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 地    图

当前位置:查字典地理网 >地理百科 >两汪乡

两汪乡
查字典地理网 来源|

地理百科

  •   两汪乡位于榕江县西北部,雷公山腹地。地处东经108°22′—108°31′,北纬26°17′—26°24′之间,幅员面积122平方公里,距县城94公里,距凯里州府170公里。全乡平均海拔660米,境内年平均气温16.4℃,年积温6559℃,无霜期282天,年降雨量1500毫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

  •    中文名: 两汪乡 下辖地区: 辖6村委会 面积: 123平方公里 人口: 6300人 地理位置: 在榕江县北部

  •   发展优势

      两汪乡气候湿润,年积温6559℃,无霜期282天,年降雨量1500毫米,冬无严寒,夏无酷暑,舒适农作物的生长,水稻米质较高,水稻、玉米、洋芋等农作为产量较高,以粮食生产作为主要产品带动家禽、家畜等养殖业发展、抓好以粮食加工的产业化建设和农副产品种植加工有较好的前景。两汪乡林业资源丰富,物种较多,森林植被保护较好,全乡有林地面积141016亩,占全乡总面积的77%,扣除重点公益林20361.8亩外,经营性林地120744.2亩。发展林木生产及加工产业基础较好。两汪乡位于榕江县西北部,雷公山腹地,距凯里州府170公里。随着州委、州政府建设“雷公山苗族文化原生太旅游经济圈”和雷公山旅游环线的建设,两汪的区位发生了根本性转变,使得两汪乡成为榕江的西北大门,是北出凯里、雷山,台江、剑河的重要门户,也是凯里至雷山(台江、剑河)至榕江至黎平旅游精品线的重点部位,民族风情况独特,生态资源完好。县人民政府招商项目—两汪茅人河漂流项目的建设,更是加快了两汪旅游业的发展,在两汪发展生态旅游及相关产业优势明显。

  •   发展现状

      两汪乡属于典型的农业乡。全乡产业结构单一,群众收入以农业生产和牲畜养殖为主。近几年来,随着国 两汪乡 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 家惠农政策的落实和富余工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群众政策性转移收入和劳务输出性工资收入有所增加。从群众收入的总体看,仍以种植、养殖为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全乡虽然7个行政村都通了通村公路,公路总长125公里,但等级不高,塌方和危险地段较多,行车不安全。全乡7个行政村26个自然寨中没有人饮工程的有8个,旱季节不能确保群众用水需要修缮的人饮有4个。农村防火能力弱,全乡50户以上自然寨,除2个自然寨的消防水磊外,全部没有防火设施。全乡26自然寨均需要通过寨改来提高群众生活的生活条件,已实施整村推进的村1个,已完成寨改的寨子1个,寨内有窜寨硬化步道的有5个。水利设施建设相对落后,全乡小型水电水库3个,无水塘,农田水利水沟需要修建67条5066.1米,需要修建防洪堤确保群众生命安全的重点部位4处5000米。城镇化发展水平不高,全乡无农业产品交易场所,无群众公共场所。乡政府驻地街道硬化仅长600米,主要街道居住农户约80户。城镇管理和服务无相对应的管理部门。两汪乡超短裙苗族生活习俗独特,超短裙苗族生活习俗及“茅人节”经过多年的宣传,得到了外界的肯定,到两汪来观光旅游的旅客逐年增多。

  •   基本情况

      东接朗洞镇,南连乐里镇,西靠平阳乡,北面与 剑河县太拥乡毗邻。全乡有林地面积141016亩,有耕地5479亩,其中田面积4833亩,土面积646亩,人均林地面积17.39亩,人均耕地面积0.68亩,人均田面积0.59亩。全乡辖7个行政村,26个自然寨,40个村民小组,共有人口1845户8057人,由苗、侗、水、瑶、壮等7种民族构成,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76%,其中超短裙苗族人口约占总人口的60.2%。

      2010年全乡农民人均纯收入1918元。全乡粮食(水稻)总产量2722吨,人均337公斤。其它杂粮(玉米、洋芋)总产量1670吨,人均210公斤。全乡的有完小3所,初小3所。初级是等教育完成率88.92%。全乡7个行政村通了通村公路,有3个小组没有通公路。因交通区位、信息支持、技术支持、产市场支持、产业建设等其他因素的影响,全乡经济总量小,发展缓慢,群众缺乏稳定型收入,返贫现象较为突出。

学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