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 地    图

当前位置:查字典地理网 >地理百科 >高邮湖

高邮湖
查字典地理网 来源|

地理百科

  •   高邮湖又称珠湖、璧瓦湖,位于江苏省高邮市,是全国第六大淡水湖、江苏省第三大淡水湖。水域总面积为760.67km²,水位5.55米时,风光秀丽的高邮湖属浅水型湖泊,还有野鸭、白鹭等多种野生水鸟。国家重点保护鸟类东方白鹩、丹顶鹤、白鹭也在此繁殖越冬。高邮湖也是淮河入江水道整治工程的主阵地。关于高邮湖的品牌体育赛事有环高邮湖国际自行车赛、横渡高邮湖游泳赛。江苏二十几个城乡旅游景点之一的高邮湖芦苇荡湿地公园(渔家乐水上乐园)和高邮湖滩郊野公园将给高邮湖更添风采。高邮湖是江苏省第三大淡水湖,因水位高于京杭大运河而称为悬湖,若干小湖,其中较大的有珠湖、甓社湖、平阿湖等36湖泊,且湖湖贯通,总面积760.67km²(其中水面积648km²、苇滩和堤坝面积112.67km²,高邮湖在高邮市境内水域面积431.5km²占高邮湖总水域面积的60%)。为淮河入江水道。水面宽广,环境优美,物产丰富。高邮湖大闸蟹是著名的品种之一,鱼虾的产量也很大。

  •   主要景点

      高邮湖水质优良,湖内自然生长着近二十种淡水鱼类、四五种虾类,湖底有三四种贝类。

      二十世纪末,人们沿湖开始发展围网养殖业。主要在围网内放养蟹和鲫鱼,高邮湖大闸蟹主要销往上海、南京、扬州等周边城市。贝类——哈蜊由天长市渔业合作社(位于万寿乡白塔河新河口附近)组织销往韩国和日本。2005年,为解决市区饮水问题,天长市地表水厂的取水口在万寿境内动工兴建。

      高邮湖畔,风光旖旎,杨柳婆娑,极目远眺,波光鳞鳞,微风拂来,沁人心脾。她不仅风光独特,景色迷人,还有着许多神奇的传说。位于万寿乡汊河村的马岔河街道,相传为骆宾王骑马走岔道的地方,斗坛北胜寺相传为明朝严嵩管家所建,还有钦赐圣旨:魁星阁等人文景观,清乾隆状元戴兰芬、清著名志怪小说《夜雨秋灯录》作者宣瘦梅均在此留有遗迹。

      高邮湖美丽而富绕,平淡而神奇,这里是一片净土,也是一片沃土,更是投资兴业的热土。目前,天长市政府已把高邮湖旅游开发作为重点推介的项目,万寿乡政府为配合市政府的决策,已作好高邮湖开发相关准备工作,热忱欢迎有识之士前来投资开发。

  •   历史文化

      本名高游湖,官府在那建立邮差驿站,改写作高邮(今江苏高邮市),改作高邮湖了。

      高邮湖是江苏省第三大湖、也是全国第六大湖。风光秀丽的高邮湖,总面积780平方公里(其中水面积648平方公里、苇滩和堤坝面积112.67平方公里。高邮湖在高邮市境内水域面积431.5平方公里占高邮湖总水域面积的60%)。高邮湖属浅水型湖泊,为淮河入江水道,淮河水的90%要通过三河闸泄入高邮湖,然后经新民滩、邵伯湖宣泄入江。同时又是一座“悬湖”,湖水水面以及部分湖底比运东里下河地区的地面还高。

      历史上盛涨的高邮湖经常冲决运河堤防,给里下河人民带来灾难。1952年兴建的洪泽湖三河闸使淮河洪水得到初步控制。1958年建筑穿金沟直达高邮湖的淮河入江水道整治工程堤防。自1950年以来,在高邮湖内清除行洪障碍,兴建新民滩控制工程,加固了防洪大堤。1991年和2003年两场罕见的洪水袭击了高邮湖,水位猛涨,高邮湖附近的村庄作出了很大牺牲,他们炸毁了大坝,让湖水淹没村庄,以保证下游更多人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水利建设是高邮湖的重中之重!

      从樊梁湖到高邮湖

      高邮湖和高邮市区有一条运河相隔,我们驱车从高邮运河二桥穿过运河,高邮湖便映入眼帘,波涛万顷,甚是壮观。

      “和扬州很多湖泊一样,原先的高邮湖也没这么大。”扬州水利专家徐炳顺介绍,高邮湖是明末以前漕运必经之路,它的前身是首尾相连的许多小湖。后来受漕运和人工导淮、治淮影响,形成今日的高邮湖。

      “历史上高邮湖名称很多,高邮湖名称最早出现在明朝洪武初年。”徐炳顺介绍,高邮运道最初仅有《水经注》所说的樊梁湖和《魏书》所说的津湖(元代改称界首湖)。后来逐渐增多了,清朝嘉庆《重修扬州府志》记载:“(高邮)湖之名目繁多,然皆无畔岸,莫主名。”南宋杨万里《过新开湖》诗云:“远远人烟点树梢,船门一望一魂消。几行野鸭数声雁,来为湖天破寂寥。”诗中新开湖替代了樊梁湖。宋代起,为增加漕运水源,筑堤界水,湖面增多,到了明洪武初年,出现了高邮湖之名。不过,一直到民国还保留着原来新开、姜里、甓社、七里、平阿、珠湖、武安、张良、塘下、鹅儿白、石臼湖等十一个湖的湖名。

      高邮湖的面积也是几经变迁,它由众多小湖汇成大湖,经历了一个较长的历史过程。徐炳顺说,高邮湖最初是黄河引泄形成的,把大量黄河水引泄到淮河流域的广大地区,使高邮湖诸小湖的湖面不断扩大,曾一度发展到五荡十二湖,到了明代后期,才基本上汇为一湖。北宋时发运副使蒋之奇写道:“三十六湖水所潴,其间尤大为五湖。”五湖指的是樊梁湖、新开湖、甓社湖、平阿湖、珠湖。同一时期的秦观也写道:“高邮西北多巨湖,累累相连如贯珠。”

      湖底有座古城

      沈括在《梦溪笔谈》也提到:“嘉祐中,扬州有一珠甚大,天晦多见,初出于天长县陂泽中,后转入甓社湖,又后乃在新开湖中,几十余年。居民行人,常常见之……樊良镇正当珠往来处,行人至此,往往维船数宵以待现。”可见其时仍有樊良镇存在。明隆庆以后,由于淮水泛滥,高邮运河以西的诸小湖被连并成高邮湖,樊良镇没入湖中。

      在高邮湖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云水茫茫的高邮湖底有座古城,和陆上的城市一样,有房屋也有街道。至今当地的渔民仍然对这个传说笃信不疑,70岁的渔民陈国荣说,前两年还有渔民捕鱼时,捕到了一个玉抱枕,一看就是稀罕物。“这白茫茫的高邮湖,下面没有城又怎么能有这稀罕物呢?”

      对于这个传说,考古界有不少不同的声音。有学者认为,高邮湖底确有一座古城,名叫樊良镇,位置约在今天高邮清水潭以西的高邮湖中。1971年江苏省水利厅勘测队曾发现高邮湖内有一古河床,西北自安徽滁州界山涧中,东经清水潭入射阳湖,这个古河床名叫石梁溪。樊良镇的位置就在石梁溪和运河交会处。这里南通扬州,北达楚州,西到天长,东至射阳湖,确为一交通枢纽。隋大业中至唐永徽二年,曾经移置高邮县治于此,后为高邮重镇。

  •   名称演化

      历史上高邮湖名称很多。高邮湖名称最早出现在明朝洪武初年。高邮的运道在北魏时期仅有《水经注》所说的樊梁湖和《魏书》所说的津湖(元代改称界首湖),后来逐渐增多了。宋代起,为增加漕运水源,筑堤界水,湖面增多,到了明洪武初年,出现了高邮湖之名。直到民国还保留着原来新开、姜里、甓社、七里、平阿、珠湖、武安、张良、塘下、鹅儿白、石臼湖等11个湖的湖名。

      另一说高邮湖原名“高游湖”,直到后来官府在当地建立邮差驿站,改写作高邮,高游湖因而改作高邮湖。

  •   地理特征

      地理位置

      高邮湖位于江苏省中部,地处东经119º06’~119º25’,北纬32º42’~33º41’之间,高邮湖长48公里,最大宽度28公里,总面积760.67平方公里,仅次于太湖,洪泽湖,为江苏省的第三大湖。

      南通过新民滩与邵伯湖连通,经京杭运河与廖家沟入长江;北通洪泽湖,连淮河;东与京杭运河相邻。

      气候特征

      湖区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4.7℃,年均水温16.0℃,平均年降水量1 010.5mm。全年盛行东南风,年均风速3.1m/s;瞬时最大风速达12级。

      自然现象

      多现龙卷风,平均每年1.2次。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常出现海市蜃楼景观,最近一次“海市蜃楼”出现于1995年8月9日。

  •   基本概况

      高邮湖1高邮湖又称璧瓦湖,位于高邮市边境,为我国第六大淡水湖之一、江苏第三大淡水湖。南北长约42公里,东西宽约25公里,高邮湖跨江苏省、安徽省两省高邮、宝应、金湖和天长四地。

      高邮湖2水域总面积为780平方公里,水位5.55米时,水面积648平方公里、苇滩和堤坝面积112.67平方公里。高邮湖同时又是一座“悬湖”,湖水水面以及部分湖底比运东里下河地区的地面还高

      高邮湖3。还有野鸭、白鹭等多种野生水鸟。国家重点保护鸟类东方白鹩、丹顶鹤、白鹭也在此繁殖越冬。

  •   建制沿革

      形成过程高邮湖4高邮湖是黄河引泻形成的。摘要高邮湖地区古为古潟湖浅洼平原,局部

      浅洼地段有小湖泊。金明昌五年1194年黄河夺淮以后,由于治河者多采用在黄河岸筑堤南岸分流以保漕为主的政策,把大量黄水引泻到淮河流域的广大地区,到了明代后期,才基本上汇为一湖。

      高邮湖与其他湖泊相比,有3个特征:一,高邮湖是淮河的人江水道,既是湖又是河,具有泄洪作用;二,高邮湖是一座“悬湖”,湖面与湖底均比湖东里下河平原的地面为高,对湖东有洪水的威胁;三,高邮湖东傍大运河,湖的东堤便是大运河的西堤。

      形成变迁7000年前,高邮湖地区为海湾。上古时期成为古潟湖浅洼平原,局部浅洼地段有36湖,且湖湖连通。金明昌五年(1194年)黄河夺淮以后,由于治河者多采用在黄河北岸筑堤南岸分流以保漕为主政策,把大量黄水引泻到淮河流域的广大地区。明代黄淮并流,淮河入海水道淤塞,泥沙沉积。大约到了清代乾隆二十年(公元1755年)才汇成一湖。

      1958年建筑穿金沟,直达高邮湖的淮河入江水道整治工程堤防。1950年以来,在高邮湖内清除行洪障碍,兴建新民滩控制工程,加固了防洪大堤。

  •   旅游开发

      重点打造三大板块(清水潭温泉养生度假区、古城文化探寻体验区、高邮湖湿地休闲观光区),结合发展乡镇特色旅游集聚区,着力构建结构合理、特色鲜明、功能完备、要素配套的旅游产业体系。

      高邮市召开《高邮湖旅游开发概念性规划》评审会,以南京师范大学旅游系主任、博士生导师黄震方教授为评审组长的专家组一致同意《高邮湖旅游开发概念性规划》通过评审。市领导韩方、方桂林、金春林、肖伯群等出席评审会。

      《高邮湖旅游开发概念性规划》由大地风景(上海)旅游景观规划设计院编制,规划范围为高邮湖内隶属高邮市行政区划范围部分,以及市域内与高邮湖岸线广泛相接的高邮城区、菱塘回族乡、郭集镇、马棚镇和界首镇。规划内容包括资源与评价、市场分析、定位与战略、空间布局与分区详细策划等。

      市委书记韩方对专家组来邮评审表示欢迎。他说,高邮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高邮湖旅游开发概念性规划》编制工作,这项工作要从我市及高邮湖的实际情况出发,要与我市城镇化建设、城乡统筹、产业发展等相结合,既要有指导性,又要有可操作性。

      通过认真审阅规划文本、听取规划编制单位汇报并充分讨论评议,专家们认为,规划对高邮湖的发展环境、旅游资源、客源市场与竞合状况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分析,基础工作较为扎实,对旅游开发条件把握准确,评价比较客观;旅游定位基本准确,发展思路比较清晰,对规划区的开发建设和旅游发展具有指导意义;旅游功能分区明确,旅游空间布局结构基本合理,产品及产业要素规划、市场营销规划、保障体系规划等内容总体上具有合理性和可行性;内容丰富,体系完整,基本符合相关标准的要求。同时,专家们就进一步优化完善旅游发展定位及相关指标、加强旅游项目整合和创意策划等提出了意见。

      与会的市领导及相关部门和乡镇负责人也就进一步完善规划方案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   景点日出

      泰山顶上看日出,没有看过的人都想去一饱眼福,去看过的人说:也觉得亦如此。笔者虽到过泰山顶,但未看到日出,据导游讲,泰山顶上看日出,一是第一天晚上要住宿在泰山顶上,二是要天气配合才能看到,而高邮湖边看日出,应该讲是很容易的事,但日出水面那一刻也是无比的奇观,只不过是没有人和媒体曝吵那一刻,而使那奇观异景一天一天流逝了。

      高邮湖的日出,笔者因住在湖边,一遇到清空无云时,就到高邮湖大堤上走走,看看日出,欣赏湖景水色,陶醉一下大自然的风光。有一次,在一个仲春之季的早晨,晴空万里,微微的西南风摇晃着绿柳,刚出土的小草顶着露珠,我站在大堤上望着东方地平线的情景,高邮湖水面尽头,霞光万道,一轮红日慢慢露出水面,半圆形下面是波光粼粼,接着圆圆的太阳冉冉升起,又一轮红日映在水中,在那短暂的时刻,双日同显,情景十分壮观。此时湖面碧波荡漾,渔帆点点,机声隆隆,鱼鸥凌空飞翔,白鹅水面戏耍,湖边绿柳吐絮,小鸟欢唱枝头,彩蝶草丛飞舞,春风又绿滩途,陆地农家小院饮烟枭枭,此时此景,陪衬着日出那一刻真叫人美不胜收,如痴如醉,当时我想,我要是画家,将会描绘出一幅美好的日出蓝图;我要是诗人,将会写出一首长长的赞美诗;我要是学者,将会写出一篇上等的文学作品。可我全然不是,却是一个乡野之人,只有看看而已,自我享受罢了。

      相传,自古就有文人墨客来马岔河街观看高邮湖日出和风光。清代道光年间的新科状元戴兰芬童年时代曾到过马岔河街,并留下了一些千古佳句。乾隆60年1795年14岁的戴兰芬补博士员后,到马岔河街朱姓亲戚家玩,时值隆冬,又逢了一场雪,晚上在炉旁取暖时,其表叔出了一上联要他属对:“炭黑火红灰似雪”,他一时没有对出。第二天早晨天空晴朗,就伙同其表兄到马岔河街东头魁星楼上看日出,看后表弟兄俩在魁星楼内闲聊,下楼时表兄开玩笑说我比你大两岁,应为先,先生呼,戴兰芬回答道:年龄小亦为老,老者也。表兄就戏笑他说:“戴老者一头土气”,戴兰芬回对道:“朱先生半截牛形”。表兄看到马岔河街上两边的屋檐下挂着二尺多长的冰条,随口说出:“雪融檐下千条玉”,这时戴兰芬看到房子上的积雪被初升的太阳照得闪闪发光,并属下联道:“日照瓦上万点金”,表弟兄俩说说笑笑走到马岔河街上,路过胡家磨坊,看见驴子在拉磨,磨盘下飘落着面粉和麸皮,他顿悟出了表叔昨晚烤火时的属对,在早饭桌上他问表叔:“麦黄麸紫面如霜”如何?表叔一听说:小小年纪,实乃奇才也。

      光绪初年天长有名的作家,画家宣鼎,号瘦梅,也到高邮湖边看过日出。因瘦梅先生于咸丰八年太平军攻战天长时,为避战乱,曾携家八口到马岔河街西陈家庄凭宅居住过一段时间。后流往江南,到光绪初年回故里天长,便来到陈庄拜访房东(据陈家后人说宣瘦梅与他家祖上是表亲),第二天早晨信步来到马岔河街东头滩,时值阳春三月,天气晴空万里,他看到湖边白鹅戏水,湖滩牛羊成群。回到陈府后,他触景生情,用棉花摄成一支画笔,画了一幅《日出百牛图》,图像千姿百态,牛有睡的,卧的,吃草的,格斗的,相互追逐的……赠与房东陈家,陈家后人精心收藏,可惜在文化大革命时而被失落。

      高邮湖边的日出四季时间不一,笔者曾注意观察过。冬至时间在7:15左右,夏至在4:50上下,春分、秋分之季在6点之间,欢迎各位到高邮湖边欣赏自然景象和日出奇观,欢迎到农家小院做客。你在都市生活了大半辈子,若在花甲之年到高邮湖边选址,营造一陋室,种一垄菜地,养一两宠物,饲几只鸡鸭,晨时信步于湖滩沙地或垂钓于绿柳池边,再蹉跎于园蔬,食:自种蔬菜,自饲禽蛋,自钓鱼虾,邀老友饮上几盅,畅叙旧事,虽无美味佳肴,要能自得其次,那里——高邮湖边,是您休闲和安享晚年的好去处。

      高邮湖7

  •   景点简介

      高邮湖地处苏皖交界,北与洪泽湖水系相连接,南与长江水系相连通,东临高邮,西接天长。全湖总面积约775平方公里,湖面最高水位(汛期)在海拔9.4米左右,一般在4.5米---5.5米之间,低水位时在3.5米左右(少见)。

  •   民间传说

      游湖传说

      相传高邮湖原是陈州府府城,包公曾在此放粮赈济灾民。有一天一个叫花子来到陈州府,乞讨了两条街,没人施舍,最后来到一个学馆,学馆门口一个学童就从自己的午饭中分了一个饭团给叫花子,叫花子对他说:陈州府人心不古,必遭灭顶之灾,学童立即告诉先生,先生赶紧叫住乞丐,询问灾难何时降临,到底是何灾难?叫花子说:学馆门前石狮子眼红,大难即至,是何灾难,此乃天机。说完就不见了。先生立即将此事禀报州官,官府派人日夜看着石狮子眼睛,并晓喻全城百姓,一个月两个月过去了,就是不见石狮子眼红,官府认为先生在撒谎,就将人撤走了,先生无奈,就安排学生轮流看着,那个施舍的学童轮番看了好几次,就是不见石狮子眼红,这一天又轮到他了,到了中午仍不见石狮子眼红,他带着幼稚的好奇心,拿出书包里的红腊笔,将石狮子的眼睛涂一层红腊,并大声的叫喊:石狮子眼睛红了。先生出门一看,果真不错,立即将学生放回家,并到大街上大声呼喊:“石狮子眼睛红了!石狮子眼睛红了!”人们听到喊声都忙着逃命,可这学生心里确乐滋滋的,仍在石狮子旁玩耍,因为他知道这是假的。

      陈州府街北头有个磨豆腐的老俩口,他家有口奇怪的水缸,磨了几十年的豆腐,水缸里的水只用不少,白天水用完了,一夜过来第二天就是满缸水。这一天老俩口正在泡豆子,突然听到大街上有人喊石狮子眼睛红了,老俩口商量说,我们老了,又跑不动了,我们这口水缸是宝贝缸,我们就躲到缸里去吧,说着老俩口就将缸扳到。缸口一着地,哗……顿时大街上到处是水,水位迅猛上涨,此时在石狮子旁玩耍的那学生一看四处是水,傻眼了,没办法,就跳到石狮子背上,说也奇怪,可石狮子却在上浮,不到半个时辰,整个陈州府一片汪洋,没有一个人逃过此劫,只有那个学生骑着石狮子在水上漂游。学生嘴里不住地喊:“孽障孽障往高游……”

      人们就将陈州府沉下去的湖面称为高游湖,学童逃生居住的地方叫高游。直到后来官府在那里建立邮差驿站,那里才改写作高邮(今江苏高邮市),高游湖困湖随地名,而改作高邮湖了。

      还有一种传说,水母娘娘来到人间游玩,看到淮河两岸富庶繁荣,烟花,夜夜笙歌,顿时心生嫉妒,决定淹掉江淮九州十八县,就来到陈州施法,而这一切又被镇江金山寺住持掐指算到,于是老和尚也来到陈州府,找遍陈州府,才在城西南(今万寿乡汀溪尖附近)一口井旁发现了水母娘娘正在井里汲水,此时水母娘娘已打好一桶水快要拎出井口,老和尚急中生智,掏出脑钵扔在地下化作一头饥渴的黑驴,黑驴直奔水母娘娘的水桶,直管闷头喝水,一口气喝得水桶见底,水母娘娘眼见桶里的水快要被黑驴喝光,气得一脚踢翻了水桶,剩下的一点水流出,淹没了陈州府。

      海市蜃楼

      海市蜃楼为高邮湖的一大奇观,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经常出现。在万寿汊河人都称之为:“显陈州府”。在天长境内,观看海市蜃楼的最佳场所是万寿乡汊河村汀溪尖附近,若你运气好,在下午三四点左右,天气略有薄雾,在大王庙与老鼠嘴之间就会现出一条街道,街道若隐若现,虚无飘渺,街上有贩夫走卒,挑葱卖菜,渔樵耕涣,商贾行人,熙熙攘攘,热闹非凡。其中最令人叫绝的是1962年农历9月13日的海市蜃楼,从大王庙到老鼠嘴有几千米长的街道,城墙上有兵马走动,城门口人来人往,其中一个买菜的老妪手拿一把葱,在与卖菜的讨价还价约有二三分钟,清晰可见。当时在白塔河口有几百民工争相观看,其中万寿村两个十来岁的小孩因在王家台放猪,见此情景,已向陈州府内奔去,被大人及时发现拦阻,才幸免于难。此次海市蜃楼显了四个多小时,直到太阳搭山才隐去。

      坛子精

      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初,有时晚上或深夜,听到高邮湖心不时发出呜……吐噜土噜的声音,尤以春末夏初下雨前为在,听老人讲,这种声音是“坛子精”发出的。“坛子精”又是何物呢?据传说:当年陈州府内有个学童在放学回家的路上,捡到一只小鳖带回家放在坛子里喂养,小鳖越长越大,几年后鳖身超过了坛子口,陈州府沉没时,鳖无法爬出口外,就在坛子里生存,觅食时,只能拖着坛子游走,一遇到天气变化,气候闷热,天要刮风或要下雨,老鳖身上就难受,发痒,它就用力浮上水面,头伸出水面呼吸空气,当老鳖缩进坛子时,沉入水底就会发出声响,所以居住在湖边的人把它当成天气预报,一听到坛子精的声音,就预料第二天要刮风或下雨了。到了六十年末七十年代初王台子海军靶场建起后就听不到了。后来有这么一种传说:1971年夏季一天,风雨交加,电闪雷鸣,有个白胡子老人在岗番头雇一只船要去太湖,船家开价二百元钱,老人满口答应,船到太湖时,船家向老人要钱,老人身无分文,就跳进水里,抓了一把泥放在船边,老人不见了。船家仔细一看,原来是一团金子。据说那老人就是“坛子精”,因为海军在湖心王台子建立靶场,常有飞机投弹打靶,影响了老人的清修,它就离开此地去太湖了。坛子精虽然离开了,但您到这里可以见到海军航空兵的精彩表演,投弹时冲天水柱,近乎实战的壮观场面,相信您会不虚此行的。

      龙的传言

      龙是传说中的一种吉祥物,按科学讲人世间是没有龙这种动物的,只不过是唐代画家吴道子笔下的产物,后来被一些作家写进了神话小说。我在童年时代有时看到天空齐头乌云下面伸出长长的尾巴,那尾巴还不住地伸展,大人说那就是龙,白色的叫白龙,黑色的叫乌龙。长长的睡在天空似龙又不动弹的叫懒龙,勤劳的是乌龙,闯祸的是白龙。究竟天空有没有龙呢?有一次我看到确实像传说中的龙,那是1962年6月初三,下午约五点多钟天空无风息气,我正在家门口玩耍,突然听到有人在喊:哎呀老湖里挂龙了,我一看果然是一条长长的白龙,在我家门口的正前方上空,头藏在天空的一朵乌云中,尾巴伸在湖心,只见龙肚子有磨盘粗,圆圆的一鼓一吸,尾巴处水花四溅,白色的水注上下串动。庄上大人说:今天是水母娘娘生日,小白龙回来跟它母亲做生日的。大人们一边看一边议论着,过了一会,只见龙尾一甩,移到了现在江苏菱塘乡轮窑厂地界,顿时龙肚里是圆圆的黄色的泥土。(后来听人说那里被龙系了个大泥坑,几年后菱塘乡就在龙曾经玩耍过的地方建起了一座轮窑厂)不一会儿,天空起风了,乌云翻流,在我家东南角呼呼的风声向西北方刮来。有人说小白龙要闯祸了,赶快回家,大人们忙着找一些旧镰刀头向居住的草屋上抛,说小白龙见了镰刀就不会抓掉草屋,怕镰刀割断龙爪。说也奇怪,小白龙带着的旋风和茶杯大的稀散雨点,专走没有房屋的地方走,从我家老庄上南头直向西,途经树木全被刮断和拔起。绕过了钱家庵将庵旁边的一户董氏人家两间丁头府草屋掀掉了。屋上的草刮到了半空,树棍木梁和仅有的几件家具全被刮到400米外的钱家涧边。可两边的钱家庵和钱家大庄房屋丝毫未动。只将庄上的一棵小桶粗的桑树旋成了毛笔壮. 而小白龙却顺着白塔河向西渐渐地消失了。后来人们评论说小白龙也学好了。在回西海的路上专走没有房屋的地方走。因它北要避开钱家大庄,南要避开钱家庵,在实在没有地方让的情况下,而使董氏人家住房被掀掉的,将损失将到了最低程度,全盘考虑这也不能怪它。第二天家父因是大队干部,找了几个匠人帮助董家用草垡搭起了临时住所。这种自然现象究竟真的是龙还是气旋,或是旋涡子风。因笔者不是气象学家,也说不清楚。

  •   水利设施

      三河闸三河闸工程于1952年10月动工兴建,1953年7月建成放水。闸身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共63孔,每孔净宽10米,总宽697.75米,底板高程7.5米,宽18米,共21块底板,闸孔净高6.2米。门墩架设公路桥,按汽━10级标准,采用双车道,净宽10米。三河闸按洪泽湖水位16米设计、17米校核,原设计流量为8000立方米/秒,加固后的三河闸设计行洪能力提高到12000立方米/秒,设计抗震烈度8度。三河闸拦蓄淮河上、中游来水,使洪泽湖成为一巨型平原水库,为苏中、苏北地区的工农业、人民生活用水及航运提供了丰富的水源。

      高邮河湖调度闸位于京杭大运河西堤,主体工程按二级建筑物要求设计的调水闸。该闸在原有老运西通湖船闸基础上改建而成,1990年11月正式施工,1991年11月顺利竣工。2003年洪水后,于2004年实施了淮河入江水道灾后重建应急工程运河西堤加固项目。

      高邮湖西环湖大堤高邮湖西地区大圩主要有郭集大圩、菱塘大圩,圩堤总长69.62km。共保护人口3.74万人,保护耕地面积9.3万亩。

      新民滩工程七十年代中期,在新民滩北部修筑了控制线围堰工程,全长11.5公里,堰顶真高6.5米,在通往邵伯湖的港汊上修建了控制线漫水闸工程,计7座155孔,闸门顶高程6.0米,最大泄洪量2000m3/s,当高邮湖水位6.0米以上时,漫水闸开启,滩面漫滩行洪。有毛港、王港、老王港等3座漫水闸。新民滩工程在2003年大水行洪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高邮京杭运河西堤高邮湖6高邮湖东堤即为京杭运河西堤,毗邻高邮城区,全长44.1公里。其中子婴闸至二里铺3公里,二里铺至高邮湖调度闸26.5公里,调度闸至江高交界14.6公里,西堤迎湖戗堤段26.5公里。堤顶连线护坡处有石埝挡浪墙。2004年实施了淮河入江水道灾后重建应急工程运河西堤加固项目,主要内容是在北起二里铺,南至湖河调度闸,工长26.5公里老西堤后修筑戗台(顶真高10.5米,顶宽6米,1:3坡)、吹填老河槽至真高9.5米。西堤作为里下河防洪的第一道屏障,其工程位置十分重要,工程沿线的吹填加固,不仅有效地消除了工程险情,确保防洪安全,同时在吹填区域内形成了2500亩左右的土地资源,从而为发展旅游产业创造了条件。

  •   水文特征

      高邮湖湖底平坦,湖底高程3.5~4.5米,死水位5米,死库容4.6亿立米,蓄水位5.7米,蓄水面积648平方公里,灌溉库容4.2亿立米,防洪水位9.24米,防洪库容27亿立米,蒸发量890mm。

      建国前,高邮湖容量较大,据史料记载,清光绪三十二年时测得湖水位7.99米时,可蓄水51亿立米。但由于在发展演变过程中,不断接受入湖河流所携带的泥沙沉积,以及湖内各种生物残体的沉积,湖底被不断的淤高,滩面扩大,1913年湖底平均真高3米,现已达到平均真高4米,个别河槽底由原来的真高1米淤到真高4米。1956年有公滩17000亩,1961年公滩为23000亩,五年内就扩大6000亩,因而容积缩小,目前8.00米水位时可蓄水26.20亿立米,6米水位时可蓄水10.8亿立米。

      高邮湖属浅水型湖泊,为淮河入江水道。湖水主要由入湖地表径流补给,主要入湖水系是三河,水量占总入湖水量的95%以上。此外,湖水还由安徽境内的白塔、铜龙、秦楠、杨村和王桥等5条小河补给。

      据2010年数据,高邮湖pH平均值为8.66,溶解氧平均值为7.3mg/L,总氮平均值为1.02mg/L,总磷平均值为0.051mg/L,CODMn平均值为9.61mg/L,叶绿素a平均值为10.38μg/L,透明度平均值为0.69m。

  •   水系

      入湖水系

      三河,即淮河入江水道整治工程,是淮河南下入江的一条主要河道,全长156公里。上起洪泽湖三河闸,经高邮湖、邵伯湖至扬州市三江营入长江,设计行洪流量12000立方米每秒,1954年8月6日实际最高行洪流量10700立方米每秒。

      白塔河,曾名南山河,位于高邮湖西侧,源出天长县西部张八岭丘陵区,五叉港东,过汊涧镇、石梁集,至天长城北,然后折东北流,至长亭东注入高邮湖。全长110公里。

      铜龙河,安徽省天长市内的一条地方河流,源头起源于安乐水库,沿途经过安乐,铜城,经龙岗流入高邮湖。全长45公里。

      下游水系

      新民滩,位于高邮湖、邵伯湖之间,是淮河入江水道的行洪走廊,东西长7.55公里,南北长10多公里,滩面高程为5.0~6.0米,总面积约6.3万亩。

      邵伯湖,位于高邮湖南端,与扬州市江都区、邗江区交界,北起高邮湖新民滩,东濒京杭大运河,西为高邮、邗江沿湖地区,南抵六闸河口。总面积164.97平方公里,下经六闸注入归江河道入江。

  •   社会经济

      旅游资源2008年,高邮湖湿地被列入“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国家级重要湿地保护名录》。

      旅游景点

      镇国寺塔(高邮、3A级景区)

      清水潭旅游度假区(高邮。打造国家级温泉旅游度假区和5A级景区为目标高起点打造清水潭旅游度假区)

      神居山文化旅游度假区(高邮.正申报4A级景区)

      高邮市江苏东湖湿地公园(高邮、省级湿地公园 )

      高邮湖旅游度假区(天长)

      界首镇高邮湖芦苇荡湿地公园(高邮)

      闵桥荷花荡(金湖/3A级景区和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

      高邮运河西堤风光带(高邮)

      高邮湖滩郊野公园(高邮)等重点景区

      生物资源高邮湖湿地拥有丰富的生物资源。已知植物153种,

      水生植物53科131种

      野生动物122种,其中省级以上保护野生动物13种

      鱼类63种

      浮游生物中有浮游植物计7个门类35科、浮游动物计四大类45科159属。

      浅水湖滩产芦苇、菱、藕、麻鸭。高邮鸭、高邮咸鸭蛋被列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高邮湖湿地拥有丰富的生物资源。目前已知植物153种,其中水生植物53科131种,野生动物122种,其中省级以上保护野生动物13种,鱼类63种,浮游生物中有浮游植物计7个门类35科,浮游动物计四大类45科159属。最为突出的要数高邮湖大闸蟹,纯天然,堪称天下一绝。来高邮游玩,必观湖光,观湖光,必吃大闸蟹。还有湖中盛产的野味、水产品一直是大江南北百姓餐桌上的美味佳肴。

      物产资源高邮湖5高邮湖其水域宽阔、水质良好,为各种鱼类、鸟类和水生植物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

      的生态环境,盛产青、白、黑、鳊、鲤、鳗等鱼类,尤以青河虾、银鱼、螃蟹更是闻名遐迩;水生植物有芡实、菱角、荷藕、莼菜等;湖面上水鸟有鸥、鹭、鹤以及野鸭等常出没于芦荡。秀美的高邮湖不愧为是鱼族的世界、鸟类的天堂、水生植物的博物馆。

      设施建设交通

      高邮湖特大桥(为江苏省最长的干线公路桥梁,长度是润扬长江大桥的4倍。):是江苏S333省道高邮段重点工程项目,全线按照双向四车道一级公路标准建设,设计速度为100公里/小时。其中特大桥全长8.443公里,桥梁宽26米,漫水公路段全线高架。“工程概算总投资约7.5亿元,其中建安费用6.6亿元,2012年11月23日建成通车。

      高邮湖大桥:全长约12公里,将成为金湖县连通高邮、扬州的动脉金湖县交通运输局日前上报“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建设“金湖至扬州一级公路”,该线路起点金湖县闵桥镇荷花荡景区西侧,终点接扬州高邮菱塘境内的江苏S333省道,建设一座高邮湖大桥,跨越高邮湖。这座大桥再次把金湖与高邮拉进了舆论的视野。

      在高邮镇南高邮明清运河故道西堤上有高邮船闸(1955年建),是河湖沟通的主要交通枢纽,高邮与天长有定期班轮航行,1999 年建成漫水公路,2012年又有江苏S333省道(高邮湖特大桥)凌湖而过,可以驱车快速直达高邮的湖西两乡镇。浅水湖滩产芦苇、菱、藕、水鸭(高邮鸭)、高邮双黄鸭蛋是高邮湖的特产。具灌溉、蓄洪、航运、水产等综合效益。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