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 地    图

当前位置:查字典地理网 >地理百科 >帕迈拉环礁

帕迈拉环礁
查字典地理网 来源|

地理百科

  •   帕迈拉环礁(Palmyra Atoll)是美国的海外领地,面积11.9平方公里,无常住居民。

  •   特点

      植物帕迈拉环礁2帕迈拉环礁是辽阔的太平洋中会遭豪雨肆虐的几座小岛之一。这些小岛屿也位于赤道线上,它们和加拉巴哥群岛截然不同,但岛上生物同样受着洋流的影响。虽然这个青翠的热带天堂几乎天天下雨,但暑气不断,四季都是夏天,极度湿热,腺果藤树可以长到约9米高。

      在热带环礁雨林,很少有如此高大的树种。在湿润的树荫下,生息着巨大的椰子蟹。大型的公蟹可重达13公斤,足部可以伸展到15厘米长,它们是世界上最大的陆上无脊椎动物。顾名思义,椰子蟹的主食是终年不缺的新鲜椰子。但一群椰子蟹若想把椰子剥开,仍需要花好几天的时间。除了椰子,岛上的食物并不多,所以椰子蟹几乎什么都吃。它们在无人岛上大量繁殖,没有天敌,唯一的威胁于是成了彼此。椰子蟹无疑是雨林地表的主宰,但天空及树梢属于海鸟。

      动物帕迈拉环礁3大约有30种海鸟来此筑巢。帕迈拉环礁是赤道线上海鸟能养育幼鸟的数个太平洋岛屿之一。高高的树梢上,红脚鲣鸟的幼鸟正等待喂食。鲣鸟在这些大树上筑巢,为了喂养嗷嗷待哺的幼鸟,它们大多时间都在海上寻找飞鱼,这是漫长而艰苦的工作。

      温暖的海洋彷佛无生命的沙漠,成鸟每天从太平洋上带着少许食物回到岛上。这食物只够1对红脚鲣鸟养育1只幼鸟,若幼鸟死亡,成鸟得等到来年才能再繁殖。幼鸟的尸体会被包括椰子蟹在内的食腐动物吃掉。但这些热心的食腐动物,不是鲣鸟的唯一受惠者,鲣鸟丰富的鸟粪正是雨林中腺果藤所需的养分。除此之外,雨林还需要每年降在帕迈拉环礁的近约137厘米的雨量。虽然岛上的动物几乎天天在忍受着暴雨,但这多孔状珊瑚砂构成的岛屿留不住雨水。为了喝水,椰子蟹用通常拿来清理鳃部的小足收集身上滴下的雨水。而即便是在风雨咆哮之中,海鸟仍不停寻找喂养幼鸟的飞鱼。

      雨水及海鸟粪所创造的不仅是遍布椰子蟹及腺果藤的青翠雨林花园。豪雨溶解了树叶上的干鸟粪,冲刷进多孔状珊瑚砂中,这液体的养分更滋养了另一个完全不同的花园—来自陆地的养分让帕迈拉的裙礁更加富饶。珊瑚礁彷佛广阔的花园,却蕴含数百万只小动物。

      珊瑚礁帕迈拉环礁4每座珊瑚都寄居了无数水螅,它们从往来的洋流中过滤食物。但珊瑚水螅成功的真正秘诀,掩埋在它们体内的小花园里。在其组织中,数以百万计的微小共生藻类靠光合作用为自己及珊瑚宿主制造食物。运用赤道阳光的力量,植物、动物及太阳之间,以微妙的关系建立了美丽的珊瑚堡垒。珊瑚建造出环礁,有些动物却加以破坏。隆头鹦哥鱼就看中了硬珊瑚里面的水螅。它必须破坏掉硬珊瑚,才能吃到里面的水螅,随后它会把珊瑚以砂子的形态排泄出来,更进而形成岛屿及海滩。帕迈拉的珊瑚礁便成为数百种鱼类的家乡。

      珊瑚在荒芜的赤道太平洋中形成丰饶的绿洲,但为何会有如此多不同鱼类及珊瑚来到空旷海洋当中的荒岛定居呢?太阳及地球的自转形成了强大的信风,使两股巨大的洋流移向太平洋西部,结果使海面上升,洋流再循海岸向下往东流,沿着赤道形成数百公里宽的逆流。

      帕迈拉环礁就在这洋流的路径上。逆流由亚洲边缘带来许多鱼类及珊瑚的卵和幼虫。这就使得帕迈拉环礁时常拥有源源不绝的年轻海洋生命,并远胜于洋流外的夏威夷群岛。同样的,帕迈拉环礁的许多鱼类也将卵产在经过的洋流中。受精卵随着潮汐离开珊瑚礁,在缓慢的逆流中往东漂流,迎向未知旅程。鱼卵会在数天内孵化为幼虫,数周后就会发育成小鱼。在两个月的孵化期里,这些小小的旅行者必须到达珊瑚礁。

  •   简介

      帕迈拉环礁1巴尔米拉环礁(Palmyra Atoll)是美国的海外领地。巴尔米拉环礁几乎位于太平洋的正中央,位于莱恩群岛北部、金曼礁以南,在夏威夷群岛南方约1600公里处。环礁附近的海水极其适合珊瑚生长,虽然其领土属私人所有,但归美国内政部管辖。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