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 地    图

当前位置:查字典地理网 >地理百科 >潭江

潭江
查字典地理网 来源|

地理百科

  •   潭江发源于广东阳江市阳东县牛围岭,自西向东流经恩平、开平、台山、新会,在新会双水镇附近折向南流,经银洲湖出崖门口注入黄茅海。干流全长248公里,流域面积6026平方公里,平均坡降0.45‰。流经恩平、开平、新会,最后在会城镇注入银洲湖出崖门入海,被称为新会市的母亲河。河长248公里,集水面积5068平方公里。潭江流域有一级支流九条,即萌底河、莲塘水、蚬冈水、白沙水、镇海水、新昌水、公益河、新桥水、址山水。其中镇海水为潭江最大的一级支流,主源于新兴乾坑顶,流经开平龙胜、苍城、沙塘、长沙,在楼冈交流渡汇人潭江。

  •    中文名: 潭江 所在洲: 亚洲 流经区域: 广东 流域面积: 6026 地理位置: 广东阳江市 长度: 248 源头: 广东阳江市阳东县牛围岭 主要支流: 萌底河、莲塘水 平均流量: 65m3/s

  •   干流概况

      潭江发源于广东阳江市阳东县牛围岭,自西向东流经恩平、开平、台山、新会,在新会双水镇附近折向南流,经银洲湖出崖门口注入黄茅海。干流全长248公里,流域面积6026平方公里,平均坡降0.45‰。流经恩平、开平、新会,最后在会城镇注入银洲湖出崖门入海,被称为新会市的母亲河。河长248公里,集水面积5068平方公里。

      潭江流域有一级支流九条,即萌底河、莲塘水、蚬冈水、白沙水、镇海水、新昌水、公益河、新桥水、址山水。其中镇海水为潭江最大的一级支流,主源于新兴乾坑顶,流经开平龙胜、苍城、沙塘、长沙,在楼冈交流渡汇人潭江。

      潭江2潭江蒲桥以上河段又称锦江。上游山高林密,雨量充沛,有良西、大田等暴雨高区,年均降水量为1800~2500毫米,年均径流总量21.29亿立方米,年均流量为65立方米一秒。水资源十分丰富,水能蕴藏量达28.86万千瓦。为开发整治上游河段,已建成8个梯级电站。潭江下游多为平原,土地肥沃,为江门地区粮、蔗、果主要产区之一。潭江流域已建成大、中、小型水库与山塘17私座,控制流域面积1972 平方公里。蓄、引、提工程灌溉面积180.19万亩。已建成小水电站132宗,装机容量7.49万千瓦,年发电量2.3亿千瓦时。筑有堤围177条,长 1016.5千米,捍卫农田面积91.16万亩。从开平三埠港至崖门口干流一般水深5~7米,千吨级以下轮船可航至开平三埠港,枯水期水位最低2米, 500吨级以下船仍可通航。现辟有新会、三埠、公益等港口。

      潭江,一条流经广东侨乡的美丽河流,源于恩平市的乌丰顶,自西向东经恩平、开平、台山、新会,最后经崖门进入南海,全长248公里。 据环保监测部门的监测,流经开平的潭江56公里的河段中,上游36公里为二类水质,下游为三类水质。

  •   旅游资源

      美丽的潭江河把开平市区划分成四部分,市内桥梁、河堤众多,风景优美,特别2000年用彩灯把潭江两旁的河堤、树木、建筑物装饰一新,整个水乡的夜晚更显得五彩缤纷、美丽异常。

      潭江半岛酒店

      坐落于全国著名的江门五邑侨乡开平市中心潭江河畔,是广东省粤西地区首家五星级酒店。 也是全国第一家县级

      潭江8挂牌五星级酒店。酒店拥有290间豪华舒适的客(套)房及行政贵宾楼层。独特的设计今每一位人住酒店的客人都能眺望潭江两岸秀丽的景色。餐厅烹饪最地道最朴实的五邑特色菜,洋溢浓郁乡情。酒店股东为江门市中国银行。

  •   桥梁设施

      1992年11月开始通车的“黄克競大桥”一座长616米、宽13米、通航净高8米的大桥凌空而立,位处会城镇三联管

      潭江5理区与南坦岛之间,它就是由黄克競捐资1600万元港币。黄克競与弟弟黄祖棠合资在新会小冈镇和南坦岛之间开始兴建纪念父亲的“黄宣充纪念大桥”,并于1992年12月建成通车。该桥与黄克競大桥构造基本一致,但桥长和通航净高略有区别,桥长为948米,通航净高为13米。1994年,黄祖棠独自捐资1600万港元,在新会七堡镇与南坦岛之间建造了另一座大桥,并为纪念母亲张见而命名为“黄张见纪念大桥”,该桥长998.46米,桥面宽11.5米,通航净高13米,通航净宽100米。

  •   水利枢纽

      潭江、小榄水道

      潭江发源于广东省阳春市与恩平市之间的乌丰顶,自西向东流经江门市辖下的恩平、开平、台山和新会市,于熊海口与江门水道汇合,经崖门水道注入黄茅海,潭江是珠江三角洲“三纵三横”(“三纵”即广州港出海航道、西江下游出海航道、白坭水道—陈村—洪奇沥水道;“三横”即东平水道、潭江—劳龙虎水道—莲沙容水道、小榄水道—横门出海航道)航道网中的一横。此次整治里程57公里,建设标准为:水深4米,航宽80米,最小弯曲半径480米,整治工程项目包括疏浚、护岸、站房、码头、水位站、航标、航标工作船、通讯设备等。工程项目的实施使得河道疏通,水流平顺,航槽水深增加,通航条件得到改善,可通航1000吨级江海轮,其中砌石护岸使堤围更加安全稳固,还有利于排洪排涝。潭江的整治,加快了开平市、台山市港口的建设,促进了珠三角西部地区经济发展。

      小榄水道也是“三纵三横”中的一横,上接西江下连横门,经横门出海,是西江出海的主要通道之一。整治前,小榄水道航道维护水深为2.5米,底宽40米,弯曲半径300米,只能航行500吨级内河船舶,此次建设标准为航道水深4米,航宽80米,最小弯曲半径480米,整治后可通航1000吨级江海轮。工程项目包括有护岸工程、切滩工程、疏浚工程、炸礁工程及配套工程。小榄水道的整治竣工,实现了海轮进江,江海直达,促进了沿江区域特别是中山市外贸运输及临港经济的发展。

      潭江4潭江、小榄水道的整治完毕,标志着我省珠江三角洲“三纵三横”千吨级高等级航道网已具雏形,经过“十五”期的建设,珠三角高等级航道网从104公里增加到550公里,初步实现海轮进江、江海直达,珠三角能源和集装箱运输瓶颈问题得到缓解。珠三角航道网上溯滇、黔、桂,下接珠三角及港澳,珠三角高等级航道网建设,为“泛珠三角经济区域合作”提供了一条便捷的出海通道,促进了沿江各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

  •   流域概况

      潭江是流经广东江门市的一条重要河流,发源于广东阳江市阳东县,干流自西向东流经恩平市、开平市、台山市

      潭江3和新会区,从银洲湖出崖门口。潭江流域面积占江门市土地总面积的60%,是全市工农业生产和商贸核心地带。

  •   环境保护

      保护潭江,早在1987年就开始了。当时,潭江面临的状况是:由于不适当填江造堤、人为设置障碍物,使江面日益缩窄、河床逐年淤积、行洪能力降低;工业污水、生活污水、医院污水等污染潭江,影响居民饮用水。治理潭江刻不容缓。对潭江进行有效的综合治理,为保护潭江、净化潭江、美化潭江作出努力。

      开平人大常委会监督潭江治理

      《潭江水资源保护暂行管理办法》使保护潭江更加有章可循。对有整治污染任务或需要搬迁但行动较慢的单位,要求迅速制订整治计划和行动起来。6月专门组织常委会组成人员视察重点污染企业和潭江长堤。充分肯定治理环

      潭江6境污染、清理河障、建设长堤两岸所取得的成绩,要求有关部门以从严治污为重点,把保护潭江工作长期抓下去。由于县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重视,经过一年多时间努力,潭江治理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干部群众比较满意。

      保护潭江水质不受污染,人大常委会积极运用多种监督形式,支持和督促政府做好潭江保护工作。人大常委会重视抓好经常性的监督工作,自1991年至今,紧紧围绕工业污染源的治理和预防控制,有六年的常委会会议听取和审议了政府关于贯彻实施《环保法》、保护潭江水质情况的工作报告,多次组织执法检查和专题视察,不断强化监督力度,促进政府加大执法力度,严格把好建设项目审批关,落实“三同时”规定,切实保护好潭江水质。

      1994年,人大常委会视察开平淀粉厂、长沙良朋漂染厂、宏谊洗水厂、鸿发制衣厂的排污状况,发现“三废”治理欠理想,污染潭江严重,督促市政府依法采取措施,要求污染较严重的企业限期整改或搬迁。1997年,听取和审议市政府关于环保工作情况的汇报,肯定潭江水质保护工作,并作出了关于《加强环境保护执法工作的议》,要求市政府严格贯彻执行《环保法》和开平市不再上重污染项目的决定,对一切有排放污染物的企业、事业单位,特别是造成严重污染的,必须加强监督和管理,狠抓治理落实,决不姑息。2001年,对与市政府签订环保工作“一控双达标”责任书的60多家企业治理污染的情况开展执法检查,提出意见建议,督促市政府加大执法和监管力度,促进工业污染源的治理工作。生活污水影响潭江水质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人大常委会对此十分重视,就城区生活污水和潭江长堤饮食店乱丢垃圾、污水问题,多次向政府及有关部门提出整治意见和建议。

      2001年,开平市决定筹建日处理能力5万吨的污水处理厂,保护潭江水质和改善城区环境质量。市十二届人大常委会27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市政府提请审议的关于依法征收城市污水处理费的报告,认为是符合法律法规、符合实际的,建议积极筹集建设资金,加快建设项目上马。目前,开平市污水处理厂建设已进入招投标阶段。今年2月市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期间,人大代表提出了《关于加强三埠城区小饮食店占道经营及环境卫生整治的意见》的议案,经大会主席团审议列为重点建议。市人大常委会于6月专门召开建议督办工作会议,听取了市政府办理这件代表重点建议的情况汇报,提出督办意见。市政府非常重视建议办理,研究制订和出台了工作方案,从9月1日起,联合市有关部门行动,重点对潭江两岸等的饮食店占道经营及环境卫生问题依法进行整治,依法查处油烟、污水处理不达标或没有领取《排放污染物许可证》的饮食店。

      潭江模式

      同饮一江水,同为一家人。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各地在规划布局上往往只考虑到当地利益,注意保护境内的上游水,却不管自己排到其他市县的水质如何,如此一来,越往下流水质就越差。

      发源于广东阳东的潭江也曾有过类似的遭遇。潭江自西向东流经恩平、开平、台山、新会,在崖门注入黄茅海。在经济发展初期,工业污水、生活污水直排潭江,潭江两岸也曾臭气熏天。潭江不整治不行了。经过深入研究,五邑的领导达成了共识,既然潭江为五邑所共有,就应由五邑所共管,污染没有边界,决不能各管各的。

      潭江71990年8月,恩平、开平、台山、新会四市领导联合签订了《潭江资源保护责任书》,推出了“潭江模式”,规定各市领导必须对辖区内的水质负责,并作为考核领导政绩的一个重要内容;江门市政府每年年初下达必检厂企计划,年终组织检查;确定交界水质监测断面,规定水质交接标准,

      以防扯皮;潭江沿岸要上污染项目,必须由四市共同评价,联合审批。潭江成为广东省第一条实施跨县边界水质达标管理的河流。令出必行,一场两岸四市协同作战、联防联治共保潭江的战役打响。恩平的有关主管领导立下军令状,亲自带队,搬迁沿江工厂,每年减少200万吨工业废水。开平市由市人大牵头,成立了由8个部门组成的“处理潭江议案工作小组”,全面监督潭江整治。台山市狠下决心,责令江边娱乐城停业;投资1?1亿元,对潭江的支流台城河进行全面整治。新会投入1?2亿元综合整治会城河,使昔日的“龙须沟”变成今日的绿化广场。

      几年来,五邑否决了36个重污染项目,关停了56家水污染企业,拆除或停业了30余艘水上餐厅,完成了治理项目37项,用于综合治理潭江的费用达3?18亿元。为了奖勤罚懒,由江门市牵头,建立二级潭江水资源保护专用资金,设立专户,每年从各市地方财政收入中提取2‰,于次年第一季度末上缴各市财政专户,其中20%同时解缴江门市财政专户,全部用于潭江污染的防治。

      潭江在两岸百姓的共同呵护下,终于重展俏丽容颜。一河两岸,回清倒影,尽显潭江天然水色。潭江的水质基本符合国家地面水Ⅱ类标准。生态环境的改善,又促进了当地投资环境的改善,取得了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潭江模式”的精髓,在于沿岸各市能跳出一时一地的利益得失,协同作战,联防联治。整个保护过程,目标明确,任务到人,就像一条生产的流水线,既能管好自己,又相互协调。

      十年来,潭江模式得到了国家环保总局、广东省人大、省政府的充分肯定。省政府以此为鉴并颁发了《广东省跨市河流边界水质达标管理试行办法》,并将此用于东江流域的保护也获得了成功。近期召开的全省水污染防治会议上还透露,今后全省将跨市河流边界水质进行达标考核,在跨市河流两市交界处或多市共河段选择代表性好、易于分清责任、便于监测的地点布设边界断面,由有关监测部门进行统一监测和抽测。省政府对跨市边界水质连续两年完全达标(水质达标率达到100%)的予以通报表扬,对达标考核不合格(水质达标率低于80%)的市,实行一年提醒,两年黄牌,三年红牌并登报批评。1990年8月,江门市政府组织恩平、开平、台山三市和新会区政府的领导联合签订了第一轮《潭江水资源保护责任书》,以后每5年签订一轮。

      经过10多年的不断实践,逐步摸索出一套适应江门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潭江模式”:明确目标,落实责任;建章立制,依法治水;科学规划,综合防治;共定措施、群防联治;定期检查,量化考核。1990年以来,“潭江模式”实现了从自我保护到联合保护、从定性检查到定量考核、从干流保护到全流域保护的转变,建立起潭江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协调行动的平台,成为广东率先实施流域跨界水质达标管理的地区。潭江模式”是我国水资源保护的成功范例,而开平则是该模式的一个典型代表。

      “这才是有生命的河流啊。”凡是到过广东开平的人,无不被这里碧蓝而清澈的江水着迷。有着小武汉之称的开平市,三江六岸充满生机。当年市领导立下的“军令状”一一得以实现,他们为百姓守住了绿水青山,建成了让人羡慕的绿色生存环境。不久前,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王玉庆一行到广东开平考察,称赞开平环保工作搞得好,认为潭江是广东省水环境综合整治成效最好的河流之一,“潭江模式”可以做全国环保教材。

      建污水处理厂保护水资源

      生活污水处理厂建设是开平市水环境综合整治的工作重点。为解决环保资金不足的困难,开平市决定委托市公用事业局为项目法人代表,采用BOT模式向社会招标,选择了广州市隧道开发总公司和江门文昌沙水质净化厂承担该市迳头生活污水处理厂的投资、建设、运营、维护和移交等工作。目前,迳头生活污水处理厂总体工程已基本完成。在落实生活污水处理厂厂区BOT建设模式的同时,还多方筹集资金9000多万元同步进行生活污水管网优化方案的设计与施工。目前,整个管网的辅设正在紧张施工中,预计今年底,城区生活污水处理厂和截污管网就能正式投入运行。

      为有效控制污染,该市自加压力,把建设生活污水处理厂任务扩大到水口、赤坎、苍城3个中心镇。中心镇筹建生活污水处理厂的工作正有条不紊地进行,均已通过了规划、设计、征地等程序,其中水口镇已确定了BOT模式的合作伙伴,目前已进入紧张的施工阶段。

      近年来,除了加紧建设生活污水处理厂和继续加强对工业污水处理的监管力度外,还配合市政建设先后投入了3000多万元抓好潭江两岸及其支流的综合整治工作。不但在潭江两岸建设了“世纪之舟”、“潭江春晓”等“九景连堤”景观工程,还对城区河涌和潭江支流苍城河段进行河道清障挖淤和护土水泥长堤的建设,收到了景美水秀的整治效果。

      “两集中”构筑环保长效机制

      为实现“环境优市”的战略目标,开平市积极探索环境保护长效机制。首先是严把建设项目审批关,切实落实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坚持“重污染控制、轻污染抓治、无污染促上”的原则,同时严禁在二类水质的河段和饮用水源保护区内设立排污口,从源头上控制新污染源的产生。

      其次是充分应用现代科技改革污水处理工艺和提升环境监察能力。一方面,该市所有的电镀污水处理工艺由传统的硫酸亚铁加石灰处理的方法改造为焦亚硫酸钠加氢氧化钠的污水处理工艺,提高了环保效果;另一方面加快水污染源远程监控系统建设,通过实施排污在线监控,确保工业污水达标排放。

      此外,积极推行工业污染源集中管理和污染物集中处理的“两集中”环保模式,构筑环保长效机制。该市根据自身工业的发展特点,对电镀和洗水整染等污染行业实行入园经营,集中管理,统一治污。目前,由上海同济大学在该市月山镇投资兴建的天虹电镀城已竣工,预计现有的电镀企业在2007年底前就可以陆续迁入区内;首期占地1200多亩的沙塘纺织城也在紧张的筹建之中。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