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 地    图

当前位置:查字典地理网 >地理百科 >万全镇

万全镇
查字典地理网 来源|

地理百科

  •   万全镇地处洪湖市中部腹地,东距洪湖市区30公里,西北距宜黄高速公路入口处40公里,西与峰口镇相邻,自西南向东分别隔陶洪河、洪排河、东荆河与代家场镇、沙口镇、黄家口镇、仙桃市杨林尾镇相望,省道仙崇公路横贯境内,三面环水,交通便畅,是典型的鱼米之乡。万全镇下辖50个行政村,330个村民小组,农业户1.26万户,版图面积162平方公里,总人口约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6.5万人,耕地面积8.57万亩,水面3.5万亩,是全市面积最大的乡镇。

  •   基本信息

       中文名: 万全镇 外文名: Wanquan 所属地区: 中国 湖北荆州 建立时间: 2001年 面积: 162平方公里 人口: 7万人(2008年) 友好城市: 荆州; 主要街道: 万全街道 地方特产: 龙凤配鱼糕丸子 电话区码: 0716 邮编区码: 434000

  •   乡镇概况

      万全镇1万全镇历史悠久,原名黄丝南,自明清以来一直是内荆河畔缫丝业最发达的内河码头之一,1975年成立万全公社,1984年成立万全直属乡,1987年成立万全镇。2001年2月经湖北省批准由原万全、永丰、郑道三镇合并成新的万全镇,镇政府驻地在万全街道。万全镇是改革开放中发展起来的农业大镇、工业重镇和水产名镇。农业以粮、棉、油为主导产品,优质稻面积一直保持在2万亩以上,“双低”油菜3.5万亩,高产棉2.5万亩。水产以“四大家鱼”为主。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实行产业化经营,发展黄鳝养殖5万口,甲鱼池养3000亩,稻田养虾5000亩,鱼鸭生态养殖3000亩,2006年实现农业总产值2.9亿元,农村人平纯收入3700元。工业以制造业为主导,汽配、建材、化工和农副产品加工业齐头并进。目前全镇共有工业企业33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8家,2006年工业总产值3.3亿元,居全市第三位。

      万全镇委、镇政府带领群众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致力于村镇面貌的改变和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以政策优势转化为资源优势,促进“三个文明”建设同步发展。2005年以来,采取争取政策扶持,引进外资共建,发动村民自建的办法,筹集资金2000多万元,新修连村公路74.1公里,使全镇乡镇公路总里程达到了120公里,基本上做到了村村通。大力发展有线电视,实现光纤联网,使全镇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90%,成为全市先进乡镇。重新修编城镇建设规划,筹集资金1000多万元,完善集镇建设,做到了水、电、路“三通”,优化了经济发展环境。吸收民间资本350万元,兴建了红桥商贸一条街,完善了红桥商贸区配套建设,红桥商贸区成为仙洪公路上的一道靓丽风景。

  •   发展情况

      万全镇5(一)经济发展

      2006年度万全镇经济发展将以高效种植模式和名特优养殖业为增收的主导产业,以培训和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为增收的主渠道,力争全村经济总收入达到1300万元,人平纯收入3400元,比上半年增长200元。

      1、进一步搞好产业结构调整,推广优良品种种植,“油、瓜、稻”麦瓜棉种植面积达1000亩,年收入达300万元。

      2、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1.2万元对村级泵站、涵闸进行维修;投入1.5万元,对7000米长的沟渠进行疏洗,完成土方16000方,二月底完工;投入5万元,完善渔场电网改造,增栽电线杆30根,驾电线1500米,五月底完工。

      3、发展名特优水产养殖。“蟹、虾”套养面积300亩,鱼莲共生面积150亩,稻田养虾200亩,精养渔池500亩,年收入500万元。

      4、以大户养猪户为龙头,引导农民科学养猪,户平年出栏牲猪4头,户平增收400元。

      5、加大富余劳力转移力度,在技能培训上做文章,使一户至少有一个科技明白人,实现科学种田、科技打工。

      (二)村庄建设

      1、拆除村主道旁的占道建筑,保证7米宽主公路畅通。

      2、完成村公路旁滤水沟建设,建垃圾池50口,植风景树1000株,预计需资金5万元。

      3、启动村庄规划测绘与编制工作,邀请市建设局制定出村庄建设规划图。

      4、村投资2万元集中农户的牛栏、草堆、改变村容村貌。

      5、启动通村道路工程,硬化路面1300米。

      (三)社会事业

      l、完善村民生活用水管理,采取上面争取二点、村出一点、农户集资一点的办法,户户安装水表,做到节约用水、降低开支。

      2、大力推广沼气、厕所、猪圈建设一体化,建设方式采取农户自愿出资,国家能源办补贴,确保年内200户建成。

      3、实现有线电视户户通,电脑网络宽带入户率达10%。

      4、新建村部文化活动中心。规划建设132平方米的文化广场,计划投资15万元;规划建设占地300平方米二层建筑的文化活动中心,内设办公室、图书室、娱乐室、电教室和党员活动室,计划投资20万元。在村小学和文化广场旁各建一座篮球场、球架和健身器材报请市体育局提供,其它预计需资金4万元。

      (四)文明新风建设

      1、结合“保先”教育,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个主题不断完善村规民约,积极培养学法、懂法、用法型的新型农民,全面提升村民文明意识。

      2、继续开展“五好家庭”评选活动,每半年进行一次评选,由村支部牵头,村民代表参加,评选结果将在村公示栏上张榜公布。

      3、开展“美德在农家”活动,每年评选一批“巾帼英雄”“致富能手”“科技致富带头人” ,促使文明创建活动不断深入。

      4、开展文化体育活动,鼓励引导农民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每年组织两次大型的文体娱乐活动。

      (五)组织及民主建设

      l、加强党组织作风建设,切实把党的先进性融入经济社会事业发展之中。

      2、建立村务公开制度,成立民主监督小组,民主理财小组和村务公开领导小组。

      3、完善民主治村方案,公开民主监督内容,建立村民代表会议职责。

      4、制定和完善村支部、村委会职责及村委会议制度,广泛网络村民小组长及村民代表,发挥其积极作用。

  •   建设措施

      (一)抓宣传,造氛围

      在万全镇广大党员和群众中大力开展学习宣传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活动,采取开群众大会、广播会、刷标语等方式,使新农村建设的目的意义、总体要求、工作内容及具体措施家喻户晓,让广大农民从“要我建”转变到“我要建”,努力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兴起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热潮。

      (二)抓重点,强实力

      1、以农民增收为中心,调优农业结构,大力发展名、特、优水产养殖。利用城郊优势,发展反季节蔬菜;以水产品市场为导向,俏销时捕捞,次销时屯养;引导有一定经济实力和技术的农发展规模养殖业,不断拓宽致富门路,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调优农业结构,使农民有稳定的增收来源。

      2、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建设新环境。积极抢抓各项扶持政策机遇,通过向上争一点,村集体贴一点,农户出一点的方式,大力开展“四通三改二建”工程,即户户通水泥路、通有线、通电话、通电脑网络,改水、改厕、改圈和建沼气、建垃圾池,着力解决农村人居环境,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争取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资金,高标准完善农田林网化改造工程,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农业旱涝保收。

      3、以提高村民素质为根本,培育新农民.加强对全村18岁以上劳动力的实用技术培训,使其基本掌握1一2门实用技术,提高致富的本领。

      (三)抓创建,树新风

      万全镇41、以文明创建活动为先导,大力开展“五好”评选活动.在全村范围内广泛开展“五好”的评优活动,营造一种健康文明的社会新风尚。

      2、以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素质为核心,广泛开展党的政策、先进文化、致富信息、科普知识、四进农家宣传活动,通过多渠道、多形式地思想道德教育,大力倡导“美化在农家”等文明新风,革除封建迷信、抹牌赌博等陋习。

      (四)抓制度,强管理

      l、认真落实党的建设“五个墓本”的要求,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把村党支部、村委会建设成为政治过硬,作风优良,服务群众,清正廉洁的好班子。

      2、认真落实村级民主政治建设.坚持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民主管理,全面推行村务公开和财务公开,让广大群众当家作主。

      3、建立一套促落实的有效机制.村支部、村委会成立以书记为组长的领导小组,负责本村新农村示范点建设的各项工作;从每个组中推选二位村民,组成一个31人的本村新农村建设理事会督办组,负责协调、督办、督查各项工作,加快本有新农村建设进度。

  •   建设规划

      万全镇2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任务,这是党中央统揽全局、着眼长远、与时俱进,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作出一项重大决策,是加快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工程,也是中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的一项重要历史使命。为了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精神,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要求,切实规划和建设好新农村示范点,根据市委的统一部署,万全镇领导结合全丰村村实际,经村民议事会、党员代表会讨论通过,特制定本规划。

      一、基本情况

      万全镇全丰村比邻洪排河,紧靠仙洪公路,交通优势明显。全村有11个村民小组,392户,总人口2080人,占地面积5.3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200亩,其中渔池1000亩,基本耕地面积2200亩,属典型的平原地区农业村。2005年经济总收入30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000元。

      二、指导思想及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万全镇坚持以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为切入点,以壮大集体经济和增加农民收入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提高农民综合素质为根本,抢抓国家对农村的各项扶持政策机遇,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巩固和加快基础设施建设,科学规划努力把全丰村建设成为“农业生态园林化,建筑产业专业化,农民住房新型化,文化活动多样化,社会民主和谐化”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二)基本原则

      万全镇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全新的课题,是一项系统工程,同时,也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历史任务,在扎实稳步推进的进程中,必须把握四项大原则,即:坚持规划先行的原则,坚持优先发展的原则,坚持分步实施的原则,坚持以群众为主体的原则。

      同时结合村情,要遵循以下几条具体原则:①因地制宜的原则;②以人为本的原则;③以壮大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为原则;④注重环境,加强生态保护和环境整治,以建设生态家园为原则;⑤以提高农民素质,营造文明和谐乡风为原则;⑥以提高干部执政能力,推进民主管理为原则。

      三、目标任务

      (一)经济发展目标.通过五年的发展,到2010年,村级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农民致富程度较大提高.村集体经济年纯收入达60万元,农民人平纯收入达5000元。

      1、不断增强万全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做大做强原有农业项目。利用城郊优势,反季节蔬菜种植面积和大棚蔬菜面积扩大到1000亩,优质“油、瓜、稻”种植模式1200亩,发展和申请多个无公害农产品品牌。发展“名、特、优”水产养殖,“蟹虾”套养面积400亩、“鱼、鳝、鳅”配套养殖200亩、鱼莲共生100亩。以万头养猪厂为龙头,引导农民科学养猪,户平年出栏牲猪4头,至2010年力争在种养方面人平纯收入增加600元。

      2、大力发展庭园经济,力争95%的农户改厕、改灶、改厨,使村民节能增收,人平每年增加收入100元。

      3、普遍推广农业科技,每户培养一名科技致富当家人,每个组培养3一5名科技致富带头人。

      4、每年培训农民800人次,大力发展农产品、水产品深加工,转移从事非农产业的人数达到600人,人平增收300元。

      (二)村庄整治目标。到2010年,全村面貌整洁有序,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1、道路畅通、绿树成荫。新建水泥路12公里,实现每个组,每一排居民住宅通公路,户户相连,路路相通,主公路旁植风景树6000株。

      2、生活环境不断美化。全村农户95%实现“四改一建”,即改水、改厕、改灶、改圈、建沼气池。硬化每排居民住房后的污水沟,每个组建1一2个公厕10口垃圾池和一个垃圾处理场。有线电视和电话入户率达100%,电脑宽带入户率达60%,全村安装路灯120盏。

      3、居住条件明显改善。全村农户楼房入住率达到95%,居民楼错落有致,新村建设面貌一新。

      (三)文明创建目标。到2010年,学校实行远程教育,学生免费九年义务教育,推行合作医疗制度,村民文化生活全面活跃,村风民风纯朴文明。

      1、基础教育得到加强。新建一所配套齐全的幼儿园,全村适龄儿童入学率、九年义务教育入学率、初中巩固率均达到100%。

      2、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在村部办公楼内配套建设村级文化活动中心,内设藏书1.5万册的图书馆和装有40台电脑的农民培训学校,建设一个占地16亩的农民文化娱乐广场,在村小学和娱乐广场内各建一个标准化的篮球场和健身场所,每年组织二次以上的大型文体娱乐活动。

      3、卫生设施配套完善。扩建一座标准化的村级卫生室,全面推行合作医疗制度,全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参与率达100%。

      4、村风民风不断好转。每年开展“美德在农家”活动,评选一批“五好家庭”、“致富好能手”、“科技示范户”,促使文明创建活动不断深入。

      (四)基层组织建设目标。到2010年,村领导班子充满活力,民主管理规范,干群关系稳定和谐。

      1、阵地及组织建设不断加强。在村办公室布置100平方米的党员活动室。村级组织建设达到“五好”标准,即领导班子好、党员干部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小康业绩好、群众反映好.村民对村领导班子自身建设的满意率达95%以上。

      2、民主法制水平不断提高.村规民约、村务公开、一事一议和财务制度健全;村民法制意识明显提高,民间纠纷调解率达到100%。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