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 地    图

当前位置:查字典地理网 >地理百科 >月湖[宁波湖泊]

月湖[宁波湖泊]
查字典地理网 来源|

地理百科

  •   月球上有一些面积较小的暗黑色区域,与月海一样,这些盆地里面填充的也是玄武岩熔岩,但由于面积比月海小一些,还不能称为月海,因此就称之为月湖。

  •   佛教居士林

      坐落在月湖文化景区的柳汀洲上,右毗贺秘监祠,后临月湖。风景幽雅,瑞气霭林。林内诸座殿宇蔚为巍峨,雕梁画栋,古朴典雅,重楼歇顶,庄严清净。碧波荡漾的“放生池”及飞檐玲珑的“水云亭”,构成人喜人爱的怡人景观。居士林是佛教居士们学习教理、开发智慧、弘扬教义、净化身心的活动场所。该林始建于元世祖忽必烈至元二十一年(1284)初为家祠。元泰定四年(1237)改为驿站,后改为玄坛殿,辛亥革命后,由鄞县姜山边文锦大居士捐资将居士林由南门迁移至现址。建立大雄宝殿,西方三圣殿等。1989年后修复大雄宝殿、三圣殿、地藏殿、弥勒殿、圆通殿、念佛堂、放生池等。

  •   公园

      月湖公园是莱西市于1984年兴建的一处水色柔美、风光秀丽的现代园林,位于莱西城东南角,占地47公顷。此园因湖面弯弯,清寒如月,故名“月湖公园”。园内布局完全依照传说中的月宫的意境进行规划,园中有湖,湖中

      月湖[宁波湖泊]3有园,令人赏心悦目,成为青岛市郊不可多得的游览胜地。由彩木结构的南门进入,一幅巨大的彩釉壁画——嫦娥奔月把游人带入了美丽的人间仙境。在碧水花木的映衬中,汉白玉雕塑的月宫嫦娥临湖而立,她那炯娜的身姿和美好的神态展示了公园永恒的主题。北侧是占地20公顷的月湖,平静的水面上3座小岛隔水而立,一名“蟾宫”,一名“玉兔”,一名“涌翠”,其中尤以赡宫岛景致最佳。造型优美的奔月桥把陆地与蟾宫相连,大有进入月宫的意境。蟾宫岛上松柏长青,竹影婆娑,八角三层的揽月楼高约30米,飞檐斗拱,巍峨壮丽。人登阁上,可观园中全景,实有天上人间之感。岛上桂树成林,仲秋时节丹桂盛开,满城溢香。沿湖还有亭轩水树、假山曲桥,并为老人和儿童辟建了舒适的活动场地。公园南侧是占地180亩的梨园,每到春季,满园梨雪,春风起处,梨花飞舞,成为莱西的一大景观。著名文学家贺敬之游览月湖公园,赋诗赞道:“嫦娥奔月有无悔,见此月湖笑展眉。忽惊身在人间境,移家莱西喜永归。” 公园游乐场中有多种游乐设施,水上游船80多支,8处小商店,1处酒店,以基本形成了游、购、娱、吃、住的一条龙的旅游配套服务规模。公园有小商店8处,备有土特产品及各种小商品供游客选购。日月苑酒店有300个餐位,可供20人住宿。美食:日月苑酒店擅长于做太爷卤水鹅头、肉沫海参、红烧大鲍鱼、红烧鱼翅等,具有典型的鲁菜风味。湖内禁止游泳、戏水,可供游人垂钓,并设有投诉电话和配套的安全保卫措施。月湖公园举办的活动有:五一游园活动、十一游园活动。公园四季特色各异,皆宜旅游,3--11月为旺季,最佳游览时间为5-10月。乘8路公交车可到产芝水库游玩。

      乘坐3路、6路、7路、15路公交车,可到达公园北门,乘坐7路公交车可到达公园东门和南门,乘坐8路公交车可到达产芝水库(即莱西湖)。

  •   景区

      月湖景区位于宁波老城区西南隅,面积96.7公顷,其中水域9公顷,是宁波城内最重要的历史文化保护区,素有“浙东邹鲁”之美誉。月湖开拓,始于唐代。至太和七年(833)年,鄮县令王元暐兴修水利,“导它山之水,作堰江溪”,并引流入城,潴为日、月两湖,民得其利。至两宋时期,宁波渐成繁华都市和京畿重镇,城中水利相继修浚,以至“沟血脉连”、“家映修渠,人酌清泚”,形成以月湖为核心的城市水网系统。“三江六塘河,一湖居城中”,现存的水则亭遗址及月湖河道,就是这段历史的重要见证。元祐八年(1093)至绍圣间,知洲刘淑,刘 月湖[宁波湖泊]2程先后疏浚月湖,“以积土广为洲,遍植松柳”,月湖十洲从此形成,风光盛于一时。据文献记载:“湖中有汀洲岛屿凡十,曰:柳汀、雪汀、芳草洲、芙蓉洲、菊花洲、月岛、松岛(即竹洲)、花屿、竹屿、烟屿。亭台楼阁随方面势,四时之景不同,而士女游赏特盛于春夏,飞盖成阴,画船漾影,殆无虚日”。众乐亭、憧憧二桥、偃月堤、广生堤、寿圣寺、十洲阁、银台第等,成为月湖十景之主景。建炎以后,宋室南迁。月湖十洲成为四明故家大族的择居佳处,文人士夫会聚于此,退隐里居,读书讲学,成一时之尚。著名的西湖楼氏家族,如宋丞相史浩家族,以及杨简、袁燮、舒璘、沈焕等“四明学派”的著名学者,都曾在此定居或流寓讲学,“里为冠盖,门成邹鲁”。十洲之上因而世家宅第林立,书楼讲舍遍布,庙堂寺院众多,园林泉石独幽,小桥流水、竹影荷香,极富江南水乡和地域文化特色。明、清以来,传统相继:范氏天一阁、徐氏烟屿楼、张氏方岳第、童氏白华堂,名人辈出,书香幽幽。全祖望曾写下优美篇章《湖语》,记载月湖的千年文明,令人叹为观止。

  •   服装博物馆

      位于市中心的月湖景区,创建于1998年10。一个以展示中国服装服饰文化和历史为主题内容的大型服装博物馆,

      月湖[宁波湖泊]4这也是中国第一家服装专业博物馆。博物馆展示了宁波红帮裁缝最近两个世纪以来成长和发展的轨迹。红帮裁缝从横滨港学艺、海参崴淘金发轫,到上海滩成名、东三省拓展、天津卫称雄,终于积淀起丰厚的红帮服饰文化。宁波红帮裁缝在中国服装史上有着卓越的地位和贡献。中国第一套西装、第一家西服店、第一套中山装、第一本西服理论著作、第一家西服工艺学校等均出自宁波人手笔,此外,宁波还有“中国红帮第一村”、“申城西服业的摇篮”等美誉.尤为弥足珍贵的是有关孙中山制作第一件中山装的史料和为毛泽东主席制作的“毛装”、周恩来总理的西服样件,都已被该馆所珍藏。

  •   水源

      一支从鄞县西南乡它山堰而来;一支从鄞县东乡大雷及林村而来,流到宁波,积聚成日月双湖,在城区西南隅,总

      月湖[宁波湖泊]1称南湖。宋以后称湖之南为日湖,湖之西北部为西湖,也叫鉴湖。传说西湖形状象月字,就称它为月湖。日湖年久淤没成为小河,北通月湖,现已填为平地了。

      唐宋以来,宁波衣冠辈出,人物鼎盛,文人、学者多憩居于月湖畔。自南宋建都临安(杭州),明州(宁波)成为东南重镇。宋高宗以后,担任明州地方宫的,大都是一些身居高位的侍郎卿贰甚至是亲王宰执之流。这期间,宁波人任宰相、尚书等大官的很多,大多住在月湖。于是月湖清幽之景,名闻浙东。

  •   贺秘监祠

      位于月湖风景区柳汀岛上,陆殿桥下的贺秘监祠,人文品位很高。东为居士林、关帝庙.贺秘监祠,俗称湖亭庙。现存建筑为清同治四年(公元1865年)重修的,坐北朝南。该建筑共有三进,均为五开间。正殿门额题有“唐秘书监贺公祠”,祠内原有北宋熙宁元年(公元1068年)的《众乐亭诗刻》,其中有王安石、司马光等十五人诗二十首;南

      月湖[宁波湖泊]7宋开庆元年(公元1259年)《重建逸老堂记》,吴潜撰文,张即之书,元至正二十年(公元l360年)《贺秘监祠堂记》刘仁本撰文,史铨书,周伯琦篆,徐仲裕刻;明嘉靖二十二年(公元l543年)《叙唐秘监贺公知章碑》,沈恺撰文方仕集唐李邕书等碑刻。有的已迁至天一阁东园.

      贺知章(公元659--744年)(贺知章名诗《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字秀真,会稽永兴县(萧山)人。唐征圣元年(公元695年)举进士,开元中升迁秘书监。他在天宝三年告老归乡,居四明小溪湖上,贺知章擅诗、书,高风逸韵,向为世人推崇。善谈说,平时嗜酒,与杜甫、李白等结为好友。李白也誉其为“四明逸老”。至晚年尤加纵诞,自号“四明狂客”,又称“秘书外监”,以邀游里巷为乐,醉后挥舞笔墨,顷刻间写成好文章,可惜他流传下来的墨迹极少。

  •   银台第官宅博物馆

      位于偃月堤边的银台第,建于清道光三年(1823),主人童槐曾任江西、山东按察使,后改任通政司副使。按察使别

      月湖[宁波湖泊]6称臬台,通政司别称银台,故童宅有“臬台第”、“银台第”之称。童槐之子童华以礼部右侍郎入南书房行走,为光绪皇帝的老师,童宅又被视为“帝师故居”.银台第坐北朝南,面向月湖,现中轴线上有门厅、大厅、正楼、后堂等建筑,东西两侧有厢房、书楼,占地面积约2300平方米。建筑格局规整,布置合理,用材考究,装饰具有浓郁的地方风格,是宁波城区内清代中晚期官宦住宅的典型。为我们了解中国古代官宅建筑艺术、清代家具艺术、官宦人家的生活及内在的文化价值提供实例,从而加深对中国历史的认识。

  •   高丽使馆遗址

      位于月湖东岸宝奎巷一带.是昔日宁波港对外交往和中国与高丽友好往来的历史见证。熙宁七年(1074)宁波开始接

      月湖[宁波湖泊]5待高丽使者。北宋政和七年(1117)明州太守楼异奉宋徽宗旨意,在明州设置“高丽司”,管理与高丽国往来的有关政务,并在月湖东岸“菊花洲”上,创建了国家级迎宾馆——高丽使行馆。高丽使馆是北宋时期明州接待高丽来使的住所,是中国大陆与朝鲜半岛友好往来的历史见证,也是宁波“海上丝绸之路”与外埠政治、商贸往来的一处的重要文化遗存。

      “明州与高丽交往史陈列”主要由序厅、高丽厅、明州厅等几大部分组成,总体陈列开放面积达750平方米。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