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 地    图

当前位置:查字典地理网 >地理百科 >京新高速公路

京新高速公路
查字典地理网 来源|

地理百科

  •   北京-乌鲁木齐高速公路,称作京新高速公路,简称京新高速(G7),是连接北京和乌鲁木齐的高速公路,以及国家西部大开发的重要交通要道,全长2540公里,2012年9月动工。沿线经过北京-张家口-乌兰察布-呼和浩特-包头-巴彦淖尔(临河)-阿拉善(额济纳)-酒泉(马鬃山)-哈密-吐鲁番-乌鲁木齐。京新高速起点段(北京五环路-六环路段)于2014年5月24日通车。2016年9月25日,全长930公里的京新高速临白段贯通,为2017年京新高速全线通车奠定基础。

  •   基本信息

       中文名: 京新高速公路 命名编号: G7 开工时间: 2012年9月 起点: 北京箭亭桥 终点: 乌鲁木齐广汇大桥 设计时速: 100公里 途经: 张家口、集宁、呼和浩特、包头等 性质: 国家高速 路段: 北京-乌鲁木齐 主线里程: 2540公里 所属国家: 中国 简称: 京新高速

  •   建设历史

      北京段:五环到北清路于2011年12月31日下午14:00开通,北清路到六环在建,北五环至三环段正在规划设计中,通车时间未知,六环到德胜口已通,德胜口到延庆县城已建成单幅高速公路,延庆县城到京冀界已通

      河北段:冀京界至胶泥湾段已通,胶泥湾至冀晋界段在建,2012年12月开工,预计2015年通车

      山西段:冀京界至晋蒙界段在建

      内蒙古段:晋蒙界至呼市段于2011年4月27日开工,呼市至临河段四扩八改造中,临河至额济纳旗甘界段完成

      甘肃段:蒙界至疆界段在建,于2012年开工

      新疆段:甘界至哈密段在建,计划2013年通车,哈密至乌鲁木齐段已通.

      规划路线由原国道主干线丹拉线北京至临河段,国家重点公路丹东至伊尔克斯坦线临河至哈密段,原国道主干线连霍线哈密至乌鲁木齐段组成。其中呼市到临河段与G6京藏高速重线,哈密到乌鲁木齐与G30连霍高速重钱

  •   意义影响

      G7京新高速公路横贯东北、华北、西北,也称“三北大捷道”,全长约2739公里,是《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中7条北京辐射线之一,是西北新疆和河西走廊连接首都北京、华北、东北及内地东部地区最为便捷的公路通道,也是一条新的出疆陆路大通道,它使新疆至北京公路里程缩短1000多公里,可显著节约运输成本。

  •   技术难题

      施工难点随着国内山区高速公路建设规模逐步加大,大断面、大跨度特长隧道也逐渐增多,这类工程项目施工技术难度大、安全风险高。中交承建的京新高速公路金盆湾隧道就是全程Ⅴ级软弱围岩大断面特长隧道,由于工程规模大、地质条件差、成洞困难,该项目被交通运输部评为“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试点项目”,施工安全总体风险等级被评定为Ⅳ级(极高风险),施工难度被鉴定为全国第三。半断面中隔壁法增大施工空间施工过程中,隧道初期支护施工完成后,常出现开裂、掉块、拱架变形、仰拱底鼓、塌方冒顶等病害,向深埋段深入后,更频繁出现过大沉降,拱架变形带来的换拱危险,使施工安全风险加剧,工期受到影响,原设计中单纯的中隔壁法(CD法)、三台阶法已不能满足施工要求。 解决方案施工方高度重视金盆湾隧道的建设,从施工初期就对隧道施工难题全面跟踪,对全程Ⅴ级围岩大断面隧道的开挖方法比选优化、初期支护大变形治理措施进行了专题立项研究,并取得了丰硕成果。在对中隔壁法、中隔壁三台阶法、三台阶法、半断面中隔壁法等多种开挖方法进行比选优化,并多次通过专家论证后,项目部将中隔壁法(CD法)进行优化,依据隧道不同围岩特点,采用了半断面中隔壁法及双层初期支护法与三台阶法结合,引用了机械开挖,保障了施工安全,加快了施工进度。半断面中隔壁法是为了更有效地避免中隔壁法(CD法)的施工风险,通过中隔壁将隧道上半断面大断面分割成两个小断面,减小挖断面,保证了上半断面开挖时的稳定;在下半断面施工时,利用台阶法,以加快下半断面施工进度,尽快使支护结构封闭成环。通过减小上半断面的开挖面积,增大了下半断面的工作空间,从而引入机械施工,提高了功效。据介绍,半断面中隔壁法的局限性是,在整个断面支护结构未封闭之前,稳定性相对降低,适用围岩无过大沉降与收敛的施工条件。随着浅埋段向深埋段的深入,隧道开挖过程频繁出现异常的过大沉降与收敛,在分别采取了增加锁脚锚管、增大预留变形量、在拱架上焊接加强钢筋、缩短安全步距等多种措施应对后,项目部最终采用了双层钢拱架初期支护与三台阶法结合的施工方法,较好地控制了隧道的沉降与收敛,抵御初支开裂掉块、拱架变形,确保二次衬砌的厚度。双层初期支护,采用三台阶法进行施作,开挖时采用铣挖机,减少对围岩的扰动。施工时,左右中导、下导、仰拱交替进行开挖,最后仰拱采用外层钢支撑闭合成环,共同受力,避免同一断面左右两侧同时处于临空状态。双层初期支护法与三台阶法结合,从根本上抑制了初支沉降,有效控制了大断面隧道变形,避免了单拱变形后换拱的高危作业风险。之后,金盆湾隧道一直采用双层初期支护施工方法,没有再发生侵限、换拱现象,月进度达到了55—60米,左洞已顺利贯通。[6]

  •   规划设计

      京新高速公路1北京—乌鲁木齐途经:北京-张家口-乌兰察布-呼和浩特-包头-临河-额济纳旗-酒泉马鬃山-哈密-吐鲁番-乌鲁木齐

      全长2540公里(北京五环至河北土木段为京包高速,内蒙呼市至临河段跟G6京藏高速重线,哈密至乌鲁木齐段与G30连霍高速重线)

      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的第六条放射线——北京至乌鲁木齐高速公路(简称京新高速公路)全长2582公里。北京、河北、内蒙古、新疆境内部分路段已建成,正在建设的还有北京北清路至六环路11公里,德胜口至延庆35公里;河北胶泥湾至呼市约290公里路段,其中河北64公里,山西9公里,内蒙古217公里;内蒙古临河至新疆哈密约1230公里路段,其中内蒙古890公里、甘肃160公里、新疆180公里。该公路贯通后,将构筑一条从祖国北部进入新疆的最快捷大通道,开辟一条新疆霍尔果斯口岸至天津港的北部沿边最快捷出海通道。打造一座天津港至荷兰鹿特丹港最为快捷的亚欧大陆桥。与经星星峡进入甘肃进而到达北京相比,从乌鲁木齐、哈密、伊吾、明水并经甘肃、内蒙古通往北京的高速公路,里程将缩短1300多公里。

  •   重要路段

      北京段京新高速公路(五环路-六环路段)工程是国家高速G7京新高速公路的起点段。该工程位于G6京藏高速公路以

      西3公里处,起点五环路箭亭桥,终点是在北六环与京新高速公路相接处的楼自庄桥,全长19.9公里。公路为三上三下六车道加连续停车带,设计时速100公里/小时,全线设互通式立交8座、分离式立交8座、跨河桥5座、通道3座。京新高速公路(五环路-六环路段)工程于2009年11月开工建设。其中,上地斜拉桥是京新高速(五环路-六环路段)控制性重点工程,是华北地区跨径最大的桥梁。桥全长3公里,主桥长510米,主塔高99米,上有斜拉索88根,其中最长索222米,最大索重27吨。施工采用的顶推法作业是国内迄今为止重量最大的顶推作业。由于上地桥上跨国铁京包线、地铁13号线和规划中的京张城际铁路,与地铁13号线成15度夹角,夹角小、独塔跨径达230米,为了不影响铁路和地铁运行,加上施工用地不足,上地斜拉桥没有采用常规的施工工艺,经过专家组的多次研究讨论,最终采用了顶推法作业,顶推长度212米,顶推距离213米,顶推总重量25000吨。

      山西段项目名称:北京至新疆国家高速公路山西境内段工程

      工程分为主线和支线。工程主线全长8.869公里,起点位于山西省大同市天镇县新平堡镇平远堡村东北晋冀界与“北京-新疆高速公路胶泥湾至冀晋界工程”相接,终点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兴和县韩家营村南晋蒙界与“京新高速公路韩家营(蒙晋界)至集宁段”相接,采用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路基宽33.5米,设计行车速度100公里/小时。天镇支线长2.4355公里,采用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路基宽24.5米,设计行车速度80公里/小时,接山西S45天黎高速。主线全线设大桥1座、中桥1座、小桥7座,涵洞21道;枢纽立体交叉1处,分离式立交1处,天桥1处;设停车区1处。支线设大桥1座,小桥1座。项目总投资61589.9208万元,其中环保投资1439.4万元。

      内蒙段京新高速公路22011年4月27日上午,G7京新高速公路韩家营(内蒙古山西界)至呼和浩特工程正式开工建设,工程估算总投资约156亿元。这是继G6京藏高速公路后又一条内蒙古进京高速公路。该项目路线起点为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兴和县韩家营,接拟建的京新高速公路(北京-新疆乌鲁木齐)山西境段,经喇嘛营、张皋、巴中夭、旗下营等地,止于呼和浩特市保合少立交,接已建成通车的呼和浩特绕城高速公路和已完成四扩八的呼和浩特至包头高速公路(G6),全长约212公里。全线采用双向6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路基宽度33.5米,设计时速为每小时100公里,项目计划总工期3年。

      京新高速公路韩家营至呼和浩特工程是G7北京至新疆高速公路的一部分。京新高速公路起点为北京,途经北京、河北、山西、内蒙古、甘肃、新疆6个省份,终点为乌鲁木齐,全长约2760公里。

      京新高速公路是国家高速公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全线建成后,新疆进京距离将比现有公路通道缩短约1000公里,还将在一定程度上分流西部省区进京车辆,有效缓解京藏高速公路的交通压力,社会效益十分显著。

      2016年9月25日,全长930公里的京新高速临白段贯通,为2017年京新高速全线通车奠定基础。

      临白段始于内蒙古临河市,经青山、额济纳旗,止于内蒙古和甘肃交界的白疙瘩,横穿内蒙古西部巴彦淖尔市河阿拉善盟境,是亚洲最大的单体公路交通工程,总投资370亿元,采用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设计行车速度为每小时100公里以上。全线穿越中国四大沙漠之一的巴丹吉林沙漠和戈壁滩,多次经过无人区,施工环境异常恶劣。

      甘肃段G7在甘肃境内途径酒泉市肃北县马鬃山镇,路线起自白疙瘩(蒙甘界),接内蒙古拟建的临河至白疙瘩(甘蒙界)高速公路,经马鬃山镇,止于明水(甘新界),接新建的明水(甘新界)至哈密高速公路,线路全长137公里。全线采用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设计速度120公里/小时。马鬃山镇至桥湾连接线约147公里,采用三级公路标准,项目估算总投资约61.3亿元。目前,即将完成建设。届时从酒泉肃州区将引出一条酒航高速作为京新高速的重要联络段。

      该项目的建成,对完善国家高速公路网络,改善酒泉北部交通条件,促进酒泉马鬃山边境口岸的发展,推动酒泉与新疆,内蒙古,蒙古国,青海的交流作用,为河西走廊直达北京多了一条出行通道。

      临白段再创纪录!世界上穿越沙漠最长的高速贯通

      全长930公里,位于内蒙古西部的京新高速临白段2016年9月26日全线贯通。

      线路横贯巴丹吉林、腾格里、乌兰布和三大沙漠全境,是世界上穿越沙漠最长的一段高速路。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