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 地    图

当前位置:查字典地理网 >地理百科 >斥和碑

斥和碑
查字典地理网 来源|

地理百科

  •   斥和碑(朝鲜语:???)是指1871年(辛未洋扰期间)以来朝鲜各地竖立的一种石碑,碑文由兴宣大院君李昰应撰写,其内容是告诫朝鲜人民不要对外国势力屈服,要坚决抵抗外国入侵。

  •   撤除

      后来,大院君倒台,以闵妃集团为首的朝鲜政府放弃了锁国政策,向欧美日本等资本主义列强妥协。1876年,朝鲜和日本签订《江华条约》,朝鲜的国门被打开;1882年朝鲜和美国签订《朝美修好通商条约》,朝鲜的门户向世界全面开放。斥和碑的存在也显得“不合时宜”了,因此在1882年壬午兵变、朝鲜和日本签订《济物浦条约》时,日本代表就提出撤销斥和碑,不仅如此,前来朝鲜的美国人、英国人也要求撤销斥和碑。于是,1882年八月十五日,钟路的斥和碑被拆除。随着各地的斥和碑的陆续拆除,朝鲜全国一致抗击外敌、取得胜利的历史也就不复存在了。

      1915年6月,朝鲜第一块斥和碑——钟路斥和碑在汉城景福宫勤政殿的地下被发现,并被保存在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内。现在,朝鲜和韩国的一些地方都还保存着“戒我万年子孙”的斥和碑,成为了那个风雨如晦的岁月的历史见证和朝鲜人民爱国主义精神的真实写照。

  •   碑文

      第一个“斥和碑”竖立在汉城市中心的钟路普信阁。由于斥和碑在战争期间竖立,因此它本身并非高大雄伟,钟路的斥和碑用花岗岩制成,长45厘米,宽25.5厘米,高135厘米,其他地方的斥和碑规制大致相同。而且斥和碑也没有任何的赑屃和螭首装饰,相当朴素精简。但是碑文内容却是铿锵有力,斥和碑的主文是:“洋夷侵犯,非战则和,主和卖国”,副文也就是左边的两行小字是:“戒我万年子孙。丙寅作,辛未立”。斥和碑竖立后,大大提高了朝鲜人的抗敌决心,他们不再畏惧西洋人,反而要求与之决一死战。美国人察觉以后,知道朝鲜人民是无法屈服的,便很快撤退了,朝鲜再次赢得抗击欧美列强侵略的胜利。

  •   背景

      19世纪末,朝鲜已面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威胁。1866年(丙寅年),法国入侵朝鲜,史称“丙寅洋扰”;1871年(辛未年),美国入侵朝鲜,史称“辛未洋扰”。朝鲜人民对于外国入侵原本十分恐惧。当时朝鲜的执政者是兴宣大院君李昰应,他是朝鲜王朝第26代国王高宗李熙的生父,他为了鼓舞全国军民的士气,便在1866年丙寅洋扰期间亲笔写下“洋夷侵犯非战则和主和卖国”这12个汉字。5年后又发生辛未洋扰,美军封锁了朝鲜首都汉城(今韩国首尔)的漕运粮道,并与朝鲜在江华岛一带对峙,强迫朝鲜与之通商。大院君为了表明自己誓死抵抗美国侵略的决心,同时也给百姓做榜样,鼓励全国人民抗敌到底、决不屈服求和,便下令将他在1866年写的十二个字刻成石碑,竖立于汉城的大街小巷及全国各地,这个石碑就被称为斥和碑。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