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 地    图

当前位置:查字典地理网 >地理百科 >仙塘村

仙塘村
查字典地理网 来源|

地理百科

  •   仙塘,地处珠江三角洲腹地,是改革开放的核心地带。凭借“敢为天下先”的气概和胆识,成为“模式”和“经验”的创新地。在自然经济条件下,仙塘曾以桑基鱼塘的生态农业模式享誉海内外;改革开放后,又以“排头兵”、“先行者”的气魄,创下了大力发展乡镇企业的“顺德模式”;在建设南粤新农村的伟大实践中,仙塘又创造了“让农民共享改革开放成果”的“仙塘模式”。“仙塘模式”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试水探路,取得令人欣喜的成绩,为南粤新农村建设,也为其他地区的农村建设,提供了可值学习和借鉴的宝贵经验。

  •   简介

    仙塘村1仙塘村仙塘村委会位于龙江镇西部,是广湛公路、325国道、龙洲路、沙龙路的交汇处。全村辖区面积为2.7平方公里(4064.7亩),其中农业面积1200亩(农保面积占970亩),第二、三产业用地面积1100亩,住宅及公建用地760亩。下辖16个村民小组,855户,户籍人口3688人,外来暂住人员约6100人。多年来,仙塘村委会以村民群众利益为根本,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村级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迅猛。2007年工业总值6.8亿元,农业总值2300万元,村级可支配收入780万元,村民人平年纯收入6800元。

      近年来,仙塘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工业为主,工商并举,农业为辅,工业以家具制造、针织、塑料为主,共有工厂企业130家,其中有限责任公司32家。辖区内水电充足,治安良好,生活设施配套齐备,交通方便,道路网络建设完善,全村道路相通并建有路灯。随着经济的发展,广大村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

      为了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要求,树立超前发展意识,仙塘村“高起点规划,高起点建设”,专门邀请了城镇建设方面的专家和镇建设国土办的领导为我村出谋策划,制订了跨世纪(至2010年)的农田保护区、商住区、工业开发区的“三区”规划蓝图,使生产、生活得到合理布局。规划确定后,重点狠抓路网改造,营造良好的投资创业环境。突出抓住道路的基础建设,逐步规划建设了三条入村大道。路通财通,带动了仙塘的二、三产业的飞速发展,现在宝涌工业区厂铺林立,仙塘农贸市场相当繁华,规模位龙江镇三甲之列。目前,还乘势而上规划建设了长约600米的商业街,大大改善了仙塘村的发展面貌。

      在搞活第二、三产业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我村牢牢树立以农为本的观念,推进农业产业化,早在1999年在全镇率先整治旧基塘650多亩,提高农业经济效益,确保农业增产增收,稳定农村局势。并计划于2007年在基塘整治的基础上建立农业现代化园区,提高生态、经济、社会等综合效益。

      仙塘村委会在抓好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积极抓好精神文明建设。1995年以来,仙塘村通过致力于旧村改造,开路、扩路,大力整治村容村貌,实现了一河两岸的美化绿化,并建造了六个村心和街心公园。在1997年申办了农民样板村,建起了漂亮的整齐划一的村民公寓群,使全村的居住环境大大得到改善。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我村社会各项事业也不断完善,村内建有小学、幼儿园、自来水厂、卫生站、敬老院,投入90多万元建造了仙塘剧场,充实了村民群众的各项文艺活动;在2003年,通过引入社会资金2000多万元建设了一个高标准的员工村,建筑面积26000多平方米。村内还建有多个灯光篮球场。与此同时,我们还积极鼓励本村学生就读成材,凡考上初中以上每年分别发放200—1600元不等的奖学金;每月向60岁以上老人发放生活补贴100元。

      “虎踞龙盘今胜昔,而今迈步从头越”,展望未来,仙塘村将继续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提升村民福利,使“两个文明”建设更上一层楼。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