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 地    图

当前位置:查字典地理网 >地理百科 >罗源湾

罗源湾
查字典地理网 来源|

地理百科

  •   罗源湾位于福建省沿海东北部,闽江口以北约50公里,是全国少有的天然深水港湾,可全天候靠泊30万吨轮船。原本波清浪白、鸟飞鱼跃,有碧海“鱼仓”和“闽东夏威夷”美誉的福建罗源湾,因为一座违规钢铁企业———福建德盛镍业有限公司的入驻,变得乌烟瘴气,海水日渐浑浊,鱼虾死亡不断。短短一年多时间,这里养殖凋敝,旅游荒废。罗源湾生态几近崩溃,祸起陆源污染,但当地人士称,环评审批权“受污染”才是该区域生态岌岌可危的源头。

  •   基本信息

       中文名: 罗源湾 所属地区: 福州市 下辖地区: 辖6个镇、4个乡和1个畲族乡,设6个社区居委会、188个村居委会 面积: 1187平方千米 人口: 人口25.4万 地理位置: 位于福州市东北部,北纬26°23′-26°39′,东经119°07′-119°54′ 地方特产: 水产养殖基地 政府驻地: 驻凤山镇 气候条件: 中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

  •   临港工业

      罗源湾运用先进系统推进航拍航测工作:2007年罗源县专门委托北京星球数码科技有限公司运用LIDAR系统开展罗源湾DEM、DOM航测工作,对碧里乡、松山镇、鉴江镇以及起步镇、罗源城关等乡镇及周边的陆域、海域进行航拍,测区面积约367平方公里;罗源县严格加强航拍工作过程中的安全生产管理,在航拍的基础上进一步科学开展规划、项目实施、拆迁补偿等工作。

      罗源湾成为全国最大镍合金生产基地:2008年7月3日福建德盛镍业有限公司与中国银行福建省分行签约结成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并从中行获得8亿元授信额度,用于建设国内最大的镍合金生产基地。福建省重点建设项目德盛镍合金及配套煤气项目,位于罗源县罗源湾金港工业区,是我国首家引进乌克兰专利技术,利用进口红土镍矿,采用进口先进技术设备冶炼镍合金的项目。该项目年产镍合金92万吨,总投资26亿元,于2005年开工建设,预计2009年建成投产,达产后每年可新增产值近百亿元,将成为国内最大的镍合金生产企业。据福建省发改委介绍,镍是国家重要的战略物资,目前国内镍资源紧缺,国家已把红土镍矿开发列入重点高科技开发利用产品。

      罗源湾德盛镍业获得中国银行8亿元的授信额度:2008年7月3日,福建德盛镍业有限公司和中国银行福建省分行成功签订银企联袂合作协议,中国银行将为省重点建设项目——德盛镍业提供8亿元的授信贷款额度,全力支持项目加快建设。目前德盛镍业项目进展顺利,轧钢、固溶、成品库3座厂房已基本建成,公司办公楼及部分宿舍楼封顶,生产设备及其它厂房的基础基本完成,80%以上设备已订货并陆续进场安装,其中1150带钢项目将于今年8月份试投产,预计整个项目2009年建成投产,年产镍合金92万吨,年新增产值近百亿元,将成为国内最大的镍合金生产企业。

      2009年落户罗源湾开发区的省重点高新环保项目海峡西岸软包装科技园BOPP项目二期投入生产,投资6亿元的三期项目也同时开工建设,投产后预计可新增产值15亿元。

      BOPP项目为省级重点科技创新环保类项目,总规划投资30亿元,计划分四期建设,全面投产后将成为全国最大的软包装产业基地,年总产值超过100亿元,年创税5亿元。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大背景下,该项目投资商景城国际控股集团积极从危机中寻找商机,紧紧抓住人民币对欧元汇率升值的有利时机,引进2条德国布鲁克纳顶级生产线和德国格贝尔分切机,预计今年12月投产运营。届时,该项目产能将位居全国同类单个企业第一。

      BOPP项目只是2009年初以来罗源湾开发区投产的项目之一。罗源已投产、在建和立项审批的大型项目各有10个,最近投产的项目还有福建宇星精品涂镀层板材项目,该项目将与亿鑫钢铁、德盛镍业、三金钢铁、东宇不锈钢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项目总投资15.7亿元,分二期建设,总建设期三年,全部建成投产后年销售额可达51亿元,实现税收8300万元以上。再加上已经动工和即将动工建设的福建华东造船厂、30万吨聚酯丙烯项目、罗源火电厂、吉壁深水网箱养殖基地以及6个“深水化、专业化、大型化、现代化”的码头集群,集中了现代能源、机械制造、海洋渔业等领域的顶尖设备和技术,实现了该县发展高起点、高水平、高标准运作的目标。

      金融危机爆发后,罗源县及时制定出台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一系列措施,同时,加大对企业融资的扶持力度,协调金融机构加大对企业的信贷支持,帮助企业通过多种形式实现融资;认真贯彻增值税转型政策和出口退税率提高政策,减轻企业的负担,如继续对亿鑫钢铁公司等企业实行每吨0.9元、全年近300万元的水价优惠;出台《关于鼓励科技创新的若干配套意见》,今年县财政还计划安排200万元专项经费,鼓励企业通过自主创新和技术改造,改善产品的结构,提升产品的技术含量、品牌含量,提高附加值;利用当前有利的时机,淘汰高能耗、高排放、资源消费型的落后产能,实现可持续发展。2009年1~2月,罗源县经济保持强劲发展势头,实现工业总产值21.37亿元,比增4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8.35亿元,比增60.4%。

      罗源湾崛起“百亿冶金城”德胜镍业项目试投产:随着码头的全面建设与投产,罗源湾正逐步形成全面开花的临港工业集群。其中,百亿冶金城的崛起成了罗源湾临港工业的一大支柱。作为福建省重点工业建设项目的德胜镍业项目已试投产。该项目占地面积约3500亩,分两期建设,全部建成投产后,年产不锈钢将达200万吨以上、镍合金200万吨,年产值在300亿元以上。公司第一期投资25亿元,引进乌克兰国家钛科研设计院GOR转炉技术和镍合金生产线专利技术,为国内首创,填补了福建省镍合金生产领域的空白。目前为该项目配套专建的德胜大桥已交付使用。

      与德胜镍业毗邻,2002年开工建设的罗源湾第一个大项目——投资超亿美元的亿鑫钢铁项目已全面投产,2008年实现产值22.4亿元。

      在亿鑫钢铁、德胜镍业等大型项目投产或建设的同时,产业链的上下游企业也被纷纷加入。福建宇星精品涂镀层板项目于去年底建成投产,该项目总投资15.7亿元,分两期建设,总建设期3年,建成投产后,年销售额可达51亿元。

      此外,三金特钢项目第一条高速线材生产线已试生产,该项目年产值可达20亿元。它将与亿鑫钢铁、德胜镍业、三金钢铁、东宇不锈钢等这些高新企业一起,组成一座百亿钢铁长城。

  •   交通

      海陆空交通便捷,开辟了直抵香港、日本、新加坡等航线,104国道、沈海高速公路穿境而过,距长乐国际机场仅58公里,福州市区65公里,距宁德市仅25公里、温州200多公里。温福铁路将于2009年建成,并在罗源湾开发区内设站,罗源湾港区铁路专用线从该站点连接贯穿港区三个作业区至将军帽。

      狮岐港区距长乐国际机场68公里,距马祖岛仅38海里,距台湾基隆港142海里,是祖国距台湾基隆港最近最大的一个深水码头。陆路也很便捷,距104国道7公里,距罗宁高速公路入口处12公里。疏港公路及建设中的福温铁路、罗源湾港铁路专用线将为港区提供了快捷便利的运输条件。

      罗源湾与台湾隔海相望,距马祖岛38海里、基隆港146海里、上海405海里、香港435海里,位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距离中心,北联宁德、浙江,南接福州、厦门,是连接南北的重要节点。

  •   历史发展

      唐大中元年(847年)置罗源场,咸通二年(861年)号永贞镇,五代后唐长兴四年(933年)升镇为县,宋天禧五年(1021年)改名永昌县,翌年定名罗源县。以境内罗江(今罗源溪)流分三支,同出一源得名。南宋景炎元年(1276年)属福安府。至元十七年(1280年)属福州路。明洪武元年(1368年)属福建行中书省福州府。清沿明制。1912年隶东路道(1914年改名闽海道)。1925年直隶于福建省。1933年11月“闽变”,隶闽海省。1934年隶第一行政督察区。1947年4月直辖福建省政府。1949年8月16日解放,属第四行政督察区。1950属闽侯专区,1956年改属福安专区,1962年属福州市,1963年复属闽侯专区,1970年又属福安专区(1971年改称宁德地区),1983年划归福州市。

  •   地理特征

      罗源湾位于福州市东北部,北纬26°23′-26°39′,东经119°07′-119°54′。东濒罗源湾,西与闽侯交界,南与连江相邻,北与宁德、古田接壤。罗源湾地处福建省罗源县城东部,海湾曲折,口窄腹大,水域面积34万亩。罗源湾四面群山环抱,像一个美丽的葫芦,镶嵌在海峡西岸岸线上,风光旖旎,水天一色,拥有碧海“鱼仓”和“闽东夏威夷”美誉。这里避风遏浪,不冻不淤,为福建省六大港湾之一,罗源县地处鹫峰山脉东南延伸部分,地势自西而东,高低起伏。全县最高峰牛母山海拔1251米。

  •   政府机构

      政府部门政府办 发改局 财政局 监察局 人事局 公安局 经贸局 建设局 国土局 环保局 审计局 司法局 交通局 农业局 水利局 教育局 卫生局 计生局 民政局 民宗局 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科技文体局 统计局 外经局 乡企局 林业局 老区办 老龄委 档案局

      部门管理机构信访局 物价局 粮食局 海洋与渔业局 安监局

      议事协调机构人防办

      直属事业单位方志办 地震办 旅游局 广电局 城镇集体工业联社 住房资金管理中心

      垂直管理部门工商局 国税局 地税局 质监局 公路局 烟草局 气象局 海事处 邮政局 电信公司 供电公司 食品药品监督局 港务分局

      政府派出机构县政府驻榕办事处

  •   旅游景点

      岱江罗源湾6岱江畲族风情

      位于霍口畲族乡境内,源自古邑,水流清澈如镜,时湍时缓,沿江崖石怪异、山花竞秀。泛舟江上,荡人心旌。濯足溪滩,顿觉超俗;下游福湖畲村,松竹掩映,畲家风情歌舞,独具特色。现辟有八闽第一漂项目,是人们回归大自然、生态环境游的美妙境地。下游福湖畲村风景秀丽、畲族传统文化资源丰富,每年三月三都举办传统歌会和民俗迎神祭祖活动,吸引不少国内外游客,乌兰夫、赛福鼎等国家顾导人都先后来村视察,对该村民族文化备加赞扬。

      岱江风情漂:源自古邑,水流清澈如镜,时湍时缓,沿江崖石怪、山花竞秀。泛舟江上,荡人心旌。濯足溪滩,顿觉超俗;下游福湖畲村,松竹掩映,畲家风情歌舞,独具特色。现辟有“岱江风情漂”项目,是人们回归大自然,生态环境的美妙境地。下游福湖畲村风景秀丽、畲族传统文化资源丰富,每年“三月三”都举办传统歌会和民俗迎神祭祖活动,吸引不少国内外游客,乌兰夫、赛福鼎等国家领导人都先后来村视察,对该村民族文化备加赞赏。

      圣水寺罗源湾7圣水寺十八罗汉罗源县城的南郊,有一座如覆地大莲花般的山丘,称“莲花山”。山上流泉清洌甘醇如“圣水”,可医病,因此建在半山腰的一座禅院称“圣水寺”。 天王殿圣水寺始建于宋绍圣三年(1096年),后几经修葺,现在留下来的是明万历年间重建的房子,三进三叠,殿宇轩昂。迎面的是“一进”金碧辉煌的“天王殿”。两旁坐列四大天王,中奉袒胸露腹的弥勒佛。殿后有“泻露池”。只见泉水从石壁“破壁”而出,“泻”在一汪水池里,叮咚作响。池中荷花亭亭玉立,含露欲滴;水里金鳞嬉戏,妙趣横生。旁边有摩崖题刻“清池皓月”。当夜幕垂临,月兔东升,静影沉壁,更有一番难得的情趣。因此,“莲峰月色”被推为“罗川八景”之首。

      大雄宝殿第二进为“大雄宝殿”。殿前两侧钟楼和鼓楼左右对峙。“晨昏钟楼,声闻城邑”是这里的写照。殿里烟霞氤氲,佛相庄严。旁边有客堂。宋代理学大儒朱熹曾客居传学,手书“南石古道”至今仍在,所以“客堂”也称“文化书院”。

      栖云洞出客堂过拱形小石桥,便是闻名省内外的“栖云洞”。该洞为天然石洞,高约3米,口窄内宽,光线幽微,有许多不同朝代的题刻,为中国书法艺术的宝库。洞内有“澄心”古井。“天开石室云居暖,山耸莲花水通香”,这井里的泉水特别清甜可口,若用来煎泡“七境绿茶”,浓香四溢,沁人脾肺。“栖云洞”里更难能可贵的是18罗汉青石像,高矮大小参差不齐,但线条造型皆古朴粗犷。供奉罗汉的佛台上有“住山比丘正心,谨募檀那壹拾玖位,各人舍钱七贯,制造观世音菩萨乙尊,并住世罗汉台拾捌位,安奉供养。岁戊申淳祐捌年玖月拾贰日,造石匠陈曾缘”等题刻。宋淳祐八年为公元1248年,至今750年。据说唐之前只有16尊罗汉,宋代才增加“庆友尊者”和“宾头庐尊者”。栖云洞18罗汉的发现证实了佛学上的这一段历史。

      洞顶奇石栖云洞顶有平坦巨岩,称“近日灵台”,旁边一巨石,如仙鹤缩颈,称“眠鹤石”。过数十步又有石似青龙猛虎,故称“龙虎岩”。此外还有“一似砚横坡,一似笔斜插”的“笔砚峰”,皆惟妙惟肖,耐人寻味。伫立在“笔砚峰”上,远望五里江上白帆点点,近看凤山城内高楼林立,一派罗川风光尽收眼底。

      百丈龙潭位于罗源县中房镇下大洋村,三潭层叠,一石耸峙百丈,水从石峡下注,直悬冲抵为二,如弥勒挂珠。少雨时水绕山屏抱腰,淙淙入潭;多雨时澎湃喷激,一落如泻。仰望龙潭,飞瀑如珠玑万斛直落九天,蔚为壮观。

      陈太尉宫座落中房镇乾溪村,始建于五代梁开平三年(909年)原南宋嘉熙三年(1239)苏十五世孙陈庆封“都统伏魔太尉”,改名陈太尉宫。整座建筑由正偏殿、戏台、宫门组成,支承构件为拱斗叠接,是江南仅存完好的,融宋、明、清三朝风格的一座木结构古建筑,系省级文物。近年来,国内外游客日增,皆叹奇特。

      禾山位于白塔乡七步自然村,山上有奇石怪洞24处,散落山中,其中“道人祝凡”、“玉盘映月”“孤舟引渡”、“蟠桃庆寿”、“老翁窥斗”、“片瓦寒宫”、“蓝鲸扬波”、“银 壶仙液”等景点, 形神俱肖,栩栩如生,是领略大自然神韵的佳境。

      碧岩寺佛门香火:罗源湾内碧里乡的岭头山,古称“碧岩”,巉岩嶙峋,横空出世,其下有洞。洞高20余米,广约600平方米,若狮子开大口。洞内有寺,称“碧岩寺”,佛宇琳宫,香雾氤氲,烛光明灭,金碧辉煌,为罗源县境内的第一个风景胜地。

      碧岩洞景:“碧岩寺”建在“碧岩洞”里,“不用片瓦,可避风雨”,如永泰“方广寺”的“一片瓦”,但“碧岩寺”比“方广寺”有更多的胜迹。其中以“千叶宝莲花”、“匹岩飞雪”、“仙果树”、“留米石”、“金鸡笼”等为最。

      千叶宝莲花:“千叶宝莲花”倒悬于“碧岩洞”顶,年年于9月间开白花,清香四溢。清代黄式有诗形容:“老树半空摇,奇泉绝顶飘。蛟龙争窟穴,狖戏山腰。”一株老树能在不见天日的岩洞内,历经尘劫100多年,且至今仍然勃勃生机,实为人间之罕迹。洞里的“仙果树”更是奇罕。它不但年年开花,还年年结果,状似小梨,食之清香。

      回仙岩:“碧岩洞”外悬崖峭壁处有“回仙岩”3字题刻。传说为吕洞宾所书。吕洞宾为“上八洞”神仙,名嵒,号纯阳子,又号回道人,唐代京兆人,咸通中进士,两调县令,值黄巢起义,移家终南山得道,莫测所往。吕洞宾二至“碧岩山”,见“茂树修篁,葱茏森列。山猿野鹿时游啸于侧”一时大兴吟诗曰:“天风扶我步崔巍,此日登临第二回。长啸一声山谷应,山灵知是道人来。”又用手在岩壁上写“回仙岩”3字。想不到至今仍“入石”三分。

  •   气候

      属中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夏长无酷暑,冬短无严寒,雨量充沛,温暖湿润。年平均气温19℃,年平均降水量1652毫米,年平均日照时数1691.1小时。

  •   水产养殖

      是全省重要的水产养殖基地。由于水质尚好,2007年5月,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国际最为濒危的一类海洋生物中华白海豚曾罕见地“造访”罗源湾。

  •   港口

      位于罗源湾北岸的狮岐港区3万吨级多用途码头是罗源湾建设的第一个万吨级以上的码头,已被批准为一类临时口岸,它水深港宽,长年不淤不冻,避风条件好,航道稳定,是福州港的深水外港,可建设66个万吨级以上泊位,10-30万吨船舶可自由出入。

      东部罗源湾口小腹大水深,海域面积达240平方公里,避风遏浪,不冻不淤,港口作业时间年平均360天,是该省六大天然深水良港之一,其港口、土地、区位、交通优势明显:一是港口优势。县辖罗源湾北岸港区岸线长25公里,规划可建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37个,约14公里的岸线水深在10米以上;现有1000~5000吨级码头4个、3万吨级和5万吨级码头各1个,年吞吐能力达800万吨以上,在建的还有5万吨级、15万吨级码头各1个。

      位于罗源湾南岸的可门港区将建设25个码头,包括集装箱、干散杂货,液体化学品、通用码头等。目前已建设华电可门火电厂。

  •   港口建设

      [2009-05-04]罗源湾建设海峡西岸枢纽港 吸引产业集聚

      [2009-04-07]德盛镍合金项目下月投产 罗源湾成全国生产基地

      [2008-11-17]罗源县“三点”互动促进临港工业发展

      [2008-10-16]罗源湾建设港口将填海890.66公顷

      [2008-07-11]罗源县重点打造北翼海湾型中心城市

      [2008-04-21]罗源湾动建大型修造船基地10月投产

      [2008-01-08]罗源湾五大工业园区建设协调并进

      [2008-01-08]临港工业集群形成 罗源湾崛起百亿冶金城

      [2008-01-08]罗源湾:构筑临港工业新高地

      [2008-01-08]福建北翼罗源湾崛起临港产业集群

      [2008-01-08]罗源湾北岸呈一字型亮丽铺开

  •   特色产业

      石材业罗源湾5石材特产石业航母崛起罗源湾: 2008年4月27日早上,位于罗源县松山镇的全国最大3000吨级石板材专用码头--淡头码头的上空正飘着雨丝,吊车将一个个集装箱投放到"京顺1"号货轮舱内,准备运往武汉、上海、丹东等地销售。码头负责人余科长指着身后2万多平方米的陆域指出:"那里堆放着来自全县各石材企业200多万平方米的石板材,今后都将通过这个码头源源 不断地运往全国各地。"

      罗源县石材企业积极参与四川地震灾区灾后重建:

      该县石材企业在四川成都地区已发展石材加工分厂或石材营销部85家。其中,“国福”、“长春”、“明峰”、“鑫福”、“福盛”、“海三”、“利达”等较大企业,以欠款供货、薄利或保本销售等方式,为灾后重建提供石板材;分别位于青川县、乐山市、绵阳市的“德伟”、“源鑫”石材分厂和“长盛”营销部等受灾企业,在抓好自身重建的同时,通过在罗源的总厂加大石板材输送,积极参与灾区重建。

      2009年4月16日,苏增添副省长带领省直有关部门负责人来罗调研石材业污染整治工作。县委书记吴聪先、常务副县长陈曾勇、副县长兰可明、县环保局、白塔乡政府等有关部门负责人陪同调研。苏增添副省长一行深入到白塔乡陶源石材厂、应德溪、新鑫源石材厂实地察看了石材企业的生产工艺、车间建设、环保设施建设及流域水质等情况,并向企业业主了解从业人员、企业用电量、年产量、生产成本、经营利润及环保治理等相关问题。

      水产养殖业罗源县沿海乡镇,渔业是传统的基础产业。在罗源湾经济发展大格局大规划的要求下,开发深水网箱养殖,是顺应拓展海水养殖、提高养殖水平和经济效益的新要求,深水网箱养殖以其独具的优点和良好的开发前 景,无疑给罗源县渔业结构调整注入了新的活力,成为今后渔业经济发展的一大亮点。

      深水网箱养殖是在世界上发展较快的一种新型养殖设施。它是指设置在水深15米以上的较深海域,养殖容量在800立方米以上,具有较强的抗风浪抗海流能力的系统养殖工程设施。主要由网架系统、网衣系统、固定系统和附件系统等4个部分组成。世界上采用这种养殖技术的有挪威和智利的大西洋鲑养璋,日本的真鲷养殖,台湾的军曹鱼、石斑鱼养殖等。中国1998年海南临高首次从挪威引进深水网箱以来,现有各种深水网箱近2300余只,养殖水体约430万立方米,主要分布在广东、浙江、山东、福建、海南等省。

      深水网箱是目前国内外先进的海水养鱼方式,与传统网箱相比,具有养殖鱼类生长快、品质优,病害少、成活率高、环境污染小,经济效益明显等许多优点,有着良好的开发前景。

      随着罗源湾经济发展大格局大规划的要求,罗源县传统网箱养殖发展空间受到严格限制,这就对加快渔业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提出了新的要求,尤其对如何拓展海水养殖,提高养殖水平和经济效益提出了新要求,发展深水网箱养殖正顺应了这种要求。

      随着城乡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消费水平日益改善,城乡居民对鱼类品种的需求日益多样化,对品种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也为发展深水网箱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罗源县的沿海乡镇,渔业是传统的基础产业。在罗源湾经济发展大格局大规划的要求下,开发深水网箱养殖,无疑给渔业结构调整注入了新的活力,我们应结合借海养鱼之路,积极发展深水网箱,集中精力,加快研究,加大投入,积极调优品种,狠抓质量效益,促进全县深水网箱生产成为今后渔业经济发展的一大亮点,为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水产养殖业罗源县食用菌集中生产100万袋以上的企业有6家,50万袋以上的有30家,30万袋以上的有54家,菌筒年生产能力达1亿袋,全县有420多座工厂化食用菌生产固定厂房,成为全国最大的秀珍菇生产基地。此外,食用菌产业实现品种多样化、营销网络化发展,形成了产销两旺、当家菌种和其他菌类多元化发展格局。

      罗源湾滨海新城。

  •   简介

      罗源湾1罗源湾罗源县面积1187平方千米,辖6个镇、4个乡和1个畲族乡,设6个社区居委会、188个村居委会。人口25.4万。县人民政府驻凤山镇。罗源湾在行政区划上隶属福州市,北岸属罗源县,南岸属连江县。根据海峡西岸经济区规划,列为福州港的深水外港。

  •   经济建设

      罗源湾是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临时一类通商口岸、台轮停泊点、对台贸易点和全国首个国土综合开发整理示范区。该省、市高度重视罗源湾的开发建设,福建省把罗源湾列为“十一五”重点临港重化工业基地和“建设全国主体功能区的重点开发区域”,作为全省区域新增长极进行培育。福州市把罗源湾开发建设摆上重要地位,提出优化产业规划布局、重点拓展南北“两翼”、大力发展临港工业的决策部署,这些都为罗源湾开发建设赢得了先机。

      已有100多家内外资企业落户罗源湾,其中总投资超亿美元的项目有亿鑫项目、德盛镍业、宇星彩板、BOPP、华东船厂、田丰机械、恒逸化工等14个,初步构建起以治金、建材、能源、船舶修造、轻工食品、机械制造为主导的临港工业体系,形成以港口工业带动经济发展的新格局。县域经济保持稳健、快速发展态势,社会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社会安定稳定、人和业兴,社会治安满意率连续多年位居全市前列。

      2007年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58.2亿元,比上年增长16.2%(下同);工业总产值94.9亿元,比增24.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产值62.7亿元,比增33%;农业总产值23.6亿元,比增5.2%;财政总收入3.31亿元,比增33.41%,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93亿元,比增29.31%;社会消费零售总额14.6亿元,比增16.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23.5亿元,比增59.5%;实际利用外资2115万美元,比增16.14%;自营外贸出口总值2473万美元,比增10.7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551元,比增17.1%;农民人均纯收入5214元,比增12.03%;全社会用电量79720万度,比增25.9%,工业用电量69827万度,比增27.1%。其中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财政总收入、地方级财政收入、地区生产总值、农业总产值等多项指标增长率位居全市前列。

  •   罗源特产

      罗源肉松罗源湾2罗源肉松远销海内外罗源肉松,历史悠久,取材、配料、加工自成一体,既保持营养,又具独特口感,老少皆宜。近年来从单一的品种发展到各种新配方的系列产品,系列产品已远销大江南北,也是出国、出境馈赠亲友的佳品。 花卉现有花卉生产基地6000亩,年产“罗源菊”、各类单本菊、多头菊、玫瑰、康乃馨、满天星、剑兰、非洲菊等40多种鲜切花6000万枝,此外还引进蝴蝶兰、石斛兰、红掌、黄金鸟、无剌玫瑰等名贵品种,产品远销海内外;花卉生产上规模、上档次,成为全省重要鲜切花生产基地。

      水产品罗源湾3干紫菜蛏干

      大黄鱼

      对虾

      干紫菜

      海带

      红膏鲟

      牡蛎

      泥蚶

      梭子蟹

      真鲷 工艺品罗源湾4石雕工艺品根雕工艺品

      石雕工艺品

      竹制工艺品

      系列工艺品做工精细。外形精美、质量上乘,远销欧美、中东等地区,麻将席、竹席、竹床、竹椅等各种竹制生活用品和家俱为大众所接受。

  •   自然资源

      境内三面环山,山海资源丰富,西北部山区有着丰富的“两石”(花岗岩、叶蜡石)“一土”(高岭土)和林茶竹果等资源;东部海湾鱼虾贝藻种类繁多,海鲜品享誉闽都。罗源历史文化绚丽多彩,生态旅游资源丰富:罗源湾万顷碧波,县内岱江如练、禾山似雕、碧岩险峻,宋代十八罗汉石刻、陈太尉宫风格独特、建筑精巧,岱江畲族风情漂、海上狩猎有惊无险,畲族风情古朴典雅,山珍海味为众多美食者咂口称奇。

      拥有松山、白水两大围垦造地近5万亩以及周边可开发利用腹地,土地储量近10万亩,形成海峡西岸“人无我有,人有我多”的可供成片开发的港区工业建设用地。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