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 地    图

当前位置:查字典地理网 >地理百科 >万荣县

万荣县
查字典地理网 来源|

地理百科

  •   万荣县位于汾河与黄河交汇处的黄河东岸,地处华北、西北、中原三大地域连接处的山西省西南部,运城市西北部,隶属于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西濒黄河与陕西省韩城市相望,南屏孤峰山与临猗县、盐湖区相连,东峙稷王山与闻喜县相接,北有峨嵋台地与河津市相邻。万荣县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史书上有“皇天后土”的记载:自轩辕黄帝“扫地为坛祭后土”至宋真宗皇帝,先后有8位皇帝共24次在后土祠祭祀,其中汉武帝祭祀后土7次并留下了千古绝唱《秋风辞》。至2014年,万荣县国土总面积1080.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2万亩,乡镇14个,行政村281个,人口44万。荣获“中国建筑防水之乡”、“中国楹联文化县”、“中国优质果品基地县”等称号。著名景点有孤峰山、李家大院、秋风楼等。

  •   基本信息

       中文名: 万荣县 外文名: wanrongxian 别称: 汾阴 所属地区: 中国 山西省晋南地区 下辖地区: 4个镇、10个乡 面积: 1080.5平方公里 人口: 44.42万人(2012年) 地理位置: 山西省西南部,运城盆地和临汾盆地交界处 著名景点: 孤峰山、李家大院、秋风楼、飞云楼、西滩、万荣笑话博览园等 电话区码: 0359 邮编区码: 044200 政府驻地: 解店镇 地方方言: 中原官话汾河片,又称晋南话 车牌代码: 晋M 气候条件: 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 下辖地区: 4个镇、10个乡 著名景点: 孤峰山、李家大院、秋风楼 邮编区码: 044200 电话区码: 0359 行政类别: 县 气候条件: 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 地方方言: 中原官话汾河片,又称晋南话 面积: 1080.5平方公里 人口: 44.42万人(2012年)

  •   交通运输

      万荣县交通便利,实现了村村通;209、108国道穿境而过;河运、闻合高速交错辖区;黄河上庙前村与陕西省芝川镇间通航。

  •   人口

      2012年人口抽样调查显示,辖区共有139454户,户籍总人口为444229人,其中,城镇人口106257人,乡村人口337972人。户籍人口中,男性人数为227542人,女性人数为216687人。从业人员有13995人,在岗职工有13979人。

  •   历史文化

      万荣县文化底蕴深厚,共有稷王山塔、八龙寺塔、旱泉塔、寿圣寺塔、稷王庙、万荣东岳庙、万泉文庙、薛瑄家庙、万荣后土庙、李家大院等10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及万荣笑话、董永传说、西村抬阁、万荣花鼓等4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另有后土文化、软槌锣鼓、万荣面塑、锣鼓杂戏等9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先后开发建设了中华祖祠——后土祠,慈善世家、晋商豪宅——李家大院,笑文化产业园——万荣笑话博览园,欢乐山、清凉山、休闲山——孤峰山休闲风景区,黄河湿地奇观——西滩,中华第一木楼——飞云楼景区等六大文化旅游景区。文化产业开发上,万荣县着力打造“中华笑城·欢乐万荣”这一地域文化品牌,同时成立了万荣笑话戏剧研究所、职工笑话艺术团、万荣笑话演艺中心等,编排了独具特色的万荣笑话剧,以万荣笑话为拓展元素拍摄了36集大型电视连续剧《荣河镇的男人们》等。

      2006年,山西省万荣县与江苏省东台县,河南省武陟县,湖北省孝感市联合申报的“董永传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民间文学项目类别,序号9。

      2006年,山西省万荣县参与申报的“抬阁(芯字、铁枝、飘色)(万荣抬阁)”,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民俗项目类别,序号994。

      2008年,山西省万荣县申报的“笑话(万荣笑话)”,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民间文学项目类别,序号571。

      2011年,山西省万荣县申报的“万荣花鼓”,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传统舞蹈项目类别,序号639。

  •   历史沿革

      万泉县于唐武德三年置县。荣河县曾三易县名,汉为汾阴县,唐开元十年改称宝鼎县,宋大中祥符四年改名荣河县。

      1954年将万泉、荣河2县合并,改为万荣县(驻原万泉县解店)。

      2000年,万荣县辖4镇13乡:城关镇、荣河镇、汉薛镇、通化镇、南张乡、裴庄乡、光华乡、宝井乡、王显乡、贾村乡、高村乡、万泉乡、埝底乡、皇甫乡、三文乡、里望乡、西村乡。总人口425598人,各乡镇人口:城关镇57393通化镇29930汉薛镇19528荣河镇32510万泉乡15653里望乡25438西村乡19614南张乡30779高村乡31974三文乡7176皇甫乡11755埝底乡11908贾村乡25748王显乡30443宝井乡13004光华乡35254裴庄乡27491(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单位:人)2001年,万荣县乡镇区划调整(缺资料)。

  •   名优特产

      万荣柿饼万荣县12万荣柿饼有板柿和小柿两种。板柿个大,小柿个小,均无核,无顶皮,底盘皮小,霜白霜厚,肉色棕黄,甘甜可口。主要产地为汉薛、皇甫、高村、万泉、城关、里望、贾村、裴庄等乡镇,年产350多万公斤。

      孤山金梨万荣县13万荣县为“酥梨之乡”,孤山梨肉脆多汁,酸甜可口,风味芳香优美,色泽黄亮如金,故名“金梨”,个大、皮薄、汁多,曾为宫廷贡品。孤山金梨在名特优果品展销会上获“中华名果”称号,先后获得昆明博览会金奖、杨凌农博会后稷博会后稷金像奖、林产品名特优新品种博览会国优产品,连续多年获山西优质水果奖、农产品金奖,被选为国宴专用水果。

      万荣花馍万荣县14万荣花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民间艺术品,与风俗人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面花的制法是先将生面搓成圆形长条,再按设计卷曲、筷夹、刀切,最后入笼蒸熟,出笼点色而成。一般花馍,造形夸张、生动,用色明快、大方、风格粗犷、朴实、简练,并富有雅拙的美感。花馍中间往往插以红枣,具有代表性的大型供品名为“枣山”,以面卷红枣,拼成等腰三角形,角顶往往塑一层如意形图案,加上面塑的“小元宝”三至五个,塑上一个供咬铜钱的“钱龙”。“枣山”蒸出后,可以颜色点染,是一种鲜艳的民间艺术品。

      南张三白瓜万荣县15南张三白西瓜个头大,水份多,瓤口硬,口感细,耐贮藏,自成熟起最长可贮藏到第二年清明时节,独特的地理环境为三白西瓜提供了优异的生长环境,使其成为享誉晋陕豫的名瓜之一。果面平滑或具棱沟,表皮绿白、绿、翡翠色,间有细网纹或条带;果肉乳白、淡黄、深黄等色;肉质分紧肉和沙瓤;种皮白、浅褐、褐、黑或棕色,单色或杂色。

  •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万荣县位于山西省西南部,运城市西北部,黄河东岸,地处黄河与汾河交汇处,西濒黄河与陕西省韩城市相望,南屏孤峰山与临猗县、盐湖区相连,东峙稷王山与闻喜县相接,北有峨嵋台地与河津市相邻。地理坐标为东经110°25′52″-110°59′40″、北纬35°13′45″-35°31′40″之间。1954年由万泉、荣河两县合并而成。至2014年,全县国土总面积1080.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2万亩。

      地形境内地势东南高西北低,稍为东南、西北向倾斜,是峨嵋台地的西部组成部分。东部为台状黄土高原,孤峰山与稷王山突出于高原之上,孤峰山海拔1410米,稷王山海拔1279米;西部为黄土谷地。全县由于地势较高而水源奇缺,有“干万泉”之称。

      地貌万荣县境东西长,南北窄,版图状若蝙蝠,境内有南、北峨嵋岭。根据地貌分区原则,可分万荣县为五类地区:基岩山区;低山丘陵区;山前倾斜平原区;黄土高原区;冲湖积平原区。

      水文境内主要河流有黄河及汾河二条。黄河沿县境内西边南下,汾河经裴庄乡徐家崖、西范、西孙石、寺后、南百祥、下王信与光华乡秦村、大兴、北甲店、罗池、和荣河镇南甲店、北辛、南辛到北寨子汇入黄河。汾河以西至黄河为河槽地带无村落;境内共有冲沟300多条。

      气候万荣县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昼夜温差大,四季分明。春季干燥多风,夏季炎热,秋季多阴雨,冬季寒冷少雪。年均气温11.9℃,一月份最冷,平均气温为3.8℃,七月份最热,平均气温为25℃,;年降雨量500毫米;霜冻期在十月下旬至次年四月中旬,无霜期190天左右。

  •   基本概况

      山西省万荣县地处晋西南黄土高原,黄河与汾河交汇处,全县总面积1080.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2万亩,14个乡镇,281个行政村,43万口人。

      万荣县2万荣县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史书上曾有“皇天后土”的记载。自轩辕黄帝在这里“扫地为坛祭后土”至宋真宗皇帝,先后有8位黄帝24次在这里祭祀。汉武帝8次巡幸河东,就7次到这里祭祀,并留下了千古绝唱《秋风辞》。 改革开放以来,万荣经济得到迅猛发展,农业结构不断优化,40万亩粮田、30万亩苹果、20万亩柿子为主的干果经济林、10万亩以药材为主的经济作物这一“4321”的格局基本形成;工业经济发展呈蓬勃之势,磁材、医药、化工建材、金属镁、焦化、农副产品加工六大主导产业基本形成。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境内道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209、108国道穿越县境而过;电力充足,水质优良,通讯便捷,政府网站、中国国际商务网站相继开通,跨上了信息高速公路。近年来,万荣县委、县政府紧紧围绕三大一强一中心(果业大县、旅游大县、劳务输出大县、工业强县、中华民族根祖祭拜中心)的宏伟目标,着力打造五大品牌(中华圣母、笑话王国、华荣果业、恒磁科技、三九与华康药业),构建两区五园(两区是规划建设新经济开发区和中华圣母旅游开发区。五园是恒磁工业园、鑫峰工业园、亚都金属镁工业园、中鲁农副产品工业园和荣河化工工业园),做强六大优势产业(医药、磁材、洗煤炼焦、化工建材、金属镁治炼和农副产品加工),不断加快新型工业化。最近,县委、县政府又出台了招商引资、优化环境的若干政策,围绕六大支柱产业开展全方位的招商活动,一个全民招商的热潮正在万荣大地全面兴起。43万勤劳智慧的万荣人民,热诚欢迎各界朋友来观光旅游、洽谈合作、创业发展。

  •   建制沿革

      万荣县1秦于今城关西南33千米宝井村北置汾阴县,属河东郡,十六国前赵废。

      北魏太和十一年(487年)复置,于县置北乡郡,县属之,徙治今宝井村。

      北周复归故治,改北乡郡为汾阴郡。

      隋开皇三年(583年)废汾阴郡,县属河东郡,仍治今宝井村。义宁年间复置汾阴郡,县属之。

      唐武德元年(618年)汾阴郡改泰州,二年州治徙今河津市境,三年于今城关南6.5千米古城村北置万泉县,先后属泰州、解州、绛州、蒲州。开元十一年(723年)汾阴县改宝鼎县,与万泉县俱属河中府。

      宋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宝鼎县改荣河县,属庆成军,兼为军治。

      金贞佑三年(1215年)废军,荣河县升荣州,万泉县属之。

      蒙古至元三年(1266年)废万泉县,十六年复置。元降荣州为荣河县,与万泉县俱属河中府。

      明属蒲州。清雍正六年(1728年)属蒲州府。

      民国初年废府,2县改属河东道,道废后直属省。1920年荣河县自宝井村徙治今城关西南25千米荣河镇。

      1949年属晋南区运城分区,隶陕甘宁边区。后复归山西省,属运城专区。

      1954年并万泉、荣河二县,设万荣县,以二县首字命名,属晋南专区。

      1958年撤销,1960年复置,驻地解店镇改称城关镇。

      1967年属晋南地区。1970年属运城地区。

      2000年6月,运城撤地设市,万荣县属之。

  •   新型工业

      万荣县11即立足于全球经济一体化格局,围绕省、市加工制造业基地建设总体目标,注重从县域产业布局的区域特色出发,通过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实现工业园区与产业集群有机融合。

      一、壮大园区企业规模。制定出台更加完善的优惠政策,突出抓好园区企业内部管理和生产,提高企业整体竞争能力,规划新建一个占地500-1000亩的轻工业园区,通过龙头企业带动,形成以循环经济、产业链条延伸、相关配套产业良性互动发展为主要模式的产业集群。

      二、发展壮大七大产业,建设五大工业基地。在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上下功夫,着力发展医药、磁材、煤化、金属镁、化工建材、农副产品加工、机械加工及铸造等七大产业,加快推进医药、磁材、农副产品加工、化工建材、镁及镁合金加工等五大基地建设。

      三、大力发展民营经济。落实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改善服务和监督,确保非公有制企业市场准入,坚持不限制发展比例,不限制发展速度,不限制发展规模的原则,不断提高非公有制经济的贡献率。通过扶持培育企业集团和产业集群,做强做大优势企业,力争到“十一五”末,实现“64313”目标:即成功培育6个企业集团,发展4个年产值5-10亿的企业,发展3个年产值2-5亿的企业,发展10个亿元产值企业,筛选培育30家产值3000万元以上的潜力企业。

  •   矿藏资源

      2009年,山西省地质工程勘察院在万荣、临猗两县交界处发现煤层,主可采煤层1层,厚度3.16米~4.30米,煤质为焦煤,煤层赋存面积约270平方千米,预计可采煤层储量约11.5亿吨。

  •   经济

      统计万荣县32012年万荣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51.6亿元,比上年增长13%,其中第一产业完成15.3亿元,第二产业完成19.7亿元,第三产业完成16.7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3.3亿元,比上年增长15%;财政总收入完成24518万元,比上年增长10%;一般预算收入完成9408万元,一般预算支出完成126668万元;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07851万元,比上年增长1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328元,比上年增长15%,农民人均纯收入5597元,比上年增长14%。

      农业万荣县4至2013年,万荣县拥有果桃、中药材、粮食等六大农业产业基地和汉薛柿饼、裴庄芦笋、万泉大葱、皇甫白水杏、南张三百瓜等30多个特色农业产区;万荣县是传统农业县,随着“北赵引黄”和“西范电灌”两大水利枢纽工程的建设,全县102万亩耕地中有80万亩实现水浇;利用20万亩黄汾滩涂资源开发浅水养殖面积3000余亩;果树种植面积50万亩,其中苹果35万亩,桃、梨、杏、枣、核桃、柿、葡萄等15万亩,被评为“中国苹果20强县”、“中国果菜无公害十强县”;万荣县从发展质量效益型农业入手,重点发展设施农业,全县5大养殖区的规模不断扩大,养殖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0%。

      工业万荣县是“中国建筑防水之乡”、稀土永磁材料生产基地、镁矿石生产基地和金属镁生产基地。至2012年,万荣县注册企业200多家,重点企业23家,规模以上企业15家,年产值过亿元的企业8家,年上缴税金过千万元的企业6家,规模以上企业上缴税收占工商税收的53.4%;镁锭年生产设计能力近10万吨,中医药产业实现各类税收1709万元,建成汇源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及现代食品研发基地,建筑防水化工生产企业90多家。

  •   著名人物

      张仪(前378年-前309年),魏国贵族后裔,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和谋略家。张仪曾与苏秦同师从于鬼谷子先生,学习权谋纵横之术,两次为秦相,前后共11年,亦曾两次为魏国国相。

      王勃(约650年-676年),字子安,唐代诗人,汉族,“初唐四杰”之首。王勃祖父王通是隋末大儒,号文中子;叔祖王绩是著名诗人;父亲王福畤历任太常博士、雍州司功等职。王勃从祖王绩,王绩的诗风直接影响了王勃的诗作。

      薛瑄(1389年8月20日-1464年7月19日),明代思想家,著名理学大师,河东学派创始人,字德温,号敬轩。由于他曾在朱熹的白鹿洞讲学,所以人们尊称他为“薛夫子”。曾任大理寺正卿、礼部侍郎、翰林院学士等职。

      冯钦哉(1889年-1963年),原名敬桂,又名精一,后改名敬业,字钦哉,抗日爱国将领,民国中央执行委员,民国二级陆军上将,杨虎城部前期重要将领。

      郑卫平,1955年生,中共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中共十七大代表,解放军中将,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区政治委员。

      牛仁亮,1953年5月生,1977年10月参加工作,研究生学历,经济学博士,十六大代表,八届、九届、十届省委委员,现任山西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史立荣,1965年生,清华大学学士学位,上海交大硕士学位,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曾获2011CCTV中国经济十大年度人物奖。

  •   风情概况

      万荣县的文化教育比较发达。从北宋至元和年(1054),万泉县知县赵瞻在孔庙修学宫,历经金、元、明、清,历任知县都曾整修学宫,荣河县亦于明洪武三年(1370)整修学宫,广招生员,“习道求经”大从明弘治五年(1492)至清朝乾隆年间,万泉、荣河两县先后建立了三凤书院、犬宁书院、清风书院、方山书院和汾阴书院。其后,各大村庄先后建立义学、私塾。光绪末年,万、荣两县书院改为高等学堂,共有小学6所,入儿童400余名。民国9年(1920),两县共有小学292所,在校学生10941人,教职员工2782人;高等小学9所,在校学生713人,教职员工58人。抗日战争期间,两县各建有民族革命小学和新民小学。抗日战争胜利后,两县恢复了初级小学和高级小学。 群众文化生活以戏曲为主。根据桥上村后土庙碑记记载,宋天禧四年即建舞厅,当时锣鼓杂戏已在本县盛行。明代有了正式戏曲班社。以锣鼓杂戏为主,继又发展起蒲剧、眉户。民国期间,有固定戏曲班社7个。民间社火有花鼓、高跷、狮子、旱船、抬阁,多用于节日喜庆和酬神塞社。锣鼓各村皆有,除应酬上述事外,还兼助葬。唢呐有喜哀两种曲牌,一般农家婚丧大事皆用。文化名人战国时期有大政治家张仪、隋末唐初有作家薛道衡、“文中王子"王通、诗人王绩和王勃,“河东三凤"(薛收、薛元敬、薛德音)。明代有大理学家薛宣。薛稷为一代驰名书画家。清进士娄道南的书法被誉为“铁笔”。

      万荣向来民情纯朴,万荣人有着不向困难低头的不屈不挠的精神。面对困难,他们不妥协、不退却,而是勇往直前,一鼓作气地克服它、解决它,不达目的决不罢休。同时,万荣人身上又有一股乐观向上的精神,任何失败都挫折不了他们的斗志。他们总是一笑解百忧,总会在笑声中迸发出战斗的力量。这就逐渐形成了“争强好胜,勇创一流"的万荣精神。在这种精神的支配下,解放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后,万荣人民创造出了许多不朽的业绩,促进了万荣经济的高速发展。

  •   风景名胜

      西滩万荣县5西滩景区位于万荣县黄河湿地,现有人工湖面3000余亩,沙滩1000亩,荷塘1000亩,芦苇荡2000亩,生态林4000亩、优质温泉2处。有画舫、快艇、帆船等各类船只130多艘,建长廊300米,配套了餐饮住宿等设施。西滩体现了江南水乡的灵秀和三亚风光的情韵。游客可从事湖中泛舟、湖岸烧考、芦荡探幽、黄河漂流、湿地观鸟、沙滩日浴等多项参与性活动。

      孤峰山万荣县6孤峰山景区位于万荣县城南8公里处,海拔1411.2米,是一处集观光旅游、休闲娱乐、避署度假、宗教文化为一体的旅游圣地。已建成国际滑雪场、山庄别墅、生态园饭庄、土家窑洞、情侣广场、森林木屋、法云寺等景点。山上有隋唐以来道教、佛教、儒教文化的遗迹和寺庙,山顶有始建于周的佛教道场法云寺,法云寺规模宏伟,僧道众多,香火鼎盛。

      后土祠万荣县7后土祠在万荣县西黄河岸边的庙前村,1996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占地面积25000多平方米。后土祠是古代帝王祭祀土地之神地皇华夏始祖女娲氏的处所。据祠中《历朝立庙致祠实迹》碑记和《蒲州府志》记载,“轩辕氏祀地祗扫地为坛于脽上,二帝八员有司,三王方泽岁举”。到汉代,进而形成制度,每三年皇帝都要来这里举行一次大祀。《史记·孝武本纪》载:其明年冬,天子郊雍,议曰:“今上帝朕亲郊,而后土毋祀,则礼不答也。”有司与太史公、祠官宽舒等议:“天地牲角茧栗。今陛下亲祀后土,后土宜于泽中圜丘为五坛,坛一黄犊太牢具,已祠尽瘗,而从祠衣上黄。”于是天子遂东,始立后土祠汾阴脽上,如宽舒等议。上亲望拜,如上帝礼。礼毕,天子遂至荥阳而还。过雒阳,下诏曰:“三代邈绝,远矣难存。其以三十里地封周后为周子南君,以奉先王祀焉。”

      飞云楼万荣县8古邑万泉的解店镇,即万荣县城所在地,有东岳庙,其中的飞云楼,构筑精巧,巍峨壮观。东岳庙,即泰山神庙,是祭扫东岳泰山之神的地方、供奉的是东岳大帝“黄飞虎”。庙为座北向南,南北长212米,东西宽50米,面积约万余平方米。中轴线上现存的建筑有飞云楼、午门、献殿、香亭、正殿和阎王殿,两侧为东西廊。

      李家大院万荣县9李家大院位于山西省万荣县闫景村,是清末民初晋南首富李子用的私人宅院。李家大院有院落7组,房屋146间,另有祠堂花园遗址等,共占地125亩,面积相当于10个乔家大院。传统四合院藏风聚气,精致大宅门接地通天,特别是砖雕、石雕、木雕及铁艺等饰品,处处显示着晋南民间多子多福、耕读传家、富贵平安等吉祥含义,在装饰艺术上也把民族文化渗透到建筑的各个角落。李家大院的西院因院主李道行留学英国,娶英国女子麦氏为妻,从而使整个建筑呈现出欧洲“哥特式”建筑风格,而它表面的砖雕图案却是典型晋南民间艺术,呈现出中西文化交流融合的艺术特点。

      笑话博览园万荣县10笑话博览园位于李家大院北侧,是以笑文化为载体的娱乐园,由“欢乐广场”、“笑话王国”、“苹果娃乐园”等主题片区组成。走进笑博园,笑话喷泉、笑话舞台、笑话广场和以雕塑形式展示的万荣笑话“智慧园”和“开心园”分布其中;有笑关、笑门、笑墙、笑街、笑河,还有笑话迷宫,投影笑话剧场、模拟笑话图书馆,万荣笑话展览馆、“万荣笑话村”,笑话哈哈镜和笑话茶座讲堂等。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