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星泡农场,以大岔气沟的连续7个自然水泡命名,1955年9月由黑龙江省公安厅勘察建立。位于黑龙江省讷河市、五大连池市、嫩江县交界处,行政区划归属嫩江县。
-
发展前景
规划到2000年,实现社会总产值6亿元,工农业总产值5亿元,人均收入达到4500元,使人民生活更加富裕,以更强的经济实力进入21世纪。
-
经济与社会发展
1997年全场实现社会总产值29.2亿元,国内生产总值1.6亿元,人均纯收入达到3413元,被省农场总局、九三分局命名为先进企业,被总局命名为文明单位标兵。
1997年粮豆总产首次突破10万吨(10.5万吨),其中小麦5.6万吨,亩产316.6公斤;大豆3.58万吨,亩产205公斤;甜菜4.17万吨,亩产2.2吨。1997年种植业产值达2.03亿元。大力发展非国有经济,1997年非国有经济从业人员4592人,占全场总人数的30.6%,实现产值7459万元。
场办工业快速发展,现有日处理鲜奶20吨的乳品厂1座,年加工小麦1.68万吨、豆油180吨的粮油加工厂1座,年加工700万块红砖的砖厂1座,还有饲料草粕加工等项目。“银虎”牌系列乳粉获国家绿色食品认证,产品远销全国十多个省市。1997年工业总产值3300万元。
农场每年用于环境建设的投入都在300万元,1997年投资860万元,硬化了场直地区主干路,全长1800米。农场与个人共同投资2300万元,建楼房27栋,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全场自来水入户率达100%,燃气入户率达90%,场直地区全部看上了九三分局传输的22套光缆加密电视信号。全场有线电视入户率75%,程控电话入户率达50%。
大力改善办学条件,投资834万元建成了3647平方米的标准化教学楼,全场实现了小学集中办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
医疗保障网络初步建成,现有职工医院1座,建筑面积3600平方米,医疗设施齐全配套,全场20个基层卫生所全部达标,初级卫生保健已经国家验收合格。
积极开展各种文化体育活动,狠抓计划生育工作。全场有文化站48个,文化馆1座,图书室26个,体育场1座,1996年农场被总局授予文化建设先进场。计划生育达标率99%,人口自然增长率为5‰。
职工生活水平不断提高,1997年人均收入达到3413元,比1993年,增长了5.4倍,农场职工生活环境和居住条件明显改善,新颖别致的楼房拔地而起,职工住房砖瓦化率达100%。
-
自然概况与资源
林地113.2平方公里,水域13.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2.7万亩,全部为旱田。全场总人口1.5万人。矿藏资源有珍珠岩、麦饭石、矿泉水。土特产有木耳、榛子、蕨菜、猴头、蘑菇等。野生药材有五味子、黄芪、平贝、益母草、柴胡等60余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