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    源
  • 资    源
  • 文    章
  • 地    图

当前位置:查字典地理网 >地理百科 >旧屋基彝族乡

旧屋基彝族乡
查字典地理网 来源|

地理百科

  •   旧屋基乡地处滇东南,罗平县城东南部,位于东经104o26′11″至104o35′51″北纬24°-46'48″至24 o55′01″之间。乡政府驻地距县城39公里,距省城234公里。为云贵两省的结合部,东与贵州省鲁布革乡仅一河之隔,南与本县大水井乡炭山相连,西邻本县板桥镇大鸡灯,北与钟山乡大平地接壤,交通阻塞。国土面积120平方公里,属山区,辖6个村委会,1个居委会,56个自然村,76个村民小组。2007年末人口2555户,10996人。耕地面积19867亩,农业人口10600人,人均耕地1.87亩。

  •   乡情概况

      旧屋基彝族乡1境内东西最大横距16.2公里,南北最大纵距15.2公里,地势北高南低,最高海拔1915米,最低海拔793米,相对高差1122米,属高山低谷地貌,自然条件不好,矿产资源贫乏。 旧屋基乡下辖6个村民委员会、1个居民委员会,56个自然村76个村民小组,2007年人口2555户,10996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91人。有汉族7433人,占总人口数的67.6%、彝族2805人,占总人口数的25.5%、苗族659人,占总人口数的6%、回族、布衣族、傈僳族、纳西族等民族99人,占总人口数的0.9%。在总人口中,农业人口2555户,10600人,有劳动人口6091人,占总人口的55.4%,其中从事第一产业的有4823人,占劳动人口的79.1%,从事第二、三产业的有120人,占劳动人口的2%。有乡卫生院1个,医务人员5人,村级卫生所7所,乡村医生15人。享受低保人数679人,参加农村合作医疗农户2541户,共计8431人,参合率79.5%。旧屋基彝族乡2旧屋基乡是由板桥,钟山,大水井三个乡镇划拨边角村寨组合而成的。是市委市政府核定的贫困乡,属全省506个扶贫攻坚乡之一,1988年正式批为彝族乡,处于山不青,水不秀,生产条件差,群众文化素质低,人民生活水平不高,是“山,穷,边,少”四位一体的地方。特别是水资源十分缺乏。全乡年平均降雨量1400—1600毫米,年平均气温14.6度,年日照1570小时,耕地土质较差,大部分属于石灰石,粘土,石英沙,植物品种繁多,野生动物:兽类有岩羊,獐子,猿猴等,禽类有野鸡,锦鸡,猫头鹰,啄木鸟,布谷,斑鸠等,主要种植作物有烤烟,油菜,玉米等。

  •   农村经济

      旧屋基彝族乡42007年全乡实现国内生产总值9091.91万元,其中:第一产业8560.91万元,第二产业 186万元,第三产业 345万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8268.4元。农村经济总收入9405.91万元,农民人均收入1886.7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50万元,实现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20万元。全年粮食总产413万公斤,人均产粮375公斤。

      2007年以来,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全面完成,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安居乐业。全乡居住砖混结构297户、砖木结构2232户和其它26户。目前,全乡村中道路硬化率达52%,进村道路硬化率61%,公厕14座,村容村貌明显改善,全乡共有农村劳动力6091人,实现劳动力转移1268人。2007年全乡粮食总产量413万公斤,油菜总产213万公斤,实现产值1358.7万元,完成烤烟收购2.11万担,收购总产值1356万元,农业总产值8560.91万元,比上年增长3825.99万元,其中:农业产值3966.05万元,畜牧业产值4556.2万元,年末生猪、羊、牛、禽存栏数分别为19553头、9696头、1854头、62233只。年末,全乡耕地19867亩,农村人均耕地面积1.9亩,完成退耕还林、退林面积1034亩,义务植树540亩,经济林1252亩,全乡林改工作已申请登记符合发(换)证面积11.5万亩,涉及林地1500宗,面积10.5万亩。

  •   参考资料

      [1] 数字乡村网 http://www.ynszxc.gov.cn/szxc/model/channel.aspx?DepartmentId=269classid=15021

  •   基础设施

      旧屋基彝族乡3(一)水利设施:旧屋基乡水资源缺乏,境内只有老寨村委会木马甲村;小新寨村委会白石岩村;木星村委会大水井村三个出水点大部分人畜饮水和生产用水都依靠雨水旧屋基乡自成立以来,各届党委、政府工作重点就是解决人民群众的饮水和生产用水问题;全乡建有蓄水水库一个总蓄水量50000立方米,水池50个,小水窖2763个.基本解决了全乡人畜饮水问题,而生产用水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二)五通情况:全乡境内(除老寨村委会上海子,下海子,麻地塘,则郎四个自然村外)基本实现了村村通公路,全乡现有乡村公路38.29公里,村社公路66.88公里,乡村公路网络基本建成,其中:通水泥路的18个自然村,通土路34个自然村;乡内有5个自然村通自来水。现完成农村电网改造的村委会7个,共35个村小组,1532户。全乡有1个自然村、73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户1471户;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1454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1380户。

      (三)能源建设:全乡建沼气池349口,完成了“一池三改”的农户331户。安装太阳能的农户4户,

      (四)集贸市场:本乡建有农产品交易市场1个,大牲畜市场1个。

      (五)街道情况:有集市主干道1条,已水泥路硬化,装有路灯,配套设施不完善

      (六)环卫设施:有公厕14座,垃圾坑1个。

  •   民族风俗

      旧屋基彝族乡5旧屋基乡多民族杂居,以彝、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31.1%,具有深厚的民族民间文化底蕴。1.婚姻习俗

      (1)初恋。从前男女恋爱,小伙子约小姑娘去玩,还有拖拉现象。这种现象到七、八十年代基本上没有了。小伙子约小姑娘去玩(跳舞)不需约定在什么节目,而是随时可以约定。只要一有机会,小伙子的领队就找小姑娘的领队去商量约定玩的日期,日期商定后各自分手。(彝族玩的时间一般定在晚上小伙子把小姑娘磅回去。在回去的路上,小伙子向小姑娘提出约定下一次见面的日期,男女双方会按预定的日期赴约,恋爱关系就会越来越深。如小姑娘再喜欢小伙子,在小伙子送她回家时,虽是约定了下一次见面的日期,但到了日期,小姑娘就不会再来与小伙子相遇。

      (2)定亲。当男女双方的感情逐步加深后,小伙子就会找媒人(介绍人)到女方家提亲。当小姑娘的家人答应后,小伙子家则备办吃小酒的东西到女方家。名为吃小酒,实际上已叫答口酒。席间,媒人与小姑娘的家人还会商量吃大酒(定婚酒)的日期,小姑娘的家人还会提出吃大酒要求小伙子家备办多少桌的酒席和需拿些什么东西来。由媒人转告小伙子家。吃大酒的日期到时,小伙子家把备办好的酒、菜等挑到小姑娘家,和随去的人一起,动手煮饭做菜给小姑娘家及请来的客人吃。事过之后,媒人受小伙子家人之托,到小姑娘家商量到结婚时需送、买给新娘及家人的礼银、衣物等。小姑娘家提出的条件小伙子家答应后,就择定结婚日子,择定的日子一到,双方就准备举行婚礼。

      (3)婚礼中的花脸,在结婚当天,当新郎来接亲时,新娘的亲属,好友将事先准备好的植物色素摸在新郎和其他接亲人的脸上.彝族称这一序节为”打花脸”

      (4)婚礼中的退车马。在结婚的当天,当新郎把新娘拉回来,到新郎家门前时,新郎家要在门口摆放一张桌子,上面供有一个猪头,茶水等物,退车马的师傅把新郎、新娘喊到桌前站好。师傅开始高声念退车马的词句,直到念完,才允许新郎、新娘进门。彝族称这一序节为“退车马”。

      (5)招亲。姑娘家招一个女婿。姑娘家象男人娶媳妇一样,女婿所要的礼银、家具等物全部要由姑娘家置办。到举行婚礼那天,新娘要挂着红到新郎家去娶新郎。彝族现在招亲(即招婿)和从前一样,没有改变。

      2.吹锁呐的习俗

      彝族吹锁呐从古到今都相当盛行。锁呐有小、中、大几种。小锁呐、中号锁呐常用于红事(结婚)节日、喜庆日、吹奏的是喜乐(喜庆的调子)。彝族办喜事都少不了要请吹锁呐的师傅。小号、中号、大号的锁呐常用在发丧处,吹奏的是哀乐(哭、丧调子)。锁呐在彝族的喜事、丧事中处处可以看到。

      3.丧葬习俗。

      彝族中男人或女人死后,要请两主(师傅)念白马书,师傅请来后,就开始念,无论耽搁到多时候,都要等西主把所要念的白马书念完,才可以把死者抬出去。能力大的人发丧,如上几代死的人没有发过丧,此次要连上几代死的人全部接回来一起发。能力稍小一点的,只发刚死的这一俱。没有能力的也就不发了。客人拉来的牲口(牛、羊、猪等)献了以后,各自拉去宰杀,交一半给死者家,剩下的一半自己带回家去,用这一半招待自己喊着去的人,如自己不愿留,要全部交进去也可以。

      4、服饰。

      彝族的妇女,她们都缝自己民族的服装,一到节日或喜庆日,她们都各自穿上自己喜爱的少数民族服装高高

  •   资源环境

      旧屋基乡地处滇东南,罗平县城东南部,为云贵两省的结合部,国土面积12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9867亩,占国土面积的11%,其中水田面积720.21亩,旱地面积19146.8亩,人均耕地1.9亩,主要种植作物烤烟、油菜、玉米、生姜。林地面积23152.59亩,占国土面积的12.93%,其中天然林21900.6亩,经济林果面积1251.93亩,主要种植经济林果有杜仲、核桃等,水面面积555.2亩,荒山荒地面积117420亩,其他面积18029亩,境内地势北高南低,最高海拔1915米,最低海拔793米,相对高差1122米,属高山低谷地貌,自然条件不好,资源贫乏,特别是水资源十分缺乏,耕地土质较差,大部分属于石灰石,粘土,石英沙,植物品种繁多,野生动物:兽类有岩羊,獐子,猿猴等,禽类有野鸡,锦鸡,猫头鹰,啄木鸟,布谷,斑鸠等。

学科中心