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 地    图

当前位置:查字典地理网 >地理百科 >渝水区

渝水区
查字典地理网 来源|

地理百科

  •   渝水区是江西省新余市的市辖区。位于新余市东部,袁河中下游,浙赣铁路线上,是新余市城区所在地。东与樟树市、新干县交界,西与分宜县毗邻,南与吉安、峡江县相连,北与上高县、高安市接壤。地跨北纬27°50’,东经114°58’。辖9镇8乡2个街道办事处,辖区户籍人口72.4万,多为汉族江右民系。其中农业人口48万。总面积1568.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3.3万亩,山地面积135.5万亩,水面14.8万亩。属亚热带湿润气候,低山丘陵区,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阳光充足,雨量充沛,山川秀丽,土地肥沃,森林覆盖率近50%,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境内矿藏资源丰富,主要有金、铜、锰、钨、铁、煤炭、石灰石、石英石、莹石、瓷土等三十多种,其中铁矿、硅灰石、大理石的储量占有一定的地位,硅灰石的储量列中国第二,品位极高。

  •   交通运输

      渝水区东与樟树市、新干县交界,西与分宜县毗邻,南与吉安、峡江县相连,北与上高县、高安市接壤,交通十分便捷,浙赣铁路横贯东西,东面与京九铁路毗邻,上(高)新(余)铁路、新(余)周(宇)铁路南北伸展。境内公路纵横交错,乡乡通油路。南与105、北与302国道相接,上新、清萍、吉新三条省级公路贯穿境内,沪昆、樟吉、武吉三条高速公路贯穿区内。

      至2010年底,全区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2134.314公里,其中高速公路72.049公里,省道71.793公里,省养县道48.797公里,区养县道218.58公里,乡道699.262公里,村道1023.833公里。拥有等级公路1659.169公里,占公路通车总里程的79.6%;每百平方公里公路密度为157.4公里,每万人拥有31.6公里;行政村100%通油(砼)路,自然村通油(砼)路率达80%。公路运输方面,拥有客运公司4个,城乡公交公司3个,个体客运业户2户,货运企业65家;拥有营运客车72辆,城乡公交车32辆,班线54条,日发班次496班;拥有各类营运货车9388辆,总吨位71146.7吨;2010年全年完成客运量767.45万人次,客运周转量16437.5万人公里,完成货运量1058.98万吨,货运周转量30525.4万吨公里。水运方面,拥有渡口16个,在建改渡建桥项目6个,至2010年底,水上交通已连续24年实现安全渡运。

  •   历史文化

      渝水历史悠久,文化昌盛。自三国吴宝鼎二年(公元267年)建县至今已有一千七百余年的历史,人才辈出,群星璀璨。东晋史学家习凿齿,宋朝宰相王钦若,理学家梁寅,清建威将军张春发,现代画坛大师傅抱石,皆文工武绩,翰墨丹青,为后人所景仰。世界风云人物、艾滋病防治专家、美籍华人何大一为当今全球注目。渝水人民勤劳勇敢,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1930年,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革命家率红一方面军到罗坊,召开了著名的“罗坊会议”,为渝水在中国革命史册上添上了浓墨重彩。

      改革开放以来,渝水依托农业大区优势,着力营造体制、产业、开放、环境、科教等优势,不断拓展与外界的交往交流及经贸活动,发展区域经济。农业以粮棉油和养殖业为主,多种经营品种繁多,农副产品十分丰富,是全国商品粮基地、重点优质棉产区、秸秆氨化养牛示范区、瘦肉型猪生产基地、经济林建设示范区。工业以城市工业为主体,大力发展水泥、冶金、建材、化工、机械、五金、食品等工业。渝水国民生产总值、工农业产值均居全省前列,是江西省经济比较发达的县(区)之一。渝水正以蓬勃发展的雄姿走向全国,面向世界。

  •   地方特产

      渝水区4新余甜茶:它生长在海拔500米以上的密林中,在仙女湖区范围内只有东坑林场峡沙分场的九龙山上才有。由于其生长环境特殊,所以具有清热解暑、降压祛脂等药用价值,既是保健用品,又是医药用品。用开水冲泡后,香气四溢,沁人心脾,甘甜爽口,使人顿觉心旷神怡。新余市笋干:是由新鲜春笋经人工挖取、去皮、洗净、烘干等工序加工而成,它入口鲜、嫩、脆、不油腻,是一种方便、卫生、营养、安全,回归自然的高营养、低热量、含微量元素较高的天然绿色食品。

      蜂蜜、花粉、蜂五浆:是纯天然营养、食疗、美容、保健佳品。天然的蜂产品具有促进代谢健体、调节内分泌、美容、养心益肾生精、滋阴补虚生血、补脑益智健胃、补中益气安神、养颜益寿延年、防疾祛病抗癌等功效。

      渝水区5纯天然干白鱼:纯天然干白鱼、干鱼块:白鱼,又名翘嘴巴,是一种喜欢捕食水中动物的鱼类,是仙女湖优质天然野生鱼。它肉质白嫩,口感清爽。本产品经过传统腌制和科学配方烘干而成,色、香、味俱佳,是居家、旅游、宴席、馈赠的理想佳品。夏布:中国夏布之乡双林镇素有"中国夏布之乡"的美誉,双林夏布始于唐末鼎盛于清乾隆年间。全镇85%以上人员从事夏布产业,全镇有5100户专业户,夏布专业加工厂8个,夏布集团1个,夏布综合交易市场1个,纺织印染公司1个。全镇种植苎麻8280亩,年产苎麻75万公斤,年产夏布42万匹,年销售额达6600万元,创汇480万美元,双林夏布在韩国、日本、东南亚受到广泛好评并占有韩国市场的大部分份额。

      皮蛋:皮蛋,红心咸鸭蛋无铅皮蛋:系选用无铅材料,经恒温浸泡新工艺精制而成。吃着清凉爽口,余味持久,回味无穷。经常食用对滋阴,润肺,清肝等较好。红心咸鸭蛋:系选用天然饲料喂养的淡水鸭鸭蛋,经古法盐渍而成。

  •   地理位置

      渝水区位于江西省中部偏西,新余市东部,袁河中下游,新余城区所在地。东界樟树、新干,南连峡江、吉安,西接分宜,北邻上高、高安,距省会南昌160公里。地跨北纬27°50',东经114°58'。

  •   工业概况

      工业快速增长,效益回升,主导地位更加突出。2010年全区完成工业增加值48.86亿元,比上年增长21.9%,占GDP的49.7%,比上年提高了2.94个百分点,主导地位更加突出。完成工业总产值191.58亿元,比上年增长19.5%,其中集体工业0.75亿元,下降了12.6%,股份合作企业0.15亿元,下降6.9%,有限责任公司69.47亿元,下降2.7%,个私企业85.81亿元,增长5.9%,外资企业完成33.85亿元,增长529.8%,港澳台投资企业1.55亿元,增长5.7%。规模工业企业比重迅速提升,经济运行质量稳步提高。全区116户规模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177.72亿元,增长23.9%,占全部工业产值的92.8%。在规模工业中,采掘业完成产值15.9亿元,占规模工业产值8.9%;制造业完成产值159.39亿元,占89.7%;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完成产值2.43亿元,占1.4%。产销率达97.8%,企业亏损面为0.9%,盈亏相抵,实现利润19.92亿元,实现利税总额25.4亿元,企业资产负债率50.35%,总资产贡献率为21.43%,成本费用利润率13.0%。在116户规模工业企业中,高新技术产业企业有6家,完成产值26.31亿元,比上年增长387.1%,完成增加值8.37亿元,增长382.84%。[4]

  •   建制沿革

      渝水区的前身是新余县。汉时属豫章郡宜春县地。三国吴宝鼎二年(公元267年)建县,以袁河中游昔称渝水而名新渝,县治龙池墅,属安成郡。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撤新渝入渝水区1吴平。十一年吴平入宜春,属洪州。十八年析宜春复立新渝县,属袁州。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改新渝为新喻。民国十五年废道尹制,新喻直属江西省。1956年7月2日,更名新余县。1960年9月30日升县为省辖市,1963年撤市复县,属宜春地区。1983年7月27日,国务院批复撤销新余县,恢复新余市。同年10月14日,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复,在原新余县管辖的范围内设立渝水区,为新余市辖县级行政区。[1] 1988年12月10日,撤销罗坊乡、水北乡、水西乡、姚圩乡,分别设立罗坊镇、水北镇、水西镇、姚圩镇;原下村乡的行政区域划归花古山镇并更名为下村镇。

      1995年6月21日,撤销观巢乡、河下乡、珠珊乡,设立观巢镇、河下镇、珠珊镇。1998年4月7日,撤销欧里乡,设立欧里镇。

      2000年,渝水区辖1个街道、10个镇、11个乡。

      2001年8月27日,撤销沙土乡建制,改设城北街道办事处;城关街道办事处更名为城南街道办事处。2001年11月26日,撤销南英乡,划归罗坊镇。

      2003年10月21日,撤销北岗乡、东边乡和马洪乡,北岗乡、马洪乡分别成建制划归罗坊镇和水西镇管辖,东边乡分别划归罗坊镇和水西镇管辖。2003年底,渝水区总人口78.47万人。

      2004年底,渝水区辖3街道10镇6乡。

      2005年渝水区4街道10镇6乡。

      2005年1月19日,新余市《关于同意渝水区将城北街道办事处调整为二个街道办事处的批复》(余府字【2005】4号):1、将城北街道办事处部分管辖范围析出设立袁河街道办事处。2、调整后,城北街道办事处管辖:桥背、老屋场、毛家、富塘、堆上、岭泉(小路口村小组除外)、东陂、胜利8个村委会和城北12个居委会。驻地不变;袁河街道办事处管辖:送桥(含岭泉村委会的小路口村小组)、王坑、望城、夏家、郑家5个村委会,以及新钢公司将来划归属地管理的居委会。驻五一路与清萍路交叉口西侧。

  •   旅游资源

      古文化遗址渝水区有旧石器时代人类活动2处,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3处,商代遗址4处,商周至春秋战国遗址34处,这些古代文化遗址多分布在平原边缘的低矮丘陵之上。

      打鼓岭旧石器时代人类活动点,从罗坊镇下坑口东面的打鼓岭采集到打制石器、石核、石片表明,距今约5万年前这里就有人类活动;水北镇南陂村之东拾年山为新石器晚期的遗址,出土的各类文物及遗迹,属于江西樊城堆文化系统,距今约5千年;罗坊镇章塘村棋盘山遗址,属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周代的古文化遗址;南安乡汪家村碾糠山商代遗址,属于吴城商文化类型的商代青铜文化遗址;水西镇庄上村有一处山坡型文化遗址,是奴隶社会末期的春秋战国时代遗址。

      古建筑渝水区古建筑主要有魁星阁、孔庙、瀛州书院、夫子堂、张均海官厅等。

      魁星阁:位于新余城南虎瞰山,西北傍孔庙。始建于南宋嘉定年间,创建人为临江军教授叶师中,初名“采芹阁”,改名东瀛阁,清康熙十年重修时更名“文昌阁”,清同治十年(1871),知县祥安率全县士民捐资按原貌重建,改名“魁星阁”,此名沿用至今,已有七百多年的历史。

      孔庙:又名文庙,位于城南虎瞰山,东南近魁星阁,西接明伦堂,南濒袁河,北靠二中。唐大历八年(773),知县杜臻创建,孔庙迄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1000多年来孔庙历经沧桑,自宋代以来,先后修葺、增修、重修共计25次。

      瀛洲书院:位于城南虎瞰山西南,前濒袁河,东邻明伦堂,坐北向南,砖木结构。书院是魁星阁、孔庙等古建筑群体中的一部分。清咸丰元年(1851),新余知县张方矩创建瀛洲书院。至今有157年的历史。据陈文斗《瀛洲书院》载“……江有洲,俗呼‘东瀛洲’遂名‘瀛洲书院’,”。现仅存清朝举人刘韵所书“瀛洲书院”匾额。

      夫子堂:座落在下村镇城潭梁家,始建于明洪武初,因梁寅的门生相国金幼孜书额《夫子堂》而得名。隆庆三年(1569)和清乾隆七年(1742)官府曾捐资修葺。

      张均海官厅:原名“昼锦堂”,为明代建筑,座落在观巢镇汉泉村。据《汉泉张氏族谱》载:“时洪武二十八年乙亥也,学士解缙先生亲书‘昼锦’二字以赠(张均海)行,故后名其祠曰‘昼锦堂’……”。

      风景区蒙山,地处赣中大地,跨渝水、分宜、上高三境,距新余市区35公里。蒙山呈南北走向,“势雄千仞、盘根百里”,层峦叠嶂间隐伏着奇洞怪石;藤蔓苔藓,铺缀于涧石谷壑之间;泉飞瀑走,雾蚀霞红,“星分于水,取象于蒙”,人文和自然景观奇特。

      蒙山主峰白云峰,又名白云岭、白云脑,海拔1004米,为蒙山最高峰。春夏之间,云雾缭绕,晦明朝夕,山腰大雨,山岭晴明,恍惚迷离,如入仙境。

      天云标,在蒙山东南,“壁立千仞,云气弥漫”,极似云海中突兀的航标。峰间有一古洞,名“莲花洞”。洞内有天然的石象、石佛、石观音及色泽如莲花的玲珑石。

      蒙山的名胜古迹甚多,据《新余县志》载:“相传春秋时,楚老莱子躬耕蒙山”。游人罕至的北麓相传为张果老奕棋之处;蒙山东麓的弹子岭,相传南宋岳飞与张俊平定李成叛乱,路过此山,曾在岭上发射一弹飞越蒙山而名;蒙山东隅,有灵隐寺(俗名乱石庵),寺旁有道明禅师石塔(建于唐会昌年间);蒙山之南的西华寺,为唐道明禅师所建;蒙山西北的圣济寺(又名“胜济寺”),前后三殿,古朴雄壮。清嘉庆皇帝赐额曰:“唐朝佛国”,字迹尚存;蒙山南麓有压石庙,为奉祀清源真君而建。蒙山除寺庙外,庵堂林立。当地流传:“蒙山上一百个庙,只见九十九,一个看不见的在仙姑岭”,山上香烟缭绕,钟声、木鱼声、念经声,处处可闻。

      蒙山的书院,亦颇具盛名。有蒙山书院、竹楼书院、正德书院、石门书院、楚蒙山房等。

      龙施泉,又名“压石洞”。位于蒙山南麓,洞口面南偏西42°。这里峰峦叠嶂,怪石嶙峋;洞口左侧石壁上,刻有“龙施泉”3个尺许楷体字,为明嘉靖八年(1529)巡抚韩雍命新余知县林钅弋所书,落款为“大明嘉靖已丑春二月朔牧蟠龙山邑叟闽平厓林钅弋克相甫书”。全洞由天然巨石叠压而成,洞口可容二三十人。石洞深邃,泉水从洞内潺潺流出,流量达0.1立方米/秒,泉水竞相喷涌,尤如沸汤,终年不竭,夏凉冬暖,四季可浴。

      仙女湖位于江西省新余市西南16公里处,是江西省水上游泳资源丰富,开发较成功的湖泊型风景名胜区。2002年5月,江西省仙女湖风景名胜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名单。

      景区总面积298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积50平方公里,湖中99座岛屿星罗棋布,湖叉港湾扑朔迷离,动植物种类繁多,森林覆盖率达95%,共有220种,765属,3000多种,占全国总科62.3%,有各种鸟兽类76种,拥有亚洲最大的亚热带树种基因库。

      仙女湖是古籍《搜神记》中记述的“仙女下凡”传说的发祥地,是闻名遐迩的湖泊型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属亚洲最大的亚热带树种基因库。198平方公里的景区,50平方公里的湖面,岛屿星罗棋布,湖水清澈见底,原始森林神秘诱人。

      仙女湖自然风光秀美朴实,具有“幽、秀、奇、雄”之特点,景区兼具湖泊型和山岳型两大类型。有曲水通幽,港叉相连的舞龙湖,有水流湍急,两峰对峙的钟山峡;有烟波浩渺,千帆竞渡的铃阳湖;有縁色基因宝库的大岗山。在仙女湖这片古老神奇的灵山秀水之间,既传颂着许多美丽动人的传说,又点缀着无数彪炳史册的历史遗存,千年水下古城、水中古桥、水边古石刻,古庙、古陶窑遗址堪称华厦奇观,这里是唐代江西第一个状元户肇、宋代重臣王钦若、明代权相严嵩的故里,尤其是宋应星的科技巨著《天工开物》为仙女湖平添了丰富的文化内涵。近年来,仙女湖走全方位对外开放的路子,加快了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先后新建了现代化旅游公路和国内一流的旅游新码头。现已开发了20余处风光景点和人文胜迹,是游人观光旅游、休闲度假的绝好去处。

      仙女湖主要景点有:会仙台,会仙岛位于仙女湖风景名胜区舞龙湖景区的东部,在江口大坝的西南。相传很早很早以前,有位新余少年在此偶会下凡的毛衣仙女,并与其中最美丽最年轻的仙女佳偶天成,由此而得名。会仙岛背倚二座犬牙交错的鹭鸟半岛,虽然是块只有250平方米面积的弹丸之地,却是观光者通往主要景点的水土咽喉。

      洪阳洞,又名严嵩洞、狐仙洞,位于仙女湖风景名胜区钤阳湖景区西北的袁岭第三峰南麓,西望昌山庙,南瞰钤阳湖。因其深邃奇巧的石灰岩洞而享有古今胜迹的美名。相传东晋著名道学家葛洪、类阳二人,曾在此洞栖真养性,修道炼丹,故名洪阳洞。又因明代权相严嵩少时读书洞中,迄今传有“狐仙伴读”、“吞食夜明珠”的佳话,所以民间又称之为“严嵩洞”、“狐仙洞”。

      万年桥,又名万岁桥,俗称东门桥,横亘于仙女湖风景名胜区钤阳湖南部,全长384米,通宽7.68米,是一座拥有11孔的大型石拱桥,也是古分宜城通往南方的主要通道。

      龙王岛,位于仙女湖风景名胜区东南面,距六合群岛250米,南北长950米,东西宽750米,面积51公顷。

      昌山庙,又称龙姥庙、阅城君庙、圣母庙。位于仙女湖风景名胜区钤阳湖西端的昌山峡西岸,坐西朝东,依山傍水,古木参天,上下三进,楼阁井立,建筑巍峨壮观,还有蛇岛等景点。

      百丈峰风景区百丈峰景区属亚热带湿润性气候区,气候温和,阳光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7.7℃,年平均降雨量为1573.6毫米。景区内森林面积达3079公顷,总蓄积量21.6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90.8%。景区内百丈峰林场创建于1963年,属省级森林公园。经过数十年的精心培育和有效保护,已形成阔叶林、针叶林、竹林和灌木林等植被群落,并拥有近百公顷的原始森林植被,主要树种为杉木、湿地松、马尾松、樟树、毛竹等,山峻林茂、绿潮叠涌,四季景色千姿百态;壑深潭幽,泉涌溪流,探幽访胜其乐融融;空气清新,怡人心脾,休闲养生延年益寿。天清景明,伫立峰顶,赣江如长练,农田似棋盘,烦忧因此而消隐,心胸为之而开阔。景区内野生动物资源也极为丰富,有野猪、水鹿、狼、麂、胡鸡、野兔、野鸭、山鼠、斑鸠、八哥、穿山甲、松鼠、刺猬、猫头鹰、猴脸鹰、银环蛇、蝮蛇、菜花蛇、水蛇、乌梢蛇、白鹭、黑天鹅等余种,是野生动物繁衍栖息的天堂。

      百丈峰濒临赣江,形似青龙,是一方颇具灵性的风水宝地。其名有“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之意,亦含“步步高升”之寓,故古今达官贵人、平民百姓,多喜攀登百丈峰,祈求官运亨通、家业兴旺。百丈峰以灵秀而著称,云雾飘渺,卓然物外,是佛道仙山。史载:“百丈峰右之葛峰,山势峻拔,高出东境,上有葛仙坛,有仙人迹”。这里人文璀璨。从新旧石器人类生活遗址,到距今两千多年江南最早的寺庙雷庙,群峰之间留下自唐以来众多的寺庙遗迹,有南仙姑寺、圣井寺、石井寺、蓝塘寺、宝历寺、黄塘寺、保安寺、仙居寺、东角坛寺以及正在恢复重建的云峰寺等,道观遗迹有葛仙坛、雷祠、仙井等。百丈峰因仙而名,因佛而盛,清幽淡雅,享誉四方,炼丹始祖、道教名家、东晋名人葛洪、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元代文坛名家范德机、傅若金等历代名人纷至沓来,或修道参禅,或探幽访胜,留下无数胜迹名篇。

      百丈峰是一座雄山,地势雄险奇伟,曾留下许多英雄豪杰的战绩武功。在历史上,百丈峰为吴越分野之地,地处北达豫章、南下吉赣、襟带岭粤、西去潇湘的咽喉之地,故多次成为兵家必争之地,成为或严守、或死攻的要塞所在。从古至今,百丈峰发生过多次战役,著名的有:石达开百丈峰火烧湘勇、李秀成伏击团练、毛泽东大败国民党军突围南下等。传说中的皇帝洞、岳飞点将台等遗迹更是让人感叹!此外百丈峰还是一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毗邻百丈峰山的罗坊镇有著名的“罗坊会议”旧址、红一方面军总部旧址、毛泽东开展兴国调查旧址、罗坊会议纪念馆。著名的《兴国调查》就是毛泽东同志在罗坊期间进行调查后整理完成的。

  •   社会事业

      科技概况渝水区科学技术工作坚持“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科技工作方针,大力实施“科教兴区”战略,健全区、乡、村、组四级科技服务网络,大力推广普及科学技术,开展科技示范活动,取得显著成效,于1997年跨入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区)行列。2001年,渝水区进一步巩固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区成果,不断加大科技工作力度,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大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继续抓好“科技示范工程”建设,开展了创建“科技示范乡镇”、“科技示范企业”、“科技示范村”与“科技示范户”活动。创建民营科技型企业6家,实现年产值4700万元,利税799万元;创建科技园区2个、科技示范基地14个;实施国家级星火计划项目1项,完成市级科技计划项目8项、农业科技示范项目10项、农业科技计划项目13项、软科学项目4项、工业新产品、新工艺项目2项。

      渝水区不断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在农业、工业等领域,大力引进推广先进科学技术,促进了社会与经济的发展。在农业领域,为进一步巩固我区水稻的基础产业地位,大力发展优质杂交水稻的生产,逐步提升农业的科技含量,2001年建立了“渝水区优质粮良种繁育推广基地”,并加强了与科研院所的技术合作。2001年10月21—22日,区委书记王朝新亲自率领的区杂交水稻生产技术考察团,赴湖南省长沙市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进行了学习考察。中国工程院院士、联合国粮农组织首席顾问、湖南省政协副主席、研究中心主任袁隆平及研究中心其他领导接见了考察团一行;并与区领导进行了亲切友好的会谈。期间,区领导详细推介了我区农业特别是水稻生产的优越条件、整体布局及发展前景,并提出了具体合作愿望;听看了研究中心其他领导就目前水稻种子研制推广的有关情况介绍。袁隆平院士及研究中心其他同志对渝水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水稻生产,区委主要领导亲自带队考察的做法表示了充分的肯定和由衷的赞赏,并达成多项实质性意向。之后,选定南安乡为“超级杂交稻试验示范基地”,研究中心赠送了首期示范面积300亩的超级杂交稻良种。

      教育概况2010年全区有中学16所,完小45所,村级教学点52所,城乡幼儿园150所,教师进修学校1所,职教中心1所。现有在编在岗中小学、幼儿园教师3219名,其中幼儿园教师402名,小学教师1882名,中学教师935名;有在校中小学生45532人,其中小学生33374人、初中生8368人、高中生2053人、职业高中生1737人;有在园幼儿24985名。

      渝水区委、区政府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教育投入力度之大前所未有。近几年,全区投入学校建设和危房改造资金6500余万元,新建校舍和改造危房面积161208平方米,完成了

      渝水区2水北中学、罗坊中学、良山中学和江东小学的整体搬迁。办学条件进一步改善。农村学校网点布局调整在全省率先起步,成效显著。中学由93年的28所调整为现在的17所,村完小由93年的285所调整为现在的69所;科学合理地制定了《渝水区城区学校网点三年规化》,城区学校的改扩建工程已基本完成,今年秋季开学,城区学校班额超员问题可彻底得到解决。幼儿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得到长足发展。全区农村幼儿园(班)由2001年的5所发展到现在的32所(个),适龄幼儿入园(班)率达87%;渝水一中新校区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要求已开工建设,新校区的建成将成为进一步推进渝水区高中教育发展的重要平台。信息技术教育步伐加快,近几年来,全区投入中小学计算机装备650余万元,生机比中学达14:1,小学达18:1;农村远程教育装备投入600余万元,远程教育设施装备履盖全区中小学,远程教育资源在教育教学、农村党员电化教育和农民实用技术培训等方面得到充分利用。教学科研成果显著。教师研究课题在省级以上立项揭题29个,教师论文获省级以上奖174篇,获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85余人次,学生参加各学科竞赛获省级以上奖138人次。

      文化概况渝水区有文化馆一个,建于1989年,馆舍面积约818平方米,2011年达到部颁三级标准;有图书馆一个,建于1990年,馆舍面积3000余平方米,2009年被评为县级“国家一级图书馆”;有渝水区3调频广播电台和电视台各1座。调频广播电台实行调频无线发射方式进行覆盖,中波调幅覆盖率与调频覆盖率达99%,电视台现有采、编、播等设备在全省县(区)级电视台中处于领先地位;全区电子游戏、网吧等文化经营户126户。

      乡镇(办)文化站有16个,其中良山、罗坊、水北、界水等乡镇先后被省文化厅授予“乡镇百强文化中心”,良山镇综合文化站被国家人事部、国家文化部授予“全国文化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罗坊镇综合文化站达到了国家A级标准,2010年被文化部授予“全国服务基层服务农村文化建设先进单位”。有179个农家书屋(均达省级建设标准)、广电站20个(含市经济开发区和仙女湖区辖区的乡镇站),村文化室119个,文化广场20个,全区11个乡镇有农民业余剧团16个,5个办事处有各种业余艺术团队20余个。全区乡镇文化广电从业人员113人,全区基层文化硬件建设(室内及室外活动场地)面积达6.28万余平方米。

      全区总藏书量达57.2792万册:区图书馆总藏书13万册(含图书入藏量12万册;电子文献入藏量1万件),全区乡镇(办)中心农家书屋总藏书8.8372万册,村级农家书屋总藏书35.4420万册。区级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区级中心面积150平方米,配有55台电脑,数据资源总量为4TB,馆藏中文图书文献数目数字化100%,建有地方文献数据库。全区179个行政村(管理处)都配备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电脑设备1台,完成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村基层服务点100%的全覆盖。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覆盖体系也日趋完善,“村村通”水平进一步提高,广播电视信号综合人口覆盖率均达100%。[7] 卫生概况渝水区现拥有各类医疗机构532个,其中区直医疗卫生机构3个(区疾控中心、卫生监督所、区妇幼保健院)、卫生院1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5个,社区卫生服务站21个,村卫生室385个,其他医疗机构106个;卫生院和社区医疗机构设置床位453张;共有卫生工作人员704人,乡村医生464人。

      渝水区卫生改革不断深化,服务举措不断创新,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明显提高。全区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得到明显改善,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日臻完善,全区卫生事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局面。2008-2010年共投入建设资金3603万元对14个乡镇卫生院的业务用房进行了新(改、扩)建,其中2个卫生院实现了整体搬迁,累计新增业务用房面积32760平方米,使各乡镇卫生院的业务用房都达到了省级建设标准;按照区政府的要求新增了十二个医疗服务点,总建筑面积3850平方米,总投资305万元。新建或改造了226个标准化村卫生所,在全区基本形成了十分钟医疗服务圈。投资160余万元在全区各医疗机构建立了信息化管理系统,提高了医院管理水平,减化了就医流程,进一步方便了群众就医。连续三年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了188名卫技人员充实到各乡镇卫生院工作,全区有59名优秀卫生人才被评为农村卫生学科带头人,有96名乡村医生通过李兆基培训项目得到了全面系统的培训,全区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得到了进一步壮大。

      先后荣获“全国结核病防治工作先进集体”、“全国社区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全省农村卫生工作先进县(区)”、“全省社区卫生工作先进区”、“全省初级卫生保健达标区”和“江西省应急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   节庆活动

      渝水区路神生日

      路头神是吴地所信奉的一位财神。俗以是日为他的生日,祭晒迎接,颇为壮观。路头又称"五路神"。据说元末有一何五路,为抵御外寇而死,人们因此祀他为神,名"五路神"。但此五路神似乎与作为财神的路头五路神无涉。或又以五路神实为五圣神,或曰五通神,在康熙年间汤斌毁禁上方山五通寺以后,民间不敢祀五通神,故改其名为路头而祀之。一般以此路头为古五祀中的行神,所谓五路乃东西南北中也;财货无不凭路而行,故人们以行神为财神,谨加祭祀,冀求它引财入门,或出行获利。古人外出行旅,祭祀路神以求平安,此为"祖道"之俗;吴俗接路头,祭祀的也是路神,而这路神变成财神。路神变为财神,是因商业的发展,财货流通的加剧。财货往来于陆水之间,人们直观地认为,路在冥冥之中主宰了财货。俗以为接路头,越早越好,最早接到的才是真神,特别灵验,因此叫"抢路头"。有的地方,真的在元日初四便"匆匆抢路头"了,且相沿成俗。既然路神已不再是行旅的保护者,人们便不再在赴旅时祭祀它了。

      至于人们在元月初五祭拜路头神,并以此日为其生日,乃五路神中之"五"与初五之"五"牵连之故。北方于此日祭"五穷"也是一样。在正月而非其他月,乃取新年新气象,图一年吉利,财源茂盛,东西南北中,财富五路并进。

  •   行政区划

      【2004年行政区划一览】辖3街道10镇6乡。001城南街道辖:百花湖社区、双凤楼社区、茶山口社区、站前社区、新亚新社区、丽景社区、魁星路社区、四眼井社区、万家山社区、西街社区、东风管理处、廖家管理处、桥下管理处、西合管理处、观下管理处。

      002城北街道 辖:孔目江社区、仙来湖社区、长青社区、钟家山社区、燕子山社区、西家山社区、里木塘社区、北湖社区、长林社区、宝真社区、北苑社区、铁路社区、桥背村、堆上村、毛家村、老屋场村、富塘村、王坑村、送桥村、望城村、夏家村、岭泉村、郑家村。

      100水北镇 辖:水北居委会、水北村、南陂村、木江村、排江村、北港村、潭江村、石上村、金星村、楼山村、伍塘村、上村村、琴山村、昌下村、

      新桥村、陈家村、钱圩村、楼前村、泉塘村、黄坑村、龙骨村。

      101下村镇 辖:下村村、下住村、龙湖村、甘秀埠村、江东村、大桥村、罗家边村、杭桥村、南村村、何家村、高升村、千秋岭村、袁安村、花堆村、虹桥村、城坊村、步桥村、花鼓山煤矿家委会。

      102良山镇 辖:良山居委会、周宇村、黄虎村、舍山村、鹊桥村、八百桥村、白沙村、敖家村、庄头村、夏莲村、下保村。

      103罗坊镇 辖:罗坊居委会、罗家村、彭家村、湖头村、陂下村、邦甫村、长陇村、水东村、嵩山村、大港亭村、平塘村、江边村、院前村、竹山村、高勘村、草池村、南市村、槐江村、松林村、陈家村、黄花凌村、刘家村、川里村、绵山村、王年村、东边村、山田村、龚塘村、沙滩村、北岗村、章塘村、官塘村、胡家村、梦塘村、燕山村、新和村、开元村。104姚圩镇 辖:姚圩居委会、姚圩村、中元村、河埠村、南河村、湾里村、高湖村、蒋家村、裴港村、姚家村、新宋村、刘家村、万全村、年家村、凌溪村。

      105珠珊镇 辖:潭口村、花田村、洋津村、纱笼村、垱上村、庄上村、珠珊村、丁家村、丰溪村、鹏湖村、石洲村、垱下村、石山村、沙头村、洲下村。

      106观巢镇 辖:观巢村、社头村、茂山村、湖陂村、上汾村、杨家村、洋潭村、共青村、京桥村、南布村、上沂村、汉泉村、港背村。

      107欧里镇 辖:欧里村、白梅村、皇华村、上巢村、木村村、洲上村、哲村村、凌背村、新甫村、昌坊村、联合村、带元村。

      170河下镇(仙女湖管理区) 辖:河下居委会、河下村、礼泉村、礼珠村、平川村、浒溪村、划江村、江口村、龙伏村、垱头村、洋田村、花园林场。

      190水西镇(高新技术开发区) 辖:水西居委会、石岗居委会、水西村、桐林村、沙陂村、严家渡村、下垱村、潭隅村、黄家村、彭家村、河坪村、珍田村、亭孜村、施家村、汉元村、丁下村、桥口村、江家村、合湖村、五星村、简家村、宠江村、加山村、马洪村、白沙桥村、南岭村、鲇口村、堆甲村、火田村、桥上村、张家村、桂花村、库陂村、东港村、王家村、山南村、内塘村、上江村、樟村村、潭塘村、光明村、姚家边村、白水塘村、东陂村、胜利村、五金工业区。

      200鹄山乡 辖:鹄山村、坑里村、荷沂村、晓堆村、兰塘村、上塘村、地步村、桐村村、窝里村。

      201人和乡 辖:味塘村、西村村、田南村、观下村、朱家村、布里村、三山村、茂江村、辉江村、棣村村、武郎村、丘宇村、穑诞村。

      202界水乡 辖:高家村、横塘村、联盟村、布下村、孝头村、黄溪村、甘村凌村。

      203南安乡 辖:南门村、丰洲村、高丰村、朝阳村、东洛村、新生村、荆兰村、显华村、百丈峰林场。

      204新溪乡 辖:泗溪村、城头村、明星村、复兴村、西江村、后溪村、珠坑村、均溪村、稍凌村、龙尾洲村、楼下村。271九龙山乡(仙女湖管理区) 辖:黄田村、仰江村、昌梅村、城上村、后元村、塔前分场、塔下分场。400新钢街道 辖:苗甫居委会、公园南村居委会、公园北村居委会、文化村居委会、环山北村居委会、铁山村居委会、环山南村居委会、桂花村居委会、桑梓园居委会、含笑村居委会、路东村居委会、沿河村居委会、新枫岭居委会、幸福村居委会、周宇路北居委会、周宇路南居委会、友谊居委会、长康居委会、西山岭路东居委会、勤俭居委会、西山岭路西居委会、沙汾居委会。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