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 地    图

当前位置:查字典地理网 >地理百科 >泗交

泗交
查字典地理网 来源|

地理百科

  •   夏县泗交位于山西省运城市夏县郊区,最为著名的有瑶台夜月、黑龙潭、飞壁崖、黄河小三峡。这里有盛产天然水晶石的佳宝山。

  •   农业发展

      泗交的农业发展包括蔬菜、土豆、烟叶、板栗、核桃、药材等产业。全镇蔬菜面积发展到了3000亩;猪、鸡等养殖规模户达到20余家,生猪存栏3000余头,鸡50000余只;新增核桃树10000余株,山核桃嫁接20000余株,新建核桃园500亩,改造、移植核桃、板栗达到了3200亩;完成了5000亩玉米高产方示范工程,优质高产玉米达到1.3万亩,亩产值达到1500元;烟叶种植最高达到1000多亩,通过改进烤烟技术,创收110万元;推广保暖床养猪、辣椒栽培、山核桃嫁接、土豆脱毒良种、土豆地膜覆盖、西红柿标准化种植等六项新技术,这些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后,土豆亩产达到6000斤,辣椒亩产达到8800斤,这两项亩产值都在4000元以上,豆角亩产达到3000斤,亩产值达到2400元,亩产刷新了历史记录,增加了农民收入,推进了泗交镇的特色农业发展。

  •   基础设施

      投资4000余万元建设成环境优美的旅游型小城镇,荣获运城市“旅游先进小城镇”、“文明城镇”荣誉称号;实施“六个全覆盖”工程,在电力、道路、水利、学校、医疗等多个方面都有了长足的发展。铺开并实施全镇农村电网改造工程;拓宽、硬化道路40余公里,主干道铺油39公里,并实施“村通工程”达25.3公里,形成了一个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饮水解困工程和山区教育卫生事业都得到了较快发展。发挥泗交生态旅游资源丰富的优势,立足“绿色泗交,和谐家园”的定位,充分挖掘泗交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生态资源优势,真正使旅游产业拉动相关产业发展,带动人民群众致富。围绕“一城三线”的旅游发展框架,对泗交生态旅游景区进行了进一步的开发,建成了泗交旅游型小城镇,开辟了镇北温峪景线,镇东唐回景线,镇南黑龙潭景线;开发了天然狩猎场、隙望台、斩公槐、银台瀑布等主要景点;镇中心300亩水面蓄水工程和温峪洞景区整体开发正在实施,将进一步提高景区的档次和品位。同时帮助架桑漂流、唐回漂流、神奇洞等项目,做好形象包装、强化宣传促销;鼓励引导干部群众转变观念,更新思路,结合泗交旅游特色,从事农副土特产品经营、农家乐宾馆、交通运输、饭店餐饮等关联产业。全镇先后办起农家乐60余家,饭店和小吃摊点120余家,220人从事交通运输,350人从事小商品和农副土特产品经营,广大群众在旅游开发的大格局中取得了效益,得到了实惠,实现了泗交旅游的人旺和财旺。

  •   旅游

      郊区景区泗交景区自然环境优美,文化积淀深厚,气候凉爽,空气清新,是理想的生态旅游胜地、避暑度假宝地。景区内群峰耸立,古木成林,环境清幽,鸟兽群集,春闻山花飘香,夏沐凉风送爽,秋赏红叶烂漫,冬望松柏傲雪,最为著名的有瑶台夜月、黑龙潭、飞壁崖、黄河小三峡。这里有盛产天然水晶石的佳宝山,有现代狩猎场,还有秦王李世民安营扎寨的秦王寨、明嘉庆年间朝廷开发的银矿沟、康熙治罪矿监的斩公槐、佛祖释加牟尼打座悟佛的菩提树,可谓步步景点,处处传说。区以运城市为中心依托,辐射周边市县,和夏县温泉度假区、司马温公祠、堆云洞等景区连点成线,优势互补。根据市场调查分析和2002—2003年到游人数,今后每年的游客应在10万人次以上。

      网友瑶台隐士和友人去泗交避暑,凉爽的天气,清新的空气,使人流连忘返,打牌的打牌,聊天的聊天,坐在山泉边,听着泉水声,感慨万千,特赋诗一首:夜听山泉感想. 聆听溪水缓缓流, 滴水石穿漫漫路, 人生暂短勿作秀, 何不风流在今秋。 架桑漂流中条山大峡谷架桑漂流位于运城市夏县泗交镇架桑村。距夏县55公里,山清水秀、景色迷人、空气清新。八 泗交2 公里长的天然峡谷无污染的山泉水漂流惊险刺激、水流激、落差大、漂流时间长、漂流的河道是天然的。漂流旅程会让你纵情于山水间,全身心融入大自然山水中。是你夏季旅游、休闲、度假的圣地, 吃农家饭,品野味,感觉大自然的风景。并且这里是古战场和革命老区,嘉康杰、柴泽民同志曾在这里生活战斗过。1941年国民党军队和日军在此打响著名的中条山战役。 这里民风淳朴、山货奇多。明朝时期的四合院至今保存完好,千年的皂角树,五百年的石板路已然存在。 唐回漂流泗交大峡谷旅游风景区是三晋最大的生态旅游景区,总投资4000余万元,坐落在山西夏县风景秀美的泗交镇,依山傍水,融于巍峨群山之中。这里,气候宜人,自然环境优美,文化积淀深厚,是理想的生态旅游胜地、避暑度假宝地,景区内群峰耸立,古木成林,环境清幽,鸟兽群集,春闻山花飘香,夏沐凉风送爽,秋赏红叶烂漫,冬望松柏傲雪,周围丛林环抱、松杨迭翠、浓荫蔽日、青草连连,清泉汇聚成河穿流而过,林水相映、水沙交融,构成了一幅独特的田园画卷。泗交大峡谷风景旅游区因其自然环境被称为“世外桃源,天然氧吧”。 特别是唐回漂流景区,位于群山环抱、清溪潺潺、山泉婉婉的泗交唐回村,是三晋规模最大的峡谷漂流全长10公里,独创6连环凌空飞跃漂,首创特色峡谷勇士激情漂,国际级S型滑道、波浪形滑道,适合双人滑、六人滑,三晋首家大型水上娱乐拓展项目更是让您尽享挑战自我、挑战极限,令游人流连忘返,可谓理想的生态旅游胜地, 泗交3 避暑度假的宝地。

      有人说这里的夏天一日有三季,午前如春、午后似秋、晚如初冬,这里空气中的负离子含量比城市里高三百倍,来这里“洗肺”既能滋养身心,又可以远离都市的喧嚣,走进自然、亲近自然。

      这里是翠微峰上的览月阁,站在这里既可以俯瞰掩映在碧水青山中的泗交小镇,也可以极目远跳,浏览泗交群山的秀美风光,览月阁上悬挂的这口重达1800公斤的万福钟,据说敲响它能消灾祛病、纳福迎祥。

      与览月阁遥相呼应的是对面山上的万寿宝塔,它犹如白玉堆砌,镶嵌在万绿丛中,这一亭一塔给泗交小镇平添了几分灵气,走进泗交,既有恬静的自然风光让你怡情山水,也不乏惊险刺激让你体验惊心动魄,“崖壁速降”便是勇敢者的游戏,凭借一条缆索人就能从天而降,这种运动项目给了我无穷的诱惑。

      秦王寨距泗交镇还有一段距离,为能提前找到一个最佳的观望点,凌晨三点半我就从酒店出发了。到达秦王寨顶峰,如盘的明月依然挂在西边天际,它似乎也在等待着要与东方的太阳一争光辉,当我们还在为月亮喝彩时太阳却再也耐不住性子了,霎那间便从东方的山尖儿上露出俊美的脸庞。

      “举头红日近,俯首白云低”,一千多年前,秦王李世民或许就是在这里俯仰天地,唯我独尊,这才立下了气吞山河之志。说起秦王寨地名的由来,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故事,大唐武德2年至武德3年,也就是公元619年至公元620年,秦王李世民率部曾在泗交一带秣马厉兵,荡平了隋朝残余刘武周、河东叛将王行本和夏县叛军品崇茂,而后由泗交山进发,东渡黄河,前往洛阳,征讨郑王王世充,这些石头就是当年秦王李世民在此安营扎寨时留下的石桌石凳,遥想当年他就是坐在这里指挥千军万马,平定天下。

      温峪是明代银矿的遗址,当时有三万人在此做工,现在在这个地方随处可见他们当时做工的遗物,这个是当时用来炼银的坩锅,这是用来捣碎银矿的石臼,不过后来虔诚的人们把它作为烧香的香炉,这里的银矿在明朝嘉靖四十一年到万历三十二年间曾是大明朝庭的宫办银矿,鼎盛时期它每年上缴的白银占全国的七分之一,所以这里流传着这样一名话“当年全国的白银靠山西,山西的白银靠温峪”。

      在这个只有十几户人家的小村庄里有一棵千年古槐,听说它的树身四人都难以合抱,说起这棵古槐它背后还有一段故事,据《夏县志》记载,说是在清朝康熙年间,由太监高华六人来此督办银矿,但是在他们督办的六年期间,没有向朝庭交纳过一分钱,全部装入自己的口袋,后来皇上大怒,在此斩杀了他们,关将他们的头悬挂在这棵树上,不过铁环已经长到树上了,我们看不见了,后来人们便将这棵槐树取名为“斩公槐”,以警示世人,几百年来这里香火不断,当然人们祭拜的不是那些贪官污吏,而是祭槐许愿,祈求槐荫子孙保佑平安。

      银洞沟的三泓神泉,也是清水河的源头,这里的泉水清澈甘洌,并且雨涝不增、天旱不减,传说在早年间这个地方是非常缺水的,人们要到十几里外的地方去挑水吃,后来幸得一位白发仙人的垂怜,他用他的拐杖在此地猛击了三下,顿时三泉破石而出,虽然这只是一个传说,但是这里的水确实是在深山中经过千年百草的浸润,含有多种矿务质,并且是由石英沙过滤而成的,难怪当地人说,喝了它可以袪病,用它洗脸可以美容,并且称它为“神泉”。

      如果三泓泉多了些少女般的清纯和温柔的话,那么银台飞瀑给人印象更多的则是它的壮美,它从46米高的崖壁上飞流而下,犹如银河倒泻,我现在才知道什么是“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个水车已经有100多年历史了,直到现在当地的老乡还在延用它这个原始的水利机械。

      银蝶泉就是银台瀑布的源头,说来也怪,这三个泉眼里头长年泉水清洌,而且从不干涸,长年恒温,到了夏天凉得很,到了冬天它被雾气缭绕着,比较暖和,是恒温的,这个是很特别的,银台瀑布还有一个讲究,说是像王母娘娘的银台飞下来一样。名字来由是这样的,而且它是一个“巾”字,毛巾的巾,也可以说它是一个“巾”字形瀑布。因为它的水特别发达,所以当地的老百姓就可以利用水做一些水车、水磨之类的东西。水车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是当时的木匠做的,现在是作为一个景点来看的。水车旁边是一个村子,很有意思的是村子和景区连在一起,形成了人与自然和谐交融的一个场景,而且它农村的田园风光是很美的,就跟《桃花源记》里面所说的”屋舍掩然,土地平旷,鸡犬之声相闻“。

  •   简介

      泗交镇位于山西省运城市夏县郊区,在县城东南部27公里处的中条山腹地,面积最大的山区乡镇。泗交最为 泗交1 著名的有瑶台夜月、黑龙潭、飞壁崖、黄河小三峡。这里有盛产天然水晶石的佳宝山。国土面积38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22万亩。全镇17个行政村,108个自然村,0.96万人。境内森林覆盖率达65%以上,山清水秀,林木茂密,被誉为“天然氧吧”、 “森林公园”,是新开发的自然生态旅游景区;境内有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称为晋南革命活动根据地的“小延安”——韩家岭革命遗址。

      泗交是夏县的一个山区乡镇,位于夏县东南部的中条山腹地,平均海拔900多米,因有寨里河、王家河、南河、发河四条河水在这里交汇而得名“泗交”,这里碧水环绕、群山围抱、森林茂密、云淡天高,用“群山无墨千秋画,流水带弦万古琴”的诗句来比喻泗交山水十分贴切,由于山清水秀、沟壑纵横形成了泗交独特的小气候,这里的山泉吸热、岩避陋暑、密林造氧、壑谷生风,夏季平均气温要比山外低九到十一度,所以说泗交没有盛夏。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