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 地    图

当前位置:查字典地理网 >地理百科 >苦连树

苦连树
查字典地理网 来源|

地理百科

  •   苦连树楝科楝属植物。又名翠树、森树、楝枣树、火棯树、花心树。落叶乔木高达20米。皮孔多而明显,叶互生,2~3回奇数羽状复叶。苦连树在《齐民要术》有记载,分布在黄河流域以南,华东华南地区有栽培。生于路旁。

  •    中文学名: 苦连树 界: 植物界 科: 楝科 属: 楝属

  •   地理分布

      苦楝是古老的树种,在我国公元6世纪的《齐民要术》中就有楝树生长特性及育苗造林的记载。苦楝在我国分布很 广。黄河流域以南、华东及华南等地皆有栽培。多生于路旁、坡脚,或栽于屋旁、篱边。

  •   形态特征

      落叶乔木,高达20米。树冠宽阔而平顶,小枝粗壮。皮孔多而明显,叶互生,2~3回奇数羽状复叶。小叶卵形至椭圆形,先端渐尖,缘何钝尖锯齿,深浅不一,基部略偏斜。圆锥状复聚伞花序腋生,花淡紫色,有香味。核果近球形,熟时黄色,宿存枝头,经冬不落。花期4~5月,果熟期10~11月。 树皮暗褐色,幼枝有星状毛,旋即脱落,老枝紫色,有细点状皮孔。2回羽状复叶,互生,长20~80厘米;小叶卵形至椭圆形,长3~7厘米,宽2~3厘米,基部阔楔形或圆形,先端长尖,边缘有齿缺,上面深绿,下面浅绿,幼时有星状毛,稍后除叶脉上有白毛外,余均无毛。圆锥花序腋生;花淡紫色,长约1厘米;花萼5裂,裂片披针形,两面均有毛;花瓣5,平展或反曲,倒披针形;雄蕊管通常暗紫色,长约7毫米。核果圆卵形或近球形,长约3厘米,淡黄色,4~5室,每室具种子1枚。花期4~5月。果期10~11月。

  •   毒性

      根皮及茎皮有毒,果实的毒性最强。

      如果误食会造成头痛、呕吐、恶心、腹痛、腹泻、昏睡、抽搐、血压

      下降、呼吸麻痹而死亡。

      扩展阅读: 1 树木吧开放分类: 植物

  •   生态习性

      强阳性树,不耐庇荫,喜温暖气候,对土壤要求 不严。耐潮、风、水湿,但在积水处则生长不良,不耐干旱。枝梢生长快,至生长期终了嫩梢尚未充分成熟,顶芽容易脱落,梢端易受冻害。春季主梢下部成熟部位再萌发生长,从而 形成分枝多、树干矮的特性。主根不明显,侧根发达,须根较少,因而抗风力强,因而大树移植成活差。幼树生长快,寿命短,对二氧化硫等抗性强,具有吸滞粉尘和杀灭细菌的功能。

  •   简介

      摘要苦楝为楝科落叶乔木植物,高10-20m。树皮暗褐色,纵裂,老枝紫色,有多数细小皮孔。生于旷野或路旁,常栽培于屋前房后。该植物在湿润的沃土上生长迅速,对土壤要求不严,在酸性土、中性土与石灰岩地区均能生长,是平原及低海拔丘陵区的良好造林树种,在村边路旁种植更为适宜。该种不仅是材用植物,亦是药用植物,其花、叶、果实、根皮均可入药,用根皮可驱蛔虫和钩虫,但有毒,用时要严遵医嘱,根皮粉调醋可治疥癣,用苦楝子做成油膏可治头癣。此外,果核仁油可供制润滑油和肥皂等。 学名(Melia azedaeach L.) 科属楝科楝属植物。 别名又名楝树、楝木、紫花树、楝枣子、 翠树、森树、楝枣树、火棯树、

      花心树、苦辣树、洋花森。

  •   绿化用途

      苦楝树形潇洒,枝叶秀丽,花淡雅芳香,又耐烟尘、抗污染并能杀菌。

      故适宜作庭荫树、行道树、疗养林的树种,也是工厂绿化、四旁绿化的

      好树种。

  •   育苗栽培

      以播种繁殖为主。出种率25~40%,种子千粒重550~830克,每千克1200粒~1800粒,发芽率60%~80%。冬播或早 春播都可,每亩播种量20~30千克,约需40~50天才开始发芽,亩产苗量1.0~1.5万株,一年生苗高1.0~1.5米。

  •   药用

      释名 苦楝。实名金铃子。

      气味 苦、寒、有小毒。

      主治:

      1、热厥心前(或发或止,身热足寒,长期不愈)

      2、小儿冷疝(气痛、阴囊浮肿)

      3、疝肿痛。阴囊偏坠。

      4、脏毒下血。

      5、腹中有虫。

      6、小便如膏,排出困难。

      7、小儿疳疾。

      根及木皮:

      1、消渴有虫。

      2、小儿蛔虫。

      3、小儿诸疮(恶疮、秃疮、蠼螋疮、寖淫疮等)。

      4、蜈蚣和蜂螫伤。

      苦楝树的花(楝花)、叶(楝叶)根皮和树皮(苦楝皮)作为中药使用。

      苦楝皮用于清热、杀虫。常用于治疗蛔虫、蛲虫、风疹、疥癣。

      楝叶用于止痛、杀虫。常用于治疗蛔虫、疝气、跌打肿痛、皮肤湿疹。

      楝花用于杀虫虱。

      驱虫作用

       经猪试验表明,该药煎剂或醇提取物均对猪蛔虫有抑制以至麻痹作用。驱蛔作用的有效成分为川楝素,比乙醇提取物的作用强。低浓度(1:5000-9000)的川楝素,对整条猪蛔虫及其节段(头部及中部)有明显的兴奋作用。表现为自发活动增强,间歇地出现异常的剧烈收缩,破坏其运动的规律性(活动增强与减弱相交替),持续10-24小时,最后逐渐转入痉挛性收缩。川楝素能透过虫体表皮,直接作用于蛔虫肌肉,扰乱其能量代谢,导致收缩性疲劳而痉挛。此浓度的川楝索对蛔虫神经-肌肉的兴奋作用不被阿托品所阻断,提示川楝素并非拟胆碱药。高浓度(l:1000)的川楝素对猪蛔虫特别是头部的神经节有麻痹作用。这种麻痹作用,可能是虫体受药物作用后呈间歇性痉挛收缩的结果。经Ammon法和瓦氏呼吸器分别测定虫体匀浆的胆碱酯酶活力和呼吸酵解,结果证明均无明显影响,表明川楝素不是通过糖代谢而起作用。另从蛔虫肌肉中的ATP和无机磷的实验结果中可以看出,川楝素能使ATP的分解代谢加快,从而造成蛔虫有能量供应短缺而导致收缩疲劳,而被排出体外。高浓度的苦楝皮药液(25%-50%)在体外对小鼠蛲虫也有麻痹作用。

      对呼吸中枢的影响

       大剂量的川楝素(每只大鼠,静脉或肌内注射2mg)能引起大鼠呼吸衰竭。这主要是由于该成分对中枢的抑制作用。延脑呼吸中枢部位直接给予川楝素(每只大鼠0.10-0.15mg),能支持上述结果。中枢兴奋药尼可刹米对川楝素引起的呼吸抑制有轻微的对抗作用。

      对神经肌肉传递功能的影响

      川楝素对大鼠有不可逆地阻遏间接刺激引起的肌肉收缩,但不影响神经的兴奋传导,也不降低肌肉对直接刺激的反应;川楝素是1个选择性地作用于突触前的神经肌肉传递阻断剂。其作用部位在突触前神经末梢,作用方式是抑制刺激神经诱发的乙酰胆碱释放。电子显微镜观察表明川楝素对小白鼠神经肌肉接头的亚显微结构有明显的作用,表现在突触间隙宽度增加和突触囊泡数目减少。这两种变化不同时出现在同一个接头。

      抗肉毒中毒

       川楝素对肉毒中毒动物具有治疗作用。对致死量A型肉毒中毒的小鼠,中毒后6小时给予川楝素,有明显治疗作用;对致死量A型肉毒中毒的猴子,中毒后24小时给予川楝素,可治愈半数以上动物;对B型肉毒中毒的小鼠,川楝素也有保护作用。此外,川楝素能明显增强抗毒血清对肉毒中毒小鼠和家兔的治疗作用。

      对心乳头肌电和机械特性的影响

      楝素浓度依赖性地使快反应电位复极至90%的时程(APD90)延长,用氯化钡阻断Ik1,可取消川楝素延长APD90的作用,川楝素使慢反应电e坏腁PD延长和收缩力(FC)增强,用氯化钡后,可取消川楝素的上述作用,但延长APD的作用存在。此外,川楝素可使离体蛙心收缩节律异常,持续l小时可自动恢复。

      楝素(200mg/kg)家兔灌胃以及浓度为0.210(-4)mg的川楝素均对在位兔及离体兔肠的张力和收缩力有显着增加。浓度为0.2l0(-3)mg的川楝素能使肠肌呈现痉挛性收缩。此兴奋作用能被苯海拉明所对抗,而不被阿托品所阻断。10%苦楝皮水浸液对多种致病性真菌有抑制作用。苦楝根皮提取物治疗小鼠实验性曼氏血吸虫病,从动物体内存活虫数及孵化试验等方面证实,有一定疗效。

      用药特点:

       《别录》:“微寒。”

      《日华子本草》:“苦,微毒。”

      《医林籍要》:“大苦,大寒。”

      功能主治:

       清热,燥湿,杀虫。治蛔虫,蛲虫,风疹,疥癣。

      用药禁忌:

       体弱及肝肾功能障碍者、孕妇及脾胃虚寒者均慎服。亦不宜持续和过量服用。苦楝皮有一定的毒副反应,服药中毒后可有头痛、头晕、恶心、吐吐、腹痛等症状。严重中毒,可出现内脏出血、中毒性肝炎、精神失常、呼吸中枢麻痹,甚至休克、昏迷死亡。

      《新修本草》:“此有两种,有雄有雌。雄者根赤无子有毒,服之多使人吐不能止,时有至死者。雌者根白有子微毒,用当取雌者。”

      《福建药物志》:“苦楝根皮驱虫有效,但有一定的毒性,应结合患者的年龄、体质等情况,慎重投药。”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