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 地    图

当前位置:查字典地理网 >地理百科 >宗教地理学

宗教地理学
查字典地理网 来源|

地理百科

  •   宗教地理学是人文地理学的分支,它研究宗教的起源、分布规律和宗教信仰、宗教活动(包括习俗)、宗教建筑分布的空间特征、景观特征及其发展变化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   发展动态

      宗教地理学的研究要从两方面出发,即宗教学视角与地理学视角,但其重点究竟是在宗教还是在地理,有两派不同的观点。一派认为研究关键在于对宗教本身的研究,因为其学科的核心与出发点就是宗教。只有在了解和学习了宗教学及分支后,才能进行地理学层面上的研究,即使不如此,也至少要学习一些宗教比较学或宗教学方面的知识(Bütter,1980)。同时也要区分哪些宗教学方面的内容适用于宗教地理的研究,比如说研究个人宗教行为和心理方面的宗教学分支,如宗教心理学,在宗教地理上的作用就不大,而社会群体性的行为在研究上意义更大一些。另一派则认为必须首先从地理学角度入手,因为宗教地理学作为一门交叉学科,同时具有地理学的属性。这需要借助普通地理学与历史地理学的方法,运用普通地理学对宗教的世界分布现状进行描述,运用历史地理学来研究宗教的历史发展过程,在地域空间的传播,分布区域的流转,扩散途径的变化等。

      国外的宗教地理学走过了一个从传统的文化地理学视角到多方位、多角度研究的过程。传统文化地理学对应于单一的文化结构,而当今的世界是多元文化时代,一个最为明显的变化就是宗教不再象古代那样是居于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而是同其他很多因素一起,作用于人类和社会。顺应这个趋势,当前的研究可以分三个方向:第一个仍是目前研究的主流,也就是传统文化地理学的研究思路,即宗教对地理景观的影响与作用;第二种结合目前新文化地理学的内容,并把宗教放在社会、经济等大环境中,研究其相互之间的关系;第三种是在当今的可持续发展背景下,以宗教视点来探讨生态、环境与保护的问题。除专著以外,主要的宗教地理学文章发表在《文化地理期刊》(JournalofCulturalGeography)、《宾州地理学家》(Pennsylvaniageographer)、《地理评论》(GeographicalReview)等期刊上。

      目前的一个新的研究课题是宗教学与生态的交叉,即宗教生态学(religiousecology),亦可称为环境伦理学(environmentalethics)或环境神学(environmentaltheology)。宗教与生态之间的联系萌生于20世纪60年代,是在人类的现代化进程以来,地球环境质量不断下降乃至影响到人类社会的延续这一大的背景下产生的,并进一步引出了对各种宗教对待自然环境的认识和态度的研究(卓新平,1990)。对于引发环境恶化的根源,宗教学者同其他学科的学者一样也试图从自己专业的角度找出其原因,西方学者认为是基督教教意义中所记载的上帝给予人类统治地球的权利,人类为了侍奉上帝就必须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开垦地球,否则就是违背了圣经的宗旨,这使得人类过度利用地球资源,导致了环境的恶化(White,1967)。这一观点有其合理性,但它忽视了一点,即即使是宗教因素导致生态恶化,也只是基督教教义中有如此的规定,其他的宗教尤其是东方讲究天人合一的和谐观点的宗教思想,就无法引出同样的结论。

      我国宗教地理的研究由来已久,但以佛教地理的研究为主,大范围的全方位研究是起步于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国家对宗教工作的重视,与宗教胜地旅游业资源的兴起而逐步发展起来的,且集中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其中,王恩涌(1989)系统论述了宗教地理学的一些基本研究内容。卓新平(1999)扼要介绍了国外宗教地理学的发展史、研究方法论与研究课题。张步天(1993)系统的介绍了中国古代本土及外传宗教的时空分布状况。张善余(1997)则概括分析了80年代中国宗教信仰及分布的状况。周尚意(1999)从民族学及宗教与民族关系的角度,分析了中国的宗教信仰与宗教文化区的问题。但由于起步晚、基础薄弱等因素,宗教地理学仍处于初级阶段,只停留在对现象的描述上,深入分析不多,方法论亦未得到确立,对于国外新出现的宗教地理研究课题没有涉及,今后所要进行的研究还有很多。

  •   发展历史

      宗教与地理学之间的关系,经历了一个决定、平行、分离的过程。在宗教占意识形态主导地位的古代,宗教思想几乎是决定一切的,不同的宗教对宇宙与人类的起源有不同的看法,这自然也包括人类所处的大地(地球)的起源,地理学观念完全被宗教左右,宗教观形成了古代哲学家、地理学家和世人的世界观,这一点在古人著作和宗教典籍如圣经、古兰经中都有所反映。17世纪开始,现代地理学逐渐从基督教神学中脱离出来,独立形成一门学科(卓新平,1990),现代意义上的宗教地理学也慢慢萌芽、发展、成形,开始独立研究宗教学与地理学的交叉课题。宗教地理学(geographyofreligion)、宗教性地理学(religiousgeography)、教会地理学(ecclesiasticalgeography)、圣经地理学(biblicalgeography)是几个既有关联又有区别的学科。发端于16、17世纪的教会地理学与圣经地理学可以说是宗教地理学的某种早期形式,但在严格意义上的宗教地理学诞生之后,两者尤其是圣经地理学逐渐与宗教地理学区分开,并各自独立发展。宗教地理学的基础是宗教及与之相适应的地理环境,而宗教性地理研究宗教与地理景观之间的相互影响。

      萌芽阶段时间:16世纪以前。

      宗教与地理之间的辩证关系,自古希腊时代就已经在哲学家和地理学家的讨论范畴之中,古希腊地理学家的世界观很大程度上受宗教影响,认为世界是由宗教原则构建起来的。中世纪的基督教神学家对宗教传播与相关地区文化发展的关注,也是日后宗教地理形成的思想渊源之一。

      初始阶段时间:16-20世纪初。

      西方的宗教地理研究开始时期一直都是为基督教服务的,其源起是16、17世纪的教会地理学,以研究基督教的世界分布为主,当时正是西方的政治势力开始向海外扩张,开始其殖民化非西方地区的时期,基督教也随之传播到世界各地,研究正是顺应了这一潮流。其后研究扩展到其他宗教的地理分布,但其研究性质与以基督教为研究中心的教会地理学并没有什么不同,都是为了基督教传教及殖民扩张之便。该时期同样出于宗教目的而兴起的是“圣经地理学”(biblicalgeography),研究内容为圣经中所涉及的地域范畴,即圣经时期(从史前至公元1世纪)的历史地理,在19世纪考古学成为一门正规的严肃学科之后,又结合了许多新的考古发掘与研究成果,使这一学科的研究直至今日仍方兴未艾。

      到了18、19世纪,西方的神学家与宗教学家所关注的,除了宗教的地理分布,又进一步延伸至地理现象的宗教性解释上,这种观点仍然与基督教神学有关。与其相对应的是孟德斯鸠提出的地理决定论,即认为环境才是决定一切、包括宗教的力量。虽然有失偏颇,但其指导思想即地理环境对宗教的作用力,仍影响着20世纪以来的宗教地理研究。近现代意义上的宗教地理学发端于德国,其思想先驱是康德、洪堡和李特尔等(卓新平,1990)。20世纪20年代马科斯·韦伯对宗教地理的开拓性研究奠定了现代宗教地理学的基础,他考察了宗教在社会、文化、经济、地理等方面的影响,把宗教看成是一种影响因素,现象背后的动因,这一思想对二战以后的宗教地理学者有很大的影响,也使研究的焦点放在宗教对人文环境及景观变化的作用上。

      发展与成熟阶段时间:20世纪——今 

      20世纪宗教地理学的进程可概括为一个“正面-反面-综合”(thesis-antithesisi-synthesis)的过程,使其最后成为一个辩证的产物(Kong,1990)。开始阶段是考察地理环境对宗教的影响,主要是在宗教信仰的特质和象征意义方面。例如认为沙漠环境对一神教的起源有重要影响(王恩涌,2000),而在多神教中地位比较重要的神,常与影响当地气候或自然环境最重要的因素有关,如印度教和南美原始宗教中的雨神。第二个阶段始于20世纪60年代,认为应主要从地理学的角度考察宗教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例如从人类地理学anthropo-geography的角度来考察聚落、迁移路线及人口),主要代表人物有特罗尔(CarlTroll)和德方丹(PierreDeffontaines)及其后继者。当时世界上世俗化思潮日盛,与历史时期相比,宗教的影响显然是小多了;而与此同时的另外一个倾向则是中东地区的原教旨主义也逐渐兴起,这两种倾向都对宗教地理学的发展有影响。传统的宗教地理研究对应于传统的文化地理研究,它把宗教当作一种超机体(superorganic)的精神因素,考察其在文化景观上的作用,例如历史时期宗教在空间上的传播及扩散,同时也开始注意相关的社会及政治环境的影响。与此同时,微观层面如不同宗教信仰人群在同一地区的居住分布状况也被纳入研究领域。第三个阶段则是两者的综合。因为宗教与地理之间存在辩证关系,无论从哪一方面单向入手研究都是不充分的,应该综合加以考虑。在这一时期,还出现了对宗教团体(或宗教社区)的研究热潮,因为它是宗教与地理环境间作用的一种新生力量。

  •   概述

      宗教地理学是人文地理学的分支学科。研究宗教起源分布规律及其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内容包括宗教的衰落与瓦解,宗教源地、宗教团体和无神论的分布、宗教信仰的演变、传布及时环境的影响,以及以教堂、佛寺、庙院为中心和朝圣、庙会等活动为主要职能的宗教城市的地理特征和形成条件分析。

      宗教地理学是人文地理学的分支学科。研究宗教起源分布规律及其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内容包括宗教的衰落与瓦解,宗教源地、宗教团体和无神论的分布、宗教信仰的演变、传布及时环境的影响,以及以教堂、佛寺、庙院为中心和朝圣、庙会等活动为主要职能的宗教城市的地理特征和形成条件分析。宗教地理学以探讨地理环境对宗教信仰的影响为研究开端。如孟德斯鸠(Montesquieu)认为地理条件决定一个民族的神权思想,他在《论法的精神》中第一次将东方各国的宗教起源归因于气候影响人的生理特点导致的“惰性”精神。19世纪末,美国地理学者辛普尔(E.C.Semple)认为地理环境对人类的精神气质影响直接反映在人们宗教活动的差异之中。20世纪50年代后,在西方一些国家,侧重宗教地理学的文化精神因素分析,并将传统的宗教地理学、无神论地理学和通俗地理学纳入意识形态地理学作专题研究。国际地理联合会(IGU)1980年在纽约设立了由联邦德国地理学家布塔纳(M.Bttner)任组长的国际宗教地理组,着重于宗教传播的地理背景、宗教信仰的转变和宗教活动的坏境效应等课题的研究。

  •   研究范畴

      Sopher(1967)认为宗教地理学的研究课题有如下四类:1、宗教体系及特定宗教制度发展的环境背景的意义;2、宗教体系及制度对改变环境的作用;3、宗教体系及制度占据地上空间的同时,进行各种组织化的途径;4、宗教的地理分布与宗教体系扩展的相互作用[3],这些都属于传统文化地理学范畴。就近年来的发展而言,宗教地理学的研究范围又有了进一步的扩展,新趋势的出现主要是由于新文化地理与生态学同宗教地理学的研究有了交叉,产生了新的研究主题。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