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 地    图

当前位置:查字典地理网 >地理百科 >乐圣岭天后宫

乐圣岭天后宫
查字典地理网 来源|

地理百科

  •   历史

      吉隆坡天后宫最早的历史可追朔到光绪十六年间(1890年),当时是“琼府会馆”(雪隆海南会馆旧称)的附设庙宇,原址并不在目前的乐圣岭,而是位于吉隆坡谐街49号,庙宇就设于会馆后方。

      1963年至1965年期间,雪兰莪琼州会馆拆楼扩建,天后宫暂时迁往增江新村崇真堂,直至九楼的新馆所建成,才迁回馆所第九楼。

      建造乐圣岭天后宫21975年,雪兰莪琼州会馆天后宫庙地物色小组主任陈群川向吉隆坡市长申请天后宫现址前一地段以作建庙用途,后来得到林梧桐以半赠送的方式换得现址。1981年,刊登工程招标启事。

      1981年刊登工程招标启事,8月30日举行动土仪式,1983年11月27日,举行传统的上梁仪式。1986年10月19日安置观世音菩萨像;随后于同年11月16日安置水尾圣娘像。

      最后,天后宫于1987年竣工,并在1989年9月3日于雪兰莪琼州会馆成立一百周年之际正式开幕。

  •   建筑风格

      乐圣岭天后宫3天后宫的建筑主要为岭南式与华北式的结合体。大殿屋顶可见岭南风格的龙、凤、鱼、虾等瑞兽,旁殿、牌楼屋顶则可见到华北式的各种脊兽。

      庙宇内可见有彩梁、斗拱、雀替、栏杆、藻井、龙柱、琉璃瓦等富有中国传统建筑特色的结构。

  •   用途

      乐圣岭天后宫4天后宫主殿供奉天后妈祖,左右两边侧殿则分别供奉水尾圣娘及观世音菩萨。这三尊神明可说是海南人的心目中的重要南海神灵。

      由于供奉观世音菩萨,天后宫也成了道教与佛教并存的宗教场所。

      每奉神诞、春节、卫塞节等道教、佛教及华人节庆,天后宫都会有相应的庆祝活动,香客、游客也络绎不绝。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