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 地    图

当前位置:查字典地理网 >地理百科 >宁洱县

宁洱县
查字典地理网 来源|

地理百科

  •   宁洱县原名普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于2007年更名为宁洱县,是驰名中外的“普洱茶”的故乡,位于云南省南部,普洱地区中部,地处横断山系南段,无量山脉南部边缘,地跨北回归线。全县辖9乡2镇87个村公所(办事处),居住着哈尼、彝、汉、傣、白、拉枯、回等19个民族,1998年末,全县总人口18.46万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9.14万人,占总人口的49.5%。

  •   基本信息

       中文名: 宁洱县 下辖地区: 宁洱镇、磨黑镇 建立时间: 1729年 面积: 3670平方公里 人口: 18.57万人(2010年)

  •   人口民族

      宁洱县3宁洱是驰誉中外的“普洱茶”的故乡,是一个以哈尼族、彝族为主体民族的少数民族自治县,是集“老、少、山、穷”为一体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全县辖7乡2镇,85个村民委员会,4个社区居民委员会,总人口18.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5万,占总人口的81.5%。居住着汉、哈尼、彝、傣、回、拉祜、白等19种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50%。

  •   历史沿革

      宁洱县1清置宁洱县。1950年改普洱县。因普洱山而得名。1985年改为普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2007年1月21日,国务院(国函[2007]8号)批准:同意云南省思茅市更名为云南省普洱市,普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更名为宁洱县,思茅市翠云区更名为普洱市思茅区。

      2000年,普洱县辖2个镇、9个乡:宁洱镇、磨黑镇、凤阳乡、勐先乡、德化乡、把边乡、德安乡、梅子乡、黎明乡、普义乡、同心乡。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188106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宁洱镇43905磨黑镇10195凤阳乡24035德化乡13040同心乡15801勐先乡21356普义乡12260黎明乡11944把边乡12722德安乡11106梅子乡11742

      宁洱县22001年,全县辖2个镇、9个乡:宁洱镇、磨黑镇、凤阳乡、把边乡、黎明乡、勐先乡、普义乡、德安乡、梅子乡、同心乡、德化乡。

      2005年,普洱县撤销凤阳乡并入宁洱镇;撤销把边乡并入磨黑镇。经过乡(镇)撤并,普洱县原9乡2镇,减少2个乡,保留7乡2镇。2006年上半年,云南省政府批准同意普洱县撤销凤阳乡、把边乡:撤销把边乡,其行政区域并入磨黑镇,镇政府驻地不变;撤销凤阳乡,其行政区域并入宁洱镇,镇政府驻原凤阳乡政府驻地。区划调整后,普洱哈尼彝族自治县辖2个镇、7个乡:宁洱镇、磨黑镇、勐先乡、德化乡、德安乡、梅子乡、黎明乡、普义乡、同心乡。

  •   旅游资源

      宁洱县8宁洱山川秀丽、风景优美,气候宜人,四季如春,民族风情多姿多彩。清初始,普洱城内外就有“城畔荷风”、“龙潭秋月”、“天壁晓霞”、“仙洞春云”、“东岑兰萼”、“西岭温泉”、“茶庵鸟道”和“回龙夕照”素称“普阳八景”的风景旅游点。现部分景点已不存在,但遗址犹存;新建景点有天壁山、观音山、小黑江森林公园、板山古茶树及茶园、把边江和小黑江低热河谷风光及咖啡园等。纪念地有省级文物民族团结誓词碑、省级磨黑中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烈土陵园等。

  •   普洱茶文化

      宁洱县4这里孕育了深厚的普洱茶文化底蕴,是世界茶源、普洱茶都、茶马古道的源头。自清·雍正七年(1729年)设府起,已有278年历史。勤劳智慧的宁洱先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探索出了独特的普洱茶加工工艺,铸就了普洱茶这一驰名中外的历史品牌,使宁洱在历史上就形成了茶事兴旺、商贾云集、会馆林立、文化昌盛的普洱茶生产、加工、贸易中心。这里地灵人杰、人文昌盛。建有百年老校——普洱中学,有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磨黑中学,点燃了思普区第一颗革命火种,是云南省革命老区;培育了全国英模张培英和著名彝族电影演员杨丽坤;建有新中国民族团结第一碑——民族团结誓词碑,2006年6月10日,该碑被核定并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同年8月17日,被命名为首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

  •   林业资源

      宁洱具有相对明显的区位优势,位于云南省南部、普洱市中部,地跨北回归线,南临东南亚周边国家,昆曼国际大通道与弥宁公路、景宁公路在宁洱交汇,是滇南连接东南亚和南亚的交通要道。这里地沃物厚、资源丰富。辖区总面积3670平方公里,热区土地面积240万亩,占44%,宜林、宜农、宜牧荒山灌丛175万亩,耕地面积37万亩,人均占有耕地面积2.5亩。全县林业用地面积284103.4公顷,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77.42%,人均林业用地面积22.9亩;森林覆盖率74.04%,活立木蓄积量2075.85万立方米,人均活立木蓄积量111.6立方米。水能蕴藏量为53.7万千瓦。

  •   民族体育

      宁洱县5打陀螺:打陀螺,是宁洱城镇、乡村各族人民所喜爱,并自发组织的体育项目。逢年过节,城镇和农村都进行打陀螺丝比赛活动。村与村、乡与乡、一块草坪不是一个比赛场。农闲腊月和春节间,农村青少年、壮年及花甲男子,均参与玩乐、比赛。陀螺选紫柚木干心砍磨成,分平头、尖头两种。平头呈倒圆锥形,头平脚尖;再配一木棍和用鸡毛、麻线相搓成的缠线组成“鞭杆”。玩乐和比赛时,双方先各自选出一人,以各自的陀螺比赛旋转的时间长短,长者为“打方”、短者为“支方”。支方依次将自己的陀螺丝旋转地上,打方在一定距离内,以陀螺击打支方。击不中自然为输,击中、旋转超过支方为胜,胜可连为打方,输则沦为支方。玩时人群聚集,各为己队呐咕助威,气氛热烈;尤在胜负分晓时胜者雀跃欢呼,负者暗攥斗志,开成对照。越玩越有兴,情趣可持续至再次竞赛。尖头陀螺又称“鬼头陀螺”,头与脚皆尖,不用木棍,仅用麻线做缠线就可旋转。玩或比赛与平头陀螺相同。1982年,打陀螺被列为县民族体育竞赛项目。

  •   经济发展

      宁洱县62006年,全县完成生产总值12.54亿元;完成财政总收入10211万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6556万元;完成农业总产值5.7亿元;完成工业总产值6.9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5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0339。目前,全县茶园面积突破8万亩,普洱茶年生产加工能力达5000吨,产值突破3亿元;林业用地面积284103.4公顷,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77.42%,森林覆盖率74.04%,活立木蓄积量2075.85万立方米,水能蕴藏量为53.7万千瓦,目前总装机容量达12万千瓦,年发电量可达4.99亿度;水泥年生产能力达百万余吨;矿产业通过整合,产值突破上亿元。全县初步形成了以茶、林、电、建材、矿业为主导的产业发展格局,呈现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民族团结、人民安居乐业的和谐发展局面。

  •   自然资源

      宁洱县7宁洱县自然资源丰富,全县总面积3670平方公里,其中,林地面积291.10万亩,耕地面积(含轮歇地)62.8万亩,宜农、宜林、宜牧的荒山灌丛175万亩。森林覆盖率40.65%,林木蓄积量1236万立方米,是滇南林区之一;有岩盐、煤、铜、铁、铅、锌等矿藏资源和石灰石、彩色石等建材资源;境内河流纵横交错,长5千米以上的有121条。水能蕴藏量53.68万千瓦,可供开发利用的16.1万千瓦;野生动物种类有猕猴、长臂猿、金丝猴、黑熊、鹿、野猪、豹、岩羊、穿山甲、蟒蛇、灵猫、绿孔雀、锦鸡等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

  •   行政区划

      宁洱县辖2个镇、7个乡:宁洱镇、磨黑镇、德化乡、同心乡、勐先乡、普义乡、黎明乡、德安乡、梅子乡。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