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道是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咸阳和长安通往边远之郡巴蜀的道路。学术意义上的蜀道,是指翻秦岭过巴山、连接今陕西西安和四川成都的道路。包括关中通往汉中的褒斜道、子午道、陈仓道、傥骆道以及由汉中通往四川的金牛道、米仓道等,主要涉及今四川和陕西两省的成都、西安、汉中、广元等11个城市。蜀道是人类最早的大型交通遗存之一,在海上交通不发达的周、秦、汉、南北朝的漫长历史时期里,它是中国历代王朝政治中心通往西南的要道。
-
主要路线
秦岭古栈道:
古代人们为了越过秦岭、巴山,开拓了不少道路,其中最主要的有故道、子午、褒斜、傥骆和丹霸5条道路。“栈阁北来连陇蜀”的诗句,就真实的记录了古代秦岭的陆路交通的景象。
陈仓道傥骆道:从周至骆峪口沿骆峪、经厚畛子,越兴隆岭,沿酉水河经华阳至洋县,全程425公里。这条路线主要用于军事活动。正始二年(244年),魏将曹爽曾出骆峪伐蜀。甘露二年(257年),蜀将姜维出傥骆道伐魏。唐代,傥骆道曾一度繁荣,成为由长安入川最捷近的道路,沿途馆驿多达11处。建安四年(783年)德宗避乱南郑,广明元年(880年),僖宗去蜀,都取道傥骆。
子午道:由长安沿沣河上行,越秦岭经宁陕、石泉达汉中。这条道有新旧两线,古道乃汉魏时期顺池河下行至石泉;六朝后的新线才是经江口、宁陕达石泉,全程520公里。东汉安帝元初二年(115年),先零羌叛,断陇道,寇三辅,入益州,据汉中。由于西夷虐残,桥梁断绝,致使嘉陵、褒斜两道皆受影响,而通子午道。延光四年(125年)安帝刘诂诏益州刺史罢子午道,通褒斜道。唐代"涪州贡生荔枝,取道西乡驿沿子午河入谷,至长安不过三日"。在秦岭诸道中,子午道最为冷落,天宝年间从四川涪陵运送新鲜荔枝到长安,为使荔枝色香味不变,才取捷近的子午道。
武关道:由丹江河谷西北行越秦岭,转灞河河谷到长安;沿丹江河谷东南行,可到河南南阳和湖北襄樊。唐武德六年(623年),"宁民令颜旭开渠引南山水入京城,至石门谷由温泉涌出",石门在蓝田东南四十里至石门谷流域附近,由石门通长安的水道就是灞水。唐中叶以后,开凿了由蓝天至内乡(河南内乡县)长约350公里的一条新道,大致与现在由蓝田经商州、丹凤、商南至河南内乡的陆地一致。由于道路的改变,武关也改移到了现在的丹凤县之南了。
秦岭中入川的道路,最有名的是故道和褒斜道,在唐代以前历代都很繁盛,给陕南地区,特别是汉中盆地、商丹盆地和嘉陵江谷地的土地开拓和经济发展带来便利。傥骆道和子午道虽然都在一定时期有过繁盛的景象,但都不比故道和褒斜道来得繁华。丹霸道南通湘鄂粤桂,与四川关系不大,并有洛宛道取代它通往中原,所以也只盛行了一段时期。宋元以后,秦岭中川陕交通都趋向于故道和褒斜道。
金牛道,又叫蜀栈,金牛道是古代川陕的交通干线,北起陕南勉县,南至四川巴中大剑关口。此道川北广元到陕南宁强一段十分险峻。诗人李白赞叹的“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就是指的这一段。
米仓道,北起陕南南郑县,南至四川巴中县,因穿越米仓山而得名。米仓道全长250公里,绕山越岭,攀行其间,如腾云驾雾。
党骆道,北从西安周至开始,翻越秦岭,至汉中洋县。
连云道,北从宝鸡凤县,南到汉中的褒城。
祁山道,北从甘肃天水,南到汉中。
荔枝道,从汉中西乡县出发,翻巴山,到汉中镇巴县(定远厅),再到四川万源。
-
基本概述
蜀道是一个内涵极其丰富的大概念,包括四面八方通往古代蜀地的道路,有自三峡溯江而上的水道,由云南入蜀的樊道,有自甘肃入蜀的阴平道和自汉中入蜀的金牛道、米仓道、荔枝道等等,也包括蜀地范围内的道路,这是广义上的蜀道。
通常学术研究中提到的“蜀道”,则是指狭义的概念,即由关中通往汉中的褒斜道、子午道、故道、傥骆道(堂光道)以及由汉中通往四川的金牛道、米仓道等。南起成都,过广汉、德阳、梓潼,越大小剑山,经广元而出川,在陕西褒城附近向左拐,之后沿褒河过石门,穿越秦岭,出斜谷,直通八百里春川,全长约1000余公里,主要涉及今四川和陕西两省的成都、西安、汉中、广元等11个城市。
-
旅游资源
历史久远、文化深厚;遗址众多、保存较好;古今并存、各显光芒。
(1)蜀道历史文化旅游资源
蜀道旅游资源上最重要的财富是悠久辉煌的历史文化遗产,这些历史遗产又分有形的山川名胜、历史遗迹和无形的文学艺术等。其中,古代交通道路遗迹最为重要,其他相关遗迹也十分丰富,包括古道、古驿站、古码头、古城镇、翠云廊、传说、人物、战阵、诗词歌赋等等
(2)蜀道线的生态旅游资源
回归自然、亲和自然是人类固有的天性。在工业文明突飞猛进、生活节奏日趋加快、紧张、城市人满为患、空气噪音普遍污染的今天,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新兴旅游项目已显示出前所未有的前景。从蜀道沿线所分布的生态资源来看,秦岭、巴山是我国中西部重要生态旅游资源基地。千里蜀道大部分路段蜿蜒于秦、巴山区的高山峡谷、急流险江之间,清澈的溪流,雄奇的山水风光使得蜀道具备了优越的生态旅游资源。目前在古褒斜道、金牛道北段、中段,陕西省已开辟了太白山(秦岭)国家森林风景区、天台山国家森林风景区、紫柏山张良庙度假村和宁强白龙湖水上风景区,因颇具自然野趣,游客已日渐增多。
(3)蜀道现代工业文明旅游资源
21世纪以来随着川陕公路、宝成铁路、阳安铁路、襄渝铁路的相继修通和六七十年代我国电子、机械、国防工业布局的调整,古老的蜀道焕发了新的青春活力,沉睡千万年的蜀道地带已成为我国中西部一条重要的工业科技千里走廊。蜀道北端的西安、宝鸡目前已是我国中西部重要的重工业基地和电子科技城市。汉中早在七十年代已是国家三部委国防工业012基地及其系列企业所在地;广元、绵阳则是我国当代重要的电子城。
蜀道地带这些工业文明景观,大都分布在蜀道线历史文化名城及其附近,这些文化名城又基本上是蜀道线上重要的旅游城市,因此文化资源与工业文明景观资源可以有机地结合起来,在旅游业开发上取得一箭双雕的效应。两者结合的开发目前基本尚处于空白状态,旅游与工业部门总的说来还是“鸡犬相闻”不相往来。我们认为,在加强有关国防企业保密与不影响工厂生产的前提下,一些著名企业的厂区和自动化流水生产线都可以对游人开放。
(4)古蜀民俗文化资源
四川地域辽阔,造就了丰富多彩的民间民俗文化,有文化部命名的“自贡彩灯之乡”、“安岳石刻之乡”等“中国民间艺术之乡”、“中国民间特色艺术之乡”,有川剧、清音,有在国际上极具影响的凉山彝族自治州歌舞团、甘孜和阿坝等地的藏戏团,更有中国情歌王国“康定”、“浓缩了的西藏”———理塘、“火把节”的故乡西昌、康巴草原的赛马会以及“变脸”、“吐火”、“藏刀”等具有四川特色的艺术剧团表演,这些在全世界都是独一无二的文化旅游资源。
-
申报世遗
2009年11月9日至11日,四川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省建设厅、省旅游局和广元市政府将在广元共同举办2009中国蜀道·广元国际论坛。蜀道沿线的川陕11个城市将联合发起中国蜀道申报世界文化线路遗产的倡议。
2011年9月4日,蜀道文化线路保护与申遗活动在古蜀道的起点西安启动,一支由中国全国政协组织的文物、历史、考古界专家调研组,将用9天时间,重走这条有着3000年历史的古道,希冀通过考察与调研,寻访蜀道传奇,并将之推向世界。
-
科考价值
三星堆遗址位于广汉西北7公里处,是新石器时代至商周的古蜀文化遗址,总面积达17平方公里。遗址中出土了大量的石器、陶器、玉器、金器,出土的青铜器格外精美。三星堆遗址展示了古代蜀国高度发达的青铜文化,证明这里是早期蜀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它有“世界第九大奇迹”之称,被誉为20世纪中国和世界最重要的发现之一。三星堆出土的文物世界闻名,其青铜面具与世界奇迹的古埃及金字塔并列登上了埃及国家的邮票,国家邮政局专门发行了一套四枚三星堆邮票。三星堆遗址与金沙遗址出土的青铜器所代表的青铜文化,已被有关专家认为是独一无二的一种中国文化,将其提到了与长江文化、先秦文化等同样高度,予以研究。
“中国民间艺术(石刻艺术)之乡”安岳县,其安岳石刻以“古、多、精、美”的特点而闻名海内外,全县有造像10万余尊。其中,有1300多年历史的卧佛院中的全身卧佛造像,是全国现存盛唐时期最完美的摩崖卧佛造像;毗卢洞紫竹观音是北宋石刻艺术精品,享有“东方维纳斯”的美誉。安岳石刻不但规模宏大而且内容多元化,被誉为“中国古代雕刻的又一伟大宝库”。据悉,安岳现已着手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建于1300多年前的阆中古城有堪称全国一流的古民居保护区,保存15平方公里古街古院的古代城市风貌。永安寺、大像山、张飞庙、巴巴寺、清代考棚等数十处人文景观灿若星群。杜甫、陆游、司马光、苏轼父子等古今名流都先后来此观光或旅游,留下大量墨宝和诗篇。阆中是一座融自然风光、名胜古迹、宗教文化和神话传说于一体的古城。
武侯祠、杜甫草堂、皇泽寺摩崖造像、自贡大山铺恐龙化石遗址、泸定桥、德格印经院、江安夕佳山民居、悬棺葬、邓小平故居、茂县羌寨古碉、藏羌彝风俗风情以及有中国的“庞贝古城”之称的茂县叠溪地震遗址等,都是国家级的旅游文化资源,具有极高文化品位和科学价值。
-
蜀道奇观
在巴蜀北部剑阁的西、北、南三线,沿山环绕约200余里的古驿道上,历史遗存有近万株古柏,组成了一条雄伟壮丽的绿化长廊,名“翠云廊”。这些历经千年沧桑的古柏,至今仍然枝叶繁茂,生机盎然。据当地人介绍说:它始于秦汉,成于明朝,全是人工造植的古老行道树群体,被誉为“蜀道灵魂”、“国之珍宝”,为世界上罕见的奇观。
-
重要地位
无论古代与现代,蜀道在我国历代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中均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海上交通不发达的周、秦、汉、南北朝的漫长历史时期里,蜀道是历代王朝政治中心——京都通往西南乃至通往与西南临近国的要道,她与连接东西的丝绸古道具有同样重要的意义。蜀道本身在历史上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民族的团结、文化的交流和政权的巩固都曾起过重大的作用,而蜀道沿线的历史文物更是国之魂宝。
蜀道作为我国历史上沟通西北与西南地区的交通主网络,诸道沿线不仅以奇险栈道著称于世,也以其悠久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奇特珍贵的自然景观及珍稀野生动、植物资源为海内外游客所向往,此外千里蜀道还是我国当代西部开发中重要的工业科技走廊,沿途的古蜀、民俗文化也独具特色,有重要的旅游文化地理价值,这些都为蜀道旅游的可持续开发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