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 地    图

当前位置:查字典地理网 >地理百科 >陈英士故居

陈英士故居
查字典地理网 来源|

地理百科

  •   陈英士故居位于湖州白地街五昌里,是典型的坐北朝南的清末江南传统民居建筑群。东临白地街,南为南宁长巷,西为天宁寺巷,北接苕溪路。它与现代广场相邻,和新落成的湖州市全民健身中心隔苕溪路相望。

  •   基本信息

       中文名: 陈英士故居 所在地: 浙江省湖州市 街道地址: 湖州白地街五昌里 建筑类型: 坐北朝南的清末江南传统民居建筑群 兴建时代: 清末 开放时间: 08:00~16:00 所在地: 湖州 地址: 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苕溪西路与白地街交叉口 类别: 文化宗教 开放时间: 08:00-16:00 票价: 20

  •   交通

      公交: 公交2路公交车可到达。

  •   人物介绍

      陈其美(1878-1916),汉族,字英士,浙江湖州人。近代民主革命志士,青帮代表人物,于辛亥革命初期与黄兴同为孙中山的左右股肱。弟陈其采,字蔼士。兄陈其业,字勤士(陈果夫、陈立夫的父亲)。陈其美与蒋介石关系密切,为蒋介石拜把之兄,将蒋介石引荐于孙中山。1916年5月18日,受袁世凯指使的张宗昌派出程国瑞,假借签约援助讨袁经费,于日本人上田纯三郞寓所中将陈其美当场枪杀。陈其美遇刺后,孙中山高度赞扬陈英士是“革命首功之臣”。

      生平概况

      1878年1月17日,出生于浙江吴兴,陈其美4岁随母识字,5岁能识字2000馀,6岁入私塾。王一亭曾作画《英士群戏图》,题诗曰:“嬉游野烧已如炎,拊此方知智勇兼;迥异群儿能了了,养成大器不烦占。”以彰陈其美少年的聪惠,他读过七年私塾,15岁丧父。

      1891年,陈其美去石门镇一家当铺做工十二年,在典当行业中陈其美饱受磨练也历练了自家的本领。正经辛丑之乱,陈对民族危机十分苦闷,受在日本留学的弟弟陈其采的影响,放弃从商,意在寻找出路。

      陈英士故居41903年春,陈其美辞去当铺的工作,离开石门来到上海,在同康泰丝栈做了两年佐理会计。

      1906年夏,陈其美东渡日本,先入东京警监学校,学习警察法律。在日本期间,他结识了徐锡麟、秋瑾、张静江、谭人凤、褚慧僧等大批反清志士,也结交了后来的中华民国元首蒋介石。冬,陈其美加入“中国同盟会”,开始他的政治活动。

      1907年,陈其美改入东斌陆军学校学习军事。同年,蒋介石到东京,入振武学校研习军事,由奉化盟兄周淡游介绍,认识了陈其美。不久两人成为至交,并义结金兰。陈其美介绍黄郛、蒋介石等加入中国同盟会。

      1908年春,陈其美奉孙中山令从东京回到上海,利用上海水陆交通、电信、租界(享有治外法权)等有利条件,以上海作活动的根据地。陈其美性情豪放,善于组织,在同仁中以“四捷”即口齿捷、主意捷、手段捷、行动捷而着称。秋陈其美等人到汉口筹办《大陆新闻》,万事具备却因清吏的破坏而中止。陈其美在上海常出出没于酒楼、茶馆、戏院、澡堂、妓院,交班结友以为反清力量,故人说他“多有党羽”;同年加入上海青帮,并为帮会大头目。

      1909年夏拟策动浙江起义,因被告密未成。后接办上海天宝客栈,作为江浙的革命机关,并创办《中国公报》、《民声丛报》,宣传革命。1911年7月参加谭人凤、宋教仁等在上海成立的同盟会中部总会,被推为庶务部部长,以推动长江流域的革命运动。10月武昌起义后,发动上海商团、青帮及部分青年与江浙革命党人立即在上海响应,11月3日在上海发动起义,起义队伍与驻杭州新军及会党攻克浙江巡抚衙门。上海光复后,被推为沪军都督。旋发起组织江浙镇沪联军,攻克南京。

      1912年1月14日为派系权力之争,令蒋介石派人刺杀在江浙一带影响较大的革命党人陶成章。袁世凯任总统后,为阻止其篡权,3月调任为唐绍仪内阁的工商部部长,辞未到职,仍滞留上海。7月被解除沪军都督职。唐绍仪内阁倒台后,参加孙中山领导的反袁斗争。

      1913年3月宋教仁在上海火车站被暗杀,孙中山提出诉诸武力,陈其美当时是支持黄兴“法律解决”主张的。“二次革命”爆发,被举为上海讨袁军总司令。11月失败后赴日本,坚决支持孙中山另组中华革命党。

      1914年7月被推为中华革命党总务部部长。

      1915年袁世凯复辟帝制,2月回国在上海参加策动讨袁,主持上海党务,并任淞沪长官司令,负责主持长江下游的军事行动。12月与杨虎发动肇和兵舰起义,炮轰制造局,并分别派人进攻电报局、电话局、巡警总局、工程总局等,因袁军反扑后援无济而失败。云南蔡锷组织护国军起兵讨袁军起,受聘为云南都督府顾问。组织东南各地的反袁军事行动。继续在江浙一带策动反袁军事行动,屡次起事均遭失败,益遭袁世凯忌恨。

      1916年5月18日,被袁世凯收买的张宗昌派人暗杀于上海法租界萨坡赛路日本侨民山田纯三郎的寓所之内,年仅38岁。

  •   修建时间

      陈英士故居,建于清末,原为一处大型院落群,名“五昌里”,现尚存两路建筑,西路由三进建筑组成,其中的第一进建筑“存诚堂”是陈英士被害后,当地各界人士举办追悼会的地方。 东路由五进建筑组成。故居为典型的江南传统民居建筑。

      陈英士故居3

  •   历时沿革

      陈英士故居是陈英士的成长之地,也是其侄儿陈立夫及陈果夫的出生之地,对缅怀先烈和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其目前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陈英士故居1

  •   建筑特点

      陈英士故居2陈英士故居纪念馆整体陈展以“英士雄魂”为主题,分“风云涌动”、“推翻帝制”、“维护共和”和“浩气长存”四大单元,它除采用典型传统的雕塑、油画、图片等表现手段外,还创造性地使用了时光隧道、二维单片造景、湖州传统板画和旌表墙等多种展示方式,共展出珍贵的文物、文物复制品、照片、艺术品和制作品,生动再现了陈英士丰富多彩的人生轨迹和卓越的历史贡献。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