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科分类:
- 中国地名
左云县位于山西省西北边缘,隔古长城与内蒙古自治区接壤,全县海拔在1020米——2013米之间,国土总面积1314平方公里。
-
历史沿革
左云县历史悠久,据国内史学界对境内出土石器考证,早在10万年前,已有人类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且是历代屯兵的边陲重镇、“兵家必争之地”。由于我国北方在历史上战争频繁,本土归属政区、城邑及人口也频繁更变,在商周时代属冀州北部地区。春秋时为北狄牧地,名白羊地。战国时属赵国,置武州塞。秦代属雁门郡。汉代始设县,改为武州县。晋永嘉四年(310)归代国。北魏时隶桓州(今大同),为京都平城畿内之地。北周时地属北朔州。隋开皇元年(581)统一中国后,改诸州为郡,地属马邑郡云内县。唐贞观十四年(640)于故云内县置定襄县,兼云州治,地属云州定襄县。五代时属后唐,隶河东道。清泰三年(936)叛将河东节度使石敬瑭将燕云16州割让契丹,地属辽。元朝属中书省河东山西道大同路。明永乐元年(1403)置大同左卫。清雍正三年(1725)九月,以北西路九堡并入,改称左云县。民国十六年(1927)废道后,直属山西省。抗战时期,先后组建大怀左、左右凉、大丰凉左联合抗日县政府,隶晋绥边区第十一行政专员公署。1940年,联合县撤消,复左云县建制,属晋西区第十一专署。1945年9月左云县解放,属晋绥五专署。1949年10月,划归察哈尔省雁北专署。1952年11月察哈尔省撤销,属山西省雁北专区。1993年雁北地区与大同市合并,左云县隶属于大同市。
1993年至2001年,全县设管家堡乡、鹊儿山镇、张家场乡、威鲁乡、陈家窑乡、汉圪塔乡、三屯乡、城关镇、马道头乡、小京庄乡、酸茨河乡、店湾镇、水窑乡、杨千堡乡共14个乡镇,276个行政村。2001年撤并为现在的9个乡镇233个行政村。其中:撤销威鲁乡,其行政区域并入管家堡乡;撤销陈家窑乡、汉圪塔乡,其行政区域并入三屯乡;撤销杨千堡乡,其行政区域并入张家场乡;撤销酸茨河乡,其行政区域并入小京庄乡;将原城关镇更名为云兴镇。
-
概况
左云县资源禀赋十分优越。一是矿产资源丰富。探明矿产资源有煤炭、高岭土、粘土、石灰岩、浮石等,尤以煤炭资源最为丰富,境内现有储量约170亿吨,全县年生产原煤1300万吨以上,
是全国优质动力煤基地县。境内赋存的高岭土、粘土、烟煤质活性炭原料煤三大矿产也是我国稀缺的高品位资源。二是土地十分广阔。人均占有土地14亩,天然牧坡和人工草地达38万亩,成为经济建设特别是农牧业发展的巨大优势。三是森林资源丰富。全县林地面积81万亩,林木覆盖率达43.3%,跨入全国造林绿化百佳县行列。四是历史悠久,旅游资源开发潜力巨大。左云县春秋时为北狄白羊族牧地,战国时是赵国的武州塞地,已有2200年的历史。境内有明长城、东汉长城、北魏金陵围墙,多处古城堡、旧石器、新石器、古墓群和近代革命遗址等。我们将把历史文化古迹保护性开发与生态资源开发结合起来,大力发展旅游业。
“十一五”期间,我县将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总目标,充分发挥矿产资源丰富和土地广阔两大优势,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县域经济转型,在整合煤炭资源、培育新型产业、扩大对外开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改善提升城镇功能、壮大民营经济等方面取得新突破。在经济结构上,构建优质煤炭及精细化工、电力、新型材料、粘土和高岭土加工、高效林牧、农畜产品加工等产业的主导地位,使煤炭重型经济结构有较大改善,实现国民经济快速增长和社会全面进步。
左云是一片创业热土。全县人民热忱欢迎海内外有识之士前来投资创业,加强各领域、各方面的合作,共谋发展大计。
-
自然条件
地貌:左云县地处黄士高原,山丘起伏,沟壑纵横,是典型的黄士丘陵区。
基本地形为东南、西北部高,中部低。大体分为4个地貌类型区,石山区占
总面积的11.3%,土质山区占总面积的28.8%,黄士丘陵区占总面积的36%,
河川阶地区占总面积的23.9%,海拨均在1200米以上。
气候:左云县属北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类型。由于受季风和西伯利亚、蒙古高原高压控制,冬季少雪寒冷,春季干旱多风,夏季较热多雨,秋季温凉气爽。据近年气象记载,年平均气温6.1℃,极端低温为-29.5℃,极端高温为34.5℃,日交差13.0℃。年平均降雨量399mm,光能资源丰富,年平均日照时数2763.8小时,全年太阳总辐射量为1424卡/平方厘米,土地积温2395.9度。无霜期仅为125天。封冻期一般在11月初至次年4月初,130--145天左右。
河流:左云县的河流属黄河和海河两大水系。流域面积分别为78平方公里和1236平方公里,主要河流有十里河、马营河、元子河、陈家河、大南河、大峪河、山井河、淤泥河等到8条,十里河是本县最主要的河流,《水经注》称武州川水,《山西通志》称肖画河,汇阴山、洪涛山系大小支流20余条,横贯县境东西,流经5个乡镇,在境内全长50公里,流域面积931平方公里。
-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左云县地处黄土高原北沿,地势高亢,起伏较大,土地十分广阔。全县总土地面
积1961911.8亩,人均13.88亩,其中农业人口人均净耕地7.75亩,高于全国、全省、全市人均水平,是左云发展农、林、牧业的优势。
水利资源
全县多年平均河川径流量为4850万立方米,地下水资源量为4226万立方米,人境水量为340万立方米,扣除重复计算量
1786万立方米,水资源总量为7630万立米,年可利用量为4600立方米。
植物资源
本县植物可分木本、野生草本植物两大类。木本植物有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两门,有松、柏、桦、榆、杨、柳等10科,
28个树种,36个灌木种名。其中经济林有苹果、沙果、杏、李、梨、葡萄等。
本县野生植物以旱生草本植物为主,由蕨类、裸子、被子、菌类等多种植物成份组成。据普查,天然野草已定为64科,216属,300多种。其中:大黄、王不留、芍药、黄芪、甘草、狼毒、防风、益母、黄芩、车前子、党参、一技蒿、苍术、菊花、蒲公英、苍耳、苦苣、白茅、泽泻、秦艽等40多种有药用价值。且苦苣、大黄、甘草、狼毒等植物生长范围广,数量多。
矿产资源
左云县以矿产特别是煤炭资源丰富著称,而且开采条件良好,加之便利的交通,形成本县得天独厚的优势。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对发展县域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支援国家建设有着极为重大的意义。
左云境内资源禀赋优越,探明的矿产资源有煤炭、粘土、高岭土、石灰岩、浮石、玄武岩、云母等,尤其以煤炭资源最为丰富,分布广、煤层浅、煤质好,我县煤矿总储量约170亿吨,是全国优质动力煤基地县,现有各类煤矿121座,年生产能力在1300万吨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