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海岸的构成地貌基本为山地或丘陵,组成物质为基岩,并且在地址构造影响下造成的海岸线曲折,海蚀地貌发育。
-
分类
山地海岸可分为下列几种亚类:
1. 岬湾海岸。它是山地海岸的代表类型,海岸带主要由岬角及海湾组成,其中岬角的海蚀作用强烈,海蚀地貌也很发育;岬角之间为海湾,常常发育出砂砾质海滩,或由多列沿岸沙堤组成的沙质海岸平原。海湾岸急水深,多成为良港所在地,如辽宁的大连湾,山东青岛的胶州湾,福建的泉州港、厦门港,香港的维多利亚港等。
2.沙坝-潟湖海岸。由于湾口拦湾坝的发育而造成的由沙坝、潟湖两个主要单元组成的海岸。拦湾坝多存在缺口,成为潮汐通道,入口处(潟湖内)堆积出涨潮三角洲,出口处堆积有退潮三角洲,二者均阻碍航行。潟湖内水浅堆积作用较强,四周常见沼泽及淤泥质海滩发育。如广东的水东港。
3. 溺谷海岸。海水淹浸山地河谷而成,溺谷深入内陆,水面宽阔,深度大,纳潮量也大,冲刷很强,两岸堆积平原不很发育,如广东的镇海湾,浙江的象山港,福建的沙埕港等。
4.峡湾海岸。它是海水入侵冰川谷而成的海湾。湾宽水深,伸入内陆,海岸陡峭。如北欧挪威的一个峡湾,长达220km,南美智利的巴塔哥尼亚的一个峡湾,深度为1288m,是世界最深的峡湾。
5. 纵海岸。指地质构造线(褶皱或断层)与海岸线相平行的海岸,所成的海湾、半岛和岛屿等排列均与海岸平行。如地中海的达尔马提亚海岸。
6. 横海岸。地质构造线与海岸线直交的海岸,所成的海湾、岛屿和半岛与海岸垂直。如西班牙西部的里亚斯海岸。
7.斜交海岸。海岸线与构造线呈一定角度相交的海岸,如我国浙江和广东的海岸。如果有二组构造线与海岸斜交时,则形成更复杂的“X”型海岸,它以广东的大鹏湾与大亚湾为典型,这里有NE及NW二组构造与海岸橡胶。所成的海湾、岛屿和半岛互相交叉,海岸显得非常曲折。
8. 断层海岸。断层构造线与海岸线平行,断层直接通过海岸带,岸线挺直,海崖峻峭,水下岸坡急陡。如我国台东海岸,崖高1200m,坡度达45°,海蚀地貌发育。
-
简介
构成海岸的地貌基本为山地或丘陵,组成物质为基岩,并且在地址构造影响下造成的海岸线曲折,海蚀地貌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