亮逃奔苏甸。

      这次收复宽甸县城之战,军民同仇敌忾,打得非常勇猛,共打死日军六七十人,缴获军械甚多。为庆祝这场战斗取得的胜利,军民将日军首级割下挂在各城门示众。战后第二天,乡民还在地窖和草垛内活捉日军10余名,送交定边军处置。这次战斗影响威震海内外,振奋民族精神,掀起了辽东地区抗日和收复失地的高潮,史称“甲午宽甸大捷”。

  •   历史名人

      田锡忱田锡忱,字福恩,宽甸人。1929年,他从安东丹国医院毕业后,回宽甸创办亚新医院。九一八事变后,他关闭了医院,开始从事抗日救国的宣传鼓动工作。为支援抗日义勇军进行武装抗日,他多方串联,办起了专制炮药的火药厂。1936年11月,他因救国会事件被捕。后在他人的帮助下逃离虎口,辗转参加了东北抗联。在他担任抗联一军一师后方连指导员后,带领着100多人的后勤部队,救治伤病员,制做被服,筹集军粮。1939年2月,抗联主力北上转移,他奉命留下照顾不能撤走的重伤员。在掩护伤病员转移中壮烈牺牲。

      左子元左子元,原名左宝玺,1906年生于宽甸步达远。早年曾投身东北军。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他脱离原部队与其兄一道举旗抗日,活动在吉林省柳河一带。1932年4月,他率部加入辽宁民众自卫军。1934年2月,他接受抗联联合各路抗日军共同抗日的主张,回到宽甸步达远,帮助抗联收编抗日武装。1935年6月,他领导的队伍被抗联一军收编为直属一二五支队,他任支队司令。1936年8月,又被升编为直属十一师。后在抗联的领导下,参加了智取宝兴厚等著名战役。1937年2月在与日军作战中英勇牺牲。

      于万利于万利,1904年生于宽甸牛毛坞。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他率牛毛坞保甲队加入抗日义勇军,任大队长。后所部头目叛变投敌,于万利便将自己的队伍拉出抗日。当伪剿匪军前来清剿和劝降时,为保存实力,他虚意假降,借机索要武器弹药装备部队。之后,再次将部队拉出抗日。为此,日军将其亲属抓获并逼其投降,他坚决不降。日军遂将其亲属全部杀害。1935年8月,抗联将于部收编为一军直属独立旅,于万利任旅长。之后,他在抗联的领导下,参加了打双山子和伏击错草岭等著名战役。1938年1月,在与日军作战中牺牲。

      张雪轩张雪轩,字瑞龄,1907年生于宽甸县城西门外村。他在安东商科学校读书时,就曾参加声援“五卅"的反帝爱国运动。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他受满洲省委派遣回到宽甸,开展军运和农运工作。通过他的工作,使驻牛毛坞保甲中队中队长杨甲山下定决心举旗抗日。后根据满洲省委的指示,张雪轩在这支队伍中秘密开展了建党工作。并于1932年10月,建立了党支部,这是党在丹东地区的抗日义勇军中建立的唯一一个党组织。1945年11月民主政权建立后,他先后担任安东市副市长、市委副书记、安东省四专署专员、辽宁省政府副主席等职。

      栗学福栗学福,宽甸红石砬子人。1948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在解放战争中就立过5次小功。1952年,加入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任某部二连一班班长。1953年7月,其所在部队与美军在马踏里决战。部队进攻时,他在突击队担任向敌人主峰进攻任务。曾只身冒着枪林弹雨炸毁敌交通沟。后又带领身边的4名战士以一当十,与在坦克和炮火支援下的敌人展开阵地守护战,坚守阵地一昼夜,打退了敌人的11次进攻,守住了阵地。1953年12月,志愿军司令部、政治部为其所在班记集体一等功一次,为栗学福记一等功一次,并授予他“二级英雄”称号。

      董鄂妃孝献皇后(1639-1660年),董鄂氏,世称董鄂妃。是清朝顺治帝一生最钟爱的女子。

      阮国长——长寿老人

      阮国长出生于1760年(清乾隆二十年)4月,山东省登州蓬莱县人,。1776年(乾隆四十一年)娶妻张氏,生一子,妻23岁病故,其子45岁亦亡,此后鳏独飘零。1823年(道光三年)投奔宽甸小茧场沟族侄阮有祯家,行医兼行商。1830年(道光十年)其侄病逝,重返蓬莱4个月,复来宽甸定居,辗转于小茧场沟和桓仁滗松背等地,仍事旧业,偶得薄利,买药施舍,治病救人。

      阮公国长乾隆廿五年(公元一七六零年)四月生于蓬莱寒舍,民国十二年(公元一九二三年)殁于东陲农家,寿享一百六十四春秋。岁月悠悠,孤冢犹存,缅其旷世人瑞,德行高洁,树碑撰名,以昭后世。

  •   地理环境

      地形地貌宽甸地处辽东断块山地丘陵区。地势自北向南、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呈西北高(海拔平均为500米,

      宽甸满族自治县4山地最高1336.1米),东南低(平均海拔为10米,山地一般为300——500米),依次中山、低山、丘陵的阶梯状。山体受地质构造影响,以东西向为主,东北向次之,间有大小不均的谷地和小平原。山地丘陵约占总面积的85%,山间谷地和河流约占总面积的15%。全县平均海拔400米。山、水、田构成大体为“九山半水半分田”。

      宽甸为长白山脉与千山山脉过渡地带,地貌多变,地形复杂,山势险峻,丘陵和谷地相间,为境内地形的主要特征。

      山脉境内群山连绵,峰峦奇秀。山体骨架分期由县城以北3条东西走向和沿宽凤交界、鸭绿江右岸2条北东山脉构成。

      花脖子山山脉:位于宽甸与凤城、本溪、桓仁3县交界地带,东西走向,主峰花脖子山,海拔1336.1米,为辽宁省最高峰。

      白石砬子山山脉:位于北股河以南,南股河以北,东西走向,主峰白石砬子山,海拔1194米,是蒲石河和南股河发源地。

      峥嵘山山脉:位于宽甸中部,东西走向,主峰峥嵘峰,海拔907.2米。早年建有三圣宫庙,俗称娘娘顶。

      锅头峪山山脉:位于宽甸与凤城交界处,主峰锅头峪山,海拔1016.6米,是宽甸西部的屏障。

      沿江山脉:位于鸭绿江右岸,北东走向。老黑山703.6米,是宽甸南部的最高峰。

      气候特点宽甸地处中纬度欧亚大陆东岸湿润气候东亚季风区,南温带的北界横穿县境北部。北部为季风中温带大陆性气候,中部和南部为季风南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气候特点是:雨雪丰沛,暴雨特多,四季分明,冬季漫长,冬有严寒,夏无酷暑,南北高低气候差异大,立体气候明显。

      宽甸四季具有东亚季风气候的显着特点,雨热同步,冬干冷而夏湿热,气候变率大,冷暖旱涝明显。源于大陆深处西伯利亚的冬季风强盛而持久地控制县境,带来干燥寒冷的极地大陆气团;源于热带

      海洋的东南季风和来自南亚的西南季风均能在盛夏到达,带来雨泽。

      宽甸四季长短不均匀。按气候平均气温10℃、22℃的指标划分,宽甸中部以县城为代表的地带,春季在4月26日到7月5日,长72天;夏季在7月6日至8月20日,长45天;秋季在8月21日到10月15日,长56天;冬季在10月16日到次年4月25日,长192天。与纬度相近的北京相比,那里的5月中旬已是夏日炎炎,而宽甸的春季到7月上旬才过完。夏季短到只有一个半月,而冬季长达半年多。

      春季是由干冷到暖湿的过渡季节,光照较好,气温回升,雨量逐渐增多,风速较大。夏季主要的天气气候特征是:暴雨多,高温高湿,光照少,风速小,但有短时间强风暴。秋季是由暖湿到干冷的过渡季节,光照较好,气温下降,雨量稀少,秋高气爽。冬季的天气气候特征是干冷、晴、北风凛冽。

      宽甸境内系东北暴雨中心区,日降水量最高达657.9毫米(1962年),全年降水量在1000—1200毫米之间,最多年降雨量达1815毫米(1985年),最少年降雨量659.5毫米(1965年)。年降水日数113.6日,其中,日降水量达中雨以上46日。6—8月占全年降水量2/3。夏季受季风和台风影响,黄海暖湿空气北上,随境内地势台升作用,冷却降水,形成地形雨,常以暴雨形式出现,日降雨量之大仅次于台湾省新寮和百新,成为我国大陆沿岸台风暴雨之最。暴雨常伴有大风和冰雹,每年平均9次大风,连续最大风日三天,次数虽少,成灾严重。1953—1985年发生雹灾88次,平均每年2.8次,最多达9次,持续达28分钟,雹重最大1400克。多雨到少雨期存在10年周期,另有20年1次振幅转换年的周期性规律。

      宽甸县城平均初霜期9月24日,终霜期5月17日,无霜期129天。

      水文状况宽甸境内江河纵横,有大小河流554条,年平均径流总量39.9亿立方米,水源充沛,径流落差大,水能蕴藏量149万千瓦,内河水能蕴藏量35万千瓦。

      近几年,水电投资踊跃。总投资45亿元的蒲石河抽水蓄能电站项目是东北地区最大抽水蓄能电站,总装机120万千瓦,施工建设期5年。2010年投入运营后,年发电量18亿度,年税收

      贡献可达1.5-1.8亿元,将有力拉动宽甸经济发展,同时,又为宽甸提供了新的旅游景区。

      全县淡水资源总量38.26亿立方米,占全省水资源总量的10.5%,人均占有水量是全省人均占有量的10倍,被誉为世界六大无污染地区之一,是辽东天然绿色屏障和重要的水源涵养地。

      宽甸是辽宁省淡水资源最丰富的县,可渔水面22.4万亩,人均0.5亩,是全省人均占有量的10倍。近些年来,利用三江六河水资源优势,发展淡水养殖业,全县网箱养殖面积达32万平米,总产量4万吨以上,成为辽宁省最大的商品鱼生产基地。在淡水鱼加工、保鲜方面取得新突生产出不带任何添加剂和色素的淡水鱼即食食品,主要有“即食鲤鱼”、“即食斑鳜鱼”、“鱼肉丸”等10几个品种,原汁原味,高质保鲜,产品已打入河北、山东等国内各大超市,丹东市内就有40多家超市可以随时买到,百闻不如一尝,希望有机会去买点尝尝。

  •   建制沿革

      宽甸境内古遗址及出土文物证明,距今五六千年前新石器时代,汉族人就在这块美丽的富饶的土地上生息、

      宽甸满族自治县2劳动和繁衍。

      夏朝,宽甸地域属青州,商因夏制,仍属青州地。春秋、战国时期,宽甸属燕国辽东郡辖地。秦始皇二十一年(公元前226年)秦灭燕,继置辽东郡,宽甸仍属辽东郡。

      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封卢绾为燕王,宽甸地域属燕国管辖。元朔元年(公元前128年)废燕王,置辽东郡,设西安平县(今九连城叆河上尖),宽甸属辽东郡西安平县地。三国时期,魏景初二年(公元238年)魏取辽东郡,仍设辽东郡西安平县,宽甸地域属其辖地。西晋,宽甸仍属辽东郡西安平县地。东

      晋十六国时期为前燕、前秦、后燕势力范围,宽甸一带仍属辽东郡西安平县地。东晋义熙五年(公元409年),宽甸地区被高句丽部族割剧,以城为行政建置,西安平县改称安平城,在大蒲石河口置泊氵勺城,宽甸一带属泊氵勺城辖地。隋朝,宽甸地域仍属泊氵勺城地。唐总章元年(公元668年)收复辽东,设安东都护府,宽甸属安东都护府积利州辖地。历元年(公元698年)宽甸属渤海西京鸭绿府桓州地。

      辽灭渤海国后,于今凤城设开州开远县,宽甸属其辖地,金收国二年(1116年)置婆娑府路于大蒲石河口,宽甸属婆娑府路所辖。至元初年仍设婆娑府路,至元十七年(1280年)降为府,二十五年废府为巡检司,宽甸属婆娑府巡检司辖地。

      明朝,设辽东都指挥使司东宁卫,宽甸属东宁卫辖地。成化五年(1469年),修筑辽东边墙至宽甸境内。嘉靖四十二年险山堡设参将,辖十三城堡。万历元年(1573年)议筑宽奠(宽甸)、永奠(永甸)、大奠(坦甸)、长奠(长甸)、新奠(赫甸)“五堡”。万历四年,宽奠“五堡”相继建成。宽奠参将加副总兵职衔,迁定辽右卫军士及仓官于宽奠堡,创学庙,开设瓦市,屯军垦田,由荒芜之区,成为辽东重镇。

      清天启元年(1621年)四月,后金军占据宽甸,将收降军民编入八旗,封汉人降官为备御,与牛录额真(佐领)共同管理宽甸地域。清顺治年间完成柳条边修筑,宽甸为柳条边外巡防地。由叆阳边门卡伦统巡。同治十三年清朝撤销对柳条边外封禁。光绪三年正月,清廷批准设立宽甸县,隶属凤凰直隶厅。光绪三十二年属奉天省东边道辖县。

      民国元年(1912年),宽甸县隶奉天省东边道。民国18年奉天省改称辽宁省,废东边道,宽甸县属辽宁省辖县。民国20年(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宽甸县属伪奉天省辖县。民国23年12月,属伪安东省辖县。

      1945年10月25日,辽东人民自卫军第一支队解放宽甸,成立宽甸县民主政府,隶属安东省。1946年4月属安东省第四专署。同年11月国民党政府军占领宽甸,宽甸县属安东省辖县。1947年6月,东北民主联军收复宽甸,宽甸县隶安东省第四专署。1948年第四专署撤销,属安东省辖县。1949年5月安东省、辽宁省合并成立辽东省,宽甸县属辽东省管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宽甸县仍属辽东省。1954年8月,辽东、辽西合并成立辽宁省,归属辽宁省。1956年设安东专员公署,归属安东专员公署。1958年11月撤销安东专署,隶属辽宁省。1959年1月,属辽宁省安东市(1965年安东市更名丹东市)辖县至今。

  •   当地特产

      中华蜜蜂

      宽甸满族自治县7中华蜜蜂是辽宁省十大优良地方品种资源,已列入国家重点保种项目。宽甸县

      是本省中华蜜蜂重要产区。

      柱参

      柱参,全称石柱子参,产于宽甸满族自治县振江镇石柱村,其上品可与山参媲美,为园参之冠。数百年来,有“国际参市盼珍品、柱参不到不开行”之美誉。

      油栗子

      油栗子也是一种沙漠灌木的名称。这种沙漠灌木叶小而坚韧,雌雄异株,雄花黄色,雌花绿色;果实似橄榄大小,干燥后裂开露出1~5粒褐色的种子。种子可食,也可产出相当于种子重量一半的安定性植物油和清澈无味的液体蜡,具有抗氧化、抗腐败的作用,被广泛用于化妆品和洗发精中,也可用于防水剂、皮革软化剂、机械润滑剂,还原后还可制作蜡烛和汽车擦光剂。栽种油栗可以开拓沙漠并改善土壤。

  •   民风民俗

      宽甸为多民族聚居地区,有满、汉、朝鲜、蒙古、回、壮、锡伯、达翰尔、白、苗、瑶、羌、土家、侗、俄罗斯等18个民族。 满族占全县总人口53%。 长期以来,多民族同事耕牧,和睦相外,共同开发、建设宽甸这块美妙神奇的热土,形成了以满、汉交融为主体的诚实善良、勤劳勇敢、尊老爱幼、粗犷豪放的淳朴民风。

      满人入宽始于明代。明永乐21年(1423)年,建州卫女真(后金时改称满族)首领李满住率部进入宽甸境内浑江中下游一带居住。明万历元年,修建“宽奠六堡”时,北有女真杲完颜部,东有王兀堂董鄂部。天启元年(1621)后金政权占据宽甸,境内居民编入八旗。满族是一个勤劳勇敢,性格豪放,注重礼仪,善于骑射的民族。明末,境内满人在同各民族交往中相互学习,由采药、狩猎逐渐转向农事耕种。

      宽甸的朝鲜族多为朝鲜沿鸭绿江的碧潼、楚山、昌城等郡居民,因灾荒、战乱越江来宽定居。朝鲜族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能歌善舞,尊老爱幼,讲究礼貌。

      回族进入宽甸较晚。光绪5年(1879),回族人哈广德从关内迁到宽甸在县衙当差。不久,其亲友陆续来宽居住,回族人口在境内逐渐增多。

      宽甸的蒙古族多系清朝政府由北京拨往沈阳、凤城、岫岩等地蒙古八旗旗丁的后裔,于同治、光绪年间迁入宽甸。壮、锡伯、土家等少数民族人口,多为建国后因工作、婚姻等原因迁入。 由于多民族长期杂居相处,宽甸民情风俗的主流呈满汉交融型。饮食起居、婚嫁丧葬、时令节日、日常礼俗、迷信禁忌、民居服饰等,民族之间大体趋同,名有特点,取长补短,形成一方习俗。

  •   社会事业

      教育截至2013年,宽甸县拥有各类学校167所,其中职业教育中心1所,普通中学27所,小学138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学生38158人,其中普通中学在校学生16334人;小学在校学生20920人。共有专任教师3393人,其中普通中学1862人;小学1384人。拥有幼儿园54所,幼儿园在园幼儿童6313人。

      卫生截至2013年末,宽甸县卫生机构35个。其中,医院5个,乡镇卫生院25个。医院、卫生院实有病床床位2039张,宽甸县有卫生技术人员1267人。其中,执业医师388人,执业助理医师69人,注册护士458人。防疫保健机构3个,卫生防疫保健技术人员56人。

      社会保障截至2013年末,宽甸县参加基本养老保险6005人,比2012年增长10.6%;2013全年收缴养老保险费45403万元,比2012年增长40%,发放养老金的离退休人数为22333人,比2012年增长39.7%;发放养老金42450万元,比2012年增长43.8%;基本养老保险金社会发放率达100%。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

  •   经济

      综述2013年,宽甸县实现县区生产总值211.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12年增长9.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8.9亿元,比2012年增长5%;第二产业增加值110.4亿元,比2012年增长10.5%;第三产业增加值72亿元,比2012年增长8.8%。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宽甸县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012年的14:52.2:33.8调整为13.7:52.2:34.1。人均生产总值为48886元,比2012年增加3661元。

      第一产业2013年,宽甸县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9.3亿元,比2012年增长5.2%。其中农业产值16.1亿元,比2012年增长6%;林业产值4.1亿元,比2012年增长6.4%;牧业产值18.5亿元,比2012年增长3.5%;渔业产值9.1亿元,比2012年增长6.9%;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4亿元,比2012年增长4%。

      2013年,宽甸县宽甸县农作物播种面积达3.77万公顷,比2012年下降1%。2013年粮食总产量达14.89万吨,比2012年2013年,宽甸县2013年共完成人工造林面积6733公顷,年末果树总株数970.9万株。增长6.4%。其中,玉米产量13.62万吨,比2012年增长9.3%;大豆产量4373吨,比2012年下降23%。非粮食作物中,蔬菜产量12.45万吨,比2012年增长3.6%;烤烟产量5300吨,比2012年增长18.4%。水果产量4.5万吨,比2012年下降4.3%。

      2013年,宽甸县肉类总产量6.1万吨,比2012年增长7.2%。其中猪肉产量23830吨,比2012年增长4.1%;牛肉产量5678吨;羊肉产量3238吨,比2012年下降11.3%;禽肉产量28014吨,比2012年增长14.5%。禽蛋产量24515吨,比2012年增长0.2%。2013年末大牲畜存栏5.29万头,比2012年增长0.2%,其中黄牛4.5万头,与2012年基本持平。生猪存栏20万头,比2012年增长1.2%。羊存栏17.82万只,比2012年增长0.4%;家禽存栏671.2万只,比2012年增长6.9%。柞蚕产量8167吨,比2012年增长0.7%。奶类总产量3626吨,比2012年增长1%。

      第二产业2013年,宽甸县全部工业增加值97.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12年增长9.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55户,完成工业总产值201.8亿元,比2012年增长5.8%。其中私营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59.3亿元,比2012年下降3.5%。出口交货值完成19.3亿元,比2012年增长32.6%。重点工业产品中,耐火材料制品产量20.3万吨,比2012年增长68.7%;人造板8.3万立方米,增长14%;锌金属含量1.68万吨,比2012年增长54.4%;铅金属含量1.71万吨,比2012年增长1.9倍;石墨及碳素制品2.98万吨,比2012年下降6%;铁矿石原矿382.6万吨,石灰石544万吨。

      2013年,宽甸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03.8亿元,比2012年增长7.1%;实现利税16.9亿元,比2012年下降14.2%;实现利润8.7亿元,比2012年下降18%;亏损企业亏损额0.33亿元,比2012年增长22.2%。产品产销率为97.42%,比2012年上升1.9个百分点。

      2013年,宽甸县2013年建筑业实现增加值12.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12年增长21.7%。宽甸县具有资质等级以上建筑业企业21户,2013年完成建筑业总产值23.8亿元,比2012年增长52.6%。建筑房屋施工面积106.3万平方米,比2012年增长27.8%;建筑房屋竣工面积83.9万平方米,比2012年增长2.8倍。

      第三产业2013年,宽甸县2013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3.6亿元,比2012年增长4.4%。2013年,宽甸县接待国内外旅游人数79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72亿元。

      2013年,宽甸县2013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8.2亿元,比2012年增长13.3%。其中批发和零售业零售额52.7亿元,比2012年增长13.6%,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5.5亿元,比2012年增长10.3%。

      2013年,宽甸县年末宽甸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25亿元,比2013年初增加14.1亿元;其中2013年末储蓄存款余额103.4亿元,比2013年初增加10亿元。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54.8亿元,比2013年初增加9.6亿元。

  •   经济概况

      宽甸满族自治县5全县已初步形成了以硼砂、硼酸、硼酸锌、硼铁、氮化硼重点的胡化工业;以水泥、大理石、花岗岩、石材、滑石粉开采加工为重点的建材工业;以油泵、猎枪、温度传器、电子测温仪、电视电缆为主导产品的机械电子工业;以黄金、铅锌、电熔镁、碳化硅为重点的冶金工业;以集成材、中密度板、地板、马桶盖为重点的木材加工业;以池沼公鱼为主的水产加工业;以生态游、民俗游、边境游为特色的旅游业等七大产业体系。推动了全县经济发展。农业产业化方兴未艾,特色农业已成规模。

  •   自然资源

      矿产资源

      宽甸境内地质成矿条件优越,是国家有色金属、稀有金属和以硼为主的非金属矿藏重点预测区。全县已探明储量矿藏57种,开发利用28个矿种,储量8亿吨以上。可供开采储量5.7亿吨。主要有硼、镁、硅、铁、铅、锌、铜、金、钼、煤、石灰石、滑石、玄武岩、方解石等。其中硼矿保守储量1500万吨,占全国资源总量的33%以上,硼产量占全国60%以上,素有“中国硼都”之美誉。钼矿是宽甸继硼矿之后又一叫响全国的重要矿产资源,初步探明储量在3000万吨左右。专家预测,到2010年,宽甸钼矿石年产量达到40万吨,钼精粉2000吨以上,钼行业产值达到10亿元。

      林业资源宽甸森林茂盛,林地面积741万亩,活立木蓄积量2445万立方米,森林复盖率78

      %,居全省首位,列全国前茅。境内药用植物122科、960多种约占东北地区药用植物种类的70%,素有“天然中草药库”之称。宽甸的白石砬子国家自然保护区,有高等植物90余科近千种,被科学家称为植物世界的宝库。

      面对天然林禁伐带来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机遇,县委、县政府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制定和完善了《宽甸林业产业结构调整规划》,坚持打绿色牌,走特色路,大力发展多种经营生产,林业产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大力发展商品林生产基地。全县以柞树、落叶松、红松、刺槐为主的商品林面积229万亩,其中人工林面积162万亩;大力发展林木种苗产业。全县林业育苗面积8150亩,培育品种有日本落叶松、红松、刺槐、板栗、银杏、天女木兰等30多个,年产值达1.2亿元;大力发展林果产业。宽甸被确定为辽宁省板栗生产基地县、中国名特优经济林—板栗之乡和全国经济林建设先进县;发展林下中药材。辽细辛、辽五味、人参等名贵药材年总产量100多吨。大力发展蜂、蛙等新兴产业。我县是饲养中蜂大县,年养中蜂2万群,占全省30%,占全国的10%。2005年被省列为中蜂保护种基地。蜂业龙头企业万钧蜂业开发有限公司。

  •   著名人物

      宽甸县有田锡忱、左子元、于万利、张雪轩、栗学福、董鄂妃、阮国长等著名人物。

  •   行政区划

      宽甸满族自治县3宽甸满族自治县辖19镇、2个乡、1个民族乡:宽甸镇、灌水镇、硼海镇、红石镇、毛甸子镇、长甸镇、永甸镇、太平哨镇、青山沟镇、牛毛坞镇、大川头镇、青椅山镇、杨木川镇、虎山镇、振江镇、步达远镇、大西岔镇、八河川镇、双山子镇、石湖沟乡、古楼子乡、下露河朝鲜族乡。辖20个镇,2个乡,252个村,18个居民委,2150个村民组。 全县总人口44.8万人,有满、朝鲜、蒙古、回、锡伯、壮、侗、柯尔克孜、瑶等15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23.7万人,占总人口的51%。

  •   风景名胜

      文物古迹宽甸虎山长城

      虎山长城是我国明长城东端起点。位于距丹东市20公里处,南临中朝界河鸭绿江,隔江与朝鲜的于赤岛和古城义洲相望。

      距考古专家考证,虎山长城大约始建于500多年前的明成化五年,即公元1469年。上世纪90年代初,经罗哲文等一大批长城专家学者实地考察认定为万里长城东端起点,这一发现使我国万里长城延长了1000多公里,使教科书中的传统说法得以改写,并在海内外引起强烈反响,并认定其为明代万里长城的东端起点。长城以虎山长城为起点,经辽宁、河北、天津、北京、山西、陕西、宁夏、最后抵甘肃嘉峪关。

      丹东的虎山原名马耳山,因两个并排高耸山峰,状似两只竖立的虎耳,亦称虎耳山,至清代演化为今日的虎山,虎山突起于鸭绿江边,平地孤耸,视野开阔,对岸朝鲜的田地、房屋一览无余。虎山面积四平方公里,主峰高146.3m。峰顶是万里长城的第一个峰火台。站在峰火台上环顾四周,朝鲜的义州城、中国的马市沙洲和连接丹东与新义州的鸭绿江大桥清晰可见。

      虎山环境优美,是早年安东八大名景之一,这里有长城、睡佛、虎口崖等二十八个景点,是丹东城郊绝好的旅游胜地。

      虎山风景区作为鸭绿江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核心景区,经过先后两期修复工程后,现已建成长城主体1200多延长米,新建了栈道、索桥、人工瀑布、中朝边境“一步跨”等诸多景点和配套基础设施。虎山附近有汉代城池西安平县遗址和中日、日俄古战场遗址。丹东至虎山的水上游览线路即将开通,这里将建设民俗村、边贸市场、长城博物馆、美食街等。

      刚刚完工的虎山长城二期修复工程,国家和省市投了2170万,重修了虎山长城的标志性建筑过街楼和600延长米的长城主体、敌楼2座、独立烽台和明长城东端起点的第一台──邦山台,所有设计全部由长城学专家负责。景区内还有高句丽古城遗址,中朝界河“一步跨”等独特景观。对岸有朝鲜统军亭、薛礼庙等,是一览两国风光的最佳去处。

      长城博物馆是虎山长城二期工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是继八达岭、山海关、嘉峪关之后全国第4座长城博物馆。 该馆与全国其他类似博物馆不同,首次将表达长城的防御作用作为主题,展品主要是虎山长城遗址内挖掘出来的兵器、守城士兵使用的炉灶等出土文物及艺术品、大型景观画。博物馆面积为1300余平方米,分为楼上、楼下两部分,配有集声、光、电一体的现代化大型景观画,馆内的文物复制、雕塑、图片等展品已基本完成。

      自然风景宽甸自然景色优美,四季分明,气候宜人,山水以其独特、险峻、奇秀、幽艳而着称,境内现有鸭绿江国家风景名胜区、天桥沟国家森林公园、白石砬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青山沟风景名胜区和黄椅山等一大批风景名胜区,并有响水寺等众多潜力很大、尚待开发的新景区。

      青山沟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青山沟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位于宽甸县北部的青山沟镇。 青山沟风景名胜区距丹东市区170公里,位于宽甸的北部山区,由“青山湖”、“飞瀑涧”、“虎塘沟”三大景区组成。127平方公里的景区面积,散布着126个大小景点,光瀑布就有36条。在众多的风景名胜区中也堪称佼佼者。青山湖是地球上负离子最多之处,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被联合国专家列为全球六大无污染的自然景区之一。这里“春如潮,夏如滴,秋如火,冬如镜”,四季四种截然不同的景观。

      沉睡了亿万年的青山湖风景区,尤如“仙女未出浴”锁在深山人未识,是艺术家超凡的眼光发现了她。修路、架桥、建村、把这颗埋藏在泥土的“明珠”展现于世,她是辽宁人的骄傲,也是东北人的自豪。就艺术而言,画家村的建立,亦是民族的荣耀。

      碧绿的浑江宛若两条龙须盘绕青奇峰异石,缓缓流入鸭绿江,山峦间大小瀑布36条,新发现的“飞云瀑”落差81米,居东北之首,八面威山顶的小天池,至今没人能说清她的奥秘,点缀在128平方公里的奇观圣景,更是神秘莫测。

      飞瀑涧景区有:青山飞瀑(辽宁省第一大瀑布)、仙女潭(潭北面山峰有抗联 英雄杨靖宇将军的临时指挥所遗址)、水穿石、小石径、镇水石、靖宇泉、将军岭、员外墓等。

      虎塘沟景区有:响溪、黑熊碧同石、九曲天水、虎啸瀑、仙姑瀑、黑龙泉、老虎背、虎穴等。

      青山湖景区,登船沿江尽览丁香崖、花仙台、钓鱼台、望夫台、白云峰、参王峰、双乳峰、小仙山、千年松神、青铜古堡、蟠桃石、金钟壁、柳花岛、更令人神奇的是盛夏冰凌奇观。

      仙人谷景区,遍布道家足迹,传说是神仙住过的地方,有八仙台、聚仙台、五龙泉、三吟泉、鹿鸣泉、道士墓、仙人石、僧帽石、半桃石、夹蛋石、柳抱石、情人松、神水阁、木兰坡。以及至今保留完好的杨靖宇抗击日军的战壕宿营地等。新加坡慈善家蔡金钟先生捐款修复的青山寺,于96年秋季举行隆重的开光仪式。

      画家村群体建筑面积近万平方米,具有一次可接待180位宾客住宿的规模。著名画家宋雨桂先生,在他游历了大江南北和各国风光以后,却被青山湖这一方神山圣水陶醉了,他说“青山湖就是我梦中寻觅的艺术王国”。 建村经费以自筹为主,又得到各级政府及海外友人的资助,特别是香港百利宝有限公司罗旭瑞光生,国务院港事顾问邵反保先生;“杨氏基金会”杨友礼先生;新加坡慈善家蔡金钟光中,香港“ 白云堂”诸位女画家等均慷慨界囊。宋雨桂先生披星戴月,奔波于城乡之间,行程十二万公里,历经四年艰辛操劳,在三十六条瀑布环抱的原始山水中,中国画家村拔地而起。画家村是民办公助的文化公益事业,重学术、重感情、重社会效应,广结善缘。以旅游养艺术,以艺术弘扬民族文化,以文化振兴经济。对海内外有特殊成就的著名画家、作家、艺术家实行无任何回报条件的“经费全免制”服务。

      画家村建筑面积近万米,内设高中低档客房,大小餐厅、歌舞厅、聚会厅、名家书画展销、陈列、画室、小卖店等,集艺术、乡土、豪华、别墅于一体的旅游服务设施。继中央电视台播放“画家村秋韵”专题后,又与辽宁电视台联合摄制大型专题片“宋雨桂和他的画家村”。方毅同志曾高度赞扬末雨桂先生创建中国画家村的“—片赤子之心”及良好的社会效应。中国文化部常务副部长高占祥同志以遒劲的书法题写了中国画家村村碑。著名艺评家李绪萱先生撰文“名人效应与中国画家村”四篇文章在《人民日报》海外版连裁;“画家村是雨桂先生的又—惊世之作,必将在中国绘画史上占有辉煌的一页”。

      天华山风景名胜区

      天华山风景名胜区位于辽宁省东部山区的宽甸满族自治县灌水镇北部,为长白山脉西南麓,海拔1100多米的高寒林带区,景区总面积83平方公里。“白龙涧”、“青龙涧”、“玉龙涧”、“天华峰”、“西谷顶”、“灵光顶”六大景区浑然一体,这里的奇峰、怪石、森林、古木、洞峡、幽涧、瀑布、溪水的自然之美,相映生辉,它的奇妙、清幽、雄险和润秀,以及密集型、高品位的自然景观资源,被专家们誉为“旷世佳境,万景奇山”。

      天华山以峰奇、峡险、涧幽、水秀为特色。其雄奇峻拔的天华峰、神采奕奕的毛公峰、坐立云端的观音峰、栩栩如生的狮头峰、高耸九天的御玺峰、跃上云头的海豹峰等十八奇峰构成天华山的云天景观;气势雄伟,望而生畏,攀而心惊的通天峡和天门风道、龙脊险崖可谓“天下一绝”;三涧六谷清幽幻化,沁人心肺,奥妙天成,称为景观极品,实不过份;天华山之水更是清澈缠绵,瀑布、溪水从巨石上飞泄,从怪石间跳绕,为这浩瀚的天华山注入灵性和活力。

      天华山季相分明,春翡夏翠,秋金冬银。这里的春天,万木吐翠,花草遍地,怪石林立,生满苔藓的巨石千姿百态,有的似兽,有的象蛙,有的如菇,有的就是一块巨大的元宝,它们有的耸立溪畔,有的卧立林间,山崖上的山杏、野桃、丁香、杜鹃与蔟蔟山花为天华山镶嵌无数个春的花篮。夏日的天华山万木葱茏,青翠如滴,林荫小道遮天蔽日,爽气宜人,绵绵山雨,使游人笼罩在雾海里,溪水喧啸,飞瀑如雷,三涧处处都可饱览观瀑赏水之美。霜叶红似火,胜于二月花的天华山之秋,五花七彩的山峦,如火如荼,到处是赤红的枫叶、金黄的白桦、天柏、胡柞,挂满枝头的野果子和瀑布谷壑的野菊,编织出万千幅工笔重彩画作。一夜飞雪掩天华,千树万树似梨花,冬天的天华山是白玉的世界,石如汉白,水如腊象,重叠无际群山呈现出一派金色林带银色山,千万银蛇舞翩翩的壮观景象。有人云:天华山是千首诗,有人说:天华山是万幅画,有人言:天华山是一部不解的天书。

      花脖山风景名胜区

      花脖山位于辽宁省东部边陲丹东宽甸县牛毛坞镇北部,坐落在国有泉山林场核心林区,花脖山主峰海拔1336.1米,堪称全省第一高峰、辽宁屋脊。花脖峰高耸入云,喳蚜九天,千余亩的“石湖”一望无际,险峻异常,是第四纪火山运动将海底席卷云天而形成这一奇峰,这些巨石小则如牛,大则如屋,上嵌卵石、贝壳无数,从石缝中崩出来的苍松古木、婉蜒老藤,历经沧桑,千姿百态,有的迎风傲骨,有的爬地而生,给人以强大的生命感昭力。

      攀越石湖,便步入一个云天的世界、山花的海洋,举目千里,云烟飘荡,天风吹来,胸襟大开,脚下的奇花异草,争芳斗艳,令人耳目一新。 “花脖峰”景区为东北的高山探险、科学考察提供了最佳实验区,为勇于攀高历险的游客提供了观赏云海、日出日落的最佳观赏点。

      花脖山风景名胜区素有“辽宁高山之首、东北泉瀑之都”之誉,有独尊辽宁屋脊的花脖山,海拔1336.1米;有独占东北第一峡的百瀑峡,构成了东北第一处梯形瀑布群;有独冠辽东第一谷的千苍谷,是辽东仅存的原始生态区。

      天桥沟国家森林公园

      素有“天外小庐山”之美誉的天桥沟国家森林公园,位于辽宁省宽甸满族自治县西北部,与本溪县桓仁县毗连,距县城约60公里,林区面积40平方公里,森林公园面积10平方公里。是以林海奇峰景观为主体,以丰富的生物资源和独特的自然景观为依托,是以人文景观为点缀的著名风景旅游胜地。

      天桥沟中海拔1086.7米的老佛爷座子山,峰巅一奇形硕石突冲云端,酷似一巨佛端坐云间。在“天桥”的西面。一处被称为“鸽子洞”的天然石棚,可容纳二三百人。过石棚向里走,黎明林场的办公楼掩映在万绿丛中。门前,横卧一条七八米宽的山涧,一直蜿蜒向山顶。涧上被两边阔叶林木的枝头交织遮掩,潺潺流水在石块、石板间涌流而下。林涛、响水、鸟鸣,构成天地间一曲浑厚苍劲的交响曲。 天桥沟国家公园现以开发三大景区。景区内修筑了石铺步道,在陡峭、险峻处修建了铁爬梯、铁护栏,使游览惊而不险。沿林场作业道前行,在两面山峰石壁间,块块巨石或如宝塔耸立,或如人物、动物嵌于石壁,奇形怪状、千姿百态——“王母收犬”、“悟空望月”、“寿星岩”、“八卦图”、“千佛岭”、“聚宝坡”、“山中晓月”、“仙人洞”、“龟拜佛”、“擎天四友”、“莲花峰”、“迎宾石”、“玉兔峰”、“一线天”、“黑熊洞”、“红枫潭”、等等。这里,还流传着许多关于奇峰异石形成的动人传说。蛤蟆石的奇异现象,至今仍是一个令科学家感兴趣、费猜想的未解之迷。

      河口景区

      河口景区位于宽甸满族自治县长甸镇境内,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距宽甸县城56公里,丹东50公里,是鸭绿江边香格里拉景色最优美的地方,素有“塞外江南”之美誉。现已开发长河岛、河口断桥和龙泉山庄三大景区,古朴纯真农家情趣、浓郁的鲜族风情,吸引了海内外游客纷至沓来,流连忘返。这里青山隐隐,绿水悠悠,江面开阔,对岸是朝鲜青城郡,两岸一依带水,鸡犬相闻,渔歌互答,构成了一幅和平宁静的风俗画。

      河口最美的季节是春季,万亩桃花竞相开放,这时的河口真真正正成了桃花盛开的地方。著名军旅作家邬大为先生到河口采风时,被那满山遍野的桃花所深深吸引。挥笔写下了《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经蒋大为老师的传唱,火遍大江南北。下河口村绵延五千米的沿江山坡上,分布着多达万亩几十万株燕红桃树。春季里,漫山遍野的桃花粉红如霞,香气袭人,蔚为壮观;秋天,鲜桃压枝,硕果累累,令人垂涎。春秋两季的桃林,成为鸭绿江河口的一大靓丽景观。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