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科分类:
- 三字地质学术语
氟中毒是一种慢性全身性疾病,早期表现为疲乏无力、食欲不振、头晕、头痛、记忆力减退等症状。过量的氟进入人体后,主要沉积在牙齿和骨骼上,形成氟斑牙和氟骨症。
中文名: 氟中毒 英文名: fluorine poisoning 分类: 地方性氟中毒、茶叶型氟中毒 症状: 腰腿痛、关节僵硬、骨骼变形
-
基本内容
氟中毒是一种慢性全身性疾病,早期表现为疲乏无力、食欲不振、头晕、头痛、记忆力减退等症状。过量的氟进入人体后,主要沉积在牙齿和骨骼上,形成氟斑牙和氟骨症。
氟斑牙在牙齿表面出现白色不透明的斑点,斑点扩大后牙齿失去光泽,明显时呈黄色、黄褐色或黑褐色斑纹。严重者牙面出现浅窝或花样缺损,牙齿外形不完整,往往早期脱落。
氟骨症表现为腰腿痛、关节僵硬、骨骼变形、下肢弯曲、驼背,甚至瘫痪。妇女因骨盆变形而造成难产。
氟中毒没有特效药治疗。最好的防治措施是改水源。含氟量较高的水也可用化学药物(如硫酸铝、活性炭等)除氟。另外,可服氟宁片,每日2次,每次1片,30天为一疗程,有促进机体排氟作用。
-
基本原理
利用铝离子的三种机理来去除氟离子,即: (1)吸附。铝盐絮凝除氟过程中生成的具有很大表面积的无定性Al(OH)3(am)原体对氟离子产生氢键吸附,氟离子半径小,电负性强,这一吸附方式很容易发生。 (2)离子交换。氟离子与氢氧根的半径及电荷都相近,铝盐絮凝除氟过程中,投加到水中的A113O4(0H)147+等聚阳离子及水解后形成的无定性Al(0H)3(am)沉淀,其中的OH-与F-发生交换,这一交换过程是在等电荷条件下进行的。 (3)络合沉淀。F-能与Al3+等形成从AlF2+、AlF2+、AlF3到AlF63-6种络合物,络合沉降而去除F-。
-
处理方法
含氟废水的处理主要有以下三种方法:
⑴钙盐沉淀法。加石灰乳使含氟废水的pH至7.0~7.5,再加1~1.5ml高分子絮凝剂(聚丙烯酰胺)。处理后的水中残氟通常在15~40mg/L。
⑵钙盐-硫酸铝共沉淀法。采用石灰乳和硫酸铝处理含氟废水时,pH应控制在6~7,添加石灰乳量为
Ca2+/F-当量比=10,硫酸铝用量为3000mg/L,处理后废水残留的氟在2.0~0.1mg/L以下。
⑶钙盐-磷酸盐法。本法是通过加入钙盐和磷酸盐从废水中除去氟化物。当钙盐添加量为Ca2+/F-当量比=10,磷酸根添加1400~3500mg/L时,处理后废水残留的氟在2.0~0.1mg/L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