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 地    图

当前位置:查字典地理网 >地理百科 >萧国

萧国
查字典地理网 来源|

地理百科

  •   古萧国是夏朝殷商氏族方国。夏代殷商六族迁至萧县,“斩其蓬藁、藜藿而处之”,并在此建古萧国。因其地多萧茅(艾萧、艾草),故国号为萧。萧国,是夏商周三代时期的诸侯国,历史上曾有两个萧国,第一个是夏朝封的嬴姓萧国,嬴姓萧国灭亡数百年以后的春秋时期又赐封了第二个子姓萧国,都是在一个地方建国。萧国管辖范围大约是江苏、安徽、河南一带,萧国城址在今安徽萧县城北面15公里的圣泉乡,由于处于黄河泛滥区,经过几千年的黄河泛滥冲击和沉淀后,已经全部被埋于地下。

  •   夏朝萧国

      孟亏善技,封国为萧萧国1嬴姓萧国,始祖萧孟亏,孟亏远祖可追溯至4000年多年前"五帝"时代的人文始祖东夷族首领金天氏少昊,少昊氏族是以凤凰为图腾的,子孙世代善于驯养鸟兽,其后裔大业在尧舜时掌管刑法和司法,大业之子伯益则掌管火种和驯养兽鸟,因助大禹治水有功,而得姓嬴,封地于费,古号大费,大费生有长子大廉,次子若木,嫡长子恩成,大廉因父于夏启继位之争之故,与兄弟领相亲的大小部族退居封地。

      萧国2夏朝末期,经过几百年后的子孙繁多,才人辈出,其中孟亏因善长先祖的驯养鸟兽技术而深受夏王宠爱,赐封为诸侯,因其地多萧茅(艾萧),故国号为萧,因此萧孟亏领所封子民开拓萧国,萧国始建。后来夏王桀昏庸无道,萧孟亏见夏王朝王德衰败,诸侯反逆,便弃国隐居,《史记》记载曰:“大廉事夏启,后分衍有鸟俗氏、路俗氏,后裔有孟亏、仲衍,孟亏能述伯翳之业绩,封于萧,是为萧孟亏,夏朝衰败,孟亏去而凤鸟随焉。“于是孟亏子孙执掌萧国,及夏灭亡,嬴姓的萧国、徐国与东夷族其他的诸侯国归附于商,亲商的嬴姓萧国一直在今安徽萧县西北一带繁衍传承。

      周初起乱,亡国迁鲁萧国3商朝末年,商纣无道,周武王于姜太公领天下诸侯而灭之,萧国归附周朝,成王幼而继位,管、蔡、霍叔三人与商纣之子武庚反周,亲商的东夷族徐、萧、奄等其他十七国皆从之,周公旦亲自领兵平乱,三监之乱平息之后,罢免反叛的诸国,于是萧国灭亡,萧国的子民作为“殷民六族”之一皆归伯禽之鲁。据《左传.定公四年》:成王安定天下,然后便选拔分封有德行的贤人,以作为周朝的屏障。因此周公得以辅佐王室,治理天下,诸侯和周朝也都和睦相处。赐给周公的儿子伯禽食公的东西,有金车、龙旗、夏后氏的璜玉、封丈的繁弱弓,以及殷朝的条氏、徐氏、萧氏、索氏、长勺氏、尾勺氏共六个家族并让这六族率领大宗,集合小宗,带着所属的奴隶,放弃殷商的法令,来顺从周公的法制,归服周朝听从命令。这是为了让他们到鲁国做事效力,以宣扬周公的德行。于是嬴姓萧氏家族便徙居鲁国为鲁君效力,在此世代繁衍。嬴姓萧氏的历史至少有3700年之久,故萧氏之古老,为世所公认。

  •   相关记载

      萧县是秦汉古县,原为古萧国,是夏朝殷商氏族方国。夏代殷商六族迁此,“斩其蓬藁、藜藿而处之”,在此建古萧国,因其地多萧茅(艾萧、艾蒿、艾草、蓬藁),故国号为萧。

      《萧县毛传》: “萧”为 “藁”,即蓬藁。夏代殷商六族迁此,“斩其蓬藁、藜藿而处之”,并在此建古萧国。

      《路史》:夏启封孟作土于萧的记载。后废为萧邑。西周在故萧地封了一个子姓小国。

      《括地志辑校》:“萧县,古萧叔之国。春秋时为宋附庸。”经考证,周成王封商纣王庶子微子启为宋公国于殷,位今鲁豫苏皖交界地区。

      《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萧叔是宋戴公子的裔孙,被封为萧宰,故曰“萧叔”。

      《左传》:鲁庄公十一年(前 年)载,宋大夫南宫长万弑宋闵公,以闵公从弟公子游为宋君,尽逐戴、武、宣、穆、庄族,宋群公子奔萧,公子御说奔亳。冬十月,萧叔率五族之众击败南宫长万,迎御说 (闵公弟)即宋公位,是为宋桓公。桓公因大心平乱迎立之功封于萧国,作为宋的附庸。

      《汉书·地理志》:萧县,“故萧叔国,宋别封为附庸也。”

      《史记·项羽本纪》:张守节《正义》引《括地志》:“徐州萧县,古萧叔之国,春秋时为宋国附庸。”

      《风俗通义》:应劭对宋附庸萧国作了记载,宋国乐叔因功封于萧,后世以国为姓,子孙繁衍,汉相国萧何就是其后。这个作为宋附庸的古萧国从鲁庄公十二年受封,至宣公十二年 (前597年)为楚国灭亡,成为楚国萧邑,立国不足90年。考其遗址,位今县城龙城镇北5公里郭庄乡欧村北。秦至唐为古萧县旧治。宋时因水患,于旧邑南半里筑新城,北连旧城,又称为南城。明万历五年(1577年),迁今治,因为是故龙城县治,又称龙城,建国后为龙城镇,史称故地为萧故城。故址圮为沙滩,今为庄稼地,每逢午季,可见一个环形早熟圈,基本上是故萧城遗址。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